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中國高校有哪些好笑的歷史?

汪宗凱


我來說說我上的那所高校的一些歷史。

我上的那所大學叫廣西大學,它的創辦歷史也是比較早的,其是1928年由馬君武博士創辦的,據說這位馬君武博士在民國時期是和蔡元培齊名的,有種說法是“北蔡南馬”。當時創辦的這所廣西大學的實力也是很不錯的,據說在全國的教學實力也是很靠前的,假如放在現在至少也是985名校的名次,這所大學也有了“國立廣西大學”的名稱,我查了一下,當時校名帶“國立”的高校並不多,不超過50所的樣子,我們知道校名帶“國立”的比較著名的高校有國立武漢大學和國立中山大學這些,至今武漢大學附近還有這樣的牌匾。

但是這所高校在解放後的第四年也就是1953年的時候被停辦,其幾乎所有院系被分拆,並被併入現今的廣西師範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湖南大學、中南大學、華中農業大學等高校,相當於這所高校不存在了,被從廣西給抹平了。

然後在5年後的1958年的時候,又重新建設了廣西大學,但是這所大學基本上是和以前的廣西大學是沒有聯繫的,基本上是平地上重建建設的,只不過其名稱也還是叫廣西大學的而已,唯一有點兒聯繫的就是1997年廣西大學和廣西農業大學合併成新的廣西大學,這個廣西農業大學和被停辦前的廣西大學是有關聯的。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廣西大學的校史是從1958年開始的,但是學校把校史的年份還是寫為1928年。

至今還是沒有搞懂當年1953年的院系調整為什麼要把這樣一所綜合性大學給停辦分拆了,然後1958年的時候又重建,這樣來來去去的不覺得折騰嗎?不過要是1953年沒有停辦分拆而是一直延續辦學下去的話,廣西大學的綜合排名可能會在全國前50,那樣的話其招生分數線也就比較高了,以我當年高過一本線20分的成績也是考不上這所大學的。


饕餮視聽


學在齊魯,悟自珞珈,十省拾捌城,分享學生資訊,解答報考疑惑。

中國高校在一段時間內有一段長時間的校史篡改風波,今日大多已經成為定局,但還是可以帶著批判的眼光去回顧,去審視,去聆聽。

武漢大學校史疑似造假

1983年剛辦完70週年校慶的武漢大學,在1993年原本正籌辦80週年校慶的“跨越式”地舉辦了百年校慶,之後立馬開始標榜自己是“全國著名大學中第一所舉辦百年校慶的高校”。

一時間,武大在全國高教界篡改校史罪名坐實。

武漢大學與1893年創辦的自強學堂不存在傳承關係,唯一的聯繫是武漢大學前身國立武昌高等師範 學校在1913年創辦時,曾使用自強學堂(1902年改名為方言學堂,1911年停辦)的校舍。事實上,武大1992年之前,也一直以1913年為校史起點的正源,並以此為前提舉辦過多次校慶活動。

江南大學校史疑似造假

2001年1月4日,由於教育資源限制了發展,2001年1月4日,經教育部批准,江南學院、無錫教育學院和無錫輕工大學合併,組建新的江南大學。

在第二年就高調舉辦了“百年校慶”,理由竟是其前身之一無錫輕工業學院的前身南京工學院食品工業系,有一小部分師生是從南京大學食品工業系分過來的,這種“歷史淵源”,讓新組建的 江南大學擁有了自稱“百年老校”的資本。將校史牽強攀緣到一些老學校身上的做法,在安徽、湖南等地的高校中也曾出現過。

浙江大學

湖南大學

以上兩所高校,我就不打算討論了,用校舍來延續校史固然不對,但必須要提及的是,校史的長短與能力一定正相關麼?全不盡然吧。

不喜勿噴,文明評論,挖掘你知道歷史真相


叮噹龍的萬能口袋


這個必須要說說各大高校的“江湖綽號”了。

以下各大高校江湖綽號都來源於網絡,如有問題,本人概不負責。😂




北京大學:“圓明園職業技術學院”或者“中關村應用文理學院”。

清華大學:“五道口理工學院”或者“五道口工程技術大學”

人大:“中共中央第二黨校”

北師大:“積水潭師專”

北京理工大學:“魏公村汽配維修服務站”

北京電影學院:“薊門橋北愛情動作片拍攝中心兼青年男女倫理研究與實踐基地”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中國專政工具生產廠一廠”

中國農業大學:“海淀種豬選育場”

中國石油大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子弟學校”

國際關係學院:“北京國安局崗前培訓中心”


北京語言大學:“中央統戰部亞非拉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二炮技術研發中心”“五道口計算機學院”“學院路小飛機實踐基地”

北京郵電大學:“明光村中學附屬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京津唐地區預備鍊鋼工人培訓學院”

中國傳媒大學:“中共中央宣傳部儲備幹部培訓中心”“定福莊二小附屬大學”

北京協和醫科大學:“五道口理工學院東單屠宰培訓基地”

北外:“中國抗‘日’軍政大學俄文大隊”

中國政法大學:“昌平法律職業技術培訓學校”“軍都山政法幹校”

法大研究生院:“昌平法律職業技術培訓學校薊門裡分校”或者“軍都山政法幹校薊門橋下崗再就業培訓中心”

西南政法大學:“壯志路街道辯論隊”

西北政法大學:“延安講武堂西安分堂”

華東政法大學:“長寧區瓜果副食公司”

中南財經政法:“中共中央黨校華中地區二分校”“茶山劉法商會計管理計算機工程高等職業技術學院”“538路終點站大學”

南京大學:“浦口農民‘運動’講習所”

復旦大學:“五角場文秘職業技術學院”或者“五角場社區職教中心”

同濟大學:“上海市第一建築施工隊”

上海外國語大學:“松江俄文高專”

華東師範大學:“普陀師專”

中山大學:“廣東應用文理綜合學院”或者“海珠區青年康樂中心”

河海大學:“江蘇水利高專”

東南大學:“九龍湖高級技工學校”

南京師範大學:“江蘇職教師資培訓專科”

南京郵電大學:“三牌樓業餘無線電俱樂部”

上海交通大學:“閔行理工學院”“東川路男子職業技術學院”

東華大學:“國立黃道婆高專”

上海海洋大學:“中國大閘蟹良種選育基地”

吉林大學:“東北人民大學”即“中央黨校東北軍法專校”

浙江傳媒學院:“江浙地區高官富商N奶文化技巧培訓中心”

華中科技大學:“關山口職業技術學院”“新屋熊國立大”

中央民族大學:“魏公村清真餐飲培訓基地”


以史為鑑


最有趣的莫過於上海交通大學的—護校運動了!

新中國成立前夕,因為內戰的原因,國民黨政府要把交大改名。內外交困的交大學生群情激憤決定去南京請願,全校罷課,共赴校難。

剛開始總共打算去3000個人單單大卡車就動用了57輛,南京政府想阻攔學生,提前吧車站清空,火車開走、工人調走。本想著沒車,又那麼遠,就沒辦法去南京搞事情了。可是太低估“交通大學”的學生了,畢竟人家可是號稱交大的!

沒火車?那就自己組裝!學生見車站沒火車,就沿著鐵路找火車,然後自己動手組裝,把火車順利開回集結地!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當天交大的學生就開著火車浩浩蕩蕩地往南京奔去,南京政府見裝不妙,趕緊拆毀其中一段鐵軌,沒路看你怎麼走!關鍵這樣難不倒機智的交大學生。他們把後面的鐵軌拆了,讓土木系的學生補到前面缺失的路段!

最後南京政府派軍隊來阻止,這能嚇得倒人血青年嗎!與軍隊持續對峙,最後教育部不得不做出妥協,交大不改名等。

有知識就是力量啊!

您的工作、點贊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和鼓勵😊


讀研生活


中國辦大學的歷史可謂艱難曲折,有趣的故事也數不勝數,今天給大家分享幾個大學招考錄取方面的趣事。

第一,三女落榜引起轟動

1946年清華大學招生考試榜單公佈,有三個落榜女生格外引人注目,而且還成了各大報紙爭相報道的焦點。這三個女孩分別是:

清華建築系主任梁思成與才華絕代名女林徽因的女兒梁再冰。



大學校長梅貽琦的女兒梅祖芬。



文學院長馮友蘭的女兒馮鍾璞。



這三個公主一樣的女生被拒清華大學門外,曾經在全國引起熱議,人們都對梁思成、梅貽琦、馮友蘭不徇私情大加讚賞,也為清華大學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公正的招生法規贏得了信譽。人們說清華大學這次招考讓人們看到了中國教育界的公平和良心。

現在呢?他們的所作所為是否會讓某些人蒙羞?

第二,臧克家數學0分入讀國立青島大學。



1930年,青年臧克家報考國立青島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前身)中文系,國文考試是下面二題選一:

1,為什麼報考青島大學?

2,雜感

臧克家毫不猶豫選了第二題,全文連標點在內不過30個字:

人生永遠追逐著幻光,

但誰把幻光看作幻光,

誰便沉入無邊的苦海……

讓臧克家幸運的是,那次考試考官是著名學者聞一多,給了98的高分。可再看數學:0分,聞一多一拍桌子:0分就0分,錄取。

臧克家後來曾任《詩刊》主編,中國詩歌學會會長,是中國著名詩人。

大家想想,如果現在臧克家報考大學,結果什麼樣?

第三,梁漱溟的傳奇出場



1917年,那時候梁漱溟24歲,滿懷信心到北京報考北京大學,誰知天不作美,分數不及格,名落孫山。

但想不到的是,正當他在家裡鬱鬱寡歡的時候,竟然收到了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的聘書,要破格邀請他到北京當北京大學教授,梁漱溟自己都不敢相信,怎麼會有這樣的好事?

原來,梁漱溟早就嶄露頭角,曾經在著名學刊發表過學術論文,文章的獨特論證水平給蔡元培留下深刻印像,聞聽梁漱溟高考落榜,就風趣拍板:梁漱溟沒有資格來北京大學當學生,但有資格到北大當教授。

就這樣,一段文壇傳奇就此誕生,一個高考落榜生,轉眼成了北京大學教授。

對三女落榜你有何感想?臧克家0分錄取是否公平?梁漱溟當教授是否合理?歡迎評論。


慧言歷史妙語古今


因為中國人口眾多,高校也相對較多,但是拿得出手的歷史性高校就可以聊一聊了,當然不能盡全,不要介意。

天津大學:前身是1895年10月成立的北洋大學。是我國第一所現代大學,素以“實事求是”的校訓,“嚴謹治學”的校風、“愛國奉獻”的傳統享譽世界各地。1951年經國務院批准,定名為“田徑大學”。

北京大學:是國內第一所國立大學,也是國內第一所以“大學”命名的高校。京師大學堂當時創辦規格之高是很多學堂難以比擬的,如今的北京大學是京師大學堂的正統傳承。胡適也曾說過,北京大學是歷代太學的正式繼承者。北京大學自創辦之初就地位高人一等,如今依舊如此!

北京大學,簡稱“北大”,誕生於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也是最早以“大學”之名創辦的學校,其成立標誌著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開端。北大是中國近代以來唯一以國家最高學府身份創立的學校,最初也是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行使教育部職能,統管全國教育。北大催生了中國最早的現代學制,開創了中國最早的文科、理科、社科、農科、醫科等大學學科,是近代以來中國高等教育的奠基者。

武漢大學:是1893年大清湖廣總督張之洞奏請清政府創辦的自強學堂,經過歷史傳承演變於1928年更名為“國立武漢大學”,是我國近代第一批國立學校。

湖南大學:對外號稱宋太祖開寶九年(公元976)年設立嶽麓書院開始算起,在歷史文化名城長沙,校區位於湘江之濱,嶽麓山下,享有“千年學府,百年名校”之譽。

四川大學:1896年,四川總督鹿傳霖奉行光緒皇帝特旨意創辦的四川中西學堂。是我國西南地區最早的近代高等學校,地處天府之國成都。

上海交大:創建於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失敗以後,民族為難,我國近代著名實業家、教育家盛宣懷和一批有識之士秉承“自強首在儲才,儲才必先興學”為信念創辦的。1896年創辦上海交大,其前身為南洋公學,是我國曆史最悠久,享譽海內外的高等學府之一。

浙江大學:是一所具有悠久歷史以及聲譽卓著的高等學府,位於這浙江省杭州市。它的的前身為求是書院創立於1897年,1901年起曾幾度易名並一度停辦;1927年在原校址成立國立第三中山大學,1928年4月1日改名為浙江大學。當時被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稱譽為“東方劍橋”,它也是中國人自己最早創辦的新式高等學校之一。

清華大學:前身是清華學堂,成立於1911年,當初是清政府建立的留美預備學校。1912年更名為清華學校,為嘗試人才的本地培養,1925年設立大學部,同年開辦研究院,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改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遷回清華園。

復旦大學:創建於1905年,原名復旦公學,於1905中秋節正式開學。校名“復旦”二字選自《尚書大傳·虞夏傳》名句“日月光華,旦復旦兮”,意在自強不息,寄託當時中國知識分子自主辦學、教育強國的希望。1917年復旦公學改名為私立復旦大學;1941年改為“國立”;在1959年就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2000年4月27日復旦大學與上海醫科大學的合併,組建新的復旦大學。

其實不難看出,每一個歷史名校都有自己的故事,而且近代進入當代社會動盪變革,不同程度的被破壞、打散,重新整合。在進入改革開放恢復高考,各項社會發展正常話以後學校都進入了新階段,也都在不斷的修繕自己校史,一般來說凡是建立學校較早的學校基本上都是區域中心學校,基本上都在1900年前後建立的。


小莊有道


南京大學與東南大學的合併

大概在1998,99的時候,南京大學打算了東南大學合併,這樣清華北大就可以走一邊去了。最後沒成功的原因是因為名字沒商量好。

南京大學很雞賊,就跟東南大學提議:“你東南大學出個南字,我南京大學出個京字,合起來就是‘南京大學’。”

東南大學:“???”

“還有這種操作?不帶這麼玩的,那不如我們出東南大學的東字,你們出東南大學的南字,合起來就叫‘東南大學’”

初步定名沒談攏,兩個學校再一合計,我們都在江蘇,不如就叫江蘇大學吧!

江蘇大學:“???”

“你們合併要拿中國第一名校我沒意見,可不能連名字都搶吧!”

這樣是不太合適,那不如叫1949年之前的名字(這兩個學校以前是同一所學校),ZY大學。

報到教育部,教育部不開心了,你不在北京叫什麼ZY?乾脆你們別合併了,你們合併之後事多,而且還有可能引得清華北大合併,多麻煩是不是?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無要有說


中國高校有哪些有趣的歷史?

清交有過梅竹賽與竹梅賽的名稱之爭,在當時雙方各執己見。清大讚成用梅竹賽,交大當仁不讓,認為竹梅賽合情理,最後清大成了贏家,故梅竹賽。

南京大學與東南大學要合併,因校名也爭論不休。有的人認為取東南大學好,南大不應允,提出取兩校的第二個名,成南京大學。這下東大不答應了,雙方都不讓步。

還有就是人民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外語學院和中國民族大學也有過趣事,是取名稱的事。中國人民大學取中字,外語學院取外字,民族大學取民字,理工大學取工字。這樣絕無僅有的名稱就岀現了:中外民工大學。


張賜宏


沒有有趣歷史


腦豆腐


張雪峰:1947年,當時的國民政府削減教育經費,上海交通大學的同學一聽,你不給錢?不給錢能行嗎,舉行罷課上訪,三千名大學生集體罷課準備到南京上訪南京一聽嚇壞了,心想你們可不能來,你們要是來了那下面的學校還不都得來上訪啊,我要阻撓你上訪,知道阻撓的辦法是什麼嗎,我不賣你火車票,上海到南京你牛逼你走過來啊,上交大的同學一聽,走過來那是我們的風格啊,我們是有機械系的學校啊,自己跑到火車站偷了一個車頭,偷了二十七節火車皮,自己組裝火車開到南京去。

後來這輛火車逛吃逛吃來到了蘇州,南京一聽,臥槽,自己開火車過來的,這也太殘暴了吧,趕緊開會研究,下面有個小兵出了個主意,你看哈他開火車不得有鐵路嗎,咱把鐵路給他拆了他不就過不來了嗎!

上交大的同學到那裡一看,這能難倒我們嗎?我們是有鐵路系的學校啊,把鐵路重新鋪上,又來過去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惹誰都不要惹知識分子!

媽蛋的,鬼知道我看張雪峰這個視頻看了多少遍,都能背下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