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唐朝军队如何平定“安史之乱”?

甘文飞


大唐平定安史之乱,大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昏头转向不知所措,大唐辉煌百年,本土百年未发生战事,战备松驰,安史叛军如秋风扫落叶,仅用了35天的时间,就占据了大唐的东都洛阳。

回过神来的唐军在各地都开展了有效的抵抗,特别是张巡许远在睢阳,颜真卿颜杲卿兄弟在太原,都有力的遏制了叛军,而高仙芝哥舒瀚先后固守潼关,也是安史叛军迈不过的坷。

原本形势有利于李唐,但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长,唐玄宗李隆基和他的太监们一通瞎指挥,固守潼关的唐军主动出击迎来大败,让安史叛军攻破潼关,唐玄宗李隆基出逃,在马嵬坡失去了他的江山和爱情。

这一阶段从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到十年六月。


第二阶段安史自乱阵脚,李唐迎来喘息之机,长安沦陷李唐危在旦夕,原来这是安史叛军最好的机会,但安史叛军却内部起火,李唐的头号克星安禄山被自己的儿子安庆绪给干掉了,而李唐新登基的唐肃宗李亨重用郭子仪李泌一武一文两大支柱,稳定了政局,在军事上也逐渐呈压倒性趋势,安禄山死后第二年,郭子仪就率兵收复了长安和洛阳

可以说,如果不是后来李唐再度犯低级失误的话,安史之乱平可平定在第二阶段。

但李唐的问题还是在于朝堂,后戚太监干政,随后唐军与安军决战邺城,唐军拥有六十万大军,安军不过十万余部,但这次决战的总指挥,唐军竟然没有让郭子仪担纲总指挥,太监鱼朝恩成为这次决战的最高司令官,一地鸡毛,平已降了唐军的史思明又临阵反水,结果唐军以多击少竟然被打得溃不成军。

这阶段从天宝十五年到乾元二年(公元759年)3月。


第三阶段,叛军秋后蚂蚱,唐军拖拖拉拉。

史思明虽再举反旗,但几经折腾,安史叛军也没有多少家底了,而他的命运和他的大哥安禄山一样,很快也是被儿子所杀,李唐这边李亨也死了。

此时的叛军已经起了不多大波浪,反而,如何平定叛军成了政治问题而不是军事问题。

大唐内部派系重重,平安史之乱最大功臣郭子仪最后时期基本被废,自己拥有几十万大军,李唐却最终选择向回纥借兵,宝应元年,由仆固怀恩任兵马副元帅率唐军联合回纥军与史朝义在洛阳进行决战,最终一举平定叛军。

这一阶段从乾元二年(公元759年3月)到宝应元年(公元762年)

安史之乱自此结束,从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到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历时七年,大唐从此由盛转衰。

答疑人:今日头条历史自媒夜狼文史工作室主编夜狼啸西风


夜狼文史工作室


马嵬驿兵变之后,唐玄宗继续逃往成都,太子李亨则率部逃到灵武。公元756年七月,李享即位,改元至德,是为唐肃宗,玄宗则在成都做了太上皇。这时候,叛军安禄山已经率兵攻入长安,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唐肃宗命大将郭子仪为兵部尚书兼宰相,率军平定叛乱。九月,郭子仪亲率大军15万逼近长安,与叛军10万人相持于长安西香积寺北沣水之东。双方杀得昏天黑地,日月无光,最终叛军全线溃败,唐军遂收复了长安。此时,安禄山在洛阳的叛军统治集团内部为了争权夺利,将安禄山杀死,他的儿子安庆绪继位做了皇帝。随着唐军继续东进,安庆绪放弃了洛阳,北走邺郡(今河南安阳)。不久之后,唐军又收复了洛阳。

公元758年九月,唐肃宗调集9个节度使,共数十万的兵力讨伐安庆绪。在这些节度使中郭子仪、李光弼等战功卓著,威信最高。肃宗不想将兵权交付他们,所以没有设立主帅,只是让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总揽全局。

9个节度使的大军围攻邺郡,引漳水入城,安庆绪军不仅身遭水灾,而且城中粮食奇缺连老鼠都成了桌上之食,一只老鼠能卖到4000钱,这无疑成为了一个破城良机。可是唐军因为没有主帅,不能统一指挥,致使叛军大将史思明从魏州(今河北大名)率部援助邺郡。史思明劫持了唐军运粮的舟车,断了唐军的粮源。同时,又采用声东击西的方法不断地骚扰唐军,以至于唐军疲于应战。

公元759年三月,唐军和史思明军展开了激战。正当激战之际,狂风大作,昏天暗地,近在咫尺也分不清敌我。一场混战,双方都遭受到了巨大的损失。叛军与唐军只好各自退回。之后,郭子仪被任命为东征元帅,在东京留守。后来,宦官鱼朝恩把邺郡之战的失败责任全部推给了郭子仪,肃宗便将郭子仪召回京师,让李光弼为天下兵马副元帅,镇守东京。

同年九月,史思明再度南下,攻占洛阳。十二月,史思明又派大将李归仁攻打陕州,但被唐军击败。从此之后,叛军内部矛盾激化加重,史思明的长子史朝义利用很多将领对史思明的不满情绪,发动兵变,将史思明杀死,自己继位称帝。同时,史朝义又派兵到范阳杀了与他争夺帝位的弟弟史朝清,还杀了很多持有不同意见的人。这种自相残杀引发了大规模的内讧,致使数月之内,范阳有数千人为此事而死。

公元762年十月,唐肃宗病逝,其子李像即位,即唐代宗。即位不久,唐代宗便命雍王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继续平定叛军。唐军很快攻下洛阳,随后又在昌乐打败史朝义,收复大片失地。次年正月,史朝义领军到了范阳,但手下纷纷叛逃,走投无路的史朝义最终自缢身亡。

至此,历时8年的安史之乱才最终被平定。叛乱虽然结束了,但长达8年的动乱严重破坏了中国北方的政治、经济发展,盛世唐朝也由此迅速走向了衰落。


哒哒哒大队长


安史之乱,历时八年。

其带来的最直接的后果:唐朝自此一蹶不振,虽后有振兴之主,但已毁了根基。

老规矩,我先简单收拢一下人物关系。

安禄山、史思明、史朝义率军造反,李隆基逃往成都,李亨趁机上位。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陈玄礼、郭子仪、李光弼、仆固怀恩、颜真卿、许远、张巡、颜杲卿、鲁炅、张介然参与平叛。(这些姓名不需要记住,因篇幅关系并不会仔细介绍)

安禄山反叛之初,直接占领了河北、山东。值得注意的是:当时有一部分城池开门欢迎叛军。可见,此时的唐帝国并不是很得人心。

消息传到李隆基耳朵中,他怀疑是有人在诬陷安禄山。

这......简单来说:当李隆基醒悟过来时,大唐已经丧失一半了。

之后的平定战争如果细说,需要很多文章,涉及诸多历史、政治、军事。

我再总结一下:
三点:结束李隆基统治,杨贵妃之死被大肆宣扬以消民愤,调动军队积极性(尤其是少数民族和那些能打的军队。)

不论如何,李隆基造成的苦果,需要整个唐帝国一同来承担。

至于不久后的军阀割据,经济衰落,则需要另说。

哦,顺便补个瓜:李亨怕太上皇再次上位,把李隆基囚禁起来了,也算是个报应。

【新人不容易,尤其是历史频道的新人,希望大家多多关注,小生在此谢过。每天持续更新头条问答,不负大家所望。】


虾仁儿谈历史


公元755年,身居四镇节度使的胡人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名义发动叛乱,不过数日叛军渡过黄河,攻陷洛阳,进逼长安,此时长安唐军府库武器钝朽,军队毫无战力,无法抵御蓄精养锐的叛军,安禄山破潼关,占长安。唐玄宗带亲信随从逃往四川,太子李亨在宁夏宁武继位,号肃宗,积极筹备,准备反攻。唐将郭子仪率军在各路军马配合下迅速收复长安,洛阳。后安禄山为其子安庆绪所杀,叛军军心动摇连遭失败,安庆绪又为安禄山部将史思明所杀,史思明又破洛阳,战乱扩大,唐军联合朔方军反攻,收复洛阳。史思明又为其子史朝义所杀,后在唐军进攻下,史朝又穷蹙自杀,历时八年之久的叛乱才告平定l。安史之乱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深重灾难,唐王朝从此由盛转衰,走向没落道路。


文舀


杨贵妃被杀是天宝十五年的事情。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反叛,年底攻占洛阳,次年,攻占潼关,李隆基弃长安西进成都,在此过程中杀杨国忠、杨贵妃。

随后,李亨灵州登基,朔方节度使郭子仪、河东节度使李光弼收复河北一带。

随后,安庆绪杀安禄山,唐军收复长安,史思明降唐。

史思明反叛,邺城大战唐军退守河阳,史思明杀安庆绪,兵返范阳。

史朝义杀史思明,唐军收复洛阳,田承嗣、李怀仙等降唐,史朝义自杀。

唐封田承嗣、李怀仙、李宝臣、薛嵩等为节度使,安史之乱结束,藩镇割据开始。(已经是杨贵妃被杀后第六个年头,唐王朝的皇帝从李隆基换成李亨,再换成了李豫)


生逢其时


依靠藩镇吧。历史上藩镇无论镇压反叛,还是抵御外敌,都很积极。统治者要学会借力打力和平衡术。



阮景东


以夷攻夷,最后以分封诸夷于藩镇结束!如河北藩镇首领多为契丹,奚和回鹘人!


舜日堯天


在造大唐,郭子仪


终极生命体


老将出马🐴!力挽狂澜!借少数民族兵力镇住局面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