01.03 孩子輟學叛逆自殘抑鬱,背後都有一個僵化一成不變不會溝通的父母

孩子輟學叛逆自殘抑鬱,背後都有一個僵化一成不變不會溝通的父母

要想接納孩子,我們就得擺脫有害的陳規,在更深的層次上與他們交心。當我們讓自己與孩子的脈搏同步時就會發現。每個孩子想從父母身上得到的東西都不一樣,有的孩子需要我們溫柔舒緩,另一些孩子則需要我們剛毅果斷,即使從他們的表情上也看得出來一旦我們接納了他們最本質的特徵。就需要重塑自己以回應他們的需求,這就需要你們放下為人父母的架子,逐步變成一個適應孩子需求的父母。《父母的覺醒》

諮詢中遇到很多有心理問題的孩子,有的是輟學,有的是抑鬱症,也有的是雙相情感障礙,當然還會遇到更重的精神障礙,這些孩子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過早的成熟,他們的成熟度超過了自己的生理年齡,活的有深度的人一定是痛苦的,當然一個痛苦的人更能提早的思考人生。

孩子輟學叛逆自殘抑鬱,背後都有一個僵化一成不變不會溝通的父母

過早的成熟,過早的懂事,過早地體驗人生,這類孩子多數都成長在一個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家庭,很早就被家長灌輸成功是人生唯一的目標。單一的目標就像熊貓喜歡吃竹子一樣,過度單一就會讓自己生存出現危機,同樣這樣的家庭的孩子也是一樣。她們遇到學習上的挫折就會對未來沒有信心,因為未來在他們的思想裡是很窄的。

一個不自律的孩子是沒有未來的,可是一個過度自律的孩子也是沒有未來的,當人們認為自律是完全好的時候,家長們就會給孩子設定很多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標。很多家長完全遵守自律的行業,他就會把自律帶回家,因為他覺得自律是最好的標準,所有的成就都離不開自律,可是對一個孩子過早的自律,卻很可能輕易的毀了孩子。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家長不自律,他只是要求自己的孩子自律,這種家長就像那個每天在雞窩裡嘰嘰喳喳,自己飛不起來,卻讓孩子替自己的理想飛翔的雄鷹一樣。

孩子輟學叛逆自殘抑鬱,背後都有一個僵化一成不變不會溝通的父母

很多自律的家長都會說,我是一直非常自律的人,為什麼我的孩子完全相反,他小時候是非常聽話的,現在完全是好吃懶惰逃避學習,真的是百思不得其解。我常常問他們,你們的孩子總在抱怨什麼?他說我的孩子總會說父母老師都不理解他,他好像活在一個古董的世界,所有人都是各種要求,當然更多的孩子會批判這個教育方式,認為是這種僵化的教育方式把自己毀了,還有的會羨慕歐美的教育。覺得他們是尊重人性的,孩子們的普遍問題就是說所有人都不理解他,他不想上學了,太痛苦了。

造成這種情況的問題根源在哪裡呢?在我這裡有一個媽媽做諮詢,她對孩子的方式就很讓孩子暖心,因為作業多,孩子寫到12點也沒有寫完,第二天孩子早上5點就起來寫,還是沒有寫完,當然中午被老師一頓批評,孩子回家晚了,孩子委屈的大哭,媽媽親自擁抱著自己的孩子,只是給孩子擁抱。當一個孩子把自己的委屈釋放出去了,孩子自然明白老師沒有錯,自己還是平時玩的嗨了,忘了寫作業,最後臨時抱佛腳是不好使的。這個事件中媽媽沒有說話,只是抱著孩子給孩子默默的支持,慢慢孩子會自省,知道是非。可是多數的家長在這個問題上就會小題大做,藉此理由大做文章,然後給孩子一頓教訓,本來孩子在學校在老師那裡都受到了委屈,在家裡又被家長一堆教訓,幾次孩子死的心都有,這個不是危言聳聽,諮詢中遇到很多這樣的案例。很多孩子出現自殘行為的,都是因為家長不理解自己,還在喋喋不休的教育自己,孩子的內心能不崩潰嗎。

孩子輟學叛逆自殘抑鬱,背後都有一個僵化一成不變不會溝通的父母

太多的父母教育孩子都是單一的,你要有信心,不能自卑,你要堅強,不能脆弱。你要熱情,不能冷漠,你要成熟,不能幼稚。你要真誠,不能撒謊,你要豁達,不能斤斤計較。你要無私,不能自私自利,你要大方,不能小氣。家長給孩子太多的框架,家長總是把事情分成非黑即白,非好即壞,非善即惡。如果孩子觸碰這個規則,父母就會恐慌,覺得孩子犯了什麼大錯。更多的父母知道自己做不到,還用這些規則來要求孩子,很多父母知道自己的不完美,可是他卻要有孩子達到完美。當然完美是達不到的,於是孩子就會自我批判,內疚,羞愧。自我否定。很多孩子自卑或者沒有價值感,正是由於父母要求孩子完美!孩子達不到的結果。

孩子輟學叛逆自殘抑鬱,背後都有一個僵化一成不變不會溝通的父母

遇到很多高智商的女孩兒,他們從小不談戀愛,他們不依賴任何人。他們的目標一直是提升自我,她們嚴格的自律,因為他們覺得談戀愛是浪費時間,是幼稚。慢慢地,她們就把自己塑造成一個我不需要男人的女孩子,她們外表的高傲和冷漠,好像在對男人說,你們都不配上我跟前兒,我是成熟的,有深度的。你們是膚淺的,幼稚的。當然她們也反對生活中的很多膚淺,她們覺得這些是無意義的,內心深處她們更想自己獨立,可是人都是希望有朋友的。這種矛盾心理一直會在內心衝突,讓自己陷入兩難境地。

孩子輟學叛逆自殘抑鬱,背後都有一個僵化一成不變不會溝通的父母

諮詢中遇到一個結了婚的女孩,她抑鬱有一年了,她說自己找了一個男人,條件都很好就是每次聊天男人都一臉懵,因為男人很膚淺。我說你為什麼要喜歡這個膚淺的男孩子呢,她想了想說他每天活的很快樂。問題就來了,開心的人膚淺,有深度的人嚴肅,那麼我們到底要什麼類型的人呢?很多時候自己都不知道,或許每個人都會在心裡有一個位置,那就是一個完美男人或者完美女人。

現在出問題的孩子都是完美性格,很多家長會覺得自己冤枉,我沒有要求孩子完美,孩子為什麼這樣要強呢,孩子為什麼考慮那麼多呢,不應該是孩子考慮的,每個人都知道孩子是一張白紙,家長是一個畫工,可是真的問題發生了,有幾個父母會反思呢?問題父母才會有問題孩子,孩子問題正是療愈家長的一個契機。當一個孩子有思想才是家長撓頭的,因為那些聽話的孩子是他們所需要的,沒有家長喜歡叛逆的孩子,可是隻有叛逆的孩子他們能夠有獨立的思想,他們有勇氣說不,他們有勇氣堅持自己的獨立性,所以任何事都是一把雙刃劍,只看你怎麼看,因為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適合你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需要你自己用心去探索。看到這個問題的你,是怎麼看的呢,歡迎留言

三清老師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善於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老師的心中,沒有誰是不正常的,沒有誰是病的,心變世界就變。三清老師希望遇到更好的自己,遇到更好的你,喜歡老師的文章,可以關注我私信我

孩子輟學叛逆自殘抑鬱,背後都有一個僵化一成不變不會溝通的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