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的狀元會擔任翰林院修撰,那麼下次的狀元同樣擔任此職務,他除了禮部還能去哪裡?

侃砍歷史


狀元任職和禮部沒有什麼特別的關係,另外翰林院修撰這個職位並不只是一個缺,所以不用擔心再有狀元入職沒地方安置。

狀元的升官圖其實非常清晰,下面主要根據《大清會典》,扼要說一下。

科舉考試中,進士參加殿試朝考,考列第一的就是俗稱的狀元。狀元不需要再進行實習(當庶吉士之類),就可以直接進入帝國中央的青年幹部候選隊伍,其第一步就是進入翰林院,直接任職翰林院修撰。

翰林院是帝國中央的儲材機構,同時也負責編修國史、擬寫典章等。其人員從上至下依次是掌院學士、侍讀學士、侍講學士、侍讀、侍講、修撰、編修、檢討、庶吉士。狀元入職後,直接就可以擔任修撰實職,為從六品職(同時參加朝考的其他進士中,榜眼、探花直接擔任翰林院編修,其他進士中排名靠前的選為庶吉士進行學習歷練。在這一點上,狀元就比同科的其他進士進步快得多)。

按照正常晉升路線。從翰林院修撰向上,仍然是走翰林院的路線的話,下一步就是升為侍讀、侍講。(如果不是依著翰林院的路線,有可能升為左右春坊庶子、國子監司業等等)

從翰林院侍讀、侍講向上,就是侍讀學術、侍講學士。此時,就有了升為各部侍郎的資格。

如果升至各部侍郎,通常有內外兩條路線。外放的話,起點就是總督。如果繼續在中央,就是各部的尚書、左都御史。此時,就有可能入值軍機。

再往上升遷的話,那就是文臣的頂點,即大學士。

總體來說,一旦考中狀元,基本上就意味著這個人進入了在帝國中央高層快速晉升的快車道。只要不發生事故,基本上是前程似錦。

下面舉一個實例以作說明,即以清末狀元翁同龢為例:

翁同龢於咸豐六年中狀元,當年就除翰林院撰修撰。咸豐十年遷國史館纂修。同治元年任右春坊右贊善,同治四年升任右春坊右中允,同治六年升任右春坊右庶子,同治七年升國子監祭酒,同治九年升太僕寺卿,同治十年升內閣學士、禮部侍郎,光緒四年升左都御史,光緒五年任刑部尚書,光緒八年入軍機處行走。大致上從中狀元開始,用了不到30年時間,到達了軍機處層面。


海研會


清朝狀元進入翰林院任職可以說是個不成文的傳統,有沒有例外沒仔細研究過,不過絕大部分都是進入翰林院任職了。從官職上來看,進入翰林院似乎還沒有同榜其他人的官職大,但翰林院卻不是個普通部門,乃是“儲相”之地,乃是真正的幹部儲備基地。

翰林院不是一般地方

明清有著一甲進士直入翰林的規矩,也就是說狀元、榜眼、探花是直接可以進入翰林院的,而同榜二、三甲的進士則需要通過考取庶吉士才能夠進入翰林,這被稱為“朝考”。入選翰林院名義上由皇帝親自主持,合格者由皇帝親筆勾定,這被稱為“欽點翰林”。

明清一代,朝廷有個不成文的規定,“非翰林不入內閣”,也就是說,想要當上宰相,必須有在翰林院任職的經歷。翰林院畢竟是天子近臣,經常與皇帝、朝中重臣、皇親國戚打交道,幾年下來積攢的政治資源根本不是外放官員能夠比擬的,升遷的速度也不是其他官員能比的,而且南書房行走及上書房行走按例一般也由翰林院官員擔任。

狀元入職翰林院一般為期三年,期間由翰林院內部經驗豐富者擔任教習,傳授各種知識。三年期滿後,會在下次會試之前進行考核,這被稱為“散館”。只有成績優異者才會留任翰林,授編修或檢討,正式成為翰林,稱“留館”。其他的則被派往六部任主事、御史等職,也有被外放到地方為官的。

也就是說,翰林院每三年會被淘汰一批,從而空出位置給新科進士,而能夠依舊留在翰林院的,無一不是精英中的精英。

狀元的升遷之路

作為科舉中的佼佼者,狀元的升遷速度非常人所能比,他們入選翰林之後,一般就是被當做宰相來培養的,一輩子只要不犯錯,進入中樞乃是遲早之事。入翰林之後,狀元的升遷之路大體可以分為兩種。

1、翰林院內部直接升遷。狀元進入翰林院一般會被任命為從六品的翰林院修撰,差一點的也會被任命為正七品的翰林院編修。如果能夠在每三年一次的考核中“留館”成功,那麼便可以通過翰林院內部的升遷通道進行晉升了,前景那也是一片光明的。第一次“留館”成功便基本會被任命為正六品的侍讀或者侍講,之後便是從五品的侍讀學士、侍講學士,再到正五品的學士,期間一般還會兼任其他事務,之後便是順理成章的進入內閣或軍機處了。如果留在翰林院內部升遷,速度當然是快,臺階相對較少,但也有命背的或者只會死讀書的,這種人一旦進入翰林院,有的就此被遺忘了,一連十幾年都不得升遷。

2、由外部升遷。翰林院雖然好,但畢竟是個清水衙門,因此很多人都會找機會外放,離開翰林院之後,大部分人都會留在京中六部或其他衙門任職,之後便和其他官員一樣等著升遷;少部分會被外放到地方為官。這些人雖然不在翰林,但畢竟有入職“翰林院”這個光鮮的履歷在,所以他們的升遷速度較之普通官員來說也是要快一些的。


綜上所述,作為科舉中的佼佼者,考中狀元之後的他們都會進入翰林院任職,之後便可通過翰林院內部的淘汰機制選擇留在翰林院或者外放為官兩條升遷之路,總體來說比一般的官員升遷速度要快很多。


香茗史館


狀元正式作為進士第一名的稱呼是在明代。明代進士前三名,第一名狀元授翰林院修撰,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授編修,其餘二、三甲進士選庶吉士者出館之後也可授翰林院官職。

明代翰林院有史官修撰、從六品,編修、正七品。

翰林院修撰並不止一人,洪武十四年定修撰三人,按照三年會試計算,也就是說可以同時有三名狀元擔任修撰,期間相差九年,而九年時間,狀元不可能得不到升遷。再者,雖定置修撰三人,但實際“往往溢額”,名額並不固定。

一般而言,狀元在翰林院擔任從六品的修撰若干年,然後升任正六品的翰林院侍讀、侍講,再往上就是從五品的翰林院侍讀學士或者侍講學士。這時候大多結束在翰林院內部的任職,開始調至各部,通常擔任正三品的六部侍郎,再進一步就是正二品的六部尚書。

當然,這其中也會有變化,最常見的是在翰林院任職的同時往往還會在東宮所屬的詹事府、左春坊任職。

成化八年的狀元吳寬,初任修撰,後升任從五品的左春坊喻德,孝宗即位遷正五品的左春坊左庶子,不久進正四品的詹事府少詹事兼從五品的翰林院侍讀學士,弘治八年升正三品的吏部右侍郎,弘治十六年升任正二品的禮部尚書。成化十一年的狀元謝遷,初任修撰,遷正五品的左春坊左庶子,弘治初任正四品的詹事府少詹事兼從五品翰林院侍講學士,不久任正三品的詹事府詹事兼從五品翰林院侍講學士,後又加封太子少保、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還有嘉靖二十六年的狀元李春芳,初授修撰,不久即被破格提升為正五品的翰林院學士,為翰林院最高長官,再轉遷正四品的太常寺太常少卿,之後即任正三品的禮部侍郎,再升正二品的禮部尚書;嘉靖四十一年的狀元申時行,初任修撰,後官正五品的左春坊左庶子,後任正三品的禮部侍郎,之後轉吏部,萬曆六年進正二品的禮部尚書。

當然,實際上狀元的官員升遷很複雜,有的一輩子可能止步於翰林院,如永樂十三年的狀元邢寬,一生最高官職為從五品的侍講學士;有的則可能平步青雲,如崇禎十三年的狀元魏藻德,十六年即為東閣大學士,十七年即為兵部尚書兼任工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


楚邾


在古代科舉考試中,以名列第一者為元,殿試第一名稱 “狀元”,又稱狀頭、鼎元、殿元。

唐代舉人赴京會試者必須投狀(即投送狀紙,類似報寫考生資格信息資料),故殿試第一名稱為狀元,為科舉功名中的最高榮譽。沿至明清時狀元官授翰林院修撰,官級六品。

狀元雖為一甲進士第一名,但入翰林院任修撰一職官級六品並不高,他們的理想也並非就此終止。

唐代朝官兼任修史之職者,稱 “史館修撰”,簡稱 “修撰”,相沿至明清時,將分掌圖書、經籍、修史等三館的大學士等職務併入翰林院,故翰林院也稱 “館閣”。

翰林院隸屬禮部,修撰自然是禮部下屬部門職務之一。對於狀元來說,翰林院相當於繼續深造學習的地方。修撰事務,不像在六部直接的事務那樣繁重。這樣,編撰們如果有政治抱負的話,還可以把精力放在學習處理朝政,瞭解朝廷中樞事務運轉等方面。這是因為,翰林院大學士常為皇帝的學術或諮政等兼職顧問,身處翰林院畢竟跟內閣、皇帝的關係相對親近,也更容易被內閣、皇帝瞭解,升遷為侍郎等職也有可能,將來更有可能進入朝廷中樞,成為一、二品的內閣輔政大臣。

明代有一種說法,不是進士出身,不能入翰林院;不是翰林院出身,不能入內閣。可見,做大學士、入閣,才是狀元的終極目標,儘管歷代靠狀元出身官至內閣大臣的人為數不多,但哪個狀元又會因此而泯滅自己的夢想呢?

所以,明清狀元在常態下只有去禮部下屬的翰林院任修撰,除非之後官職提升或者犯罪受罰。


詩情書韻


明清的狀元還須三甲進士出身的人,條件必須有一個賞識你的翰林院的大學士推薦引用,否則都派到外地從地方官做起。不是有句俗語:朝中有人好官嗎?


丹心詩詞


古代戲詞裡常有“中狀元、點翰林、招為皇家婿”的情節。那麼問題來了,翰林院究竟是個什麼?說白了就是皇帝的智囊團,負責替皇帝起草文書,但這地兒還有一個更大作用,便是替國家儲備幹部。

而在明清,中了狀元后很流行的安排就是進翰林院擔任修撰,而中了榜眼、探花一般會被授予翰林院編修。明清時翰林院修撰一般為從六品官,而編修則是正七品,這裡可以看出,狀元當得官就比榜眼、探花大了。

然而不是就單單在翰林院任了職就完事了,如果在裡面幹得好,有可能就被調走了,或者被調到地方成為要員,或者登上金鑾殿高居廟堂。

所以說起來,表面看上去似乎是在翰林院擔任修撰,實則為國家儲備幹部。


起緣文化


武壯元,可代兵打仗


張志富網名老兵\n



吳敬呂



qzuser8662273贛江


同現在的管培生和選調生,是帝國的幹部人才的主要來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