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外出旅行拍照时,你的摄影包里都带什么设备?

摄影中级班


外出旅行拍照时,你的摄影包里都带什么设备??


面对这个问题,我在线下讲座的时候和学员们有过介绍。无论是哪个品牌,只要是在保证画质的前提下,我都会选择轻便和自己用的上手的——因为这样的话才是工作效率最佳的搭配。

旅行拍摄的题材涉及很多,风光、人文、静物、建筑、人像、微距、星空……都是常见的题材。如果每一次都要为所有题材准备全部相应的拍摄器材的话,那明显是不明智的,这样我们不得不提着好几个大箱子出发。这样就变成了换个地方做健身了,明显是愚蠢行为。

一般来说,我自己会带上微单相机、超广角变焦镜头、标准定焦镜头、远摄变焦镜头,还会根据拍摄题材带上一些滤镜以及三脚架,还有LED灯,等等。这些基本上是每次外出的时候我必须要盘点计划带上的设备了。不过,随着现代智能手机功能和画质越来越先进,很多时候我会只带上手机和一些专用镜头就出门了,减少部分镜头或者器材的携带。各位看官别看不起手机,如果搭配适当的手机镜头的话,基本上入门卡片机能够干的,它也能应付。这是我的经验得出的结论,并无夸张成分。

当然了,在上面的这么一堆装备,还是必须配上一个无论外观还是实用度都出色的摄影包才行,这样一方面可以让我们方便取拿器材,另一方面又能很好保护器材。


小眼睛的日常


旅行时我就带一部相机,我自己的是6D+24~70f2.8的这一套。其他的都不带,为什么?作为摄影职业来讲,喜欢摄影,爱好摄影没错。但是如果出去旅行那么目的是不一样的,我基本会以游玩为主,拍摄为辅。没放假是天天拍,放假的时候当然要好好放松放松啦!像带太多摄影装备真的旅行超累,我记得有一年去张家界,带了一大堆,结果累成狗。所以自那之后都是轻装上阵,轻巧出门。

假如我是随着摄影发烧友一起去旅行拍景的话那肯定装备齐装没得说,我一朋友直接是一箱子的装备,和他一起出去带个相机去就可以了,其他的可以互相借来玩玩。主要是我不喜欢扛三脚架和满身吊太多东西,我拍人像为主就要到处摸爬滚打的,这样爬弄坏器材,所以才会有这样的习惯。






我喝加盐的雪碧


摄影师眼中,旅行和摄影是分不开的,我就是这样的摄影师。去壮阔的大自然,我会背上我的地球探索者摄影包,装上大大小小的器材;去城市走走停停,那一个50就够了。

所以说,出门旅行带什么器材,要看去哪里、去拍什么。

如果去新疆。我要拍壮阔的风景,我会带上14/1.8、24-70/2.8、70-200/2.8;我要拍星空,我会带上14/1.8,;我要拍朋友,我会带上85/1.4或者50/1.8;我要拍当地的人文,我会带上24-70/2.8或者35/1.4;我要航拍,我会带上大疆无人机。最终,权衡之后,我带了14/1.8、24-70/2.8、70-200/2.8、50/1.8和大疆御无人机。

如果去城市,我要拍大街小巷、走走停停的感觉,我就带上50/1.4和24-70/2.8足矣。

所以,我的镜头基本都是会常用到的哈哈,下面我以新疆自驾为例,说说我所常用到的镜头。

新疆的地貌很丰富,我要拍沙漠、公路、森林、雪山、麦田、峡谷、胡杨、湖泊、秋色、星空等等,有壮阔的风景、人像等,所以长焦、广角、人像我都需要。综合分析下来,我带了14/1.8(拍星空)、24-70/2.8(风景)、70-200/2.8(风景)、50/1.8(人像人文)和大疆御无人机(航拍)。

1、我用70-200/2.8,拍下了吐鲁番火焰山、库木塔格沙漠、江布拉克、阿勒泰地区牧民转场、白哈巴村的清晨日暮、喀纳斯湖、喀纳斯图瓦村、喀纳斯河晨雾、禾木村的晨雾、五彩滩的落日余晖、赛里木湖的秋色。可以说70-200/2.8是我去新疆的主力镜头,算得上是常用镜头里最常用的镜头;

2、出现70-200/2.8的地方,我会先用24-70/2.8试拍一下,但两者的表现毕竟不同,我选择用24-70/2.8记录下他表现最好的地方:可可托海、喀纳斯湖、乌尔禾胡杨林、安集海大峡谷、赛里木湖。

3、我用14/1.8拍了喀纳斯白哈巴村、喀纳斯村、禾木村的星空,14焦段算是此次常用镜头里出镜率最少的了,但他必不可少,因为14/1.8简直是星空利器。

4、我用大疆御无人机记录下新疆自驾的全程,拍下所有可以飞无人机地方的风景:库木塔格沙漠、吐鲁番葡萄沟、江布拉克、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可可托海、喀纳斯河、布尔津五彩滩、乌尔禾胡杨林。


凯歌很无赖


首先,我从来不用摄影包,因为我不想让别人知道我是搞摄影的,也不想让别人看出来我带了照相机的了。


其次,凡是笨重的摄影器材,我都没有的了,我只喜欢轻便的摄影器材。


再次,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其实用手机就足够了,真的,如果手机搞不定的,我有时候会用微单有时也会用单反。但是,我的单反或者微单,机身都没有笨重的,镜头也没有笨重的,三脚架嘛,我用富图宝的手机三脚架,一样可以供单反或者微单使用的了。


大家可能对我上面这张照片,感到非常的困惑不解,其实,很多时候,你拍摄了那么多精美的垃圾,真的有意思吗?我建议大家都认真阅读一下李少白的作品或者图书,你看了李少白老先生的照片,你会感觉,唉!风光摄影,好像真的只有李少白的才看得下去了,以前看的都是精美的垃圾了啊!


可能你会觉得我这个光线摄影学院不务正业,没错,我只是研究摄影和传播摄影文化的,并不是真正的职业摄影师,所以我的身份比较特殊的了。


回到你的问题本身,外出旅行拍照时,你的摄影包里都带什么设备?

比如去风景美丽的地方,比如海边和像西安、江南古镇这样的地方,摄影包里都分别带什么样的摄影器材?


一、最近,5月18-20号,我刚去了西安,我在西安参观学习,重点去了陕西历史博物馆和西安博物馆,风景嘛主要看了大雁塔的南北广场,北广场是亚洲最大的喷泉,南广场是大唐不夜城。


针对西安来说,确实手机就足够了,尤其是如果你有个努比亚手机或者华为P20PRO手机,应该说基本上就够了。如果你觉得不够,那么,可以带个轻便的单反或者微单,配个35mm或者50mm的定焦镜头就足够了。


2018年5月,陕西西安市,听秦腔折子戏

2018年5月,陕西西安市,

2018年5月,陕西西安市,陕西历史博物馆

2018年5月,陕西西安市,陕西历史博物馆

2018年5月,陕西西安市,半坡文化遗址博物馆


二、海边,比如说厦门、阳江海陵岛或者三亚

这个,海边的风景确实比较单调。我经常在阳江海陵岛常住,感觉啊,如果是单反或者微单,有个1855就差不多了,是真的。

至于手机嘛,还是努比亚手机或者华为P20PRO手机为最佳了,基本上够用了。

如果非要拉近拍摄日出,可以搞个佳能50-250这样的廉价的轻便的镜头就可以呢。


三、江南古镇

说实在的,我去过很多江南古镇,以前,我主要是用松下LX5LX7这样的卡片机,我觉得真心是够了。

2018年3月,我也去了几个江南古镇,我觉得,松下LX5LX7LX10包括索尼黑卡都可以淘汰了,用手机真的就可以呢。


综上所述,我个人觉得,以拍照手机为主,单反或者微单配一个轻便的定焦大光圈镜头或者轻便的长焦镜头,两者搭配,基本上可以满足旅游摄影的需要了。


至于说,拍了照片要拿去图片库销售的,请忽视我的做法。


光线摄影学院


旅行摄影,是一种个人行为,不带有工作性质,即在游中拍、又拍中游,整个过程是一个轻松的过程。所以,在选择摄影设备时,尽量以轻便为主,但也要照顾到一些必须。

基本我的出行,包括相机、广焦和长焦各一、三角架,搞定。

相机

我经常在一些旅游区见到很多随身携带两部相机,一般都是一部装广焦,一部装长焦。我也知道,这是为了省去换镜头的麻烦,但天天背两台相机出门,岂不更麻烦?两台相机一是非常消耗体力,二是对相机也不太安全。在出游时,抓拍的时候不是太多,不会没有换镜头时间特别是拍风光的时候,有大把的时间让你从容地换镜头。

当然,换镜头更多的是出现在拍人文片的时候,其实,在同一环境,类似主题可拍的内容非常多,不像想象的那么紧迫。脖子上拍两台相机,跑来跑去、蹲起坐下的,相机跟镜头不太安全,所以出行,建议还是一台相机就好。

镜头

上边也说了,出门有两只镜头就行,一只广焦一只长焦,这两只镜头只是为了互补。

近了用广焦,远了用长焦。

拍人物也是如此,不管是人文还是环境人像。

两只镜头带起来也不麻烦。出门带上镜头原配的镜头包,背一机身和镜头,随身包里放一镜头。看到没,上图中我老婆的红包里就替我背了一只镜头。这样两人都可以比较轻松地旅游和拍照。

三角架

三角架这真是很多人不太待见的物件,别说出游,可能平时出去拍照都不会带。但就我来讲,即使少带个机身或镜头,三角架都必须得带,这是必备呀!

出行旅行,夜景、星空、夕阳等,估计是必拍项吧?但拍这些题材没有三角架怎么能行呢?带着的时候可能觉得麻烦,等用上了,你会觉得自己的选择是多么的明智!

带上三角架其实并没有那么麻烦,至少是比多带部相机可方便多了,一般摄影包都有专门挂三角架的地方,好点的三角架也不是很重,何况是必备呀!

其它都是一些小的附件,比如清洁用的,比如防蚊水手电筒之类,至于像闪光灯、滤镜等一些附件,要看个人的拍摄要求,看看是不是必须,在带之前想想这些东西带了能派上什么用场,如果第一时间没想出来,那就算了吧,能轻则轻,不能把摄影玩成了累赘!

以上只属个人意见,拍摄目的不同,所需设备也不同。


南方之南


旅行摄影一般时间不长而且有一定强度,我的第一原则是“轻便”,在此前提下考虑“画质”,同时兼顾“迅速”~也就是说能根据场景变化迅速切换适用的器材。所以我的器材是两台佳能半幅微单,各套上18-300和10-18两个镜头,有时会多带一枚鱼眼镜头,满足所有焦段要求,而且可以随时拿起来就拍,不必繁琐地换镜头。外闪和轻便可反折的三脚架一般会带上,灰度镜和线控等配件就不多说了。这样的装备,旅行中拍出的照片自认为还是比较满意的。秀几张近期青海和泸沽湖之旅的片子吧。











独木摄影


作为摄影方面的从业者,在旅行时我是会区别旅行的性质来决定所携带的摄影装备的。

以放松休闲为主的旅行我只会带便携相机。

我曾经经常使用一台松下LX100相机,不以拍摄为目的的旅行,我就只携带这一台小相机。这让我感觉整个旅途都非常轻松,并没有摄影器材的困扰,不会因为背负一堆沉重的全画幅镜头和硕大的单反机身而感到劳累,也不会犯“器材选择症”,为选哪支镜头拍摄而纠结,直接用这台lx100等效24-75mm的变焦镜头绝对可以拍摄所有旅行的照片,无论是风光,还是人文,都可以很好地记录。这台相机有一个m43的cmos做基础,使得它的画质还是相对来说很不错的,广角最大光圈f1.7,可以有效提升暗光快门速度,降低感光度。合适的焦段、不错的画质、较大的光圈,这对于一台便携相机来说我觉得是足够满意的了。当然并不是向大家都推荐这台相机,因为有很多类似的机型可选,比如索尼黑卡rx100系列,佳能g7x系列等等,可能比这台也不差。使用这类便携一体相机给人的感觉就是“轻松”。如果使用这类相机,基本携带单机加两块电池和足够的储存卡就可以了,三脚架、稳定器,如果您要求不高,完全可以不再携带,想自拍的时候可以借助任何可支撑的位置通过定时自拍来完成。

以纪实人文风情为主的旅行我会携带定焦微单。

有时候外出旅行,虽然以放松游玩为主,但也想深入了解、记录一些所到之处的人文风情、民风民俗等,拍一些类似纪实类风格的照片作为一些图片素材,或者作为一些人文扫街作品发布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那么我会比较喜欢选择apsc画幅的微单加一支等效50mm的大光圈定焦镜头作为摄影装备。我经常使用佳能EOS M6机身和EF-M 32mm f1.4的镜头来拍摄这类旅行题材。

这样的一个组合可以满足我拍摄人文纪实的需求,它具有较大的感光元件,apsc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完全够用的,因为它比起全画幅虽然画质差了一些,但最大的优势是可以把相机做得更小,把镜头也做得更小。我也有工作使用的全画幅单反和35mm f1.4,这样的组合对于边走边拍的人文纪实题材来说,还是太大了一些,攻击性也非常强,而m6家32mm f1.4却是一套非常小巧的组合,使用翻折屏取景更可以提升拍摄成功几率,减少设备侵略性,让旅行、拍摄、人文环境融为一体,并不觉得非常眨眼,这同时还拥有了非常好的画质。

带着拍摄任务的旅行我仍然会选择全幅单反和若干镜头以及较为齐全的灯光三脚架附件。

以摄影任务为主的旅行,其实这就不能算是旅行了,只不过是工作任务,这种行程其实毫无乐趣可言,心中最大的惦念还是工作任务,没有放松的心情。接受客户委托到某地进行人像摄影;接受某媒体委托拍摄某地风光;为了制作视频到某地拍片等等,这类工作任务,虽然也需要踏上旅程,但这就无需过多考虑自己的轻松了,还是得完成工作为第一要务,再沉、再重也得把工作器材带齐全。一般所从事的拍摄任务不同,所携带的相机设备会完全不同,再此我不再赘述过多器材了,但是工作为主的旅行,必须带上最踏实的工作器材,一把是全画幅单反/无反相机,加上工作所用的镜头,三脚架是必不可少的装备,还有足够的电池、充电设备,多盏闪光灯、引闪器、反光/柔光装置、绝对够用的高速存储卡,还有笔记本电脑、移动硬盘等等。

总之,不同的旅行所携带的装备是不同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不过,如果是一般的摄影爱好者,并没有什么摄影工作任务在身,我个人真心不建议在旅行中携带一堆相机、镜头,小型化的相机是可以满足旅行拍摄需要的,旅行最重要的还是放松心情,而不要被摄影器材所羁绊,不要为了拍片而拍片,亲自感受旅途才是最美好的,拍摄照片只是旅行的一部分而已。


卷太郎摄影坊


您好,关于您提出的“外出旅行拍照时,你的摄影包里都带什么设备?”这一问题,是很多朋友在出行时的一个疑问,如果携带多一些器材就会影响到旅行质量,背着很难受,如果少带一些又怕会错过什么,下面我就根据我自己的拍摄经验来为您解答一下~


主要设备

首先先和您来说一说我携带的主要设备,如相机、镜头等。

1. 相机

我大多数的旅行只会携带一个机身,这样是最轻量化的一个选择,如果手中有微单的话,也推荐您选择微单相机,这样能够更更节省体力。

2. 镜头

相比于机身来说,镜头的选择是最纠结的,一般来说我会根据所去地点的拍摄题材来看,比如像您说的是去拍摄风光,那么我会选择携带16-35/14-24和70-200左右焦段的这样搭配,一长焦一广角,能够应付绝大多数场景了。

如果需要第三支镜头的话,那就要根据具体的拍摄内容来看,比如所拍摄的地方有人文,那么可能还会带一支50 F1.8定焦,或者有可能拍摄建筑摄影,也可能会携带一支移轴镜头。


相关附件

除了要携带相机和镜头之外,所携带的附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非自驾旅行也会追求轻量化,不会所有附件都带上。

我还拿风光拍摄举例子,三脚架我是一定会携带的,一般会选用一支相对比较轻便但相对稳固的脚架,比如捷信的1542T.

其他的附件则是滤镜和快门线了,这个根据不同的场景来判断,如果不追求慢门或者不拍延时序列,很可能这两样是不需要携带的。


以上就是我的一点回答,希望对您有帮助


Bearie


旅游拍照如果只是想单纯的记录这趟旅程那带个一机一镜加上手机也基本上就足够了。这样出门一来是很方便,不会有太多的累赘。二来是更轻松,我们都知道多个镜头和机身放在背包里背一天是什么感觉,记住我们是去旅游的不是受罪。机身推荐全画幅,镜头推荐24-70。


当然除了拍摄设备的话还可以携带一些附件,个人认为三脚架是必须带的,可以带桌面三脚架是比较好的选择,外出的第一个准则那就是轻装出行,尽量带又轻又小的物件出门。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能带上一台无人机那是最好的,无人机可以在高空俯瞰我们不常见的视角,而且拍照和录制视频都是非常的方便,有时候我们在旅行中拍摄的一些小视频往往会比照片看着更能让人感动。无人机的话我推荐大疆御,或者是御air。非常的便携。而且画质都不错。



这里我就不说你想在旅行的路上还想拍一些大片了,因为旅行就好好放松去旅行,如果是为了拍照而去旅行,那携带的器材就多了。


定格影像


外出旅行拍照时,你的摄影包里都带什么设备?

基本是相机+广角变焦+偏振镜,当然电池、充电器、备用存储卡必备如果没有其他要求,只是在旅行中偶尔拍照,其他的就不带了。



很多人喜欢带24-70或者24-105,也是为了多拍些题材,一般一个人也不要求人像,风光还是广角实用。
如果有时间去景区搞创作,还是要多带一些,比如85定焦或者百微,或者70-200都可以。三脚架基本很少带,除非跟摄影团出行。感觉两镜基本够了,三镜太沉了,所以我选择广角变焦+百微,这样风光人像微距都可以搞定。其他的气吹,滤镜有的话还是带上。灯有大光圈镜头也可以不带,毕竟现在机器高感不错,可以满足一般需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