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果你現在離開北上廣深,你的孩子長大以後又回來北上廣深,你會後悔自己當初離開嗎?

英睿yingrui


我以親身經歷告訴你,一定會後悔得要死!

簡單說吧,12年前我從深圳回到內地一個地級城市,辛苦幹了十年服裝店生意,最後清算一下,我也賺了不少錢,但是不是現金,全都是貨。

2年前我回到深圳,我還和10年前一樣買不起房子。當時留在深圳的同事和朋友都買了房還不止一套。

如果我沒有回去,在這裡的10年一定比在內地的10年要好吧?至少我會買一套房子。光房子增值就比我做生意要賺得多。

當然,人生從來就沒有如果。

現在女兒大學畢業來到深圳,雖然我是租的房子,可是她不用再租房了。每天都可以回家吃飯,她覺得幸福我也開心,畢竟這樣比她一個人在這裡奮鬥我在老家擔心強吧。

所以能在這裡奮鬥就不要回去,因為我們自己怎麼奮鬥都不如乘上一個城市發展的大勢。

最近國家出臺的政策,讓深圳成為社會主義示範城市,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我特別開心,這次我終於趕上了,我的孩子趕上了。





一生愛自由的女人


看到這個問題,我必須來回答下,太符合我們目前的心路歷程了。我們現在離開9年了,孩子還小,以後是否會去大城市未知,但我們現在已經後悔了。

我們是2010年離開北京的,當時是因為老公在老家工作還可以,我在北京工作很一般,當時年輕,也從來沒想過長遠問題,沒有考慮留在北京,所以就離開北京回老家了。

目前回來9年了,從當初的什麼都沒有,到目前在省會城市定居生活,房子車子都有。但是我們後悔了,非常的後悔,總結了周圍當時的情況,堅持留在北京的條件比我們好的,差的都在北京買房定居了,雖然不說過上大富大貴的生活,但都還可以,房子車子孩子都有了,當然這中間肯定也付出了很多我們看不到的辛苦。

說說我們後悔的原因,當初2010年咬咬牙再借點,其實在偏遠地方也是可以買得起房的,我記得當時有個遠房舅媽喊我去買房和她做鄰居,她們家當時2009年2000多一平米買的,現在大概是5萬。我們因為當時要回來,根本沒有想過要在北京買房,所以完全沒有考慮,所以錯過了。

第二孩子以後長大了,肯定要去更好的城市發展,目前我們在中部省會城市定居,他們以後定居的城市北上廣深或者更發達的省會城市。但是等他們那時候再去買房,價格和條件都會讓買房變得更艱難。

第三因為當初離開,目前中國限購這麼厲害,即使我們現在拿出所有的家當來買,也是不符合資格的,現在我們想在一線城市買房,價格和限制條件都太多了,需要付出的努力也更多。

綜上幾點,我們後悔離開一線城市了,因為孩子遲早會要回到一線城市去的。

當然既然已經離開了,現在也在想辦法,努力賺錢,不說再回到一線城市,至少還想去一線城市買套房子,雖然很難,但有目標總相信有一天會實現。


禹小魚


2012年我和我老公(當時還沒結婚)在深圳買了一套房。但是後來我們做餐飲失敗,欠了40萬的外債,還都是有利息的。那時我們剛有了孩子,光靠老公一人上班壓力巨大,於是在2015年底把房子賣了還債。

從現在的角度來看,房子當然是賣虧了,房價比我們賣房那會兒漲了不少,而且賣完房還完債以後我們也在深圳買不起房了。

因為沒有房子我們離開了深圳,現在一家在杭州生活。也沒有後不後悔一說,因為我老公是從事互聯網行業的,杭州的互聯網氛圍也不錯。

深圳的夏季太長,短袖可以從四月穿到十一月,長期的炎熱天氣讓人感覺心裡很燥熱。而來杭州之後,春來桃李芬芳,夏有十里荷花,秋有三秋桂子,終於感受到了四季。

至於孩子這輩,我倒覺得真不一定非生活在北上廣深。一來一二十年後城市化進程基本完成,除北上廣深這幾個超一線城市,武漢、成都、杭州、南京、蘇州、天津等也將發展為一線;二來有錢在哪都是天堂,沒錢去美國也只是底層,有錢有能力的人在哪都能生活的很好


風一樣的小柒


看到這個問題感觸頗深,作為一個在上海居住了10年的外地人。“逃離北上廣”的言論和風氣真的感覺每隔一段時間就風起一段,而我也是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逃離北上廣的念頭。

尤其是在2016年,投資失敗,不僅僅所有積蓄歸零還負債50萬。那時候剛生了孩子,揹著房貸,負債50萬的我,真的真的很想賣了房子,還了負債去二線城市。

當然也因為剛生了孩子,沒時間沒經歷大折騰,就這樣慢慢過了三年還了欠款。今天的我也還是時不時的會想要不要離開上海。


關於這個問題,我覺得你應該先問問自己,是不是真的想要離開,想要離開的原因是什麼。

1,真的想離開,壓力大到已經快崩潰了

想離開的原因是,不喜歡這個城市,不喜歡現在的生活方式,壓力太大,幾乎堅持不下去了。

如果是以上原因,那麼我真心建議,離開吧。對孩子而言,最初也最重要的教育就來自父母。父母的言行父母的狀態,孩子每天看在眼裡,這個是裝不出來也逃避不了的。

如果自己的心理狀態和生活狀態都不好,是沒辦法給孩子一個好的環境和教育的。在最初成長的二十多年都錯了的話,就很難有一個好的結局了。


2,想要離開,只是因為還沒適應

想離開的原因是,剛來缺乏歸屬感,因環境改變有些不太適應,喜歡這個城市但是畏懼壓力和改變而想要逃避。

如果是以上原因,而且還有對孩子長大的顧慮,我建議,就不要離開了。堅持堅持吧,努力了總會變得更好。生活條件可以通過奮鬥改變,歸屬感會隨著時間的累積和自己小家庭的建立而來。不要因為短暫的壓力而輕易放棄自己喜歡或想要爭取的結局。

3.關於北上廣深與育兒教育的思考

說了離開,我們再來看看孩子,關於問題的後半段,也是關鍵點,會不會因為離開了北上廣,以後孩子長大了又要回來而後悔。這個問題曾經也無數次出現過我的腦海。其實這個問題的本質關乎育兒,關乎教育。


一馨育兒倡導給孩子最好的是健全的人格,獨立的思想和積極上進的行動力。如果擁有了這三樣,孩子長大了,無論是選擇北上廣還是選擇其他任何地方,他都會很好的駕馭自己的人生,得到物質和精神的雙向滿足。

教育孩子絕對不是直接給他他想要的就是好的。聽過一個故事在此分享一下,一個富翁的兒子,16歲的時候對他爸爸說:爸爸,你送我一輛法拉利吧。這位富翁的回答真的很有藝術,也可謂是教育的典範。

富翁說:兒子,我可以給你買法拉利,但是車有從夏利到法拉利很多很多,如果我給你買了法拉利你就不會感受到從夏利開到法拉利的樂趣。爸爸也是從夏利靠自己一步一步開到法拉利的,這個過程真的非常快樂。我希望你也能感受到這個快樂,不想剝奪你享受這個快樂的過程。後來,兒子主動說:爸,給我買個夏利就可以了,我要靠自己開上法拉利,我要擁有這份快樂。


其實,如果你真的有自己想要的,從夏利到法拉利,就和從18線到一線的道理差不多。

說了這麼多,希望能夠幫助得到你,總之,無論是一線城市的繁華壓力還是二三線城市的小幸福小安定。沒有對錯,也沒有誰比誰好。找到自己想要的,享受其中的樂趣,放下選擇中的缺點,無悔生活吧。

在這裡,我必須要強調一下我所提倡的育兒根本: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孩子有權選擇自己的人生,同樣也應該為自己的選擇而努力而付出而擔當。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需要的人,也歡迎大家分享自己的經歷,一起交流經驗,歡迎大家關注我!

專注於孕產,餵養,兒童教育。點擊我的頭像關注我,讓我替你整理,讓我給你乾貨。

一馨育兒


1、無論哪裡,房子第一

沒有房子,就沒有幸福感,就沒有歸屬感,有了自己的房子,無論多累,回到家,感覺都不同,這是我在深圳生活的最深感受。在深圳的前5年,搬了若干次家,累。08年到12年,買了房子,住進去後,生活質量大幅提高,感覺完全不同。

2、收入很關鍵

10年以前買的房子,月供少,收入少點,無所謂,15年後買的房子,對收入很敏感。沒個幾萬的收入,很難過。其實無論你在一線還是二線,房價對應薪水水平。感受都是一樣的。

3、無論在哪,兩三套房子,會有安全感

隨著年齡的增長,誰都無法保證家裡沒點事情,一套房子,無法保證不會一夜回到解放前。

其實無論你在哪個城市,這都不是核心問題,關鍵有歸屬感嗎?有安全感嗎?


王閱註冊牛


我是1993年去的北京,大專畢業,當時男朋友高中畢業後在北京當兵。在他的殷殷召喚下,實習沒讓學校安排,直接去了北京。之後一路順暢,工作結婚買房生子買車。兒子北京出生北京長大,因為戶口問題不能高考,早早打算他出國讀大學,高中去讀的國際部,然後也順利申請到了美國一個很好的大學。兒子出國前有一筆投資出了問題,為了緩解自己壓力也為了讓孩子安心讀書,我2017年初賣了北京一套房子,給孩子備下6年學費,北京還有一套房在出租。我和老公在兒子出國之後不到一個月時間,處理完北京的一切,回了中部平原的老家生活。

回老家不到一年,老公呆不住,朋友拉他去一家中醫院做首席運營官,這家醫院在包郵區和北京兩個點,這樣他就開始了在兩個城市之間奔波,我大部分時間陪他,小部分時間老家陪父母。

離開北京的時候是歡喜不已的,因為我過敏性鼻炎,還莫名乾咳,在北京特別難過。回老家並不是很適應,老家空氣質量並不好,城市的便捷和總體環境還有人的素質比北京還是差了很多。暫時不打算回京,孩子大學畢業之後如果回國工作,再考慮回去。

離開北京並不後悔,賣房子的時候有諸多不捨,但是也沒有辦法,幸運的是還算是高位出的手。

人生過半,無所謂生活在哪裡,父母在哪裡哪裡是家,老公在哪裡哪裡是家,未來,也許孩子在哪裡哪裡也是家。吾心相安處,他鄉亦故鄉。





憂愁少少快樂多多


不會。

我和先生現在就在一線城市,因為承受不起的房價,準備等小孩上一年級時就回二線城市。

看到這個題目,就覺得像是為我們量身定製的一樣,後悔什麼呢?

後悔沒有留在一線城市,要不然孩子長大了,還能經常在一起聚聚。

或者是留下自己青春的城市,自己卻沒能留下來而後悔。

這些對我而言都是遺憾,但不後悔。

說一下我和先生的狀況,我們都是內地人,尤其是我回去一趟即使是飛機,也是飛機轉大巴,大巴轉麵包車,然後才能到家,一趟交通工具上的時間是5個小時,等待的時間再加上中轉的時間,八九個小時是要的。這只是時間,一次一個人來回2000可能都懸得很。

這樣的情況,我一年能回幾次呢?

我會想自己的父母,我也有自己的責任要擔起來。

如果我回到二線城市,高鐵一個小時可以到先生家,週末回他家,平時國慶、五一這樣的節日可以回我家,兩邊都能照顧到。

女兒如果以後一線城市,我們這時在交通便利的二線城市,飛機兩個小時,高鐵5個小時,這樣的距離我是可以接受的。

所以,對我來說沒有什麼好後悔的。

我很喜歡現在所在的城市,我是它的顏狗,我覺得它很漂亮,我在這個地方學到了很多東西,看到了很多以前沒有見過的東西,這就足夠了。


李小說


首先我們說說這世界的法則

任何事情的付出

相對與自己來說 都是有結果的

相反 沒有付出 也相對有結果

大學畢業那會 一些同學去了 一線城市

一些同學回了老家 小縣城

開始工資有差別 很多老家都羨慕

大城市的高工資 其實大城市消費高 下來還不如 小地方 低工資划算

再過個4-5年 成家的 年紀 老家的 同學大多都買了 房子 有些也買了 車 一線城市的 同學大多工資很高了 但房子是不可能得

然後時間軸再次延伸 在幾年一線城市的也買了房 結了婚 並且都找到了自己的路 老家的還是一樣 但無論從資產和眼光 都已經變成 2種人

都說一線城市壓力大 問題是

正是有機會 思維超前 觀念新 才有那麼人來

總結 如果你回去了 你子女還是要出來

不同的是 和別的孩子已經不是一個人起點

當然每個人有每個人生活態度

有人覺得小地方活的輕鬆 沒壓力

也挺好

主要是自己覺得舒服 哪裡都一樣



南方駱駝


這個問題每每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一直縈繞在心頭,其實並不是家鄉不好,或者超一線城市有多好,如果真的以幸福指數作為標準,我願意永遠呆在父母身邊,父母在,不遠遊,我最大的幸福感就是能夠陪伴在父母身邊,你養我小,我伴你到老。

但是人之所以區別於動物,有思想有抱負有追求,不然活得像一條鹹魚,人從出生那一天開始就被拿來各種比較,比學習比外貌比說話,大人們總是無所不用其極的有意無意的被比較,所以無論如何還是要努力。

四十年前的改革開放,就註定了東西部發展的不平衡,這是註定也是必然,只能先帶動一部分人富起來,先富帶動後富,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北上廣深是歷史必然的產物,也是新世紀新思想新未來的代表作,有時候你覺得呆在小縣城也不缺吃不缺喝,甚至也可以混的風生水起,但是那永遠還是井底之蛙,一葉障目 不見泰山,我想還是需要在北上廣深努力有一個家,有的不僅僅是一個家,而是給孩子一個未來!


查理99


十分肯定不會 這個問題每個人有不同的答案 我的答案是不會

首先人只能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所以待著大城市或者回到小地方都是自己的選擇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其次 有人說孩子還會來奮鬥 這句話就有問題 不要用你的想法見識去揣測別人 包括你的孩子 時間再前進 價值觀也在改變 沒有人能看的那麼遠

第三 就算是孩子還回來拼搏也是他自己的事情 他有自己的人生 就像年輕的我們 報志願得時候拼了命掙扎跟父母作對 轉眼自己就成了父母 那會有多不理解 當下就要多不理解孩子

第四 說點悲觀的 現在都覺得大城市好 努力的往裡面鑽 那劇情發展會照你想象的一樣嗎 你能在北上廣買了房 然後你兒子受好的教育 以後賺的比你多 然後買了更大得房子 過著吃喝不愁得生活 然後你孫子更優秀 以此類推 每個人心裡感性都這麼想 但是 但是 真會這樣嗎 香港住豬籠房 鴿子屋的人不都是這樣過來的嗎 什麼都那麼順利嗎 身邊北京的朋友 如果沒了房子 會怎麼樣 每一個拋家棄業來闖蕩得人都好好想想 如果你兒子一場大病 一次投資失敗 沒有了資本 你兒子得後代怎麼辦

第五 知乎裡有一段話 其實我們這代人,很多是沒有後路的。感到失望和望不到頭的時候,沒有那個外界默認的“避風港”。不會覺得“就這樣回家好了”,回到那個有爸爸媽媽的屋子裡,把接下來的日子過完。或者重新振作再出發。很多人其實不把家當做退路的,低谷時,家人甚至會給予更大的壓力。我看到很多的年輕人站在路中間,身後沒有燈火,身前白霧茫茫。

我想作為家長 應該給孩子打造一個避風的地方 而不是更加焦急的逼著他們去風吹雨打

第六 小城市就沒有前途嗎 大城市一定會出人投地嗎 是留還是回 更多是 權衡之下的選擇 每個人現實情況不一樣 隨心就好

第七 有個問題可以想一下 李嘉誠是應該感謝他的出身還是憎惡他的出身 感謝的是這樣的出身讓他成為了窮小子成就富翁傳奇 那這樣說的話他的兩個兒子就應該憎恨李嘉誠 應為這樣得家勢讓他們永遠沒辦法成就他父親一樣的成就 憎惡的是一路走來沒有任何助力 受苦受累很多 那這樣看來李的兩個兒子應該感謝這樣的家勢讓他們出生就成功了 你覺得他們會怎麼想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