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0 1-10歲孩子的教育方法,給迷茫中的父母

孩子的成長,是個奇妙的過程,有時很黏父母,有時又渴望獨立……因此,孩子在不同年齡段,都會有不一樣的心理和性格特點,所採用的教育方法應該有所不同。那麼,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引導方法有哪些?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1-2歲

孩子表現:

“不”字當頭、打滾撒賴、一意孤行、佔有慾強、自私霸道。


相處技巧:
對待這麼小的寶寶,管教技巧主要以疏導為主

1.安全第一:該鎖的鎖起來,該扣好蓋子的扣好。


2.轉移注意:比如,孩子不肯坐餐椅,可拿些食物哄哄他。

3.不當觀眾:當孩子打滾撒賴時,不當觀眾,沒觀眾了,演員也就沒趣了。

4.繞開硬碰硬:“你要不要洗澡”的答案肯定是“不”。可換個說法,“你想在澡盆裡玩小鴨子,還是玩小水桶?”

1-10歲孩子的教育方法,給迷茫中的父母

3歲

孩子表現:

三歲半之前:易於接受,樂於分享;肢體動作成熟舒暢,語言能力上發展的更好。

三歲半到四歲:反抗是最大特徵。容易內向,焦慮

相處技巧:

1.朋友:在三歲半的年齡,朋友對他相當重要。多帶孩子去和同齡玩伴接觸。

2.陪伴:在他不鬧情緒的時候,騰出時間陪他玩,多陪伴給予安全感

4歲

孩子表現:

喜愛冒險、任何新鮮事物,精力充沛、荒謬好笑,

對什麼事情都躍躍欲試

相處技巧:

1.接納:接納他的探索動作,以輕聲細語取代吼叫,全心全意和他談話,和他商量,與他一起分享與創造。

2.模仿:像孩子一樣,有時不妨也盡情打鬧,“以牙還牙”,以釋放他被壓抑的情緒。

3.規範:給予口頭規範,避免不良習慣,謹慎的選擇電視節目。

1-10歲孩子的教育方法,給迷茫中的父母

5歲

孩子表現:

一心一意要做個好小孩,以媽媽為中心;對一切都很好奇,享受生命提供給他的一切美好。同時,他已經可以判斷自己什麼做得到,什麼做不到,避免惹麻煩

相互技巧:

1.知識:趁孩子這個時期求知慾強,又聽話,可以多給他講些故事,教他些小知識。

2.稱讚:這時的孩子喜歡展現自己的智慧,多給他讚美,樹立自信

6歲

孩子表現:

同時在兩個極端遊走;他可以在學校做一個模範生,回家當一個小惡霸;他這麼做只是為了建立和增強自己的安全感,他現在處於敏感期,不管是身體還是情感上都格外敏感。

相處技巧:

1.關注健康:家裡最好備上常用的消炎藥,父母對孩子的健康要多關注些。

2.撫慰情緒:如果發現孩子情緒緊張(咬指甲),可以降低對孩子的要求,緩解孩子的情緒。

3.多些寬容:對於餐桌上不像樣、衣服隨地亂扔之類的事情,就多些寬容吧。

1-10歲孩子的教育方法,給迷茫中的父母

7歲

孩子表現:

七歲的主旋律是孤獨與退卻。不再和你頂嘴,卻也不那麼喜歡與人交往,而更喜歡自己獨處。

相處技巧:

1.多提醒:要求孩子做事,提前預報、指示明確、耐心等待是很必要的。

2.多傾聽:如果孩子傾訴苦惱,你可以簡單地當“錄放機”,也可以試試追問,表達關注。

3.責任培養:讓孩子做事,可以幫他計劃,使他不致斷然拒絕,留下回旋餘地和引導的機會。

4.言傳身教:如果你和孩子一起制定了一項規則,一定要以身作則。

1-10歲孩子的教育方法,給迷茫中的父母

8歲

孩子表現:

第一個特徵:喜歡往外跑,行動敏捷,具有評價事務的能力,開始建立道德意識;

第二個招牌特質:審視自己、審視別人。還非常黏媽媽,是情感上最需要媽媽的年齡。

相處技巧:

1.陪伴。無論怎麼忙,每天抽出一小時,全心全意陪伴孩子。

2,參與。孩子這時非常需要媽媽分享他的思考、幻想,多參與他的活動,包括一起勞作、玩耍、聊天、讀書。

9歲

孩子表現:

進一步獨立;更成熟了;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更細緻、更細膩,感情方面也一樣。

相處技巧:

1.關注學習。需要動腦思考的內容更多了,有些孩子會不適應而成績下降,及時開導並鼓勵。

2.給予關心。鼓勵孩子敞開心扉跟你分享內心的想法和感觸,避免說教和批判

10歲

孩子表現:

有了很強的道德觀;在意別人的看法,在意朋友;有很強的學習慾望

相處技巧:

1.把握度:不要管得太緊,也不要管得太鬆。

2.引導學習:如果這時他背誦大量的詞彙

,對他以後的思考會很有幫助!

1-10歲孩子的教育方法,給迷茫中的父母

上面為大家介紹了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所採取的不同教育策略,在每個年齡段都有需要側重解決的問題。因此,父母要根據孩子的不同情況,區別對待,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