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何農村市場一再成為虛假產品的重災區?

用戶69288316


2018年3.15聚焦的虛假商品在農村氾濫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據相關報道,農村市場假冒的飲料、牛奶、酒類、農藥、化肥、種子等比比皆是,那麼,為什麼假冒偽劣產品會在農村這麼猖狂吶?

綜合分析原因有以下幾點:

1、農民缺乏鑑別意識和貪小便宜性格給製假造假者提供了市場和存活土壤。

2、市場監管薄弱給了不法商人可乘之機。市場監管部門監管不力或者監管流程趨於形式化,讓很多原本可以在源頭就被消滅的假冒偽劣產品流入農村市場。

3、農村商販法治概念淡薄。為了追求額外利益不擇手段,想方設法低價購進偽劣產品出售。

4、源頭管理力度不夠,對製假造假者打擊力度不夠,這可能與本地保護習性有關,試問如果全國各地嚴查製假造假,這些假冒偽劣產品又怎麼可能流入農村市場吶!


人已醉夢難醒


今年3.15打假日,社會各界都把目光聚集在了農村,因為農村的各類虛假產品成了重災區,像和類飲料,核桃露穿雙層外衣,拆來外面的標籤裡面有可能是這樣或者那樣的飲料。或者在字畫上下功夫,找名牌相像的字誤導消費者。1,農村的市場監管不到位,農村市場比較分散,或者偏遠的地方,沒有具體的措施或有效的辦法管理。

2,農村民眾缺乏鑑別意識,貪小便宜,現在很很多農村老人不識字,逢過年過節的時候,講究外表包裝,感覺貴的包裝好的就是好的,不會去看廠家生產日期等等。再有的就是貪小便宜,一看同樣都是一樣的東西,為什麼不買便宜的那。

3,農村商販受利益的驅使,去大市場採購的時候,想方設法的尋找各種渠道,採購便宜劣質的商品。

4宣傳力度不夠,我在農村生活數十年了,沒見到什麼這樣那樣的虛假產品對我們的危害,自以及怎麼鑑別虛假產品。當然還有很多很多,所以以後希望各監管部門加大對農村的監管力度。


小睿愛淘氣


對於農村市場一再成為虛假產品的重災區的問題,我作為一個農村人,我來說說我的看法吧,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文化程度不高,在農村,由於過去條件差,尤其一些老人完全沒有上過學,不識字。對於仿製的假冒偽劣產品根本沒有能力辨別。

2.沒有品牌意識,相當一部分農村人,特別是一些中老年人在買商品的時候從來不注重產品品牌。而是依靠鄰居之間道聽途說,或者聽信不良商家的催捧來購買商品的。其結果往往是花了冤枉錢,買了劣質產品。

3.貪圖便宜,農村由於經濟收入低,很多人購買商品的時候往往只考慮價格,不考慮品質。而虛假產品不僅價格便宜,還會高度模仿品牌商品的外觀充斥其中。因為沒有辨別能力加上商家的催捧和虛假產品的廉價,所以農村地區成為虛假產品的重災區從某一方面來說是周瑜打黃蓋,一方願打,一方願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