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那个风华绝代的女孩对我说,生活不要留遗憾

民国是一段充满风情的历史,上承清末的传统文化熏陶,下袭西方的先进文明思想,独特的时代,使得这个时期文学、艺术、甚至军事人才都纷纷涌现,谱写出一段段或荡气回肠,或凄哀婉转,或狗血淋漓的故事。

这些故事中,以才子佳人的感情故事最为引人,那剪不断理还乱的恩怨结,各种三角恋、四角恋、婚后出轨层出不穷。

而这其中不得不说的一段必定有风华绝代的才女陆小曼

那个风华绝代的女孩对我说,生活不要留遗憾

有人说,陆小曼是一代奇女子,是民国当属第一的交际名媛;

有人说,陆小曼是个作女,是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典范。

说起陆小曼,总会经意不经意间想起她身上的那许多标签,白富美、才女、社交名媛、水性杨花、红杏出墙、耽于虚荣、贪图享乐,甚至还有堕胎、吸鸦片……众口纷纭,津津乐道,那么,标签之下,陆小曼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01

投胎是门技术活儿

陆小曼,是典型出身在民国书香世家兼豪门世家的白富美。

同时代,与陆小曼出身相似的女子还有很多,像冰心、林徽因、蒋英、唐怡莹等,只不过,这些人无论是谁都无法企及陆小曼的生活经历。

陆小曼出生于江苏,父亲陆定是清末的举人,曾是太傅,任过财政官员,日本留过学,还开过银行;母亲吴曼华亦是大家闺秀。父母的家里在江浙一带都经营着各种生意,

家底殷厚程度可谓“富甲一方”

陆小曼的父母曾生过九个孩子,但在陆小曼之前的八个孩子全都夭亡了,所以陆小曼出生就成了家中独女,还是一对曾失去过八个孩子的夫妻的独女。

这样的家庭,可想而知,做为唯一的女儿,陆小曼必定是受尽宠爱。陆小曼的父母也没有让人失望,他们对陆小曼实现了完美的“富养”:不仅在物质生活上富足无虞,在精神滋养上也一样丰富开明。

那个风华绝代的女孩对我说,生活不要留遗憾

陆小曼从小受文学的熏陶,在戏剧和文学上都有很大造诣。

她曾师从刘海粟、陈半丁、贺天健等名家,一手蝇头小楷写得甚是漂亮;

她擅长钢琴、昆曲、戏剧,曾与徐志摩一起创作了五幕话剧《卞昆冈》,翻译过意大利戏剧《海市蜃楼》;

她精通英语和法语,因此常受民国外交部的邀请去接待外宾,还担任口语翻译。

而且陆小曼自小又生得眉目灵动,光彩照人,在学校里就是无人不识的“校园皇后”,她的相貌就连大名鼎鼎的外交官顾维钧见了都毫不吝啬地夸赞:“陆定的面孔看起来一点儿也不聪明,没想到他的女儿却这么漂亮、聪明。”

胡适也说:“陆小曼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

外有一副好皮囊,腹有诗书气自华,好相貌和好才华就是陆小曼行走的制胜利器,凭着这两件利器,陆小曼的人生走得一路坦途,顺利无比。

如此顺利的人生,再加上身边人个个宠爱,陆小曼生性任性似乎有些理所当然。但这也为她后来人生的不幸埋在祸根。

02

婚姻就像打怪升级

到了出阁的年纪,陆小曼的父母为她挑选了一位在他们看来非常优质的夫婿,王赓

那个风华绝代的女孩对我说,生活不要留遗憾

民国时期,战乱不断,军人也有用武之地。王赓毕业于著名的西点军校,回国后就在北洋陆军就职,再加上他原本就有出色的军事才能,后来还晋升了少将,社会地位很高。青年才俊,门当户对,仿佛与陆小曼十分般配。

但婚姻这事儿,怎么说呢?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又如穿鞋,合不合脚只有脚知道。

陆小曼是佳人,也是才女,她生性任性,热爱浪漫。而王赓是军人,他生活中最缺乏的就是情趣,不仅如此,他还是个工作狂、直男癌,婚后,他依然以事业为重,每天早出晚归,把陆小曼一个人撇在家中。

每次陆小曼让王赓陪她去玩,他都会说:“我没空,让志摩陪你。”久而久之,陆小曼和徐志摩二人就看对了眼,所以说陆徐这段感情的来临还要多谢神助攻——前夫哥,王赓。

王赓和陆小曼二人,性格不合,生活习惯不同,离婚本就是迟早的事,再加上陆小曼与徐志摩相恋,离婚一事更是毫无疑问。

而最终促进陆小曼提出离婚的还是二人再一次发生争吵,陆小曼在众人面前受到王赓的辱骂,声称再不回王家。这件事,陆定听说后也非常气愤,表示支持女儿。

1925年,陆小曼与王赓离婚了;1926年,陆小曼与徐志摩结了婚。

那个风华绝代的女孩对我说,生活不要留遗憾

相比于第一次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不幸婚姻,这一次,陆小曼嫁给了她喜欢的才华横溢,浪漫多情的男子。

徐志摩对这段来之不易的婚姻非常的珍惜,婚后对陆小曼也非常纵容宠爱。

陆小曼爱玩也爱吃,而且她的吃不是吃正餐,而是吃零食。许多书中都曾提到过:陆小曼对于零食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几乎每时每刻嘴里都要嚼着一点东西,要不然就坐立难安。徐志摩也曾说过陆小曼:“你一天到晚,从起身到上床,到合眼,就是吃!”

徐志摩嘴上责怪陆小曼不吃正餐,总吃零食,但又总是忍不住将各种好吃的送到她嘴边,火腿茶菊、天台橘子、日本长崎大樱桃、蜜饯……只要是陆小曼想吃的,徐志摩都会给她买到。又一次陆小曼吃到上火,唱戏都唱不了,徐志摩还心疼的不停的掉眼泪。

为了照顾陆小曼的口味,让陆小曼多吃点饭,徐志摩也是煞费苦心。他专门请了个厨子给陆小曼做吃的,只要陆小曼想吃,随时可以吃到。陆小曼是当时各家大酒店的常客,像新利坦、大西洋、一品香,徐志摩无论多忙总是会抽时间陪她去,乐此不疲。

与徐志摩的婚姻,陆小曼可谓是被宠上了天,每天都生活在蜜罐子了,幸福得不得了。

03

苦难是最好的老师

陆小曼的前半生一直过着别人想象中的幸福生活,唯一的波折大概就是与王赓的婚姻,但即使是这段婚姻其实也就是缺少了点儿浪漫的味道而已,陆小曼的生活依旧富足多彩。

这使得陆小曼一直有些任性、幼稚。可就是她的任性,最终却导致她失去了幸福。

那个风华绝代的女孩对我说,生活不要留遗憾

陆小曼爱浪漫,她对徐志摩的爱从不避嫌,甚至在徐志摩父母面前也毫不顾忌,依然亲昵地向丈夫撒娇,让他抱自己上楼,这也导致徐父徐母一直对她看不惯。

陆小曼从小生活优渥,养成了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婚后,徐志摩的父亲因生气二人结婚而断了经济接济,徐志摩几百块大洋的年薪,根本供不起陆小曼的花销,所以只好四处奔波兼课,拼命赚稿费。

几年后,徐志摩应胡适之邀,北上前往北京大学等地任教,而陆小曼又一次任性了,她执意留在上海,不肯同行,徐志摩此后只好频繁的来回于京沪两地。

1931年11月19日早上,徐志摩因赶回来听一个演讲,乘坐邮政飞机前往北京,不料途中突遭大雾,飞机撞山坠毁,徐志摩遇难了。

五年的幸福婚姻画上了休止符,陆小曼因为任性痛失所爱。因为这份苦难,陆小曼终于开始成长。

失去徐志摩的陆小曼告别了她曾经热衷的、辉煌的交际场,她变得深入简出,只为了出版徐志摩的全集四处奔走,四处搜集他的手稿,整日整理遗作。

后来,她又继续拜师精进画技,直至1965年,62岁的陆小曼病逝于上海。

那个风华绝代的女孩对我说,生活不要留遗憾

陆小曼画作

陆小曼的前半生,充满生气,活泼可爱,但却始终带着几分任性和幼稚,就是这种不成熟导致了她的爱情悲剧。

但她的后半生,经历了磨难的洗礼,渐渐变得成熟,这种成熟是她的魅力不减反增,变得更加迷人。

最后

陆小曼一生跌宕起伏,她活出了女人的姿态,也做了许多女人无法想象的事情,敢爱敢恨、肆意妄为,却也活得潇洒自由、酣畅淋漓。她也许有不足,有受人诟病的地方,但她也确实不失可爱,让人羡慕。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