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5 四渡赤水被称为红军长征中的惊世之作,不过一渡赤水实际有此隐衷

四渡赤水被称为红军长征中的惊世之作,不过一渡赤水实际有此隐衷

(电视连续剧《长征》)

1935年1日29日,上午。

前方向郭勋祺报告,弹药快打光了,如果还不补充,只好束手待毙。郭勋祺无计可施,只得跑去前线,当着官兵们的面,把刘湘、潘文华给他的电报读了一遍,无非是“各旅正兼程向土城合击而来”,不过是画饼充饥地给众人打打气罢了。

一番抑扬顿挫之后,他忽然发现有哪里不对劲。

怎么没枪声呢?

旁边的参谋很是机灵,赶紧来了一句:“可能是敌人侦悉我大军前来包围,先行逃跑了。”

要真是这样就好了,怕就怕不是啊,一个小时后,各处纷纷来报:“红军撤走了。”

其实红军在天亮之前就已在赤水河上架好浮桥,着手进行撤离。

四渡赤水被称为红军长征中的惊世之作,不过一渡赤水实际有此隐衷

(电视连续剧《长征》)

毛泽东传令,必须轻装前进,那些从江西瑞金一路抬到赤水河边辎重,包括X光机、山炮、迫击炮、重机枪,全都被拆成零件,扔进了赤水河。

前方指挥官跟统帅部的感觉并不完全相同,彭德怀接到撤退命令时还觉得很奇怪,问这是在干什么,传达命令的干部说:“准备渡河,还不过,想当俘虏啊!”

为了不被川军发现,朱德负责组织了两次佯攻,直到掩护主力渡过赤水,才悄悄撤离,这就是“四渡赤水”中的“一渡赤水”。

郭勋祺算是大难不死。

当他进入土城时,有人向他恭喜:“旅长的洪福大到齐天。”

郭勋祺撇了撇嘴:“什么洪福齐天,如果再打半天,子弹一完,管叫你们饮弹入地。”

除了那张捡到的油印文件救了他一命外,还得感谢那个“大话王”王清泉。

四渡赤水被称为红军长征中的惊世之作,不过一渡赤水实际有此隐衷

(电视连续剧《长征》)

红军撤退前,王清泉被予以释放。听完王清泉的汇报,郭勋祺瞪着眼说:“你把我军实情告诉敌人,是犯了泄漏军机的大罪,按照军法,应该枪毙。”

王清泉却有他的解释:“我们单单一个旅,与数倍之敌大战两昼夜,伤亡很大,预备队已经用完,子弹也所剩无几,要等那些援兵来救,恐怕早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大话王”一语惊人:“我这是在故意夸大其词,把敌人吓退啊!”

不管王清泉被讯问时是不是真的在用“退兵之计”,至少他这个解释还算合理,郭勋祺有点明白红军为什么会突然撤离了,他顿时转怒为喜:“妙计,你不愧上过军官学校,我奖你一百元,等你养好伤,再升你为营长。”

土城战役前,正是川军士气普遍低落之时,急需“攻克土城”这样的消息提提精神,刘湘闻讯,立即晋升郭勋祺为模范师师长,同时在四川报纸上大肆宣扬,称之为“土城大捷”。

四渡赤水被称为红军长征中的惊世之作,不过一渡赤水实际有此隐衷

(电视连续剧《长征》)

(节选自关河五十州《四川王和他的天下》)

实体书《四川王和他的天下》已出版上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