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中国高校有哪些好笑的历史?

汪宗凯


我来说说我上的那所高校的一些历史。

我上的那所大学叫广西大学,它的创办历史也是比较早的,其是1928年由马君武博士创办的,据说这位马君武博士在民国时期是和蔡元培齐名的,有种说法是“北蔡南马”。当时创办的这所广西大学的实力也是很不错的,据说在全国的教学实力也是很靠前的,假如放在现在至少也是985名校的名次,这所大学也有了“国立广西大学”的名称,我查了一下,当时校名带“国立”的高校并不多,不超过50所的样子,我们知道校名带“国立”的比较著名的高校有国立武汉大学和国立中山大学这些,至今武汉大学附近还有这样的牌匾。

但是这所高校在解放后的第四年也就是1953年的时候被停办,其几乎所有院系被分拆,并被并入现今的广西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相当于这所高校不存在了,被从广西给抹平了。

然后在5年后的1958年的时候,又重新建设了广西大学,但是这所大学基本上是和以前的广西大学是没有联系的,基本上是平地上重建建设的,只不过其名称也还是叫广西大学的而已,唯一有点儿联系的就是1997年广西大学和广西农业大学合并成新的广西大学,这个广西农业大学和被停办前的广西大学是有关联的。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广西大学的校史是从1958年开始的,但是学校把校史的年份还是写为1928年。

至今还是没有搞懂当年1953年的院系调整为什么要把这样一所综合性大学给停办分拆了,然后1958年的时候又重建,这样来来去去的不觉得折腾吗?不过要是1953年没有停办分拆而是一直延续办学下去的话,广西大学的综合排名可能会在全国前50,那样的话其招生分数线也就比较高了,以我当年高过一本线20分的成绩也是考不上这所大学的。


饕餮视听


学在齐鲁,悟自珞珈,十省拾捌城,分享学生资讯,解答报考疑惑。

中国高校在一段时间内有一段长时间的校史篡改风波,今日大多已经成为定局,但还是可以带着批判的眼光去回顾,去审视,去聆听。

武汉大学校史疑似造假

1983年刚办完70周年校庆的武汉大学,在1993年原本正筹办80周年校庆的“跨越式”地举办了百年校庆,之后立马开始标榜自己是“全国著名大学中第一所举办百年校庆的高校”。

一时间,武大在全国高教界篡改校史罪名坐实。

武汉大学与1893年创办的自强学堂不存在传承关系,唯一的联系是武汉大学前身国立武昌高等师范 学校在1913年创办时,曾使用自强学堂(1902年改名为方言学堂,1911年停办)的校舍。事实上,武大1992年之前,也一直以1913年为校史起点的正源,并以此为前提举办过多次校庆活动。

江南大学校史疑似造假

2001年1月4日,由于教育资源限制了发展,2001年1月4日,经教育部批准,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和无锡轻工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江南大学。

在第二年就高调举办了“百年校庆”,理由竟是其前身之一无锡轻工业学院的前身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有一小部分师生是从南京大学食品工业系分过来的,这种“历史渊源”,让新组建的 江南大学拥有了自称“百年老校”的资本。将校史牵强攀缘到一些老学校身上的做法,在安徽、湖南等地的高校中也曾出现过。

浙江大学

湖南大学

以上两所高校,我就不打算讨论了,用校舍来延续校史固然不对,但必须要提及的是,校史的长短与能力一定正相关么?全不尽然吧。

不喜勿喷,文明评论,挖掘你知道历史真相


叮当龙的万能口袋


这个必须要说说各大高校的“江湖绰号”了。

以下各大高校江湖绰号都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本人概不负责。😂




北京大学:“圆明园职业技术学院”或者“中关村应用文理学院”。

清华大学:“五道口理工学院”或者“五道口工程技术大学”

人大:“中共中央第二党校”

北师大:“积水潭师专”

北京理工大学:“魏公村汽配维修服务站”

北京电影学院:“蓟门桥北爱情动作片拍摄中心兼青年男女伦理研究与实践基地”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专政工具生产厂一厂”

中国农业大学:“海淀种猪选育场”

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子弟学校”

国际关系学院:“北京国安局岗前培训中心”


北京语言大学:“中央统战部亚非拉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二炮技术研发中心”“五道口计算机学院”“学院路小飞机实践基地”

北京邮电大学:“明光村中学附属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京津唐地区预备炼钢工人培训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中共中央宣传部储备干部培训中心”“定福庄二小附属大学”

北京协和医科大学:“五道口理工学院东单屠宰培训基地”

北外:“中国抗‘日’军政大学俄文大队”

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法律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军都山政法干校”

法大研究生院:“昌平法律职业技术培训学校蓟门里分校”或者“军都山政法干校蓟门桥下岗再就业培训中心”

西南政法大学:“壮志路街道辩论队”

西北政法大学:“延安讲武堂西安分堂”

华东政法大学:“长宁区瓜果副食公司”

中南财经政法:“中共中央党校华中地区二分校”“茶山刘法商会计管理计算机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538路终点站大学”

南京大学:“浦口农民‘运动’讲习所”

复旦大学:“五角场文秘职业技术学院”或者“五角场社区职教中心”

同济大学:“上海市第一建筑施工队”

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俄文高专”

华东师范大学:“普陀师专”

中山大学:“广东应用文理综合学院”或者“海珠区青年康乐中心”

河海大学:“江苏水利高专”

东南大学:“九龙湖高级技工学校”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职教师资培训专科”

南京邮电大学:“三牌楼业余无线电俱乐部”

上海交通大学:“闵行理工学院”“东川路男子职业技术学院”

东华大学:“国立黄道婆高专”

上海海洋大学:“中国大闸蟹良种选育基地”

吉林大学:“东北人民大学”即“中央党校东北军法专校”

浙江传媒学院:“江浙地区高官富商N奶文化技巧培训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关山口职业技术学院”“新屋熊国立大”

中央民族大学:“魏公村清真餐饮培训基地”


以史为鉴


最有趣的莫过于上海交通大学的—护校运动了!

新中国成立前夕,因为内战的原因,国民党政府要把交大改名。内外交困的交大学生群情激愤决定去南京请愿,全校罢课,共赴校难。

刚开始总共打算去3000个人单单大卡车就动用了57辆,南京政府想阻拦学生,提前吧车站清空,火车开走、工人调走。本想着没车,又那么远,就没办法去南京搞事情了。可是太低估“交通大学”的学生了,毕竟人家可是号称交大的!

没火车?那就自己组装!学生见车站没火车,就沿着铁路找火车,然后自己动手组装,把火车顺利开回集结地!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当天交大的学生就开着火车浩浩荡荡地往南京奔去,南京政府见装不妙,赶紧拆毁其中一段铁轨,没路看你怎么走!关键这样难不倒机智的交大学生。他们把后面的铁轨拆了,让土木系的学生补到前面缺失的路段!

最后南京政府派军队来阻止,这能吓得倒人血青年吗!与军队持续对峙,最后教育部不得不做出妥协,交大不改名等。

有知识就是力量啊!

您的工作、点赞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和鼓励😊


读研生活


中国办大学的历史可谓艰难曲折,有趣的故事也数不胜数,今天給大家分享几个大学招考录取方面的趣事。

第一,三女落榜引起轰动

1946年清华大学招生考试榜单公布,有三个落榜女生格外引人注目,而且还成了各大报纸争相报道的焦点。这三个女孩分别是:

清华建筑系主任梁思成与才华绝代名女林徽因的女儿梁再冰。



大学校长梅贻琦的女儿梅祖芬。



文学院长冯友兰的女儿冯钟璞。



这三个公主一样的女生被拒清华大学门外,曾经在全国引起热议,人们都对梁思成、梅贻琦、冯友兰不徇私情大加赞赏,也为清华大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公正的招生法规赢得了信誉。人们说清华大学这次招考让人们看到了中国教育界的公平和良心。

现在呢?他们的所作所为是否会让某些人蒙羞?

第二,臧克家数学0分入读国立青岛大学。



1930年,青年臧克家报考国立青岛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前身)中文系,国文考试是下面二题选一:

1,为什么报考青岛大学?

2,杂感

臧克家毫不犹豫选了第二题,全文连标点在内不过30个字:

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

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

谁便沉入无边的苦海……

让臧克家幸运的是,那次考试考官是著名学者闻一多,給了98的高分。可再看数学:0分,闻一多一拍桌子:0分就0分,录取。

臧克家后来曾任《诗刊》主编,中国诗歌学会会长,是中国著名诗人。

大家想想,如果现在臧克家报考大学,结果什么样?

第三,梁漱溟的传奇出场



1917年,那时候梁漱溟24岁,满怀信心到北京报考北京大学,谁知天不作美,分数不及格,名落孙山。

但想不到的是,正当他在家里郁郁寡欢的时候,竟然收到了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聘书,要破格邀请他到北京当北京大学教授,梁漱溟自己都不敢相信,怎么会有这样的好事?

原来,梁漱溟早就崭露头角,曾经在著名学刊发表过学术论文,文章的独特论证水平給蔡元培留下深刻印像,闻听梁漱溟高考落榜,就风趣拍板:梁漱溟没有资格来北京大学当学生,但有资格到北大当教授。

就这样,一段文坛传奇就此诞生,一个高考落榜生,转眼成了北京大学教授。

对三女落榜你有何感想?臧克家0分录取是否公平?梁漱溟当教授是否合理?欢迎评论。


慧言历史妙语古今


因为中国人口众多,高校也相对较多,但是拿得出手的历史性高校就可以聊一聊了,当然不能尽全,不要介意。

天津大学:前身是1895年10月成立的北洋大学。是我国第一所现代大学,素以“实事求是”的校训,“严谨治学”的校风、“爱国奉献”的传统享誉世界各地。1951年经国务院批准,定名为“田径大学”。

北京大学:是国内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国内第一所以“大学”命名的高校。京师大学堂当时创办规格之高是很多学堂难以比拟的,如今的北京大学是京师大学堂的正统传承。胡适也曾说过,北京大学是历代太学的正式继承者。北京大学自创办之初就地位高人一等,如今依旧如此!

北京大学,简称“北大”,诞生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最早以“大学”之名创办的学校,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北大是中国近代以来唯一以国家最高学府身份创立的学校,最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北大催生了中国最早的现代学制,开创了中国最早的文科、理科、社科、农科、医科等大学学科,是近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奠基者。

武汉大学:是1893年大清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经过历史传承演变于1928年更名为“国立武汉大学”,是我国近代第一批国立学校。

湖南大学:对外号称宋太祖开宝九年(公元976)年设立岳麓书院开始算起,在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校区位于湘江之滨,岳麓山下,享有“千年学府,百年名校”之誉。

四川大学:1896年,四川总督鹿传霖奉行光绪皇帝特旨意创办的四川中西学堂。是我国西南地区最早的近代高等学校,地处天府之国成都。

上海交大:创建于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以后,民族为难,我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盛宣怀和一批有识之士秉承“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为信念创办的。1896年创办上海交大,其前身为南洋公学,是我国历史最悠久,享誉海内外的高等学府之一。

浙江大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以及声誉卓著的高等学府,位于这浙江省杭州市。它的的前身为求是书院创立于1897年,1901年起曾几度易名并一度停办;1927年在原校址成立国立第三中山大学,1928年4月1日改名为浙江大学。当时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称誉为“东方剑桥”,它也是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校之一。

清华大学:前身是清华学堂,成立于1911年,当初是清政府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为尝试人才的本地培养,1925年设立大学部,同年开办研究院,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

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于1905中秋节正式开学。校名“复旦”二字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名句“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1917年复旦公学改名为私立复旦大学;1941年改为“国立”;在1959年就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2000年4月27日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的合并,组建新的复旦大学。

其实不难看出,每一个历史名校都有自己的故事,而且近代进入当代社会动荡变革,不同程度的被破坏、打散,重新整合。在进入改革开放恢复高考,各项社会发展正常话以后学校都进入了新阶段,也都在不断的修缮自己校史,一般来说凡是建立学校较早的学校基本上都是区域中心学校,基本上都在1900年前后建立的。


小庄有道


南京大学与东南大学的合并

大概在1998,99的时候,南京大学打算了东南大学合并,这样清华北大就可以走一边去了。最后没成功的原因是因为名字没商量好。

南京大学很鸡贼,就跟东南大学提议:“你东南大学出个南字,我南京大学出个京字,合起来就是‘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还有这种操作?不带这么玩的,那不如我们出东南大学的东字,你们出东南大学的南字,合起来就叫‘东南大学’”

初步定名没谈拢,两个学校再一合计,我们都在江苏,不如就叫江苏大学吧!

江苏大学:“???”

“你们合并要拿中国第一名校我没意见,可不能连名字都抢吧!”

这样是不太合适,那不如叫1949年之前的名字(这两个学校以前是同一所学校),ZY大学。

报到教育部,教育部不开心了,你不在北京叫什么ZY?干脆你们别合并了,你们合并之后事多,而且还有可能引得清华北大合并,多麻烦是不是?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无要有说


中国高校有哪些有趣的历史?

清交有过梅竹赛与竹梅赛的名称之争,在当时双方各执己见。清大赞成用梅竹赛,交大当仁不让,认为竹梅赛合情理,最后清大成了赢家,故梅竹赛。

南京大学与东南大学要合并,因校名也争论不休。有的人认为取东南大学好,南大不应允,提出取两校的第二个名,成南京大学。这下东大不答应了,双方都不让步。

还有就是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和中国民族大学也有过趣事,是取名称的事。中国人民大学取中字,外语学院取外字,民族大学取民字,理工大学取工字。这样绝无仅有的名称就岀现了:中外民工大学。


张赐宏


没有有趣历史


脑豆腐


张雪峰:1947年,当时的国民政府削减教育经费,上海交通大学的同学一听,你不给钱?不给钱能行吗,举行罢课上访,三千名大学生集体罢课准备到南京上访南京一听吓坏了,心想你们可不能来,你们要是来了那下面的学校还不都得来上访啊,我要阻挠你上访,知道阻挠的办法是什么吗,我不卖你火车票,上海到南京你牛逼你走过来啊,上交大的同学一听,走过来那是我们的风格啊,我们是有机械系的学校啊,自己跑到火车站偷了一个车头,偷了二十七节火车皮,自己组装火车开到南京去。

后来这辆火车逛吃逛吃来到了苏州,南京一听,卧槽,自己开火车过来的,这也太残暴了吧,赶紧开会研究,下面有个小兵出了个主意,你看哈他开火车不得有铁路吗,咱把铁路给他拆了他不就过不来了吗!

上交大的同学到那里一看,这能难倒我们吗?我们是有铁路系的学校啊,把铁路重新铺上,又来过去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惹谁都不要惹知识分子!

妈蛋的,鬼知道我看张雪峰这个视频看了多少遍,都能背下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