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民国时期中国在世界排第几?为什么?

东方朔同


如果要说到民国时期我国在世界上的排行,我觉得民国时期是可以排在中等或者中等以上的,不过在说到民国的水平排行之前,我们首先得来了解一下民国的概念。

民国指的是1912年到1949年这一段时间内,虽然武昌起义是在1911年爆发的,但是民国的建立、清朝的灭亡却是在1912年的时候开始的。


被北洋政府主导的民国

民国的首任大总统并不是孙中山,在当时孙中山只担任了民国的临时大总统,民国真正的首任大总统是当时实力最为雄厚、逼迫清朝灭亡的袁世凯。

北洋政府就是以袁世凯为核心组成的,在袁世凯死之后,袁世凯手下的各大势力虽然爆发了激烈的冲突,但是他们仍然是以北洋政府与民国自居的。


北洋军阀政府在早期统治了民国,虽然当时孙中山的国民政府有着不少的军阀支持,但是因为国民政府的力量太过于弱小,所以实际上统治了民国早期的仍然是北洋政府。

在国民政府和北洋政府爆发各种冲突的时候,孙中山的手下是没有太过于强大战力的。

为了扭转这种对自己极其不利的状况,孙中山把蒋介石派到了苏联考察,从苏联引进了军事速成班制度创办了黄埔军校,并在苏联提供的武器下,展开了改变国民政府命运的东征、北伐战争。

不过因为黄埔军校是在1924年的时候创办的,孙中山又早早地在1925年去世了,因此黄埔军校就落到了校长蒋介石的手中。

黄埔军校学生军为国民政府提供了大量支撑战斗的基层军官,并为后来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军事将领。

在当时国民政府以黄埔学生军为核心,再加上各大军阀的帮助,国民政府首先除掉了盘踞在广东的军阀陈炯明,然后展开了他们消灭北洋军阀的北伐战争。

国民政府在当时一共发动了两次北伐战争。

在第二次北伐战争的时候,北伐军队最后击溃了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

而张作霖在从北京逃回东北的过程中又被日本人炸死了,所以接下来接替张作霖位置的张学良就成为了北洋政府最后一名有着雄厚实力的军阀。

在张学良宣布易帜,开始加入国民政府阵营之后,民国才开始在名义上统一了起来,所有的军阀不管怀着怎样的心思,在名义上他们都是奉蒋介石为主的。

这个时候民国进入了国民政府的统治时代。

由国民政府主导的民国

不过蒋介石的统治却并不算多么安定。

蒋介石因为想统筹全国的权力,所以在当时招惹上了非常多的麻烦。


当时蒋介石所能控制的地方只有浙江附近的几个省份,虽然别的军阀表面上都听从他的命令,但实际上他的权力却根本管辖不到其他的省份。

因此蒋介石才会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前,一直不断地通过各种手段想从军阀们的手中夺权,并因此和军方爆发了几次激烈的大战。

在蒋介石还没有真正收服各大军阀的时候,抗日战争又爆发了,所以接下来我国进入了长达八年的全面抗战中。

在抗日战争结束后,我国更是进入了热火朝天的内战中,一直到民国结束,可以说民国是在各种战火之中度过的。

国民政府的黄金十年

民国是在战火中度过的,而在民国的多年时间里,唯一一段有着快速发展趋势的时间就是民国的黄金十年

正是在1927年到1936年这将近十年的时间中,民国出现了所谓的“黄金十年”。

这十年的时间中,民国的各种轻重工业、经济、军事方面有着非常长足的发展。

当时我国比较落后,虽然国土辽阔,但实际上工业化却非常稀少,平常的工业都是靠少数如上海、天津、武汉、北京、青岛、长春、哈尔滨等这些少数城市支撑起来的。

其中在轻工业方面,民国可以在当时的世界上排行到第六名。

但是在重工业方面,除了张作霖、张学良父子统治并最后被日本人夺走的东北之外,其他很多地区的重工业都是无法和列强们相比的。

在军事方面民国虽然有着不少的兵工厂,但是除了张作霖打造出来的军工系统能生产一些重炮之外,民国时期各大军工厂很多时候都是只能生产一些步枪、子弹之类的轻武器。

至于一些重武器,这些兵工厂是几乎没有生产能力的。

在那个稍有安定的十年时间里,民国的经济开始出现了不小的增长,在军事方面,蒋介石更是和希特勒展开了合作,通过资源的交换从德国获取了不少机械化的武器以及德国先进的军事训练。

(孔祥熙和希特勒)

通过和德国的合作,民国在军事方面提高了一大截,不过因为军队升级还没有完成、武器还没有装备到理想的目标,抗日战争就因为西安事变的突然爆发开始了。

因此在上海的淞沪会战遭遇了大败后,希特勒终止了和蒋介石的合作,接下来蒋介石的军事又开始变回了老样子,没有发展成他意料中那样强大的军队。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了二战后期美国人介入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人给民国提供了大量的武器告终。

民国在20世纪上半期的世界排名

不过不管怎么说,民国在当时的实力确实算不上是太弱的。

或许和苏联、美国、德国、法国、英国这些大国无法相比,但是与南亚、中东、非洲当时正处在殖民时期、还没有形成国家概念的地方来说民国却可以说得上是强大的。

还有对南美洲很多工业区基础比我们更加薄弱的国家来说,还有欧洲一些并不算特别强大的国家,我觉得民国可以说得上是除了各大列强之外,实力是比较雄厚的国家。



所以说除了由各大列强构成的最上等国家之外,民国是可以排在中等偏上的,通过二战之中蒋介石能成为同盟国第四巨头的事情我们就可以看出一般。


孤客生


我一向讨厌那种不懂装懂,还妄自尊大型的言论,天天说起中国、中华文明来就是老子天下第一。但实话说妄自菲薄也不好,若说起中国在世界能排第几的问题,可以说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无论是雄居四海,还是坠入深渊,中国总会是雷打不动的世界前十。

民国时期算是中国最惨的时候了吧,其实你把当时世界各国简单划拉一下,还是勉强能排进世界前十的。



算算吧,1900年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国家那基本就是20世纪的第一集团了,它们是: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再加上比利时、西班牙、荷兰,勉强再算上一个没落霸主葡萄牙,一个帝国余晖奥斯曼土耳其,总共是13个国家。直到今天,这也是全球政治版图中的富人俱乐部。



但进入20世纪以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变化,俄国变成了苏联,实力进一步强大,奥匈帝国解体,奥斯曼土耳其灭亡,这俩国家实力严重下降。论起综合国力来,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比利时与中华民国相比,当在伯仲之间,或许还不如民国,毕竟中国体量和人口摆在那儿。真正实力能碾压民国的,也就是英苏美法德日这六个国家。即便算上意西葡比荷奥土这样的二流列强,再加上一些比较厉害的殖民地国家,如印度、南非、埃及等,加一起也不过是20个。也就是说,保守估计民国前期中国在世界上肯定能排进前20,客观估计实力当在前10。



不过在民国后期,尤其是在抗日战争后,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升,进军联合国五强之列,但那只是国际政治地位的提升,而经济和综合国力的提升还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了。


达摩说


民国时期的中国在世界排第几,这个问题要具体到哪个时期的民国。毕竟民国从1912年到1949年跨越了30多年,不同时期排位肯定不同。此外,作为体量巨大而又落后的国家,民国在政治、军事、经济、科教等方面的排位又各不相同。


下面简单阐述下民国各个参数的指标特色:

政治,民国始终未能实现真正的统一。

初期是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的对峙,袁世凯死后北方分为直系、皖系、奉系、晋系,南方则有滇军、桂军、粤军、黔军、福军等,彼此混战。蒋介石1928年通过北伐战争,实现名义上的一统,但中国实质上依旧包括蒋、阎、冯、桂、奉等大军阀和诸多中小军阀。抗战结束是最接近一统的时候,然而蒋介石依然不能摆平党内派系,更何况还有解放军的存在。政治上的分裂使得民国始终对外难以统一力量和资源,大大削弱了其实力。

军事上,比较多的数量和比较低的质量

中国凭借人口带来的体量和相对落后(然而还是有体量)的工业,能够武装起来数百万军队,但从装备到训练都比较落后。而由于落后的经济和工业,实际上民国军队数量相比同时期的强国并不占优。二战中中国兵力少于苏、美、德、英等过。抗战中后期,随着美械的到位,五大主力和八路军在长期抗战中磨炼出来,军队战斗力方面有所提升。


经济上,非常落后,只占体量优势。

工业上,基本没有工业化,只有少数轻工业,北洋民国不如清末,蒋记民国不如北洋。

科教上,有少数精英,但文盲率非常高。


文化上,经历着震荡与失望,但五千年文明拥有坚韧的潜力。这种潜力在抗日战争中得到部分激发,但余地还非常多。


总的来说,中华民国的综合实力,在一战前肯定落后于英美法德日俄奥意八大列强国,甚至未必比得上奥斯曼土耳其,大约在全球范围能排第十名。


一二战之间,奥匈帝国解体,土耳其衰落,但其余七大强国(包括取代俄罗斯的苏联)实力依然在民国之上。当然,彼时魏玛共和国遭受协约国制裁,本身处于混乱中。这里拿出来比较的是希特勒上台后的德国。中国大致排第八。加拿大南非等过可能比中国先进,但整体实力还是不如中国。


二战中期,法国灭亡后,正遭受侵略的中国,其实力排在美苏德日英意之后,居世界第七。


二战结束,双十协定前夕,中国成为联合国四大国之一。这时候可以说其排名第五。虽然从科教、工业等方面都不如德国、意大利、日本甚至巴西、加拿大等。但综合地位就是有这么强。而法国毕竟拿回了广大殖民地,整体实力还是在中华民国之上。可惜的是最终未能实现和平统一。


巴山夜雨涮锅


民国时期长达38年,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的国际地位是很不一样的。

民国刚建立的时候,在国际上根本排不上号。亚洲第一个共和国之类的,都是虚的。列强不会因为民国是共和国,就对它高看一眼。当时德国、日本、俄国都有皇帝,但谁敢小瞧?初期的民国,国际地位跟大清差不多。民国刚成立之时,孙中山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宣布承认满清签订的所有不平等条约,承担满清的所有赔款、外债。这就是为了获得列强的支持、承认。

不过民国很快遇到了一次千载难逢的提高国际地位的机会。这个机会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也很幸运的抓住了机会,通过对德国宣战、加入协约国,中国成为了战胜国。之后中国还参加了巴黎和会。此时,中国从不入流的国家,上升到了第三等国家。第一等国家,是英国、法国、美国、日本、俄国、意大利等帝国主义国家。第二等国家,是欧洲的比利时、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小国。此时中国的国际地位还是不高的。巴黎和会上,列强竟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了日本。可见此时列强还没把中国放在眼里。

之后的二战,中国的国际地位再次得到提高。中国为了二战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二战之后,中国成为了联合国的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可以说是成了世界第五大强国。不过这个国际地位还是很虚的。美国、苏联暗中交易,中国最后丢掉了外蒙。中国的国际地位还并没有根本的改变。


国史拾遗


民国初年,在袁世凯时期,中国的GDP位居世界的前十三。虽然那时的中国被外国列强侵略欺凌,并非国力不足,率先进入军事机械化的西方,也正是利用先进的武器优势,恐吓了当时民族意志薄弱的中国人。其实凭战力,民国军队是世界强军。

袁世凯训练的新军,远远大于记载的数字。据【袁世凯皇传】载,袁世凯秘密训练新军58个整编师,拥有代表当时民国国力的九十万新军。袁世凯曾经与德皇威廉二世,签定了一个协议,五年内完成了新军45个师的德式机械化装备。而所有的资金来源,都是袁世凯逼慈禧交出了大清在长白山的藏宝图,袁世凯派48师,59师,66师,封锁长白山一年零四个月,挖出的大清宝藏,据【孙中山宣言】记载,当时价值368亿美金。

民国的世界排名,是通过民国军力来评论的,袁世凯虽然称帝不得人心,也有过不为人知的功劳,日本人一直派间谍寻找长白山宝藏,袁世凯的新军118师,在满洲以北的黑山口,袁世凯下令与日军的两个师团进行了一天两夜激战,德式装备的新军,歼灭了大部分日军。所剩日军残部溃逃。这是记载在【民国英雄榜】上的著名黑山口战役。

民国在世界,还是一个比较强盛的国家,最高进级过世界前八。袁世凯死后,各路军阀混战,国家四分五裂,让国人饱受苦难。民国末年,中国世界排名一度下滑到七十七名。


白这个颜色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清朝灭亡后,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领导人在南京建立临时政府,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正式成立,意为“人民之国”,直至1949年国民党内战失利,迁往台湾。

在这短短38年里中华民国经历了北洋政府时期(1912年-1916年)、军阀割据时期(1916年-1928年)、国民政府时期(1928年-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945年)、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1949年),除去北洋政府时期短暂的安定,其余时间都处在战火之中。

在这一时间端中,中华民国在当时的国际上地位如何呢?在面对西方列强又有多少话语权呢?

1、北洋政府时期(1912年-1916年)

1912年2月,北洋军阀领袖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3年10月正式当选大总统,北洋政府成立。在外交方面,袁世凯认为此时的中国没有能力和西方列强抗衡,选择和平谈判(不平等条约)的手段结束纷争。在选取靠山方面,袁世凯争取英美的支持,来对抗觊觎东北、外蒙古的日本和沙俄;在军事方面,1916年初,依附于北洋政府的军队共计33个师、97个旅、33个团,总兵力达120万。在经济方面,此事的中国百废待兴,民营企业、华资银行兴起,轻工业增长迅速,在1912年到1918年间新增资本达到了1.3亿至1.4亿;在文化方面,北洋政府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言论自由、结社自由时期,极大的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在教育方面,中华民国教育部规定“教育、科学、文化之经费在中央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的15%”。

此时的中国,虽然看似羸弱,但是整体实力也没有那么不堪,比起清末反而增强不少。个人认为北洋政府时期的民国在国际上并不弱,肯定比不上科技一流、海军一流的英国,也比不上工业发达、军事素养高的德国和有钱、又有丰厚资源的美国,但比起中法战争输给清政府、经不起消耗的法国和国力有限、资源匮乏的日本应该会更强上那么一些,和俄国之间应该在五五开,虽然民国时期收复了蒙古,但架不住俄国陆军多,科技也不弱,真打起来还真不一定能赢。其他一些列强,如意大利、西班牙等应该赢面会大一些。

2、军阀割据时期(1916年-1928年)

1916年6月袁世凯病逝,北洋军阀分崩离析,分裂成众多派系,原先依附于北洋军阀的各地小军阀也裂土称雄、拥兵自重,为了土地、资源、武器、人力、权利等利益战火不断。在1916年至1928年间有统计的战争有140余次,没有计数的小摩擦更是不计其数。 具有历史意义的战争主要包括:1920年7月的直皖战争,直系曹锟、吴佩孚成为中央新主人;1922年4月的直奉第一次战争,奉系张作霖被打回东北;1924年9月,直奉第二次战争,直系被打败,张作霖入主北京。其实在北方主要是三大军阀,直系(冯国璋、曹锟、吴佩孚)、皖系(段祺瑞、徐树铮)和奉系(张作霖、张学良父子)的三足鼎立。而南方几个军阀实力差不多,为了和北洋各系对抗选择聚集在广州革命政府旗下,又各有心思、心怀鬼胎,之间也是纷争不断。1926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到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降下北洋五色旗改换中华民国青天白日满地红旗,至此国民政府从形式上一统中国。

此时的中国逐渐走下坡路,连年的军阀混战不休,而且政治极不稳定,短短十几年间竟然有14位总统。连年的战争,使得军费更是惊人,至北伐战争后期,军费支出占政府全部收入的八成以上,国力日渐势微。而此时西方列强被牵扯进第一次世界大战,自顾不暇,很少干预民国的内战,反而逐渐崛起的日本企图干预中国的统一,结果东北两父子并不配合。

3、国民政府时期(1928年-1937年)、抗日时期(1937年-1945年)、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1949年)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的的二十年时间里,中国打完军阀混战打北伐战争,打完北伐战争打中原大战,然后开始国共十年对峙,一直在消耗国力。而在一战中打成了渣的德国即便割地又赔款,工业生产停滞,经营十几年后又一次面对全世界;当初一蹶不振英国和法国也慢慢地恢复了生机,俄国也发动革命重新焕发新生组成苏联。而在一战中日本收益最多的日本和美国,更是确立了自己世界强国的地位。原本与西方列强和日本在科技水平、工业发展、武器装备等地方存在不少差距,至此以后再也没有赶上去,与美、英、法、俄、德、日、意等列强的比拼中逐渐开始掉队。

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

码字也不容易


最近有点呛


民国时期的中国虽然还处在农业社会阶段,积贫积弱,但实力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差,国力的话大约在世界上排名十五名左右。且听本人一一道来。

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后,以恭亲王为首的进步官僚痛定思痛,开展了洋务运动,中国的现代化工业开始起步,到了抗战爆发前,中国的重工业已经颇有根基了,东三省更是成为我国的重工业基地。

中国是农业大国,地大物博,粮食生产能力非常强,组织遗产战争所需的后勤保障能力在世界范围更是首屈一指。

蒋介石统一全国后,构筑国防体系并大量编练新式军队,计划在全国范围内编练100个师,前滇军名将朱培德在这方面居功至伟。可惜由于抗战爆发这方面的建设被迫停滞,但这足以支持八年的抗战胜利了。

中国有广阔的战略纵深,我没看到,在抗战中虽然日军占据绝对优势,但中国可以“以空间换时间”,将日军拖入持久战的泥潭。最后在1927-1937年,国家形势上得到统一,战争减少环境相对安定后,经济得到了飞速增长,史称“民国黄金十年”。

所以,民国时期我国的实力虽然比不上列强,但也处于第二集团领军位置,并没有那么不堪。


林屋公子


长时间排不上号,基本宣传靠美国带着

总的来说中华民国的地位一直不是很高,但是也不是全部一直低迷不振。如果硬要分出一个子牟寅丑来,应该分为临时政府、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在蒋介石之前一直都不行,真正开始有所起色,是在蒋介石之后。虽然当时的九一八事变对于中国是一件大事,但是在欧美列强眼中,只不过发生在欧美地区的一次偏轨事件。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抗日战争爆发。侵华日军占领了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并在华北地区和上海等地制造事端意图挑起战争。而国民政府却采取妥协政策,不会正面应战日军挑衅。

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这也宣告中日战争全面爆发,随后美国宣布对日宣战。中国成为反法西斯同盟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如果要说中国的地位开始急速蹿升,应该开始于美国的交往,这一过程中就离不开重要的人物宋美龄。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元旦,白宫对当时中华民国驻美国的大使胡适说:“可告知蒋中正先生,我们欢迎中国为四强之一。”就在第二年,中国、美国、苏联、英国共同签署《莫斯科宣言》,确认了战后建立联合国体系。

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国家代表在华盛顿发表了《联合国宣言》并首次采用“联合国”一词,中国成为了联合国五个主要创始会员国之一。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中国战胜日本,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胜国。

后来又在美国的邀请下,宋美龄决定访美。这一次的出访行动,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全新的中国形象。因为在西方人的认知当中,中国人还停留在当年李鸿章作为外交官时候的形象。但是当他们听到宋美龄用着一口流利的南方口音的英语,在美国国会上发表重要演讲,他们终于才开始重新审视这个古老的国度。

美国为什么会帮中国?还不是利益的驱动。有中国存在,他们在太平洋上面的战斗才可以轻松点,毕竟日本主力基本上都是在中国。而中华民国是在辛亥革命以后由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的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在当时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都不是很高,但是也不是一事无成。

从经济上看,在1912—1949年期间,中华民国经济的平均增长率为5.6%。在整个内忧外患的阶段,中国经济并未受到极大的摧残。且资本主义经济还在不断发展进步,黄金十年的到来,民族企业崛起,新兴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和提高。中华民国的经济虽然在后期抗日战争的打压下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增速,却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活力。

在政治上,中华民国实行了类似于美国的总统制,坚持总统共和制政体,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初期颁布了《临时约法》,后以三民主义为背景。采取了较为合理的资本主义制度,也体现了在多次政治变革后中国革命人士的努力。此次政治变革,也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提高。

从外交上,民国时期外交呈现了一个国际化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遵循了国家对外发展的历史轨迹,也尊重了中华民国的主权和

对外贸易的权利,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外交地位,改变了过去弱国无外交的局面。

从军事角度上看,辛亥革命失败后,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势力主政中国。由于北洋政府的破产,结果是造成了政局的不稳定,孙中山被迫南下广州,召开了国民党一大。建立了黄埔军校,目标即是北伐。

北伐成功后,蒋介石成为继孙中山之后的国民党领袖。此时中华民国的军事实力得到了增强,中国的武器装备也得到了补充和完善。空军、海军、陆军、都接受了系统的训练和发展。


中华民国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也是中国人民、知识分子反帝反封建的体现。中国的国际地位在经受了长久的忽视之后,在此时得到了恢复和提高。

国际地位一直与国家的实力有关,在这段时期,中国的国家整体实力得到了提高,为北伐和抗日战争打下了基础,军事法制、政治制度的健全,新兴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中国的进步与提高。


史之策


这篇文章数据不可信,想象成分太多。现代国际体制是二战后才建立的,实际上得1950年后才有比较完善的经济统计资料。故50年前的分析文章都是学者的研究成果,我曾经看到一篇文章,我认为还比较有依据,(因时间较久了,记得不太准确了,但保证不大差)。文章认为,民国时期可以36年数据为代表,因为该年是民国时期政治、经济最好的一年,该年正好又有民国时期最可信的政府统计数据,又刚与美国签订了一个白银黄金兑换协议(是为庚子赔款汇兑需要),故中国的GDP可以算是能很准确地换算成美元。文章据此计算出当时中国人均GDP是36美元,时人口4.5亿,所以,可以认为,民国时间最高年GDP只有约160亿美元。


叶萍470


很难去具体的说民国时期的中国在世界上排名第几,因为民国本身就是一个在不断曲线上升的时期。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黎和会中列强无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开罗会议的四大国之一,这本身就能说明问题!

在辛亥革命之后,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溥仪宣布退位开始,中华民国正式成为当时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

中华民国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

南京/北京临时政府时期

临时政府的起止时间从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的第一任临时大总统开始,一直到袁世凯1913年10月6日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结束。先后经历了孙中山和袁世凯两任临时大总统。

北洋政府

北洋政府是从袁世凯1913年10月6日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开始正式形成,到1928年6月8日,国民党军队进入北京宣告结束。先后经历了袁世凯时期、北洋皖系时期、北洋直系时期、北洋奉系时期。



南京国民政府

南京国民政府正式确立对中国的统治是从1928年6月8日开始的,到1949新中国建立宣告中华民国在大陆的统治彻底结束。


临时政府时期持续的时间太短,在这里就不做讨论。主要主要说一下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

北洋政府在世界上的是一个不上不下,相当尴尬的位置。

客观而言,袁世凯虽然名声不太好,但是对于中国的发展还是具有一定的贡献。别的不说,袁世凯一首创立北洋新军应该还是有相当的战斗力,民国时期的军队基本是从北洋新军发展起来的。

然而,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华民国,除了袁世凯时期是一个相对比较统一的时期之外,其余时期中央政权所能统治的地盘相当有限。军阀之间的连年混战,对于中国的经济肯定是一种破坏,导致了这一段时间中国的经济虽然一直在发展,但也受到了一定限制。


这也是为什么列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巴黎和会会可以无视中国的原因,内部都搞不定,谈何外交?

但如果只论军队战斗力而言,北洋时期的的中国军队应该是弱于美、英、法、德、日、俄、意、奥匈等几个大国,像清朝时期什么比利时、荷兰之类的国家来中国撒野的事情是不会发生了!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中国,在世界上排名有了飞跃

从张学良改旗易帜之后,南京国民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中国,虽然内战一直就没有停过,但比起北洋时期要好上很多。

从1927年到1937年,是中国发展的黄金十年,是中国经济极速发展的时期。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之前,全面抗战就已经开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国成为二战的主战场之一,牵制了大量的日军,让中国的国际地位显著上升。


要知道,强大如法国者,在德国的入侵下毫无抵抗之力 ,迅速沦陷,让世人大跌眼镜。反观在列强们眼中落后的中国,竟然顽强的抵挡主力日本人的疯狂进攻。

在二战末期,因为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出色表现,也随着二战的发起者德日意的落败,中国的国际地位迎来了飞跃,仅次于美苏英,稳稳的世界第四。

当然,这也是中华民国的最后的巅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