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怎么游戏公司都不搞水浒的游戏,好歹也是跟三国齐名的四大名著啊,三国的游戏满天飞?

用户59699573545


水浒游戏很早就有了,最著名的就是 konami公司发行的幻想水浒传系列。是日本游戏软件公司科乐美发售的角色扮演游戏系列。以中国四大奇书之一的“水浒传”作为题材。每作游戏内可以有108位角色(宿星-以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命名)作为同伴,但部分作品可以有超过108名角色加入,集合全部角色是非常困难的。

系列作品有:幻想水浒传Ⅰ

幻想水浒传系列第1作。于1995年12月15日发售的PlayStation游戏,其后于1996年11月29日发售PlayStation the Best 版,1997年9月17日发售Sega Saturn的移植版,1998年3月26日发售Windows95版,2002年7月11日发售PS one Books。

幻想水浒传II
幻想水浒传3年后的故事,被命运玩弄的少年,不知不觉成为敌方的领导人。于1998年12月17日发售的PlayStation 游戏,其后于1999年12月9日发售PlayStation the Best,2002年7月11日发售PS one Books。
《幻想水浒传》
幻想水浒外传Vol.1 哈路莫尼亚的剑士
描写与幻想水浒传II相同舞台展开的另一段战斗冒险游戏。于2000年9月21日发售的PlayStation 游戏。
幻想水浒外传Vol.2 水晶谷的决斗
以幻想水浒传II的3个月后作为故事的冒险游戏,与过去被打倒的男人再次战斗。于2001年3月22日发售的PlayStation 游戏。
幻想水浒传 CARD STORIES
2001年9月13日发售的种类是卡片战斗RPG Game boy游戏。 故事与幻想水浒传II同样。
幻想水浒传III
幻想水浒传II的15年后的故事,由一个男人引起捷克仙与各部族的纠纷的
游戏人物
圈套…。2002年7月11日发售PlayStation 2 游戏。从本作开始3D化。
幻想水浒传IV
幻想水浒传的150年前的故事,围绕着“罚之纹章”和群岛诸国与库鲁克皇国的战斗。2004年8月19日发售PlayStation 2 游戏。从本作开始有语音。
幻梦狂想曲
与幻想水浒传IV有关联的模拟RPG。2005年9月22日发售PlayStation 2 游戏。
幻想水浒传V
幻想水浒传的约9年前的故事。围绕“太阳之纹章”所引起法雷娜女王国贵族的阴谋…。2006年2月23日发售PlayStation 2 游戏。
幻想水浒传黄道十二宫(14张)
幻想水浒传I&II
幻想水浒传和幻想水浒传II的合集。2006年2月23日发售的PlayStation portable游戏。
幻想水浒传十二宫
幻想水浒传黄道十二宫/幻想水浒传黄道之轮,是幻想水浒传系列的一个外传。2008年12月18日
发售的NDSL游戏。
本作没有沿用以往的纹章系统,采用新的“星之印”系统,这一作也没有单挑系统,SLG战,战斗依然采用四人战斗制,可以设置一名辅助角色。协力攻击系统依然保留。在游戏中,玩家可以体验到百万世界里各种族和不同的文化世界。
幻想水浒传百年交织
KONAMI预定于2012年2月9日发售的《幻想水浒传:百年交织》近日公开了新角色及战斗相关情报。本作的售价预定为5980日元(含税)。
《百年交织》的战斗采用的是6人,3X3的阵型配置。魔法似乎不是通过消耗次数或者MP来释放,而是通过消耗“气力”来使用。可以与过去的英雄建立“师徒关系”,在战斗中,师傅使用传承指令可以提升角色的技能习得率。100%继承过去角色的技能也是可能的。

热干面配面窝


的确四大名著里面,三国题材是被开发得最多的,不管是格斗类还是mmorpg,策略类,卡牌,都有它的一席之地,但是,正如楼主所说的,跟三国齐名的水浒,他开发出来的游戏却很少,为什么呢?

首先是改编的难易跟局限性,像三国这种题材,他有很好的对抗关系,魏蜀吴三家鼎立,还有群雄也有名将。在游戏内可以很好的做出阵营的划分,也不管是做成卡牌还是做成策略类游戏都可以让玩家比较公平的选择初始的阵营,而对比起来水浒的话,因为水浒更多的是在刻画梁山这边的108将,而对于他的对立面,其他将领刻画的比较少,不适合拿来做为由阵营区分的,如果开发的话,感觉最多就是作为一款卡牌游戏或者格斗游戏,以收集108将的角色作为卡牌人物来进行战斗。所以改编的局限性较大。

其次在三国题材里面,各路将领都有各自的特点,正所谓魏蜀吴群雄鼎立。关羽张飞刘备吕布曹操典韦孙权陆逊,都各自有各自的人物性格描写跟亮点,而对比起来,作为水浒的108将里面,由于有着名次的排位导致人物的知名度,能力差别都比较大,可能更多的人只会知道排名靠前的鲁智深武松等人,而不知道排名靠后的白胜、 郁保四、王定六。做成游戏里面的话也只会导致大家使用的游戏角色都比较单一,套路化严重。头部的几个英雄被用烂,后面的英雄无人问津。

同时从题材来讲的话,三国题材贯穿整个历史事件,从汉末群雄争霸到三分天下再到后面的司马夺权,整个历史事件跨越的比较久,也有很多经典的人物故事纠结在一起,故事性丰富,而对比起来的话,水浒的时间跨度就比较短了,同时各自的故事也是以个人为主线的,各个英雄好汉交织在一起的场面比较少,故事性就差一些。


大电竞


看了好多行家的回答,我觉得还有个原因,那就是传承。

记得九十年代的时候,那时候电脑还是那种大头球面显示器,叫作微机,那时候还在幼儿园,第一次接触电脑,玩的游戏就是华容道。一个个方块上印着曹操、关羽啥的头像,像素是真的渣。我到后面才知道,华容道这游戏原来早就存在了,是咱们中国人的发明,在电脑游戏之前,就有木板制作的益智游戏。具体时间不可考,但是民国期间就广泛存在了。

可见,跟其他名著比起来,三国确实更容易改编游戏,哪怕是最简单的游戏。

不过,三国游戏之所以现在依然是最火爆的名著游戏,我觉得绕不开一个原因,那就是日本游戏。相信九十年代开始玩游戏的人都绕不开日本游戏。那时候日本电子游戏独领风骚,而日本人深受《三国志》影响,关羽、赵云、诸葛亮等在日本也有极高的知名度。日本的光荣株式会社在八十年代就开发了游戏《三国志》,历时几十年,经久不衰,后来又开发了《三国无双》,都是极其火爆。

其实这就好理解了,有了前面的基础,三国类型就是一个超级大IP,基本可以保证流量,于是乎,三国游戏越来越多。

比如现在西游类的游戏也很多,我觉得网易的《梦幻西游》的成功引领了一大批西游游戏,不讲别的,就身边的人在《梦幻西游》上砸个几万几十万的都大有人在……

水浒类游戏现在不算多,主要是因为没有出现一个现象级的游戏,其实故事情节什么的倒是无所谓。水浒人物丰满多姿,有兵有贼有魔法,随便挑一个小团体出来都可以开发个不错的游戏,主要是因为没有出现现象级大制作,主导一下流量。你看现在连什么斗破之类的书都可以出游戏,还不是看重它们书迷、粉丝的流量?水浒不比这种书强多了,不过没有第一个发达的游戏,其他人轻易也不会涉及。



至于红楼,那就真的是题材情节限制了,改编游戏太难。

说到了游戏,不得不感慨小日本真是贼精,记得以前认识一个哥们是写游戏的。他们公司写好游戏,出口到日本,日本人经过包装再反卖给我们,利润要比我们单独开发高的多。哎,可叹可叹。


一览众河小


题主的问题可以说是很多游戏爱好者的疑问,三国游戏可以说是遍地都是,不论是角色扮演类、卡牌养成类还是策略经营类,在任何一个应用商城搜索都有无数的APP,而水浒题材的游戏却少的可怜,应用商城中搜索水浒竟然出现多个“三国”关键字。由此可见一斑

那么造成如此差距原因又在何处呢?首先两部名著的历史背景不同,三国处在一个乱世,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三分天下,从最初的黄巾起义,到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汉中争夺战、夷陵之战。从184年黄巾起义到280年晋灭东吴,短短的96年内,英雄辈出。各个势力之间无关正义与否,无论是蜀汉、东吴还是曹魏,都有自己的正义所在。

而反观水浒,水浒的主要内容是一批“劫富济贫”、“啸聚山林”的梁山好汉反抗朝廷压迫的故事。虽然经过作者以及历代文人的渲染,但是水浒中的108将最多也就算是好汉,而不能称之为英雄。水浒中固然有被“逼上梁山”的好汉,但是也同样存在着很多黑暗面,如第二把交椅卢俊义就是被宋江、吴用利用藏头反诗“逼上梁山”。再比如徐宁就是为了打破呼延灼的连环马而诱骗上山的。而且严格意义上来讲,梁山好汉属于造反者,这也是为什么历朝历代都将《水浒传》视为禁书的原因。

我们言归正传,一款游戏的开发必须要有一个大的时代背景,而三国中四个阵营(魏蜀吴和群)之间互相鏖战,每个阵营都有不同的猛将、良臣,从职业分析上也能有更多的选择。而水浒中只有梁山与朝廷的对立,最多算上曾头市和方腊。但是水浒中脍炙人口的人物也就是为数不多那么几个,方腊方的人物更是很少有人去了解。

所以无论是时代背景还是故事背景,三国都比水浒更加适合做游戏,而三国中各个势力脍炙人口的英雄也比梁山好汉深入人心。这也是为什么三国题材游戏要远远多余水浒题材游戏的主要原因


梧桐MVP时刻


这个问题提的非常深奥啊~说得好,同样作为四大名著,同样以塑造人物和历史故事为主,为什么《三国演义》被改编成游戏比较多,而《水浒传》就较少?

1.改编难度划分。

《三国演义》故事原型是典型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时代,从东汉末年到三分归晋,这几十年的时间可以划分不同的时期、群雄割据时期、孙刘联合时期、三国鼎立时期等,而且这其中有鲜明的阵营之分,前期的袁绍、公孙瓒、袁术阵营等、中期的刘璋、刘备、曹操、孙权、张鲁等到后期魏蜀吴阵营,无论是策略回合制、卡牌手游、动作类型,《三国演义》的改编难度都非常简单,而且里面有很多经典的战役和典型的人物,我们熟知的将领少说也有二、三百。

至于《水浒传》,虽说是108将,但是大家只熟悉排名靠前的几位好汉,故事中并没有什么策略可言、战役、地图、历史背景、小说情节都决定了它改编成游戏非常难,最多也就改编成卡牌手游或者动作通关游戏,过程中还不能很好的还原小说情节,难!

2.真实性和iP。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都有历史原型,相对真实,而《水浒传》大部分人物都是虚构出来的,造反主题也不适合改编成游戏,大家都喜欢玩真实性高的游戏,代入感更强。

另一个就是三国iP明显强于《水浒传》,这也得益于三国的真实性,我们看小说都能看到很多特种兵、医生穿越到三国,但是穿越到水浒的有没有?很少。无论是游戏、影视、小说三国题材都碾压水浒传,这是历史遗留问题。

说到四大名著,其实《西游记》的ip都强于《水浒传》,至少可以像《封神榜》一样改编成神魔类游戏,不过《水浒传》肯定强于《红楼梦》的,这一点相信大家无法拒绝吧?

小伙伴们知道哪些有关水浒的游戏可以分享啊~喜欢的点个赞吧~


NGA玩家社区


国内游戏的主流是武侠,这点相信许多人都很清楚。而武侠里题材最热门的就是神话题材和三国题材。但如果把时间线往回拉十年,其实还有一个题材比较热门,那就是水浒题材。但为何曾经还算比较热门的水浒题材游戏沦落到今天这幅地步呢?

老玩家可能会有印象,曾经的年代四大名著里,三国题材就是三国无双,三国志等。而西游题材有街机类和当时的爸爸级作品梦幻西游,大话西游等。而水浒题材则有水浒Q传,或许许多人都看不起水浒Q传,但不得不说当年的水浒Q传是唯一一个能和梦幻西游抗衡的游戏。

当年的水浒Q传从游戏本身来说是超过了梦幻西游,之所以会死主要问题在于运营方面。要知道坐骑系统水浒Q传早就有了,而梦幻则是一年后才做出来,作品完成度很高。但自从水浒Q传被运营玩死后就基本没有水浒题材游戏了,原因就是作品难以符合现在玩家的口味。

三国题材讲究的是战场上的厮杀,兄弟之间的义气,在这种故事背景下,非常容易做出动作类游戏或者三国志这类的策略类游戏。而西游记这种神话题材就不用说了,随意改编,因为人物本身就是虚构的,改成什么样都不会有人说什么,毕竟谁见过孙悟空?

而水浒传就不行了,水浒传表面上是梁山108条好汉的故事,但实际上是一部带有政治色彩的小说,首先在这个问题上基本上就难搞了。水浒Q传之所以能改编成功,很大因素在于当年人们的审美没现在这么挑剔,当年水浒Q传的画质其实放到国内来说是相当优秀,但放到现在谁会正眼看一下?

游戏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玩家来引导,现在的玩家大部分追求什么?没错,是画质,是优秀的特效。或许许多人说像素风也能火,但问题就在于,你只看到了成功的游戏,却没看到失败的游戏。

从steam的数据来看,2017年一共上架了7672个游戏,但成功的也就那么几个。所以游戏制作也是如此,想赚钱,就只能去迎合玩家的口味,水浒传题材不如三国题材那么让人印象深刻,根本不符合游戏公司的发展理念,所以这才是关键。


游久网


怎么没有啊,大名鼎鼎的幻想水浒系列就有好多款。

但是除了这个也就没有太多能让人记得住名字的作品了,网游嘛放着这种免费ip自然也会有人用,比如水浒Q传,还有同名的产品也有,就是名不见经传。

先说四大名著为啥人们钟爱三国和西游

三国题材是最人所皆知的,而且做成网游的极大优势就是国战!

pvp一直是网游热衷的话题,因为人与人斗其乐无穷,通过频繁的PK导致一时的冲动消费也是网游氪金的热爱的方式,而三国的设定,无论从普及成本还是原型题材都及其复合当做mmorpg网游的素材,靠着这个题材大火的国产网游游戏实在数不胜数,甚至日本也沉迷于三国题材,三国相关的动漫(有些实在太歪了···)三国的游戏···

而且最谜的就是这个题材永远不过时,不像某些IP,别人做火了一款,你再做就比较难成功。三国就贼例外,只要你游戏素质差不多,都是火的不要不要的。所以对于游戏开发者来说,如果没钱拿大IP,三国那绝对是首选。

三国鼎立,在游戏中代入国家的概念以三方势力互相牵制,这本来就是极佳的势力设定原型。

三国英雄云云,设计者根本都不用费脑子设计一些深入人心的人设,因为本来就已经很深入人心了,直接拿来搬运。

三国矛盾冲突,天然的一统天下的概念基本都是玩家心理默认的话题,所以见面没啥好说的,打架从来不用找理由,并且当了国王这种要职后,颇有一统天下的使命感,代入感极强。

唯一不好的点就是蜀国英雄实在太招人喜欢了,往往导致蜀国人马爆棚,另外两个国家人口就随缘了···

西游呢,其实具有同样的潜质,虽然没有明确的三国鼎立势力定义,但是强拉出来个人鬼神佛什么的势力设定也是轻而易举。

虽然一路降妖除魔的设定看起来问题不大,但是其中的纠纷点(某怪物对于你的仇恨度)来的就不如三国那样入目三分,最关键故事原本的终极之路是皈依佛门,而佛本慈悲,不是提倡那种打打杀杀的目的,所以到后期的故事发展总有一种便秘的感觉,因为你后期成佛后,总不能网游也存在通关吧。那编不下去了,玩家也别玩了。

如果设定成成佛后又开启了和妖界的战斗,那还不得靠自己瞎编呗,IP原著的内容就借不上了,还得自己使劲。

另外呢,腾讯憋了N年之久的标杆作品《斗战神》,那个期待值简直是爆棚,也确实下了血本去开发了。结果呢火了一段时间也是不了了之了,其衰落的原因姑且不谈,这个影响绝对是各种负面的,导致好多人都不太愿意碰这个烫手山芋般的IP了。

后来网易出的《乱斗西游》大火,这点上是利用了西游各种人物的特性索性弄了个带养成性的伪moba模式。个人觉得这样做西游题材更符合他的个性,因为不用设定太明确的势力争斗,也不用费脑子纠结故事走向,只是单纯的培养喜欢的英雄竞技即可了。

红楼梦就不谈了,不太适合做现在主流类型的游戏,可能昨个恋爱养成还行???郭德纲都说了,红楼都不适合说书,这个故事性比较特殊。

水浒呢,其实和西游十分相似,英雄众多,但是故事发展到最后同样是诏安,甚至很凄惨。作为mmorpg这种线性发展的路子,同样到后期故事就很难设定,除非自己瞎编。而且水浒限制还更多了一些,并不再是神魔斗法,都是活生生的英雄好汉,所以发挥的余地要比西游限制多。

那么以水浒为题做一款类似集卡或者伪moba类的游戏呢?我觉得要比mmorpg来的合适的多。

但是从吸引度来说,西游却又比水浒高很多,这样开发者衡量起来,自然优先选了西游,所以水浒一直在做冷板凳···当然这样的现状可能也是某种蓝海吧,但愿有人能开发出来。


色色挽狂澜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弄明白从一个游戏策划人、小说创作者、剧本编写者甚至是诗人、歌曲词人的角度来说,什么样的题材更有发掘的空间。

首先,这个题材要有一个大的框架。这个框架包含什么呢?一是时代,二是人物,三是价值观冲突。

时代是什么?时代是有始有终的一段时间内,重大事件的聚合。这些事件因为某些特殊的因素被关联到一起。且不说在不同时代中,这些特殊的因素到底是什么,单从感觉上来讲,你会觉得这些事件是像多米诺骨牌那样,有一定关联的。从这里面你总能找到第一块骨牌,从它开始,其他骨牌被接二连三的推倒,然后在最后一块骨牌——即这个时代的终结事件那里戛然而止。

至于人物,不消多说。有血有肉的活人是也。但需要着重注意这里的“有血有肉”。

什么是有血有肉呢?那就是说,这个人是有独立思想、有行动能力、有一定影响力,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与时代沾边儿。这样的人,不管是游戏、小说还是剧作,都容易写活,吸引玩家play,读者阅读和影迷观看。

价值观冲突也很重要。我觉得这是史学家研究历史的第一源动力。价值观是将人性与兽性区隔开来的重要因素。就像《士兵突击》里面许三多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要做有意义的事”。之所以“有意义”,就是人的思想升华了,超越了兽性,超越了家族利益,超越了民族狭隘,看到了真正代表人类善良品质的褶褶生辉的东西。

人的价值观当中蕴含着对自己生存意义的反思,并且由于人的地位、认知能力、知识结构的不同,不同人的价值观也会有很大差异。有尊重别人、尊重社会的,自然也就会有欺骗别人、反抗社会的。请注意,这里不应该引入刻板的“正义”或“非正义”的观念。我们应当怀着尽量接受和理解的心态去发现这个时代当中每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的价值观,哪怕是他卑贱、恶毒、无赖…

这是题材的框架。当然架子有了还不够,还要有足够的“空隙”。

“空隙”是什么呢?空隙就是留给游戏策划人、小说及剧本作者的创作空间。

比如在“三国”这个框架中,你会发现这里面几乎有无穷无尽的“空隙”(当然,刨去已经被别人的作品填满的“空隙”,剩下的也不多)。因为史书上记载的内容是不连续的。即便是针对君王的史案,也不可能事无巨细的把所有事情记录下来。

在这种情况下,创作者如何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规划呢?

首先,创作不是复制和表演。既然是创作,就一定要有不同以往的、全新的东西出现。既然要有全新的东西,就要求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假说或假设。

这个假说或假设,大体上要符合框架,可以与框架有些许的冲突,但不能完全颠覆框架。比如一些三国的穿越剧,没有一部会编成刘备一统天下,就是这个道理。

其次,创作可以塑造“动态”的人物性格。虽然有句俗语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从事实角度讲,人的性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环境、生存条件而改变。基于这一点,结合题材框架,创作者可以去发掘在某些特定背景下,人物会产生什么样的思维活动,以及这些思维活动又会给他的性格带来什么样的改变。然后,再将一些服务于这种思维活动、这种性格改变的“小情节”插入到题材框架的“空隙”当中去。这里需要注意,这些小情节应当与大的时代背景产生“涟漪”关系,这样才足够自然,易于读者接受。

再回到“游戏”上来。其实从某些角度上说,游戏和小说、剧作还有一定的差别。小说、剧作是由创作者基于题材框架建立假设,并通过“空隙”进行创作而形成的作品。

而游戏呢,游戏其实是策划者把题材框架打造成一个“平台”,然后让玩家自己去建立假设,去创作的过程。所以,要开发一个足够好玩的游戏,框架很关键。它之所以关键,是因为好的框架能够让玩家有带入感,能够玩进去。同时呢,“空隙”也同样重要。相比较而言,游戏的空隙甚至可以超越小说、影视剧。比如在三国游戏中,玩家可以用任何一个人物一统天下。进而获得“超越框架”的游戏体验。

那么,在“水浒”这个框架下,如何才能打造一个让玩家快乐的“创作平台”呢?

很显然,《水浒传》的小说已经足够精彩。玩家是无论如何不会从“水浒”这个框架中体会到“超越原著”的快感的。如果你策划一个游戏,选择这个“框架”,显然不是一个好主意。

当然,聪明人有的是。既然原著框架无法超越,那就搞衍生品呗。比如“幻想水浒”,又比如在lol,dota之类的游戏当中加点“蹭热度”的人物等等。


信息扭曲力场


不仅没有《水浒传》,红楼梦也没有

这是为什么?

因为红楼梦不适合开发游戏,红楼梦的情节设计就不适合游戏

水浒传稍微好一点,至少有游戏可言

在四大名著里面,西游记和三国演义的游戏最多

西游记包括《梦幻西游》《大话西游》《悟空蹦蹦跳》《三打白骨精》《女儿国》有手游也有网络游戏

三国也有不少,像什么《三国杀》《真三国》《三国无双》《三国英雄》等等

水浒传还可以开发游戏,不管是在安卓各大应用商城,ios商店,pc游戏,也有水浒传的相关游戏

唯独没有红楼梦

在古典名著里面,像封神榜、聊斋、八仙这些作品要么开发游戏的成本过高,很难收回成本,更别谈盈利了。要么有版权限制,要么作品内容不适合做游戏


之新


中国的游戏公司在单机游戏刚刚发展的那几年有过不错的作品,但是很快被网游冲击到倒闭。中国的单机游戏公司几乎死绝,以企鹅为首的网游巨头垄断了中国的游戏市场,它们又恰恰不喜欢自己做游戏,要么抄要么买,对于本土的题材懒得挖掘。

国外的游戏公司喜欢做中国题材的只有日本,但是日本人最熟悉的还是三国,水浒在日本的名气是远远小于三国,自然也就不会开发太多的水浒题材的游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