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今生情愫,佳人可期否?唐人筆下的“七夕”詩詞

今生情愫,佳人可期否?唐人筆下的“七夕”詩詞

1、《牽牛織女 》(唐)杜甫

牽牛出河西,織女處其東。

萬古永相望,七夕誰見同。

今生情愫,佳人可期否?唐人筆下的“七夕”詩詞

╭╭☞ 《牽牛織女》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作品之一。漢族民間傳說陰曆七月初七晚上喜鵲在銀河上搭橋,讓牛郎、織女在橋上相會,七夕日多雨正是他們哭泣的淚水。比喻人或夫妻久別之後的團聚。


2、《七夕》(唐)白居易

煙霄微月澹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

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並在此宵中。

今生情愫,佳人可期否?唐人筆下的“七夕”詩詞

╭╭☞ 《七夕》是一首七絕。這兩句是說,牛郎與織女的歡情和離恨,年年都在七月七日這一個晚上,這是天帝造成的。對牛郎織女寄予無限同情與憐憫。

我們的先人似乎很喜歡仰望夜空,他們望著日月星辰編織著天上人間的旖旎風情。失去仰望習慣的今人們,未必再有心境嘆那“倬彼雲漢,昭回於天”,於是多年以後,那遙遠的故事和那遙遠的愛情,讀來竟有點恍若隔世。


3、《七夕詞》(唐)崔顥

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夜持針線。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間不相見。

長信深陰夜轉幽,瑤階金閣數螢流。

班姬此夕愁無限,河漢三更看鬥牛。

今生情愫,佳人可期否?唐人筆下的“七夕”詩詞

╭╭☞ 該詩通過描寫長安城中皓月當空人們禮拜七巧的景象,通過牛郎織女的別離烘托了閨中女子的相思寂寞之情。


4、《七夕》 (唐) 徐凝

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織女渡鵲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今生情愫,佳人可期否?唐人筆下的“七夕”詩詞

╭╭☞ 該詩描繪了七夕節夜晚婦女乞巧的熱鬧場面,通過人間的歡喜與天上牛郎織女離別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有情人不能終成眷屬的惆悵。


5、七夕 (唐)羅隱

絡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歡笑設紅筵。

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繡篇。

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

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

今生情愫,佳人可期否?唐人筆下的“七夕”詩詞

╭╭☞ 該詩首句、五句、七句、八句寫天上,二句、三句、四句、六句寫人間,即四句寫天上,四句寫人間。但這首詩題為《七夕 》,應以寫牛郎織女 相會為主,因此使人感到作者還是看重人間,所以這樣安排吧?作者寫人間的歡樂勝過天上,在當時有這樣的想法,是非常難得的。


6、《七夕》 (唐)李商隱

鸞扇斜分鳳幄開,星橋橫過鵲飛回。

爭將世上無期別,換得年年一度來。

今生情愫,佳人可期否?唐人筆下的“七夕”詩詞

╭╭☞ 牛郎、織女會少離多,每年只有一次七夕相會,但比起世上無期的離別來,他們相會是有期的,可盼的,值得羨慕的,反襯之下,表現出久別相思的痛苦。


7、《壬申七夕》(唐代)李商隱

已駕七香車,心心待曉霞。

風輕惟響珮,日薄不嫣花。

桂嫩傳香遠,榆高送影斜。

成都過卜肆,曾妒識靈槎。

今生情愫,佳人可期否?唐人筆下的“七夕”詩詞

╭╭☞ 難得等到七夕她已駕著七香車。剛剛兩心相會又憂無情的曉霞。清風夜靜,唯有玉佩的響聲,日光微弱點吧,不要曬枯了豔麗的鮮花。月中的嫩桂,它把馨香傳得更遠更遠。星間的高榆給人間送來舒適的影斜。她不想人間知道他們相會的事,因妒成都卜肆中有人能識別靈筏。月桂為他們傳送嫩香,白榆為他們投影翳蔽,成就他們好合。


8、《辛未七夕》(唐) 李商隱

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佳期。

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

清漏漸移相望久,微雲未接過來遲。

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

今生情愫,佳人可期否?唐人筆下的“七夕”詩詞

╭╭☞ 碧落銀河之畔,正是“牛郎”與“織女”相會的良好場所,何必一定要待金風玉露之七夕才相會呢?有離別之苦,才有佳期之樂。大約正是由於仙家之好別離吧?疑而不解,正反映出詩人苦悶難釋的孤寂心態,語意感傷,心境難堪。


9、《七夕》(唐代)李賀

別浦今朝暗,羅帷午夜愁。

鵲辭穿線月,花入曝衣樓。

天上分金鏡,人間望玉鉤。

錢塘蘇小小,更值一年秋。

今生情愫,佳人可期否?唐人筆下的“七夕”詩詞

╭╭☞ 天河隱隱逢七夕,獨處羅帳半夜愁。烏鵲離去穿線月,螢火飛入曬衣樓。牛女雙星合又分,人世情侶望玉鉤。不見錢塘蘇小小,獨處寂寞又一秋。


10、《他鄉七夕》(唐代)孟浩然

他鄉逢七夕,旅館益羈愁。

不見穿針婦,空懷故國樓。

緒風初減熱,新月始臨秋。

誰忍窺河漢,迢迢問鬥牛。

今生情愫,佳人可期否?唐人筆下的“七夕”詩詞

╭╭☞ 身在他鄉恰逢乞巧,看著所住途中旅店心中羈旅愁緒更甚。遠離故土,不見妻子月下穿針,心中空空只餘孤寂,懷念家鄉。微風拂過帶走盛夏的炎熱,新月當空,初秋已快來臨。是誰在忍著心中愁痛偷偷的看著銀河?就是那遙遠天際的牽牛星。

在異地他鄉適逢七夕佳節,更增加旅人的思鄉思親的情懷。可是遠離家鄉,看不見妻子在月下穿針乞巧,對月懷人,詩人生起無限羈旅窮愁、去國懷鄉之感。


11、《七夕二首·其二》(唐代)德容

織女牽牛送夕陽,臨看不覺鵲橋長。

最傷今夜離愁曲,遙對天涯愈斷腸。

今生情愫,佳人可期否?唐人筆下的“七夕”詩詞

╭╭☞ 七夕,民間傳說牛郎織女此夜在天河相會。後附入婦女穿針乞巧、祈禱福壽等活動。任何風俗風景,其觀感體驗皆因人而異。舊俗此時,婦女尤其是未婚少女,盡皆歡天喜地,滿懷憧憬地聚集歡會,祈祥禱福。德容無此心境,她疑惑牽牛織女為什麼要此夕相會。她留心的不是牛女的團聚,而是團聚之後的斷腸離別。


12、《浣溪沙·七夕年年信不違》 (唐)毛文錫

七夕年年信不違,銀河清淺白雲微,蟾光鵲影伯勞飛。

每恨蟪蛄憐婺女,幾回嬌妒下鴛機,今宵嘉會兩依依。

今生情愫,佳人可期否?唐人筆下的“七夕”詩詞

╭╭☞ 這首詞用牛郎與織女七夕相會的故事,含蓄地寫了一對年輕男女的幽會,時機難得,兩情依依。並對“蟪蛄”、“婺女”這類的自然現象加以人格化,表現了女子妒人多歡而己少歡的幽恨。


13、《同賦山居七夕》(唐)李嶠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

花庭開粉席,雲岫敞針樓。

石類支機影,池似泛槎流。

暫驚河女鵲,終狎野人鷗。

今生情愫,佳人可期否?唐人筆下的“七夕”詩詞

╭╭☞ 明月青山七夕之夜,天高氣爽,重山疊影,筏舟清池,鵲鷗作伴,情人相會別有一番滋味。


14、《七夕》(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今生情愫,佳人可期否?唐人筆下的“七夕”詩詞

╭╭☞ 白色燭光映畫屏使人感到秋涼,輕羅小扇撲打螢火蟲東飄西蕩。 露天的石階在深夜裡冰涼如水,躺在那兒遙看天上的織女牛郎。

這首詩以一個美麗的神話傳說作為襯景,寫宮女秋夜孤寂愁怨。相傳天上的織女思凡,和牛郎結為夫妻。因觸犯了天規,被罰在天河兩岸,每年只能在七月初七傍晚相聚。詩題“七夕”,也就是他們團圓的時刻。每當夜空晴朗星河燦爛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看到銀河兩岸各有一顆很亮的星星,邊是牽牛星;一邊是織女星。此詩以幽怨冷清之氣輔助全詩,殘淡的燭火,幽暗的畫屏,冰涼的夜色無不烘托出這一氣氛。


15、《秋夕》(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

坐看牽牛織女星。

今生情愫,佳人可期否?唐人筆下的“七夕”詩詞

╭╭☞ 《秋夕》是唐代詩人杜牧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是一首宮怨詩。這首詩描寫一名孤單的宮女,於七夕之夜,仰望天河兩側的牛郎織女,不時扇撲流螢,排遣心中寂寞,反映了宮廷婦女不幸的命運,表現了一位官女舉目無親、百無聊賴的苦悶心情。

今生情愫,佳人可期否?唐人筆下的“七夕”詩詞

╭( ′• o •′ )╭☞我是閒雲青谷!感謝關注,感激閱讀,歡迎參評、轉發和收藏!(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