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春節還有兩個月,王偉已經開始盤算怎樣過年了。20多歲的他,想利用走親訪友的機會,把正在做的“跨境電商項目”推薦給親友們,再把他們發展成為自己的下游加盟商。
王偉是項城市一家網絡公司的經理,這家公司的業務之一,是通過一個所謂“ERP採集軟件”,將京東、淘寶等國內電商網站上數以萬計的商品,一鍵採集到自己的亞馬遜網店——更確切地說,是網店群;業務之二,是把這個ERP採集軟件的使用權,以3000元至30萬元不等的價格,售賣給更多的加盟商,從中賺取加盟費。王偉自身實際上也是另一家公司的加盟商。
“我們沒有倉庫,也從不備貨,卻能把全國的商品售賣到全世界。”王偉告訴第一財經1℃記者,“可以把這稱為‘無貨源’模式。”他和他的項城同鄉們正通過這個模式,將項城這座中部小縣城跟萬里之外的歐美客戶聯繫起來。
項城位於河南省東部,是一個傳統的農業縣城。令人意外的是,這個落後的縣城卻先後出現了數百家“跨境電商公司”。這些公司既沒有倉庫,也沒有工廠,卻動輒在亞馬遜海外站點開設幾十家、上百家店鋪,將數萬種中國商品源源不斷地售賣到歐洲、北美等地。甚至,鄭州、昆明、長沙等地的加盟商,也紛紛到這個小縣城“取經”。
與此同時,外界對這種“無貨源”模式的爭議甚囂塵上,甚至一些人將之視為“2019年新騙局”,並對這種模式的生命力提出質疑。
毛利可達四至七成
兩年前,王偉還在從事“無貨源”模式的網絡公司打工,每個月底薪1500元,每天的工作就是通過一個ERP採集軟件,將從國內電商網站上下載的商品圖片,上傳到亞馬遜的海外店鋪上,一旦有客戶下單購買,王偉就能從淨利潤中獲得10%的佣金。
隨著日常維護的亞馬遜店鋪越來越多,王偉的佣金越來越高,但他心裡也不平衡起來,決定自己單幹。隨後,他找到公司老闆閆獻民,在向公司繳納了幾萬元加盟費後,也開起了自己的“無貨源”公司,並開始向下遊發展他的加盟商。
今年剛滿30歲的閆獻民,是項城市另一家電子商務公司的創始人,他也被當地從業者認為是整個項城“無貨源”模式的最早發起者之一。
實際上,2016年年底之前,閆獻民從事的職業都與跨境電商毫無瓜葛。他在鄭州打工,是一家房產中介公司的置業顧問,由於2016年房價暴漲,鄭州開始實施新一輪限購,二手房業務也大受影響,工資低得“活不下去”,他想要轉型。當時,正好有親戚在深圳通過ERP採集軟件做亞馬遜海外站的“無貨源”模式,便也推薦他去嘗試。
隨後,閆獻民便加盟了親戚的公司,獲得了這個ERP採集軟件的使用權,之後便從鄭州回到老家項城開始了他的“創業”之路,在當地推銷這一套模式,發展加盟。
最多的時候,他在亞馬遜的店鋪有數百個,員工數百人,但由於知識產權問題、店鋪關聯等原因,一些店鋪被強行關閉,即便如此,他現在仍然有七八十家亞馬遜店鋪,五六十名員工。
“業績好的店鋪,每個月能創造幾萬元的利潤,業績少的店鋪,每個月也有萬把塊的收入。”在平均工資不過數千元的項城,閆獻民等人的“無貨源”模式帶來的動輒五位數的收入,很快讓人眼紅起來,包括一些公司員工,紛紛辭職,效仿他開起了“無貨源”店鋪,其中就包括王偉,這些人很多成了閆獻民的下級加盟商,並且開始招收自己的“加盟商”。
王偉告訴1℃記者,“無貨源”公司盛行的根本原因,在於背後的暴利和紅利。他說,“無貨源”之所以能賺錢,靠的是兩點,一個是信息差,現在國內電商平臺競爭激烈,商品價格已經透明化,但國外買家不清楚這個情況,這就給“無貨源”公司提供了進貨渠道,也給了他們到國外開網店的機會;第二個是匯率差,“譬如我吸的這根菸,國內每根的價格可能是1元,國外也同樣是1元,但可能就是1歐元(約合7.8元人民幣),這就相當於套利空間。”
在王偉看來,“無貨源”模式通過一個ERP採集軟件,將京東、淘寶等國內電商平臺上數以萬計的商品圖片複製、下載,然後再按照亞馬遜的要求,將圖片編輯處理後加上詳情描述,批量上傳到亞馬遜歐洲站、北美站等海外店鋪進行展示,等到有客戶下單了,才去國內的電商網站上找到這款產品,然後拍下發到深圳、泉州等地的國際中轉倉,再由那裡的工作人員按照亞馬遜的物流通則,對商品進行二次打包貼簽發往國外。
“整個流程你不需要備貨,也不需要倉庫,從客戶下單,到後期的打包、物流,商品甚至都沒經過你的手,中間的利潤卻被你掙走了。”王偉介紹,“無貨源”模式的毛利可達40%~70%。
“你也趕快加盟吧。”他極力遊說1℃記者。
可能涉嫌違法
閆獻民說,從2017年自己入行算起,在之後不到兩年的時間內,先後有幾十名員工、親戚找到自己,希望加盟公司,即便是經過了一番優勝劣汰,他在項城仍然有18家加盟公司,而千里之外的湖南、雲南等地,也都有自己的加盟商。
就這樣,原本在“無貨源”公司上班的員工、剛畢業的大中專生,甚至輟學的初高中生們,也紛紛在縣城開起了自己的“無貨源”公司。
當地一些小區的房租,因為不斷湧入的“無貨源”從業者,開始上漲。“本來一套寫字樓的房租是六七千塊錢,現在大家都去這個樓開‘無貨源’,房租都快炒到一萬五了。”王偉指著數百米外的一片樓房說,僅這個小區就分佈著二三十家“無貨源”公司,其中一棟樓從1樓到20樓,幾乎每層都有這種“無貨源”公司。
數百里之外的鄭州,還出現了一些專門靠招募加盟商、收取加盟費賺錢的空殼公司。
在鄭州市鄭東新區一棟寫字樓內,一家才成立不到3個月的公司,卻宣稱自己擁有五年從業經驗,自營有數十家亞馬遜店鋪,並以此吸引不明真相、急於發財的創業者加盟,根據ERP後臺開設的端口數量,收取3000元至數十萬元不等的加盟費。
另一家位於鄭州市南三環的公司,由於收取加盟費後沒有後續培訓,加盟商賺不到錢紛紛上門要求退款,這家公司乾脆賺一波加盟費就換一個地方,甚至連公司名字都已經更換了好幾次。
一些入場較早的賣家,藉著跨境電商的紅利與東風,正在迅速崛起。總部位於湖南長沙的安克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安克創新”),靠著在亞馬遜等海外電商平臺上售賣3C配件、智能創新等產品,一躍成為年營收50多億元的擬IPO企業。
對於“無貨源”公司興起的原因,閆獻民說,相對於需要生產、囤貨的走貨模式,“無貨源”對創業者的資金要求不高,對網絡技術的要求也不高,一些不懂電商甚至是沒文化基礎的“小白”,都能很快上手。另外,與外界普遍認為的語言障礙不同,亞馬遜並沒有諸如阿里旺旺這樣的即時通訊軟件,而是通過郵件進行溝通,所以沒有任何外語基礎的“小白”,也能通過ERP後臺的翻譯軟件實現一鍵翻譯、回覆郵件。
同時,與國內電商平臺扶持大賣家、流量向大賣家傾斜的政策不同,亞馬遜等國外電商平臺採取的是重視產品、輕視店鋪的A9站內搜索引擎算法。剛上線的新店鋪,只要商品有特質,也能獲得亞馬遜平臺的推薦,取得不錯的銷量。這就讓國內一些“無貨源”公司鑽了空子:既然無法確定哪款商品能獲得推薦,那就採取多鋪貨、多開店的對策,反正不需要自己進貨、囤貨,不需要佔壓資金。也因此,一些“無貨源”店鋪動輒就上架數萬種商品,以此獲得亞馬遜平臺的推薦概率。
河南省律師協會公司證券委員會執行委員、文豐律師事務所投融資部副主任畢國慶指出,“無貨源”電商的本質,實際上是利用信息差賺取利潤,這一點在商業活動中是正常的商業行為,並不違法。但如果一些“無貨源”公司利用ERP軟件採集、抓取其他電商公司的信息,甚至將編輯後的商品信息展示到自己店鋪,則可能侵犯他人的知識產權;如果一些“無貨源”公司故意誤導自己的商品與他人商品存在特定聯繫,則屬於《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的不正當競爭行為。
針對一些空殼公司編造虛假信息、虛假文件等誘使他人加盟的行為,畢國慶說,這可能構成詐騙,而且根據《關於辦理組織領導傳銷活動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的規定,如果收取加盟費存在直接或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返利依據,還可能會被定性為傳銷行為。
爭議與轉型
與此同時,諸如王偉、閆獻民等賣家們的“無貨源”優勢,正在逐步削弱。
因為國內電商平臺上的賣家們開始覺醒,他們在積極拓展亞馬遜等海外電商平臺的同時,也拿起知識產權的武器,向這些“無貨源”賣家發起衝擊。
在鄭東新區一家寫字樓辦公的“無貨源”賣家肖先生便是被打擊的對象。“我的一個(亞馬遜)歐洲站店鋪,上個月被強行關閉了。”肖先生說,店鋪被關的原因,不是因為一直給自己帶來營收的電子類產品,而是幾乎沒有銷量的手機殼被上游廠家以侵犯知識產權為由舉報,亞馬遜核實後,立即對肖先生的店鋪進行了嚴厲處罰。
“這一點確實跟國內不太一樣。”肖先生告訴1℃記者,國外對知識產權的保護非常重視,而中國賣家、工廠的模仿與造假能力又非常強,隨著中國賣家違規次數的增加,現在亞馬遜已經研發出專門應對不軌賣家的機器人掃描程序,不斷對平臺上的商品圖片、logo甚至標題、內容描述進行掃描,一旦認定你與原告方商品有60%以上相似度,就很可能會被判定為侵權,進而施以關店處罰。
已經成長為跨境電商大鱷、正在為IPO努力的安克創新,多次因為專利侵權被訴訟,國外的Sovereign公司、TechnicalLED公司和EnchantedIPLLC公司均曾以安克創新侵犯自身專利權為由,對其發起訴訟。
閆獻民說,現在營收已經不是公司的重點,如何做到不違規,在維持店鋪運營的同時,積極探索新的選品品類,才是自己關注的方向。“店鋪在,總還有機會,店鋪被關了,連希望都沒有了。”
事實上,外界對這種所謂的“無貨源”模式充滿疑慮,很多人甚至直接稱之為“騙局”、“傳銷”,一些互聯網平臺上也長期有專門社群、專題對此討論。廣受質疑的主要有兩點:其一,通過所謂ERP採集軟件對電商平臺店鋪商品進行“採集”的行為是否合法、合規?其二,被廣泛採用的“加盟”模式是否涉嫌傳銷,或者是類傳銷、傳銷變種?
但已經嚐到甜頭的商家似乎沒有人真的願意與這種模式切割。
談起下一步的方向,王偉的想法是,先以“無貨源”模式,邊發展邊摸索經驗,從中沉澱出一些優秀的店鋪、暢銷的商品,後期再重點維護,向上遊的廠家進貨囤貨,最終成為亞馬遜上的FBA賣家,即亞馬遜將第三方賣家庫存納入自己的全球物流網絡。
閆獻民也在考慮,下一步繼續升級公司的ERP系統,把商品從一鍵發佈到亞馬遜一家電商平臺升級到一鍵發佈到多家平臺,“亞馬遜的‘無貨源’紅利期快過去了,我們年後會把精力更多放在其他平臺上。”
隨著規模不斷擴大,爭議不斷的“無貨源”公司也讓項城市愛恨交加。
項城市商務局一位要求匿名的官員在接受1℃記者採訪時說,項城市確實有些跨境電商賣家,但如果要說他們做得多好、規模有多大,也說不上,更不能把此視為項城一個有特色的東西。不過,既然已經有這麼多賣家,政府就要做好引導工作,“我們也是在一次電商會議上,聽到他們自己介紹說,搞的這個‘跨境電商’有多好,才知道項城有這麼多‘無貨源’(運營者)。”他說,對於“無貨源”電商,“政府會以加強培訓、正面引導為主”。
畢竟,於項城這座傳統的農業縣城而言,“跨境電商”不僅是一個時髦而誘人的名號,更寄託著當地就業和產業升級的希望。
(文中王偉、閆獻民為化名)
閱讀更多 第一財經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