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傳統企業如何加入互聯網的浪潮?

幻化成風_不能言說的傷


我想通過這篇文章來幫助大家解決幾個最核心的問題:

1、互聯網公司有哪些崗位?

2、應該選擇哪個崗位作為進入互聯網行業的切入點?

3、零基礎如何進入互聯網行業?

4、進入一家互聯網公司需要做哪些準備?

5、關於個人發展方向的建議

一、互聯網公司有哪些崗位?

互聯網行業各職位權責與薪資

銷售崗: 入職薪資是比較低的,這個薪水和崗位的特性有關,因為銷售崗主要靠業績來掙錢的。所以基礎薪資會比較低,如果業績好,銷售崗是可以掙到不錯薪水的。如果你是一個員工角色,主要還是靠績效提成來獲得工資,能者多得。再往後會變成銷售管理崗。

市場、運營崗: 這兩個職位我放到了一起,因為這個崗位薪資的水平大致相同,入職薪資5-7千這個水平,市場崗位是負責幫助企業帶來用戶關注的,互聯網模式的市場工作,是通過互聯網的方式幫助公司帶來關注,運營崗位有很多細分方向,通常說運營,多數指的是用戶運營,運營的工作目的是讓用戶持續的使用產品,增加用戶使用產品的粘性。還有一個崗位名稱會被提及次數比較多,是新媒體運營,新媒體部分指的是引流的工作內容,運營指的是要做用戶活動,所以新媒體運營崗位涵蓋的工作內容會比較多,主要職責是負責引流,同時也要和用戶溝通,做用戶活動。2-3年的初級選手,薪水可以達到8-10k的月薪,4-6年之後,非常有可能達到年薪30-50的水平,因為市場運營崗位,是有機會橫向學習到更多知識的崗位,而且這種類型的崗位,是公司的關鍵崗位,如果不能幫助產品帶來流量,那其他部門就沒飯吃了,所以通常市場、運營崗位出身創業的人會比較多,因為這些人和用戶貼得緊,剛瞭解用戶的需求,也能給產品帶來流量,所以未來的發展預期會比較好。

產品: 產品人員需要懂得畫產品圖,需要計劃產品功能,工作職責是讓產品滿足用戶的需求;後面設計崗位是功能性崗位,主要是負責產品看起來和使用起來很舒服很便利的,設計崗的入職薪資略高一些;產品這邊,2-3年的人薪資大概8-13k,4-6年回達到每月2萬塊錢以上的水平,這個錢數是一箇中規中矩的水平,優秀的產品經理會掙到很多錢,沒有上限。產品崗位是一個要求綜合能力的崗位。

財務崗: 負責管理公司的錢處理稅的問題,跑銀行的事情都是財務的事情

行政崗: 負責公司人員的日常起居,HR負責招聘,這個崗位也是屬於功能性崗位,入職薪資4-7k

開發崗: 就是程序員的工作,負責把產品想法變成可以操作的產品,入職薪資會比較高,新人可以達到1萬塊錢左右的水平。這是各個崗位的職責和入職的薪資水平。

設計、財務、行政、HR、開發,都是功能性的崗位,薪資隨著經驗的增長,都會線性增長。這裡面開發人員的薪水會高一些。但是我對程序員這個崗位並不是非常看好。因為開發工作,目前已經很多工作都可以被機器替代,在工具裡畫出來一個圖形,自動就會生成代碼,而且開發崗位目前正在逐漸崗位飽和,所以我個人並不是非常看好程序員崗位,即使現在開發人員的薪水看起來還不錯。功能性崗位做的是相對模塊化的工作,是為了支持公司發展的,這些崗位發展的瓶頸,和公司發展的規模非常相關,功能性崗位和市場運營這些業務崗不一樣,功能性崗位在小公司就不太會遇到更多的問題,所以個人學習上,就會遇到瓶頸。

最後要強調一下,上面我提到的這些崗位薪水,都是趨勢性數字,不是絕對數據,因為有很厲害的同學,會1、2年的時間,就具備了工作5年的人的經驗和薪水,這也是完全有可能性的。ok,這是我們關於互聯網模式的公司常見的崗位,崗位職責和薪水發展的概況。

二、應該選擇哪個崗位作為進入互聯網行業的切入點?

建議你進入互聯網行業,從市場、運營、新媒體運營崗位入手,因為這些崗位對於個人未來發展的可能性,學習知識的速度,未來崗位的發展前景,都是非常優秀的。

為什麼選擇這3個崗位呢?我們分成4點來說。

第一點,市場、運營、新媒體運營崗位難以被替代。

工作崗位分成程序類型的知識崗位和體力崗位,非程序類型的知識崗位和體力崗位。只要是程序類型的崗位,工作就是標準化的,就很有可能被機器替代,比如說流水線的員工會被機器人替代,股票分析員會被大數據替代,所以我們在互聯網公司裡,最好是選擇非程序類型的認知類工作,市場、運營、新媒體運營就是這樣的崗位;我們還講過,一個公司裡面的職位類型,分成了業務型、服務型和支持型崗位,同樣,市場、運營、新媒體運營崗位術語業務型的崗位,在公司的位置很重要,這些崗位是幫助產品帶來用戶的關注的,如果沒有用戶的關注,產品和各個職能部門,就沒飯吃,這個很容易理解,所以崗位是很有重要性的。市場、運營、新媒體運營崗位的人,面對的是變化的市場、面對的是變化的用戶需求,面對的是非標準化的問題,所以機器很難替代這些崗位。這些崗位隨著經驗的積累,會越來越值錢。一臺機器也許可以做50個普通人的工作,卻沒有一臺機器可以做一個擁有特殊技能的人的工作。ok,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市場、運營、新媒體運營崗位人才缺口大。

我從網上找到了別人分析的一組數據,這是2017年的拉勾網部分招聘崗位數據,我們看數據趨勢就可以。職位總的樣本數字是24280個崗位,我們來看不同崗位佔到的招聘崗位比重。市場、運營、新媒體運營崗位,在招聘的有8045個崗位,佔到所有招聘崗位裡的33.13%,三分之一的崗位都是這些崗位;另外同樣很大比重的招聘崗位時產品人員,有7649個崗位,比重佔到31.50%,也佔到了招聘崗位的三分之一,後面技術崗位佔到24.05%,設計崗佔比7.85%,財務崗佔到1.97%,銷售崗佔到1.47%,我們分析一下技術崗,技術崗目前招聘需求正在逐步下降,大概從12年起,互聯網發展很迅猛,所以大量需求程序員,當時也出現了很多培訓機構,程序員崗位受到衝擊主要體現在2個方面上,一個因為程序員薪資是不低的,所以很多人都在學習編程,就業市場的人才上有衝擊,第二是因為程序員的工作,現在正在逐漸被機器替代,很多工具已經可以所見即所得的生成對應的代碼,而且程序員崗位,和業務離得比較遠,相對不容易未來創業獲得更大的發展,所以我不建議選擇程序員崗位;再看產品崗位,產品崗位的佔比是很多的,我們可以看到佔到差不多三分之一,產品崗的問題是,產品受到各個部門的影響很大,對於個人進步來說,會限制你的進步。你做了一個產品,沒有流量沒辦法驗證產品,沒有運營沒辦法維繫產品,設計可能不能畫出來你心中的產品模型,每個地方都差一點,你做產品就很困難。每個公司最大的產品經理應該是公司的老闆,優秀的產品經理,需要了解用戶,需要了解業務,需要了解開發工作,需要了解推廣,是一個綜合能力的結果,以產品人員身份入職,在進步上會受到相對的限制;最後看市場、運營、新媒體運營崗位,前面說過了,這是業務崗,和用戶貼的很近,是一線和用戶接觸的崗位,所以非常瞭解用戶的需求,你有能力帶來流量,其實是可以根據用戶的需求來推動、來製作產品的,在個人進步上,你可以想各種引流辦法,沒有太多的學習限制。所以在人才缺口同樣很大的情況下,我更傾向於做市場、運營、新媒體運營崗位。在你瞭解用戶需求的前提下,其實你更有機會未來轉行到產品經理。

第三點,市場、運營、新媒體運營崗位未來發展機會多。

發展機會我總結出5點。第一,剛才說過的,市場、運營、新媒體運營崗位和用戶直接接觸,這些崗位最瞭解市場和用戶,不會被替代;第二,崗位屬於業務部門,這是公司每個公司的核心部門,不管你想做高管,還是未來想自己創業,把核心部門作為晉級路徑,都是好的選擇;第三,市場、運營、新媒體運營崗位橫向學習的機會是很多的,需要了解市場、也需要了解轉化,做一個優秀的市場活動需要和產品配合,需要和設計配合,你會有很多機會了解其他部門的工作,這樣對你進步來說很有好處,很顯然,你的技能越豐富,未來你的個人發展面就更寬;第四,有機會拓展人脈資源,對自己的長遠發展有積累。資源要從2個角度看,一個是內部資源,一個是外部資源,內部資源就像剛從提到的,你為了做好市場、運營、新媒體運營的工作,你會和程序員打交道,你會和設計打交道,你有機會和內部各種職能的同事變成好朋友,外部這邊你有機會和其他網站合作,這是你能得到的外部資源;第五,我們再強調一下,市場、運營、新媒體運營崗位面對的工作對象是人,人是變化的,這是非程序化的,非標準化的工作,未來很難被替代,工作時間越久,你就越值錢。ok,這5點體現的是這些崗位未來的發展機會。

第四點,市場、運營、新媒體運營崗位的入門門檻相對低。

這些崗位的特徵是入行簡單,但是做好難。其他類型的崗位其實都是有入門門檻的,設計崗是需要有對色彩,設計的天賦的,美感也需要多年的積累;編程很顯然你需要邏輯思維能力超強,數學能力要強;職能崗位,每一個模塊都是需要有專業知識的背景的;市場、運營、新媒體運營崗位,屬於入門容易的崗位,但是千萬不要認為市場、運營、新媒體運營崗位沒有技術含量,這些崗位的工作是非常科學的工作,也是需要有綜合能力的工作,要學會調查用戶的需求,要學會製作內容,寫文案,要學會選擇各種傳播的渠道,學會數據反饋的能力,以及有能力解決問題,調整優化工作,才可能把工作做好。

三、零基礎如何進入互聯網行業?

很多轉行者和大學生都有一些共同的問題,這裡我做了一個整理,主要問題有這些,比如:大學生完全沒有工作經驗,擔心不能通過面試;轉行的人屬於曾經的工作經驗和市場運營工作不匹配,怕轉行不成功;對於找工作來說,簡歷感覺沒得寫,別說面試官了,自己都不滿意;以及沒有面試經驗,不知道如何和互聯網業務的HR去聊天;因為沒在互聯網公司工作過,所以也不清楚互聯網的工作思路是什麼樣的,這些因素都是求職者擔心的部分。而且這些擔心所對應的問題,也確實就是面試官關心的部分,今天一個互聯網公司招聘市場崗位,但是來的人是傳統思維,當然面試不成功。

所以怎麼辦呢,其實超級簡單,入職互聯網公司關鍵兩點你做到,就可以順利支持你入職,缺什麼就要學什麼補什麼。入行互聯網關鍵的兩點:思維(你知道怎麼做)+ 作品(你做過)

思維是告訴你面試的公司,你有互聯網公司的思維方式,你有解決問題的思路和做事方法。簡單說就是你入職之後知道怎麼幹活,不用重新培訓你。那作品這邊就很好理解,思維都是你的嘴說出來的,說的比唱的好聽也沒用,你需要證明你真的動手做過,並且可以把工作做得很好,讓面試官所見即所得的看到你的能力,你才能順利通過面試。所以你現在不需要糾結自己沒有經驗,也不用糾結自己曾經的工作經歷,這些面試官其實不關心,面試官真正關心的是你現在能做什麼,並且你可以證明你可以做。面試官的工作方法是,用現在你做過的工作,來預測你未來的表現。

所以思維對應的是,你知道工作應該怎麼做。作品對應的是,給面試官所見即所得的展示你做過的事情。

我們進一步從面試官的角度,來分析作為一個面試官,他關注是什麼。如果我們知道面試官在乎的是什麼,我們就可以很好的做面試準備。海投簡歷是沒用的,不作準備,沒具備能力就去面試,那一定是會屢屢失敗,給自己造成挫敗感。這裡我列出來6點面試官通常很關心的問題。這6點都可以和思維和麵試作品聯繫到一起。

【一】對公司的業務瞭解:

公司招聘一個人是有隱形成本的,招聘一個人,如果這個人還需要培訓,需要給他時間瞭解公司的業務,對公司來說,就花了很多時間成本。所以你在面試一家公司之前,最好對這家公司好好的研究一下,這不僅會增加面試官的好感度,而且對自己也是負責的態度,你總不能隨便找一家公司就入職。所以你在製作面試作品的時候,你可以做你期望去做的行業相關的面試作品。比如你想來騰訊工作,那你最好寫一些和騰訊業務相關的文章,證明你瞭解公司的業務。這是第一點。

【二】馬上能開展工作:

這一點對應的就是你有清晰的做事方法,在面試現場,面試官經常會問,如果你入職這個崗位,你會怎麼做,那你最好可以利用你的思維,已經想過你會怎麼做,這樣面試成功的機會會大很多。

【三】 有執行有結果:

關於執行有結果,這是動手能力的體現,我們做面試作品,就是為了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的能力,而不僅僅是喊口號說自己能幹好。在後面的具體課程會教你如何做面試作品。

【四】溝通能力強:

其實溝通能力背後對應的是思維能力加上動手能力,正是因為你腦子裡知道怎麼做,而且你真的做過了,你才有的說,你說的才不結巴,因為你真的做過。

【五】有持續學習能力:

互聯網公司招聘,招的不是一個螺絲釘崗位,需要員工可以持續進步,才能跟得上互聯網中用戶的變化,這一點對應的也是思維能力,你需要有科學的做事方法,而不是僅僅掌握一個具體的技能就能應付的,你需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六】 三觀正確:

你不能偷奸耍滑,這也是思維的外在表現,你的思維就需要是為效果負責的,不能是刷數據作假的思維,一個人真正獲得進步和權限、薪資的增長一定是因為績效,而不是因為偷奸耍滑。

我們說了很多面試官關心的細節點,最終就落在兩點上,一個是思維能力,一個是作品。我們需要在這兩件事情捨得花時間,掌握了思維,有了證明自己能力的作品,工作甚至可以做到隨便選的。這就是入行的關鍵兩點。所以別認為入行互聯網很可怕。遇到問題解決問題就可以了。

四、進入一家互聯網公司需要做哪些準備?

製作一份帶有項目經驗的簡歷+面試作品

① 簡歷

零互聯網經驗的小白怎麼可能寫得出有項目經驗的簡歷??!

建議轉行的小夥伴運營一個個人公眾號,因為製作簡歷和麵試作品能派上用場。比如我同學就是因為轉行學習時運營了一個公眾號,增加了自己的項目經驗,結果3投2中,拿到了2個公司的offer。看看他通過運營公眾號總結出來的項目經驗:

結果,公眾號零成本獲得了2000+的垂直粉絲。同時,他通過這些步驟的不斷優化,建立了一些社群,舉辦了一些小規模的活動,這些都是寶貴的項目經驗。

已經入行互聯網運營的我還可以告訴你,這些經驗即使是已經從業一兩年的渣渣運營,也不一定做得到,所以你可以放心大膽的做好自己的公眾號,你至少可以超過那些已經從業的渣渣運營。這些項目經驗可以大大提高面試成功率,你不用再擔心沒有相關經驗不敢投簡歷。

具體簡歷撰寫攻略,可以戳這裡:如何打造一份優秀的簡歷?

② 面試作品

如果說一份項目作品(運營個人公眾號)可以證明你的工作能力,那麼針對面試崗位的面試作品(工作建議),就是你順利通過面試的通行證。

為什麼這麼說?

工作建議展現的是執行力和對業務的熟悉程度。執行力代表你為了這家公司的面試付出了很多時間去做這些調查,很少有面試者能做到這一點,這會給面試官留下很高的印象分數。通過一些執行力的調查證明你已經瞭解這個行業了,意味著公司不用花很多時間去培訓你,你可以很快進入工作狀態。

關於工作建議怎麼做,就不展開說了,著急轉行的小夥伴可以去看我的另一個知乎回答——零基礎準備轉行互聯網行業從哪方面入手? 主要講的就是工作建議怎麼做。

五、關於個人發展方向的建議

① 從性格角度來說,如果你比較喜歡和人接觸,可以選擇運營。

② 如果喜歡看到非常明顯的工作績效,可以選擇市場,幫公司帶來流量。如果你既想與人接觸,又想做引流工作,那新媒體運營就是這樣一個崗位。

③ 如果喜歡創造新生事物、想改變世界的,可以選擇做產品。

④ 相對來說,入門門檻最低的崗位是:運營。 (因為他們是整個公司運營下去的中堅力量,運營崗位一開始並沒有那麼明顯和強制的數據量化要求,所以一開始要求是相對比較低的)

⑤ 無論選擇哪個崗位,底層能力都是個人思考能力。 (因為這是互聯網社會所需的基礎能力,就是因為有個人思考能力,才有可能會持續進步,如果你沒有進步,只是一個螺絲釘,整個公司都在進步的情況下你就會被淘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