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6 採用中子彈頭的“斯普林特”反導導彈(二)

“斯普林特”導彈系統的探測與跟蹤系統通常由環形搜索雷達(PAR)、導彈陣地雷達(MSR)、數據處理系統、指令系統和相應的顯示、通信設備組成。雷達地上部分高24米,地下部分深13.1米,外形近似金字塔,能夠掃描可能從各個方向襲來的導彈的蹤跡,可以分辨來襲彈頭,選擇目標,精確跟蹤敵方彈頭並引導己方反導導彈攔截目標。由於考慮到敵人對反導陣地打擊的問題,因此採取了抗核加固措施,採用了1.2米厚的混凝土牆。導彈陣地雷達和環形搜索雷達可對多目標(上百個)進行跟蹤,引導20枚導彈攔截目標。

採用中子彈頭的“斯普林特”反導導彈(二)

“斯普林特”導彈的導彈陣地雷達(右)及發電站(左)

“斯普林特”導彈平時貯存於圓筒形垂直髮射井內,採用地下井氣體彈射方式發射。井直徑為2.7米,深9.3米。井中間安放導彈發射管,直徑為1.53米,長3.67米。發射管底部為活塞,其下為燃氣發生器。當高速相控陣導彈陣地雷達(MSR)測得目標數據後,通過數據處理系統預測目標彈道及落點、計算射擊諸元、分配火力單元並進行引導計算、給出導彈發射指令。接到發射命令後,燃氣發生器點火,將高壓燃氣噴到活塞下部的小腔室中,在其推動下,活塞及導彈迅速上升,導彈頂破井口處的薄膜。當活塞上升的距離為3.05米時,其上升加速度達到最大值。當活塞在井口停止工作和導彈分離時可使導彈獲得640~720千米/小時的初速,但也有報道說剛離開發射井就已達到了超音速。隨後,當導彈剛離開發射井口時,助推器開始點火(與燃氣發生器的點火前後間隔約0.5秒)。約2秒後第一級脫落,主發動機開始工作。根據導彈陣地雷達指令,導彈進行軌跡校正,待進入殺傷範圍時,由導彈陣地雷達發出引信解鎖、戰鬥部起爆指令,並通過核爆炸殺傷目標,整個飛行時間約為6.5秒。

採用中子彈頭的“斯普林特”反導導彈(二)

誇賈林環礁上試射前的“斯普林特”導彈

採用中子彈頭的“斯普林特”反導導彈(二)

白沙導彈靶場的“斯普林特”導彈正在做發射前的準備

“斯普林特”導彈裝備一枚W66型增強輻射熱核戰鬥部(中子彈)。W66是美軍開發的第一種中子彈,其理論研究開始於科恩在1958年的中子彈探索。為給“斯普林特”導彈配備中子彈戰鬥部,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和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兩家進行競爭,兩者分別負責W65和W66核彈頭,1965年10月進入了第三階段的測試環節,但1968年11月W65被取消。60年代末在內華達州核試驗場進行了地下核試驗,但其批量生產技術的研究工作直到1972年1月才開始。1974年6月製造出第一枚W66核彈頭。該核彈頭長0.89米,直徑457毫米,重68千克,爆炸威力為1 000噸TNT,殺傷半徑為400米。W66核彈頭在15 000~30 000米高度由地面指令引爆,其爆炸產生的能量以中子居多,主要通過高能中子流來殺傷目標,對電子設備有強大的破壞作用。此外它還能通過核爆炸產生的衝擊波以及少量的X射線來實現對再入段目標的破壞。由於“斯普林特”導彈不論是射程還是射高都有限,因此爆炸產生的中子流對己方也有影響,所以曾引起許多爭議。W66在1974年6月到1975年3月間製造了70枚,但它僅僅服役了幾個月就於1975年8月退役,而在1985年徹底退出儲存狀態。

採用中子彈頭的“斯普林特”反導導彈(二)

“斯普林特”導彈發射場景

歡迎購買《兵器知識》雜誌獲取更多詳細內容!

採用中子彈頭的“斯普林特”反導導彈(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