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孟良崮戰役,他增援張靈甫比誰都積極,只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孟良崮戰役,人們只知道張靈甫的整編第74師左右兩翼,分別為黃百韜的整編25師和李天霞的整編83師。並且認為黃百韜救援張靈甫比較積極,李天霞救援不積極。

其實,戰場上還有一人,他應該是比74師外圍十個整編師所有師長增援都積極之人,其積極性甚至都超過黃百韜。此人就是整編11師師長鬍漣。

孟良崮戰役,他增援張靈甫比誰都積極,只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粟裕在最初籌劃戰役部署時,儘管胡漣的11師距離孟良崮戰場較遠,且中間還隔著整編65師、25師,但粟裕還是充分考慮到胡漣的整編11師積極增援孟良崮戰場的可能性,故在作戰命令中專門賦予能打阻擊的第3縱隊擔負阻援胡漣的任務。

“第3縱隊於南線戰鬥打響後,即南移新泰以東,並以一部,分別插入新泰南北地區,用各種方法阻延11師之南援,保障南線作戰順利結束。”

果然,戰役打響後,胡漣即開始積極向孟良崮方向增援,與我第3縱隊纏鬥在一起。

孟良崮戰役陣中日記5月15日22時記載:“粟(裕)令3縱:11師南援可能極大,務截斷常路及新顏間交通,阻敵南援”。

當張靈甫看到包圍圈起來越小,面臨全軍覆沒時,再次給胡漣發出了救援電報。胡漣命令部下加快速度,“要象救火一樣前去救援”。

然而,儘管胡漣增援如此積極,但他的整編11師距離孟良崮戰場百八十公里,加之第3縱隊頑強阻擊,胡漣遠水根本不可能解了近渴,只能望洋興嘆,看著張靈甫覆滅被殲。

據稱:當74師被全殲、張靈甫被擊斃的消息傳來時,胡璉“不禁失聲痛哭,發誓要為張靈甫報仇”。

孟良崮戰役,他增援張靈甫比誰都積極,只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那麼,胡漣何以如此積極增援張靈甫呢?何以如此對張靈甫被殲記恨在心呢?這主要是由他們之間的四“同”關係所決定的。

他們同是老鄉。兩人都是陝西人,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老鄉靠老鄉,老鄉照顧老鄉,這是很符合人之常情的。

他們同是黃埔同學。兩人都是黃埔四期生,在校時就是好友。這奠定了兩人良好關係的基礎。

他們同是主力師師長。國民黨有五大主力,他倆各佔據一個師長位置,且都是蔣介石的嫡系愛將。

他們同是孤高清傲之人。兩個人都自視甚高,都不把別人放在眼裡,這反倒使兩人有了那種所謂的惺惺相惜的感覺。在講究派系的國民黨軍內部,他們並不屬於一個派系,但能結成這樣好的私交,著實不易。

基於這四“同”,這才有了孟良崮戰役張靈甫向胡璉求救,也才有了胡璉傾力相救張靈甫。

其實,早在8個月前的第一次漣水保衛戰,74師受到重挫後,張靈甫就曾向胡漣倒過苦水:“匪軍無論戰略戰役戰鬥皆優於國軍……本軍北調援魯,南調援兩淮,傷亡過半,決戰不能。再過年餘,死無葬身之地。吾公以為如何?”

透過這封電報,可以看出張靈甫對未來的戰事一點也不樂觀,甚至還有點悲觀的色彩。那時他便預測到自己可能“死無葬身之地”,只是沒有想到來的這麼快,比他預想的還早了半年......

孟良崮戰役,他增援張靈甫比誰都積極,只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