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论苏联战争理财学:500万战俘不杀不放留着只为这一件事

关注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人肯定都知道,战争虽然是和平必经的一步,但是同时也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和宝贵的生命流逝。于此同时,战争也产生了一个超级庞大的战俘群体。二战中战俘总数高达3500万,不幸的是有500万战俘死于战俘营,还有1100多万德国战俘分别关押在英国、美国和苏联等国,其中苏联在二战中俘获的德国战俘人数是最多的,约有300多万。除此之外,苏联还俘虏了日本,意大利等多国战俘200多万,其战俘总数已经达到了500多万。

论苏联战争理财学:500万战俘不杀不放留着只为这一件事

苏联有了这么庞大的战俘群体该怎么处理呢?总不能让他们吃白饭吧,苏联不愧是世界强国,战争经济学被其诠释的淋漓尽致。

为弥补劳动力的严重不足,苏联从战争开始之初就开始利用战俘作为战后经济重建的生产力,且战俘一用就是十年。

论苏联战争理财学:500万战俘不杀不放留着只为这一件事

回顾苏联战争始末,卫国战争是苏联劳动力剧减的一段时间。数百万的青年男子不得不赶赴战场,直到1941年,苏联经济体中的工人和职员数量仅为战前的一半。男女劳动力的比例更是有了明显的变化,此时苏联不得不想方设法为自己国家的经济生产力提供后备力量,因此就有了后面十年战俘一事。

令苏联痛心疾首的是,不是所有的战俘都能活着去劳作十年,由于战时的居住和生活条件极差,一部分的战俘根本熬不过每天12小时的工作强度,在劳作中很多战俘突然病发死亡,总体来说,当时的死亡率和患病率很高。

论苏联战争理财学:500万战俘不杀不放留着只为这一件事

战后苏联提高了俘虏的生活质量,也更大范围的开始利用俘虏,也得亏了这庞大的俘虏群体,帮助苏联度过了劳动力急缺的一段日子,帮助苏联在短时间内建设了一批工业项目,促进了苏联工业的高速发展。不得不说,苏联的战争经济学还是很厉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