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5 南京明故宮靈異事件,大屠殺讓明故宮陰氣重

南京故宮,又稱南京明故宮、南京紫禁城,是明朝的皇宮、明北京故宮的藍本。歷時二十餘年,佔地面積超過101.25公頃,是中世紀世界上最大的宮殿,被稱為“世界第一宮殿”。現部分遺址位於中山東路南北兩側,已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京故宮始建於元至正廿六年(1366年),明洪武廿五年(1392年)基本完工,其址選於元集慶城外東北郊,遷三山填燕雀而營建。明故宮為明初三朝皇宮,長達54年之久。直到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南京故宮才正式結束王朝皇宮的使命,但仍由皇族和重臣駐守,地位十分重要。

南京故宮坐北向南,大體範圍東至今中山門,西至西安門,北至後宰門,南至瑞金路,有門四座,南為午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北為玄武門。入午門為奉天門,內為正殿奉天殿,殿前左右為文樓,武樓。後為華蓋殿,謹身殿。內廷有乾清宮和坤寧宮,以及東西六宮。

2012年11月,南京明代都城遺址作為中國海上絲綢之路項目遺產點之一,與其餘八座城市遺產點聯合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南京明故宮靈異事件:

燕雀湖中的皇宮“凶宅”

南京明故宮靈異事件,大屠殺讓明故宮陰氣重

種種怪事給明故宮蒙上神秘面紗,人們不禁要問,這座神奇宮殿究竟還藏有多少未解之謎?其實,明故宮從建成開始就不平靜。早在600多年前,從朱元璋給明故宮選址開始,這裡就迷霧重重、暗藏玄機。迷信風水的朱元璋違背古制,沒有取“天下之中”建宮,而決定將皇宮建於城垣東隅,後來明故宮又出現“前昂後窪”,犯了風水說的“兇相”,加上宮中連連出現命案懸案,成了一座“凶宅”。這與現在發生的種種怪象之間,難道有某種關聯?

午門儀鳳樓遺址

朱元璋填湖建皇宮“遺患”?

明故宮宮殿沒有營建在“天下之中”,而是偏於城東一隅,升起在汪汪的燕雀湖中,這和古代帝王建都思想相違背。因此,有一種說法就是,明故宮的“詭異”與第一代君主朱元璋有關。他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642年前,泥腿子出身的朱元璋還只是“吳王”,攻下集慶後,朱元璋把“吳王府”搬進了元朝統治江南的“行御史臺”衙門舊址,也就是今天的內橋王府園一帶。一開始,朱元璋並沒有擴大“行御史臺”的面積,只是修了修瓦。但隨著身份地位的進一步提高,他的老婆也越來越多,並且生下了26個兒子,十多個女兒。這麼多老婆孩子,再加上傭人家僕,“行御史臺”人滿為患。

朱元璋開始考慮興建宮室。朱元璋是一個信風水、性情詭異的人,當時民間流傳:買房子買南不買北,買東不買西,因為北宅陰,西不好聽,所以,朱元璋就想把皇宮建在東邊。朱元璋選宮址也是按中國風水學原理進行的。南京最高的山紫金山在城東,遠遠看去,紫金山就像一條匍匐的龍,龍頭就在燕雀湖(今前湖)。從八卦角度而言,南京城東屬震卦方位,帝王居住偏東合於《周易》的“帝出乎震”之意。而城南的三山,從上往下看就像一隻蹲著的老虎。

朱元璋為了佔據“龍頭”,沾龍氣,於是下令調集幾十萬民工,開始填湖。可當時的燕雀湖和現在的玄武湖差不多大,而且地勢低窪,填湖填了好久都未能填滿,那怎麼辦呢?當時傳言江寧有個老頭叫田德滿。朱元璋聽說有“填得滿”,就派人去找來了這個人。老漢被找來以後,開始被當做神一樣,還煞有介事地舉行了一些祭祀的儀式,朱元璋將田德滿封為“湖神”,一切停當之後,最終把他給綁了起來,扔到湖裡去了。據說不久燕雀湖還真的被填滿了。所以老南京有一種說法叫做“湖神田德滿”。

這是傳說,但據有關資料講,由於填湖工程確實太大了,死了不少民工,耗費的土石不計其數,所以老南京有這樣的說法“移三山填燕雀”,大概就是說將南京城西的三山剷平了才填滿燕雀湖,而且他覺得一個城既有龍又有虎不太好,所以就不惜一切代價移三山填燕雀了。

皇宮前昂後窪現出“凶兆”

經過三個階段的營建,明故宮算是建成了。只是,三大殿——奉天殿、華蓋殿、謹身殿等這些高大宮殿建在原先的燕雀湖中,重力太大又不均衡,這導致了明朝宮殿嚴重前高後低。按照中國古代的風水術說,後面低,意味著祖先靠自己,沒什麼根基可憑藉,這倒是吻合朱元璋自身的經歷;前面高,意味著對未來的兒孫大業不利……

宮城“前昂後窪”,對信風水的朱元璋來說,這是“凶兆”。但遷都未成,65歲的朱元璋心灰意冷,說:“朕經營天下數十年,事事按古有緒。唯宮城前昂後窪,形勢不稱。本欲遷都,今朕年老,精力已倦。又天下新定,不欲勞民。且廢興有數,只得聽天。惟願鑑朕此心,福其子孫。”當時的朱元璋已經意識到:王朝的興衰成敗自有天命,他只求老天能念在他的一片赤誠之心,造福他的子孫後代。

兩次大屠殺讓皇宮“陰氣”更重?

如果說明故宮的選址違背了古制,屬於無意過失,那麼後來在宮裡發生的眾多懸案和慘案就純屬人禍了,明故宮內到處瀰漫著死亡氣息。朱元璋的猜忌心特別重,當年輔佐他奪天下的功臣,除了沐英,都成了刀下冤魂。朱元璋當政時,掀起過兩次殺人狂潮,一次是胡惟庸案,一次是藍玉案,兩次殺戮,一共有10萬人死去。而這些決策都是在奉天殿定的。朱元璋辭世當天,那些沒有生養的妃子們遭了殃,一個個在後宮被勒令上吊而死。這批冤死的宮女、妃子至少有43人。

也許是殺戮太多,朱元璋當政時期,明故宮一帶就陸續出現怪事。說起來也很玄乎。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以後,朱元璋的皇室家族屢屢出現神秘死亡事件,朱元璋的長子、長孫、二兒子、三兒子陸續神秘死亡。洪武十五年,身體一向很好的大腳馬皇后突然肚子疼,當時,朱元璋請來了太醫,但馬皇后說:“不用請太醫看了,人早死也是死,晚死也是死。你就算讓太醫開了藥,我也不吃。”拒吃藥的馬皇后不久就在坤寧宮去世了,享年56歲。馬皇后的死亡不可能是謀殺,她也不是醋罈子,她的死充滿了神秘。

馬皇后死後不久,只有五六歲的朱雄英也夭折了。朱雄英是太子朱標的長子,死因不明。緊接著,朱標的妻子、太子妃常氏也突然抱病,很快去世了。1392年,朱標去了一趟西安,就染上了風寒,回到家就死在了東宮。從1382年到1392年,10年之內,朱元璋痛失了4位他非常喜愛的家人。

但事情似乎並沒有結束,朱標去世後,他同胞兄弟(都是李淑妃所生)秦王朱樉,就是朱元璋的二兒子也去世了;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朱標的二弟晉王朱■也去世了。這年的農曆六月,朱元璋初八感覺身體不爽,初十就死了。

午門後宮,遍是冤魂不散?

朱元璋對三宮六院管理非常嚴格。後宮內,更是很多無辜少女在期待中絕望而死。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朱棣的生母碽妃。大家都知道十月懷胎,但這個朱棣只有6個月就出生了,這在朱元璋眼裡,這是非常不對勁的。於是,朱元璋把碽妃打入冷宮不說,還決心賜予她死。

碽妃的死法非常悽慘,受的是鐵裙之刑。而當時朱元璋對朱棣也動了殺心,最終是被馬皇后給保下來了。

朱元璋駕崩,其孫子朱允炆即位。但朱允炆的屁股還沒坐熱,他的叔叔朱棣就起兵了。

朱棣當上皇帝后,在奉天殿發誓一定要捉拿奸臣,於是他開了一個奸黨分子名錄,這個名錄上有29人。由於朱棣大開殺戒,南京一度成為人間地獄,爆發了“壬午殉難”,一共有100多名大臣先後被殺。

在朱棣奪得江山之前,姚廣孝就勸誡朱棣,到了南京後,誰都可殺,唯獨有一個人萬萬殺不得,那就是方孝儒,殺了方孝儒就失去了人心。到南京後,朱棣對方孝儒一再忍讓。有一天,他召方孝儒進宮,方孝儒披麻戴孝上朝了。方孝儒見到朱棣,就斥責:“你為什麼要造反?”朱棣說:“仿效周公輔助成王。”“成王在哪?”“燒死了?”“你為何不輔助成王的弟弟或兒子?”……朱棣被問得火冒三丈,逼方孝儒寫登基詔書,方孝儒寫了四個字:燕賊篡位。這招來了殺身之禍,在奉天殿上,朱棣命人割了方孝儒的耳朵。而後,從耳朵一直割到嘴巴,血流不止。朱棣還不解氣,命劊子手把方孝儒拖到午門殺了。傳說,現在午朝門遺址公園內的一塊石頭就是被方孝儒的血濺到而被稱為“血濺石”。

三次浩劫,皇宮面目全非

朱元璋死後,明故宮很快就遭受浩劫。一場大火,加上朱棣以及清軍的肆意破壞,明故宮毀壞殆盡。

朱元璋死後,朱棣當起了永樂皇帝。在朱棣攻下明故宮的時候,宮內燃起了熊熊烈火,大火熄滅,明故宮的奉天、華蓋、謹身殿都被火燒了。朱棣後來決定遷都北京。朱棣命工匠們把明皇宮的巨型石材拆卸下來,一一運到北京。經他這麼一折騰,明故宮光剩下空架子了。朱棣遷都北京後,南京就剩下一些太監看管了。明朝中期前後,明故宮發生了大火災,明故宮的前朝三大殿、內花園等先後遭火而毀。這是明故宮遭受的第一次浩劫。

明朝的最後一個皇帝崇禎上吊自殺後,小南明又遷都南京。但此時的明故宮破敗不堪,奉天殿已經化為塵土。後來,清軍佔領了南京,清軍將軍、都統二署設在明故宮。他們在裡面肆意折騰,明故宮就剩下大致輪廓了。

明故宮遭受的第三次浩劫發生在清朝末年。太平軍進攻南京,與駐紮在明故宮的駐防清軍進行激烈的戰鬥,明故宮成了雙方交火的戰場。後來太平軍終於佔領了南京,為了修建洪秀全的天王府(現在的總統府),太平天國的領袖們來到臨近的明故宮,他們就地取材,見什麼拿什麼,能拆得動的、能搬得動的石材石料全部搬走。

遺址之上,今日是何家

明故宮歷經三次大浩劫後,徒剩斷垣殘壁了。如今南京明故宮公園內基本上是空曠一片;午朝門公園裡僅有一塊精美雕鏤的大石壁,奉天殿前奉天門石柱礎遺物和宮城東門、皇城西門、午門及其附近的城垣等極少一部分遺蹟尚存。

1929年,國民政府將孫中山先生的遺體從北京運往南京,準備安置在中山陵,為方便靈車東行,當時的國民政府斥資築路,即今天的中山東路。這條路正好將滿目瘡痍的明故宮一分為二,即今天的午朝門公園和明故宮公園。

奉天殿、華蓋殿、謹身殿三大殿構成了如今的明故宮遺址公園,奉天殿如今已是一座茶樓,明故宮遺址公園已成為市民休閒的廣場。

御道街也是南京明故宮遺址的重要組成部分,明代叫千步廊,是明代進入皇宮上朝的正路。如今千步廊遺蹟全無,只有外五龍橋依然存在。御道兩側原是廟社區,東邊是祭祀皇帝祖宗的太廟,西邊則是祭祀神靈的社稷壇。明太廟遺址現在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園內,這裡仍保留了大量的柱礎與基石。明社稷壇遺址除了一些少量的柱礎和石構件外,已經看不出任何遺蹟了。

原先的武英殿、西安門和東華門都已被現代建築所取代,分別是人們現在所能看到的南京軍區體工大隊、五十五所和東華門飯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