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商周时期的鬼方是什么国家,有考古发现吗?

乐唯


鬼方是活跃于商周时期的一支北方游牧民族,但因为存在时间遥远,而且与之相关的资料又较少,所以显得十分神秘。《竹书纪年》曾经记载说:商王武丁三十二年,出兵讨伐鬼方,耗时三年,次于荆。这说明商人和鬼方曾经发生过战争,并且取胜了。



到了周朝时期,习惯把北狄人和部分迁徙北方的西戎人(大戎部落)都笼统地称为鬼方,或者直接把犬戎和鬼方混为一谈,这显然是不严谨的。但商朝的鬼方究竟去哪里了呢?至今也没有人能给出完全确切的观点和证据。所以,与其说鬼方是一个国家,不如说它是一支流动的游牧民族。

王国维认为鬼方的“鬼”是遥远的意思,但无法证实。20世纪以来,我国、俄罗斯、蒙古国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考古发掘及研究工作,认为鬼方部落的活动足迹跨越了西伯利亚、巴尔喀什湖、外蒙、山西、内蒙等地。对于商朝而言,这些地方的确是远方。


周朝的祖先(周部落)曾经受到鬼方的攻击,所以不得不迁移到了岐山附近,开始了农业定居的生活,后来繁衍生息,发展成为了周王朝。据史籍记载,约公元前11世纪中叶,周武王姬发灭商后曾出兵讨伐鬼方部落,将其驱逐至陕西泾河、洛河以北的蛮荒地区。后来周朝内乱,鬼方部落又乘机侵扰周朝边境。

约公元前10世纪前后,周朝的第三位君主周康王决定再次讨伐鬼方。周军和诸侯联军分别进攻鬼方占据的陕西西北部、山西北部和内蒙古西部一带。经过两次作战,鬼方被迫迁徙到更远的汧陇,之后便去向不明。


西汉司马迁的《史记》认为,春秋时期的赤狄、秦汉时期的丁零都是鬼方的后裔。在汉朝时期,丁零人南迁到蒙古高原,与匈奴杂居。后来的《魏略》、《北史》又认为铁勒是丁零人的后裔,所以说鬼方也许是铁勒的远祖,但这也只是推测而已。


世界人文通史


在上古时期,大陆上的人类基本以部族部落为单位进行生产和生活,不同的部族之间,唯一的共同点是由一群互相认可为同一族人的人类相聚而成的。不同的族群结伴一同生产生活和发展,到后来才慢慢演变出了“国家”和“领地”观念。

早在夏商周时期,我国古代原始社会才慢慢由部族向国家过度,不过那个时候,版图上的部落及领地依旧是很复杂的,那个时候的人类部族依旧还没有向国家进化完全,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部落依旧存在在大陆的各地。不过中国古代文明算是人类史上最古早、发展得最早的文明之一,而至于商周时期的鬼方,我们也可以从地域上、结合人类迁徙之中的血缘关系,进行推测和判断。

虽说商周时期的人类社会并不发达,但鬼方并不是和神魔有关的地方,也不是人们由于未知而给这块地方冠上的称号。鬼方最早在史书中是被有所记载的,是战国时期的史料《世本》。《世本》中提到了楚国人的祖先生于鬼方之女,而楚国人的父祖是颛顼的重孙陆终。

这段关于鬼方的记载大概说的是,陆终娶了鬼方族群首领的女儿,后怀孕,怀了三年,生下了六个儿子,这六个儿子都是从鬼方女的肋下破肉而出的。虽说在现在看来,这段记载依旧有着神话传说的色彩,但究其神话的宗族血脉,“肋生”在印欧人的古老神话中也有所记载。

所以,经过史书中对鬼方零星的记载,我们不难推测鬼方是否与印欧人存在着一线联系。在上古时代,人们的史料记载总是和神话脱不开干系,而神话中所沿袭的传统,也会通过相同的血脉相继承和流传,所以鬼方是印欧人中的一支,这种可能性也是比较大的。

至于商周时期,商朝和周朝与周边国家有过什么样的来往,我们或许也能从有关国家外交的历史上获得一些有关鬼方的信息。这就要说到殷商时期,著名的妇好领兵作战了,武丁妇好时期,这段关于征讨鬼方的历史比起具有神话色彩的《世本》,相对更加有理有据一些。妇好曾领兵征讨鬼方,打了三年,最终攻克。

虽说历史久远,如今我们已经考据不到这些久远的记载是否属实,但从后面的过往看来,鬼方已经越来越被中原视作排外的少数民族,即“戎狄”,在后来漫长的民族迁徙和繁衍中,逐渐与北方一些民族混合,融合为新的民族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鬼方曾在历史上崛起过,对商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所以才爆发战争,不过历史仍旧不可改写,鬼方的打的败仗让它最后没能成就大国,最后在历史的记载中消殁了。

想了解更多有趣的历史,就关注那样的历史挺有趣吧,还有不定期抽奖送红包哦。


那样的历史挺有趣


商周时期的鬼方是什么国家?需要说明的是,夏商周时代的国家和现在国家概念是不同的,商代的国土不是一个弥合的整体。是由几十个甚至更多的诸候(部落)“据地”或说“据点”组成的,而且这些据点与据点的空隙地带,又夾着大大小小的许多小方国,或说是“小部落”。这些小部落有的根本不听商朝的指令,有的还与商朝敌对,并且产生战争。

也就是说商朝的国土和夏朝的地理形态相当,是疏而有漏,是早期大地域国家的政治地理形态。说穿了,商王朝是一个邑土国家逐步向领土国家过渡的早期的发展中国家,不是一个完全拥有四土之境的领土国家,更不是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而更象是部落的大联盟,或说是“联合国”。

继夏朝兴起的是商朝,大约公元前16~11世纪。商朝始祖是契,传14世至汤,汤灭了夏朝。今天考古学家对殷商遗址基本确定有5处,河南安阳小屯村是其之一,也可以确定河北西南部和河南中北部是其统治中心。盘庚(第20世商王)迁殷后,国势强大,商朝疆域北至易水,南至淮河,西至太行、伏牛山脉,东至海。到第23世商王武丁以后,疆域更大,北至辽宁、南至江汉、西至山西、东至海,成为东方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鬼方,在哪儿呢?鬼方是商周时期居住在我国西北方的游牧群体,是史前就住在这里的印欧族群,是尧舜以前居于北野的猃狁,山戎、和熏粥统一后的旧部。


鬼方,周时亦称猃狁、严允,秦汉时称其为匈奴,居匈奴北,和康居北。其中有袁纥部,(早译成回纥)另有四部为:斛律氏、解批氏、护骨氏、异奇金氏。

周初,武王灭商后,将鬼方放逐至泾、洛以北,就是今天的陝西的泾河、洛河,令其入贡。后来周朝军队忙于应对管叔、蔡叔和武康人叛乱,而放松了对鬼方的管控,鬼方趁机从今天陝西的岐山以西及千阳、陇县之间,经常对西北边境进行侵扰,直接威胁着周朝京都镐京(今西安西)的安全,周康王25年,周康王命令盂率军进攻鬼方(今陝西西北部、山西北部和内蒙古西部),鬼方也率兵迎战,经二次战争,周军斩鬼方兵4800多人,俘获4名首领,和1.3万人。周又将鬼方驱逐至汧陇、岐周以西。



其活动见于《汲冢周书》、《易经》、《山海经》、《古本竹书纪年》、《史记.殷本纪》,和出土山《小盂鼎》、商周甲骨文、卜辞中的记载中 。那时候,漠南地区曾经发生多次战争,甲骨卜辞:鬼方易。意思是说,鬼方打输了,远遁了。据我国、前苏联、蒙古国考古学家证实,当时的鬼方迁到南至西伯利亚,东起贝加尔湖、西至巴尔额什湖一带。


鬼方都城遗址,现在发现的有李家崖遗址,位于清涧县高杰村乡李家崖村西,无定河东岸,距今己有3000多年了。遗址三面环水,南北以百米悬崖为屏障,东西建城墙,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南至北122~213米,东至西495米,面积约67000平方米。城内房址,道路清晰可辨,东城墙筑在土丘上,残长128米,修复原160米;西城墙残长35米,复原为151米。东西城墙为土石结构,一层大小差不多的石头,夾加一层泥,外壁平整、墙体坚固。

鬼方都城遗址——李家崖遗址,出土了大量的商至汉代的文物。石器:斧、盆、棒等;陶器:鬲、罐、碗等;玉器:圭、料珠等;骨器:锥、铲、骨卜等;青铜器:剑、驽、矛、印章、货币等。



鬼方,是华夏民族中的一个成员,也是华夏的一部分。


老蛇正宗


我来说说我的想法,不喜勿喷。其实所谓的鬼方就是殷商的宿敌,失去了统治地位的夏。

要说夏商周三代跟后世王朝不同的一点就是,它们并不是一个接着一个出现的政治势力,而是几乎同时存在的古老族群。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都有强盛的时候 但是也做不到完全消灭对方 只能说是占据了主导地位。占据了主导地位的族群自然是要抹黑对手的,就如同我们当年称呼蒋匪帮一样。同样的例子还有猃狁就是轩辕,后世的史官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从字面上把同一个族群切割开来。

上古历史迷雾重重,以讹传讹之处颇多。有时候,真相并没有多么复杂,只是惯性思维的人们不愿意承认罢了。


临风影剧


闲看秋风为您答疑解惑。

鬼方并非是什么国家。而是后来网友们苦苦寻找的匈奴的先人们。所谓鬼方,因历史时期不一样,各个史家不一样,叫法也不一样,除了鬼方以外,还有,西周的鬼戎、昆夷、混夷、畎戎、串夷、犬戎、ǎ狁,春秋战国时代的戎、狄,秦汉时代的胡与匈奴;

叫法各异,但是实际上都是指的同一族类,只是由于时间、地点、音译、诬称以及个别支派之不同, 所以称呼也不同。西周时期,他们不顾周人的抵抗,不断向东南方向推进。

《汉书·霍去病传》:“票骑将军去病率师躬将所获荤允之士,约轻荠,绝大幕,涉获单于章渠。”颜蚰古注引服虔曰“[荤允]尧时曰熏鬻,周曰猃允,秦曰匈奴

换句话说,鬼方着,其实就是网友苦苦寻找的“匈奴“的祖先,他们都属于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它兴起于战国时期,是大漠南北曾披称为鬼方、薰粥、猃狁的各族,经过长期的斗争与融合,于公元前三世纪形成的。

他们共同的诞生地,也是他们民族的摇篮,应该就在今内蒙古河套及大青山一带。他们的活动,古书中有不少记载,如《汲冢周书》、《易经》、《山海经[古籍]》、《古本竹书纪年》、《史记·殷本纪》和出土的《小盂鼎》;

还有商周甲骨卜辞中都有记录。那时,漠南地区多次发生讨伐鬼方的大规模战争,甲骨卜辞载“鬼方易”,即鬼方向远方逃走或迁走。本世纪以来,经我国、原苏联、蒙古的考古发掘及研究工作,证明鬼方(后来的匈奴)迁到了南西伯利亚东起贝加尔湖西至巴尔喀什湖一带。


闲看秋风999


鬼方是商代中期崛起的一个游牧部族,为什么叫鬼方呢?“方”就是“方国”,相当于部落或国家,“鬼”就是这个方国的名字。

古代历史文献中,关于鬼方的记录含糊不清,所以也搞不清这个部族究竟分布在哪里。即便是两千年前的汉代,对商周时代的鬼方都毫无概念了。《汉书》之《严助传》有这么一句:“鬼方,小蛮夷也。”实际上鬼方绝对不是小蛮夷,而是大蛮夷。

这个方国或者蛮夷部落的名字为什么叫“鬼”呢?古代“鬼”就是“归”的意思,《说文解字》说:“人所归为鬼”,就是人死了,灵魂去的那个地方。灵魂去了哪里?谁知道哦,天国也好,地狱也罢,就是很远的地方。因此,一些学者认为,鬼方就是指很远的蛮族部落。很远是多远呢,鬼方在哪呢?

有的说在北方,写有《搜神记》的东晋文人干宝说:“鬼方,北方国也。”

有的说在西方,三国时代学者宋衷认为,鬼方就是汉代西部先零羌的前身。

有的说在南方,即荆楚之地,明代大儒王夫之别出心裁地认为,楚人尚鬼,故叫鬼方。

有的说在西南,明代学者杨慎说法比王夫之还不靠谱,他认为鬼方在贵州,因为当地夷人把贵州叫成“鬼州”。

各种说法互为矛盾,令人越看越糊涂。

殷墟考古大发现让我们对鬼方的认识有一个质的飞跃。从出土的甲骨文记录中,可以明确肯定一点,鬼方绝不是遥远的国度,其势力距离殷商不远,频频扰边,甚至攻打帝国的城邑,是商帝国之一大劲敌。另外还可以肯定的一点,鬼方是位于殷商的西部。在《后汉书·西羌传》中,记有“至于武丁,征西戎鬼方”,在同一篇里,又有“西落鬼戎”的称法,因此我判断,鬼方乃是属于西戎的一个部落。

近代学者王国维写有一篇《鬼方考》,他结合史料与出土器物,认为:“鬼方之地,当在汧陇之间,或更在西,自无疑义。”汧就是汧水,陇就是陇山。同时,他认为鬼方并不是《汉书》中说的“小蛮夷”,而是一个“强国”,是西北之一大势力。

鬼方是商帝国的心腹之患。到了武丁大帝时,发动对鬼方的全面位战争。

据《今本竹书纪年》的说法,征伐鬼方之役始于武丁三十二年,终于三十四年,前后三年之久。这一说法得到《周易》的印证,《既济》爻辞这样写:“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未济》爻辞:“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现代学者通过对甲骨文卜辞的研究,认为讨伐鬼方的时间是在武丁二十九年至三十二年。尽管与《竹书纪年》略有不同,有一点是明确的:武丁伐鬼方在执政大约三十年后,战争大约持续三年。

这场战争的具体经过,我们很难还原,不过从保留下来的卜辞里,可以看出这场战争的重要性以及激烈程度。卜辞中提到“伐鬼方”、“征鬼方”、“围鬼方”等字眼总计将近两百次,以三年战争为期,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三年大约一千天,平均五天就有一次跟伐鬼方有关的卜辞,这个频率可以说是非常高的。

那么武丁大帝动员了多少兵力呢?卜辞中有“登人三千”,“登人五千”的记录,所谓的“登人”,就是召集军队。在讨伐鬼方时,召集军队最多的一次是五千人,一般情况下是三千人,总计召集两万三千人次。当然,这个数字未必是完整的。在殷商时代,战争的规模比起后世要小得多,一方面是人口数量少,另一方面军队越多,后勤负担也越重。在当时生产力水平下,不可能一次动员数万或十几万人。

对于武丁大帝讨伐鬼方,后世有过一些评论。

《汉书》中称鬼方是小蛮夷,这是错的,实际上鬼方是蛮夷中的佼佼者,势力极强。唐朝的孔颖达曾说:“高宗德实文明,而势甚衰惫,不能即胜,三年乃克。”话中的含义,武丁大帝虽然文治不错,但武功其实平平,对付鬼方这种小蛮夷,居然也花了三年的时间。这种说法有点想当然,主要是因为商代的史料里,对蛮族的兴起并没有详细的记录,给人造成一种商帝国本来就应该雄视天下的假象。实际上商帝国真正能控制的土地,非并很辽阔,而且在数百年间多次上演衰败——复兴——再衰败——再复兴的故事。如果没有武丁大帝的中兴武功,商帝国可能无法延续四百多年之久。

经过三年的血战,武丁大帝终于打败了鬼方,在之后一段较长的时间里,鬼方元气大伤,无力挑战殷商帝国。不过这个游牧部落甚为坚强,到了殷商晚期,再度崛起,成为帝国的一大外患。


君山话史


鬼方是古代少数民族部落或者国家。《诗经》、《易经》、《竹书纪年》等都有记载和鬼方作战的纪录。

通俗认为鬼方就是来自北方的游牧少数民族。但是也有专家认为鬼方是指南方荆楚地区的国家。以史为鉴简单介绍一下两种说法。

一,北方说


汉唐时期的史学家如:杨雄、班固等人认为鬼方就是西北地区的部落或者国家。

王国维的《鬼方猃狁考》也认为:鬼方位于今陕西西北部、山西北部和内蒙古西部,古代中国北方游牧族之一,是商朝时期的外患。

《易卦·爻辞》上说:“高宗(武丁)伐鬼方,三年克之。”

鬼方常与昆戎、洛泉、昆夷、绲夷、串夷等混用。在商朝有许多小国都称“方”,例如:土方、吕方、苦方、龙方、马方、蜀方、盂方等。

王国维从地理分布及音韵学方面进行论证,证明鬼方、混夷、猃狁就是后世所说的所谓匈奴,属同一族的异译。

二,南方说


宋元时期,朱熹等学者认为鬼方应该是在南方。

1,诗经商颂中对殷商功绩的歌颂里提到:“奋伐荆楚。”但没有提及鬼方,但是史记中提到武丁伐鬼方而没有荆楚。

于是学者猜想鬼方=荆楚。

2,《竹书纪年》记载:“(武丁)三十二年,伐鬼方,次于荆”。

学者根据这一记载认为,一年两次出兵,先伐鬼方,接着伐荆,在当时的条件下,只能说明鬼方和荆离得不是很远。

荆就是湖北的古称,那鬼方肯定距离湖北不远。

3,根据屈原、宋玉的歌赋,中原各国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就以喜好鬼神著称。

大思想家王夫之在他的著作《周易内传》中认为:“楚人尚鬼,故曰鬼方。”



其实不论鬼方是北方部落还是南方部落,最后都在民族大融合的趋势下融入到了中华民族里面,成为华夏大地的一份子。可能如今你我的血液里有一部分都是来源于当年的鬼方。

具体鬼方是在南方还是北方,期待诸位学界的进一步考证。

我是头条号:以史为鉴,埋没的历史真相、误解的历史人物、不为外人所知的关系……我来为您讲述,欢迎关注。


以史为鉴


鬼方在古代是一个神秘的部落,也是一个让商周人害怕的部落。

从“鬼”这个字来看,就已经代表着商周人对它的情感取向。

“鬼”在甲骨文中,是一个小人上面顶着一个大脑袋。这是一个对人死后的骸骨很形象的描绘。当人去世腐烂只剩下骸骨的时候,最突出的就是那个大脑袋。

“鬼”字有时候也被写成“隗”。“鬼方”有时候也被写成“隗方”,其实是同一个意思。因为这个“隗”字,《说文解字》解释为鬼居住的地方。

(商周和鬼方的形势图)

商周人之所以用“鬼方”来命名这个神秘的,不断给他们带来灾难的部落,应该是这个部落总是神出鬼没,像鬼魂一样。或许他们在偷袭商周人的时候,总是选择在晚上的时候,或许他们速度奇快,或许当商周人决定攻打他们的时候,却常常找不到他们的踪迹。

鬼方与商周人的这种情况,与后来的匈奴与秦汉、突厥与隋唐情况差不多。属于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关系。可以说,鬼方算得上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一个滥觞。

古代有很多史料,比如《汲冢周书》《易经》《山海经》《古本竹书纪年》《史记·殷本纪》,还有一些出土的商周甲骨卜辞,都对鬼方有记载。这个部落,应该是住在商周的西北方,或者是北方。他们在入侵的时候,都是从西北方来的。

不过,鬼方是一直住在西北方及北方,还是从其他地方迁来的,这个还存在很大的争议。有的说,就是住在西北及北方的游牧民族。也有的说,是由于当时地球遇到了小冰期,引发了“印欧大迁徙”,印欧人在大迁徙过程中,一部分向印度迁徙,一部分则向中国迁徙。而鬼方就是远道而来的印欧人。他们数次侵略袭扰商周人,给他们带来很大的伤害。

中原部落及国家,对付鬼方这个部落的骚扰,通常也是采用两种形式,一是联姻,二是讨伐。

(娶于鬼方氏的嫫母)

联姻有明确记载的,是黄帝与鬼方的联姻。晋代成书的《帝王世纪》记载,黄帝有四个妃子,有个妃子叫嫫母,在其他三个妃子之下。其他三个妃子,《帝王世纪》都记载了她们是哪里人,嫫母则没有记载其出身。不过,先秦时期的史料《世本》则记载:“黄帝娶于鬼方氏。”说明这个嫫母就是从鬼方娶来的。

讨伐鬼方,有明确记载的,则是《周易》:“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这里的高宗,指的是商朝有名的帝王武丁。

武丁是商朝的中兴之主,他曾经对鬼方发动了连续三年的大规模的战争。武丁有个妻子叫妇好,其打仗能力相当强悍,在武丁讨伐鬼方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武丁强盛)

武丁这次对鬼方连续三年的讨伐,给予了鬼方人以沉重的打击。鬼方从此被肢解。一部分作为战俘,进入中原地区,与中原地区实现了民族融合。另一部分则远迁到南西伯利亚,包括东起贝加尔湖,西至巴尔喀什湖的广大地区(这个是出土文物考古已经证明了的)。还有一部分,臣属于中原国家,在西周的时候,鬼方与其他部落一样,成为西周的一个诸侯国。

当然了,以上只是鬼方的一个大致情况。由于古代文献众多,记载不一,因此,鬼方在古代其实还是不同的概念,指的是不同地域的人。

(参考资料:《帝王世纪》《鬼方昆夷玁狁考》)


张生全精彩历史


鬼方是商周时期忽然崛起的一支强悍族群,其族属至今众说纷纭。从欧亚内陆历史的一般规律来看,鬼方当属于第二波印欧人迁徙潮挤压下崛起的一个族群,属于黄白混血人种的可能性比较大。2006年发掘的“西周倗伯”墓葬遗骸的DNA检测及铜器铭文似乎证实了这点。如下


一、文献最早的鬼方记录

鬼方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赵国史料《世本》,其中说到黄帝直系后裔,颛顼的重孙陆终,娶了鬼方氏之女“女隤”,生下六子,成为楚人的祖先。值得注意的是,女隤的六个儿子皆为“肋生”,即腋下破出。据饶宗颐考证,“肋生”是印欧人特有的习俗传说,在波斯和印度皆有各种题材。根据《世本》的零星记录,鬼方也就是汉代的先零戎,为诸戎之一。

《世本》:陸終娶鬼方氏之妹,謂之女隤,是生六子,孕三年,啟其左肋,三人出焉;破其右肋,三人出焉。《水經·洧水》注。注:鬼方於漢,則先零戎是也。《文選·趙充國頌》注。《史记·楚世家》: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诉剖而产焉。其长一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芈姓、楚其后也。

殷商时期,殷人对这个部族发起了多次大规模战争,即近年流传的“妇好大败鬼方”故事,位置多数人认为在今天的山西南部(朔方)。在文献上,武丁时期对鬼方的战争是有据可考的,如《易》的爻辞“高宗伐鬼方, 三年克之”、“震用伐鬼方, 三年, 有赏于大国”。其他如甲骨文也有不少记载,如“已酉卜, 宾贞: 鬼方易。亡祸?”等等。到了西周,中原人对鬼方的认识已经倾向于“戎狄”之一,如《逸周书·王会解》提到“鬼亲(戎)”,位于宗周的正西方位;《古本竹书纪年》提到“周公季历伐西落鬼戎,俘二十翟王”。此外,西周金文《小盂鼎》铭文也明确提到了“鬼方”,说明到了西周时期,鬼方/鬼戎是混用的。

《小盂鼎》:唯八月既望。⋯⋯王[命]盂以□□伐鬼方。□□□□□[执酋]三人, 获聝四千八百□二聝, 俘人万三千八十一人, 俘马□□匹, 俘车十辆, 俘牛三百五十五牛, 羊二十八羊, 盂或( 又)□□□□□□呼□我征, 执酋一[人], 获聝百卅七聝, [俘人□□□人], 俘[马]百四匹, 俘车百辆。


二、鬼方的族属:倗伯

鬼方族属问题的一个重要线索是著名的“西周倗伯”墓。倗伯之所以这几年特别受到关注,是因为分子人类学家在其墓葬中发现了多具尸体遗骸,经过DNA检测,已经确认该墓葬的贵族属于Q单倍群,不同于中原人,与后来的突厥人更加接近,也可以说是一种黄白混血的人种。


鬼方族属问题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线索,即2006年《文物》杂志发布的山西绛县“倗伯爯簋”铭文。据李学勤先生的考释断读,“倗伯爯”的爯,当为倗伯的氏族名。从上文引用的《世本》和《史记·楚世家》也可以看到,帝高阳颛顼的儿子即名为“称”(同“爯”),又名“伯称”,是后世姬姓称氏的祖先。该墓葬显示,周人可能嫁了一位宗妇给这代倗伯。

倗伯爯簋铭文:唯廿又三年,初吉,戊戌,益公蔑倗伯爯历,右告,令金车旅,爯拜手稽首,对扬公休,用作朕考(阝+尊),爯其万年永宝用享。

至此,鬼方的面貌基本上就明朗了。它大约是一个黄白混血人种,早至五帝时期就已经活动在朔方地区了,与黄帝后裔存在通婚融合(即陆终娶鬼方女子)。该部族于殷商时期崛起为大国,一度对殷商构成重大威胁。经过殷商和周人的长期讨伐,鬼方人出现了分化,一部分滞留在朔方的归化进入中原,其贵族甚至王族,后世就开始冒姓“伯称”之后,自称“姬姓称氏”,成为归化人,如著名的西周倗伯爯氏。另一部分则可能从朔方一带转移到了西北关陇一带,混入诸戎之中,即汉代还存在的先零戎,还有一些散居在朔方的,成为两周时期的赤狄/白狄、鲜虞等等。从春秋左传和公羊传可知,赤狄/白狄/鲜虞都是文明程度比较高的北方族群,他们与赵国历史紧密相关,近些年的中山国考古也显示了这批早期北方民族的文明程度颇为惊人。


三、鬼方崛起的背景

根据上文分析,鬼方早在五帝时期(公元前2200-公元前2000年)就已经存在于朔方地区了,为何却在殷商中期成为大国呢?这就不得不回望欧亚内陆的变迁。


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开始,欧亚内陆出现了一波新的游牧民迁徙潮。第二波印欧人(即雅利安人)扫荡整个内亚地区。考古上显示原先的奥库涅夫文化(黄白混血),被安德罗诺沃文化所取代(较为纯粹的印欧人),由此造成了第二轮多米诺骨牌效应,蒙古高原西部的一些部族被向东挤压。与其同时,更先进的马拉战车、青铜武器等技术也出现广泛播迁。在此影响下,位于蒙古高原南部的鬼方人忽然崛起成为大国。殷商受到威胁,于是才发生了历时三年之久的“鬼方战争”。


另外,殷墟考古也表明,先进完善的战车实物确实出现在殷商中期,说明当时确然是一个风云激荡的年代,显得波澜壮阔。(完)


历史咖啡


诚邀,如题。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辽阔的土地上曾经有着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部落与国家,比如今天咱们要说的这一个,处于商周时期的鬼方国。

第一次听说鬼方国的名字,应该是在小时候看港版《封神榜》时期,小编记得李靖的第二个老婆柳琵琶就是来自鬼方,甚至于李靖的玲珑宝塔也是鬼方之物,也是毁三观了哈哈。言归正传,鬼方国其实就是名字神秘一点,说到底鬼方就是商周时期活动在山西北部以及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

中原与鬼方的记录最早见于《周易·既济》,据其记载:"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也就是商王武丁,曾发动大规模的讨伐鬼方的战争,打了三年才将其克服。

按照记载,鬼方被武丁打败了,败亡的鬼方是远遁、隐匿抑或迁徙,史书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总不外乎这几种情况。但可以肯定的是,至迟到商代末年,鬼方已经进入中原。武王克商以后,原属商朝统治的鬼方便从属于周。鬼方人不断被内迁至中原。周成王分封给晋国的始封者唐叔虞之怀姓九宗,史学界一般都认为就是鬼方之隗姓,到周平王东迁,它已经和其他周朝的诸侯一样同列、同朝了,并且逐步与华夏族融合到了一起。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