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3 為什麼周國在周文王時突然強大起來?制度改革的功勞

為什麼周國在周文王時突然強大起來?制度改革的功勞

《上古先漢民族史》系列

117 文王改制

上節說到,被軟禁在商王都的周公季歷,與商王文丁,一前一後去找各自祖先報到了,繼承商、周君主之位的分別是商王帝乙、周侯姬昌(後來的周文王)。

姬昌繼位後第三年(帝乙2年,約公元前1096年),便率領周人攻打商國,為「先公」季歷復仇,但被商軍打敗。

周人伐商失敗後,商王帝乙並沒有一鼓作氣反攻周國,他還有京畿附近的盂國、西北方的四邦方、東南方的二邦方等更大的麻煩需要處理。為了安撫拉攏周國,帝乙做媒把姒姓莘國的公主嫁給了周侯姬昌,變相與周和親。

为什么周国在周文王时突然强大起来?制度改革的功劳

雖然伐商失敗沒有引發商王國的報復,但是這次戰爭也給了周人慘痛的教訓,讓周侯姬昌心有餘悸。

周人意識到,商王國依舊很強大,而周國雖然經過季歷時代的擴張,實力增加了好幾倍,但相對商王國來說依然很弱小,貿然與商王國翻臉,很有可能重蹈武丁時期彭國的覆轍。

为什么周国在周文王时突然强大起来?制度改革的功劳

加上,季歷時代高調的對外擴張,換來的卻是商王國的打壓,國君也被軟禁致死,這讓周人也開始反思季歷時代的擴張政策。

兩個慘痛的教訓,讓周人意識到,要想生存下去,既要想辦法壯大自己,又要學會裝孫子。

而周侯姬昌也的確裝了很多年的孫子。在帝乙年間,也就是姬昌在位的早期二十多年中,姬昌一直保持低調,凡事謹小慎微。他改變了他的父親在位時頻繁對外擴張、征討戎狄練級的政策,專注於內政,極少有對外擴張的情況。

除此以外,他還在周人的都城——岐邑中設立了商國先王的宗廟神主,恭敬的祭拜。在周原遺址中發現的甲骨卜辭中,就有周人祭祀商人先王的刻辭。

为什么周国在周文王时突然强大起来?制度改革的功劳

最初,這種行為只是周人為了表忠心,做給商族人看的。但在後來,姬昌稱王,商周正式反目之後,周人開始給自己祭祀商人祖先的行為編出了一套說辭。

什麼說辭呢?周人說,商族人的始祖契,和周人的始祖棄(后稷),是同父異母的兄弟。周祖棄的母親是姜嫄,商祖契的母親是有娀氏,兩者有一個共同的父親,帝嚳高辛氏(前文帝嚳高辛氏一節)。

除此以外,帝嚳還有一個兒子,也就是堯舜禹中的堯。

在周人杜撰的這個傳說中,周祖棄的母親姜嫄是帝嚳的正妃,所以棄當然也就是帝嚳的嫡子了。而商人的始祖契、唐人的始祖堯,都是帝嚳的庶子。

为什么周国在周文王时突然强大起来?制度改革的功劳

既然周人始祖與商人始祖是兄弟關係,兩者還有一個共同的始祖帝嚳,那麼周人祭祀商人的先王,就相當於祭祀自己的叔伯,自然就合情合理了。而且,商人始祖是帝嚳庶子,周人始祖是帝嚳嫡子,那麼周人要奪商人的天下,也就更有合法性了。

但嫡庶制度其實是從西周中前期才正式確立的,商王國時代並沒有嚴格的嫡庶區分。所以周人的這套說辭,一是為了掩蓋自己曾經祭祀外族的屈辱歷史,二是為了給自己奪取商人天下營造輿論上的合法性,有一箭雙鵰的效果。

除此以外,考古上的發現也不支持這種說法。周人的文化最早是關中中北部的鄭家坡文化,商人的文化最早是河北中南部的下七垣文化,兩者之間並沒有多少關聯。

为什么周国在周文王时突然强大起来?制度改革的功劳

即便鄭家坡文化(先周文化)和下七垣文化(先商文化)中,都有少量晉西南東下馮文化、晉中光社文化的因素,但硬要說他們有共同的祖先,嫌疑太大。

而且,周人的體貌特徵,是典型的黃種人西北類型,頭骨顱型狹長,多呈現為鵝蛋臉。商人的體貌特徵,是典型的黃種人北亞類型,頭骨顱型寬大,多呈現為大餅臉。兩者有共同祖先的可能性,又更小了。

回到姬昌在位的早期。

減少甚至杜絕對外征伐,專注於內政,並且祭祀商族人的先王,周人通過這些事情來裝孫子,換取與商王國之間的和平。但是,如果不對外征伐,不擴大地盤,也不劫掠人口和物資,周國又如果繼續壯大呢?

在後世,如果一個國家(或政權)想要變得強大,除了對外擴張,奪取更多的土地和人口外,還可以通過發展內政,繁衍更多的人口,開墾更多的土地,來壯大自己。

但後世大多數是中央集權時代,繁衍的人口和增產的糧食物資,可以彙集到中樞,為政權所用。而上古時期,還處在部族時代,中央之國不能直接控制四周的方國,而方國下面又是氏族和宗族林立,方國君主也不能直接控制這些氏族和宗族。

這樣的話,即便繁衍更多的人口,開墾更多的土地,每個宗族、氏族,能貢獻出來的兵力和物資,都不會有很大的增長。

夏商時期就是這種情況。因此,如果僅僅是休養生息,繁衍人口開墾土地,周國並不會迅速的壯大。

這種情況下,往往需要的是制度的改革。

怎麼改呢?周人有兩個現成的榜樣可以借鑑。

第一個榜樣是商王國搞的封建制。商族入主中原的早期,實行的是部族政治,主要統治核心地區,為了鞏固中原,不惜把河北的族人舉族遷徙到河洛地區。這種統治模式,就如同此時的周國。

但隨著商王國對外擴張,統治區域擴大,部族政治難以適應對邊境地區的管理,所以商人開始派出一部分族人長期鎮守京畿以外的地區。比如早商、中商時期,西部的老牛坡據點,南部的盤龍城,東部的蒲姑城。

到這個時候派出的族人,往往都是某個氏族宗族,看起來有封建的色彩,但是部族宗族的特徵依然還很明顯。

到晚商時期,商王開始委派同姓的王族成員鎮守外地,並建立與商朝中央類似的政權機構,代表商王統轄當地的部落氏族。比如淮北的攸國、魯西南的奄國、淄濰河流域的蒲姑國、河洛地區的崇、上黨高原的黎國,等等。

但是商朝封建藩國的制度,僅限於商王畿以外的地區,王畿之內,還是部族政治的特點,宗族林立,聚族而居。商王族只能直接控制王都附近的地區和幾個重要城邑,其餘地區,都是各個宗族自我管理,形同自治。

第二個榜樣,是周人自己陰差陽錯整出來的封建制。

太王遷岐時,讓長子太伯、次子仲雍率領一部分族人往東遷徙,最終定居在虞地,建立了虞國(非古虞國)。季歷時期,周、虞重建聯繫,因為季歷傳承了太王亶父的世系,所以太伯、仲雍雖然是季歷的兄長,但依然以周國為尊。

在這種情況下,反而形成了周國為宗主、虞國為臣屬的封建制。

为什么周国在周文王时突然强大起来?制度改革的功劳

有了這兩個啟發,周侯姬昌開始對周人的部族政治進行改造。他廢除原有的氏族自治,將氏族打散,大族拆分,小族合併,按照地域分成十幾個或者幾十個區域,分別委派王族中的貴族成員管理。

由於生產力和交通通訊條件的限制,當時的周國不可能建立像戰國秦漢那樣的中央集權體制,無法把各地的物資轉運中央,然後再給委派出去的貴族發工資,也無法把地方事務彙報到王廷,由王廷決策指揮。

所以這些貴族可以全權管理當地的大部分事務,賦稅自留,定期上交一些物資,在外出作戰時,負責提供一定數量的軍隊和物資。此外,為了節省不必要的麻煩,這些貴族的管理職位,往往可以世代傳承。

沒錯,這就類似於歐洲中世紀的封建采邑制。

为什么周国在周文王时突然强大起来?制度改革的功劳

周國實現采邑制之後,雖然基層還是聚族而居,每個氏族處於半自治的狀態,但原本的大氏族格局已經被打破,他們需要接受由周侯委派而來的貴族的管理。原本的以血緣為紐帶的政權系統,變成了以地域為紐帶的政權系統,雖然每個地域的貴族,都是君主的叔伯兄弟和子侄。

那麼這種變革,能給周國帶來什麼變化呢?

原本的部族政治,各個氏族自治,整個國家就相當於是氏族與部落的聯盟。聯盟的缺點不僅僅在於鬆散,更主要的是財富和人口分散在各個氏族中,王室貴族往往沒有多少資源可用。

而實行采邑制之後,王族就可以名義上掌控整個國家的土地、物資和人口,雖然能夠利用的只是其中一部分,但相比原來的部族制,也多出來很多。

为什么周国在周文王时突然强大起来?制度改革的功劳

打個比方,原本10個氏族組成一個國家,王族只是其中一個氏族,那麼王族能控制的資源,只有一個氏族,其他氏族本質上只相當於盟友的關係。

而實行采邑制之後,把原來的10個氏族簡單的打亂,換成王族貴族管理。那麼王族除了自己的氏族之外,還可以掌握另外10個氏族中若干比例的資源,彙總到一起,王族的實力等於強大了好幾倍。

當然,這只是采邑制中的一個好處。另外一個好處,就是王族可以通過血緣紐帶,把國家的一些大政決策,分散到每個封建主那裡去實施。

比如,如果周侯姬昌想要加速繁衍人口,加快開墾荒地,在部族制度下,各個氏族不一定搭理他。但換成姬昌的叔伯兄弟當采邑主,采邑主們就會想辦法鼓勵生育,鼓勵開墾荒地。

因為,除了這些采邑主們與周侯姬昌血濃於水、利益一致外,采邑治下的人口增多、物資增多,他們自己享受到的財富也就會更多。

为什么周国在周文王时突然强大起来?制度改革的功劳

周侯姬昌分封到各地的采邑主中,最早的可能就是姬昌的兩個弟弟,先公季歷的二子和三子。武王克商之後,將他的二叔分封在河南滎陽一帶,史稱東虢國,三叔分封在關中寶雞一帶,史稱西虢國。因此,他們二人也分別被稱作「虢仲」「虢叔」。

但只有兩個兄弟鎮場子,顯然還不夠。史書沒有記載姬昌還有其他親兄弟,但是卻記載了他的堂兄弟。這些堂兄弟,就是太伯和仲雍的兒子們,由於他們都出生在虞國,兄弟八人,因而也被稱作「八虞」。

《國語·晉語四》中說到,「及其(姬昌)即位也,詢於八虞」。

《論語·微子》中說到,「周有八士,伯達、伯適、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隨、季騧」,這八個人可能就是「八虞」。

這些名字按照伯仲叔季的排行,十分整齊,有失真的嫌疑。但是,西周的南方大國——姬姓曾國的曾侯輿編鐘銘文上,曾國的始封君主就是「伯適」。可見「八虞」的說法又一定的真實性。

姬昌的八個虞國堂兄弟,不可能全部被姬昌分封在周國采邑中,但至少也有一部分前來幫姬昌鎮場子。

當然,封建采邑制的推廣,應該不是一蹴而就的。姬昌在位的早期,應該只分封了虢仲、虢叔和另外幾個堂兄弟。但到了姬昌在位的中期,也就是商王帝乙末期和商王帝辛的早期,這個時候,姬昌的兒子們也逐建成年,他們會被逐次分封到各地,建立新的采邑。

按照史書的記載,姬昌的子嗣眾多,嫡庶相加,可能有18個兒子。

其中長子就是「伯邑考」,因在神話小說《封神榜》中被商王殺死並剁成肉醬而為人所熟知。關於伯邑考是否是被商人殺死的問題,我們後面再談。

另外17個兒子依次是,次子武王發、三子管叔鮮、四子周公旦、五子蔡叔度、六子曹叔振鐸、七子成叔武、八子霍叔處、九子康叔封、十子冉季載,還有8位庶子,毛叔鄭、郜叔、雍伯、滕叔繡、畢公高、原伯、豐叔、郇叔。

到姬昌在位的後期,除了武王發外,其他兒子們應該都會被分封到關中各地成為封建采邑主。隨著關中周國本部采邑主制度的全面普及,周國也會爆發最強大的實力,與商王國一較高下。

但在帝乙末期、帝辛早期,也就是周侯姬昌中期,周國的封建采邑制可能只推到了領地內的部分地區。不過即便這樣,周國的實力也迅速增強了。

在這種情況下,周侯姬昌開始按奈不住,背離早期韜光養晦的策略,準備重啟對外擴張的路子。

那麼,姬昌的對外擴張,會先拿哪個方國開刀呢?面對周國再一次暴露實力,商王國又會如何應對呢?這些問題,我們下節繼續解讀。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