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聪明家长这样拒绝

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聪明家长这样拒绝

各位宝妈,在你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是否每天都会遇到孩子的各种不合理要求?

比如,“不让妈妈去上班”、“没完没了地看电视”、“不想上幼儿园”……为了达到自己的要求,孩子总是使出浑身解数—撒泼、打滚加耍横,有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气势,最后常常弄得家长要么妥协,要么粗暴地制止。

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聪明家长这样拒绝

随着家长教育观念的更新,越来越多家长已经深刻地意识到溺爱孩子的危害,知道不能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渴望以理性的方式去爱孩子。当孩子提出无理要求时,相信每个家长都希望以巧妙的方式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

然而,家长在拒绝孩子前,应首先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理解孩子比选择方法更重要。家长首先需要重新审视孩子,理解孩子为什么有这么多看似不合理的要求。具体原因可能有如下几点:

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聪明家长这样拒绝

第一,与孩子的自我中心思维有关

自我中心并非人们通常所说的自私自利,而是儿童心理学术语,即2-6岁的孩子常常根据自己的想法、从自己的角度去认识事物,不能站在他人的角度想问题,也不能领会别人的观点。

第二,与孩子的控制能力不足有关

面对自己的欲望,成人也许能做到克制和等待,然而对于幼儿而言,由于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其自我控制能力较弱。比如,妈妈不让孩子吃糖,孩子虽然知道妈妈的要求,也知道吃糖对牙齿有害,但是一看到糖,往往就经不起美味的诱惑,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

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聪明家长这样拒绝

第三,与孩子的规则意识尚未建立有关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不断社会化和建立规则的过程。所谓规则,就是个体的行为准则。幼儿期是规则意识的萌芽时期,很多规则都是在这个阶段初步形成的。规则的形成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经过长期、不断的练习。对于幼儿而言,在规则正式建立之前,由于不理解和不能很好地执行规则,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也就不足为奇了。

孩子提出的要求,无论在成人看来合理与否,背后都有一定的原因。有时候,孩子的要求看似不合理,但其原因却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家长在采取方法之前,不妨先了解和分析背后的原因。如果这些看似不合理的要求背后有合情合理的原因,家长就不应该直接拒绝孩子,而是要真诚地跟孩子谈谈他们所担心、害怕的事情,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理解和关心。

通过沟通拉近亲子关系后,对于家长提出的建议,孩子从心理上也更愿意接受。不过,有时候孩子的要求并没有合乎情理的原因,而家长又不希望迁就孩子,那么不妨转换思路,找到替代的做法,用“可以”替代“不行”。由于自我中心思维,孩子很难理解家长为什么会拒绝自己的要求。家长可以提出些可行的方案来替代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这样更易于孩子接受。

比如,孩子要在墙上乱写乱画,家长可以在墙上贴上大白纸,或者请孩子画在画板上孩子要在饭前吃零食,家长告诉孩子:“饭后可以给你吃零食,但是现在我们先吃饭”;孩子看电视时间过长,如果家长突然要求关掉电视,孩子肯定难以接受,家长可以事先提醒子:“你可以再看一集动画片,但是这一集看完了我们必须要关电视了”……这种做法尊重孩子的需求,既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又解决了问题。

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聪明家长这样拒绝

如果确实找不到替代的方案,又必须要拒绝孩子时,家长拒绝的态度定要坚决、一致,明确告诉孩子“不行”。此时必要的解释可以有,但是不要反复唠叨。对于同一件事情,家长在任何时候都应保持一致的态度,不能心情好时就满足孩子,心情不好时就拒绝孩子。另外,不同的家长对同一件事情的态度也要一致,不能唱“对台戏”,比如,爸爸妈妈不同意的要求,孩子找爷爷奶奶却能得到满足。此外,为了避免孩子的反感,家长在拒绝的时候应该态度平和,不带情绪,否则会让孩子认为家长是向自己发泄情绪或是有意为难自己。

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聪明家长这样拒绝

家长在拒绝孩子的要求时,应该注意拒绝和满足要结合进行。家长不能对孩子的要求拒绝太多,必要的情况下,需要适当满足。从“可以做”和“不能做”两方面慢慢地引导孩子习惯于遵守一些规则,同时也不会让孩子感觉被限制和束缚。拒绝和满足结合进行,不仅能促进亲子关系的良性发展,还能促进孩子自控等能力的培养。

【今日话题】

每当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聪明的你是如何拒绝的呢?快来留言把你的想法和我们一起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