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道德經》第五十一章:本來屬性是道生德養——人類的根本屬性

《道德經》第五十一章:本來屬性是道生德養——人類的根本屬性

“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白雪乾金飛瓊苑,黃芽坤土發玉園。” 今天繼續跟韓金英老師學習《道德經》第五十一章,人的第一屬性是道德,而非社會。日常生活做事,對鏡無心,自然增長元氣,獲得真命。

《道德經》第五十一章:本來屬性是道生德養——人類的根本屬性

第五十一章 養德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道德經》第五十一章:本來屬性是道生德養——人類的根本屬性

這一章叫人不嬌柔造作,聽其自然漸進。

尊道貴德的本意不是人們通常的概念,以為是社會層面的遵守道德,並且是人為的,有意要去做的。老子的意思是說生命的本來屬性是道生德養。道、德、物、勢,從無形到有形的誕生過程。道、德是人體的先天部分,物、勢是人體的後天部分,看得見摸得著想得出的那部分。人也好,動植物也好,萬事萬物也好,都是這樣生成的,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則是具體的過程。從無到有,長大了,開花結果了,再返回到無,循環往復,在有無的螺旋梯子上步步登高。

《道德經》第五十一章:本來屬性是道生德養——人類的根本屬性

道是虛無生一炁,入靜空之又空,靜極生動,生出一炁,叫道生。一炁就是太和之氣,德一之炁,道從太和而生,生而不捨,叫畜。畜之若有物,空其靈,虛其實,畜而成形若有物,此物旋轉左右,衝突上下,若有勢,叫金液。物成萬物不化生,煉就純陽 之體,化出一寸金娃,飛出體外,養成金色法身,都是在有無的循環中完成。萬物因無而生,萬物莫不尊道;萬物本太和一炁而成,萬物莫不貴德。

《道德經》第五十一章:本來屬性是道生德養——人類的根本屬性

凝神於虛,杳杳冥冥,一元真氣產出,叫道生。道生後以靜養之,一真在抱,萬象鹹空,勿忘勿助,叫德畜之。這個一炁之中到底叫什麼?一炁中含陰陽,陰就是性,陽就是命,是人的後天心腎的先天名字,也是先天形態。性就是元神,命就是元氣。關掉後天意識,忘記一切,性光閃,元神現。元神自動抱戀元氣,二元陰陽合一,就有靜極之動的產生,這就是天地的大元氣,無窮無盡。人的原始能量隨後天消耗,特別是成年人基本都在匱乏狀態,只有盜天機,以宇宙無盡之元氣補我有限不斷流失的小元氣。

《道德經》第五十一章:本來屬性是道生德養——人類的根本屬性

要盜天地元氣,必須開玄關。清楚天地的玄關,個人的小玄關就開了。鴻蒙未判之先,天地初開之始,混沌未鑿開一竅,人入混沌,恍恍惚惚,忽然感覺一動,真機自然懂,這正是天地元氣,也是個人元氣所在。就像冬季,群陰凝閉,萬物退藏,忽遇冬至之陽回,一陽微弱而動,叫道生之。人的意識是陰,這個陰一退位,陽氣就開始產生。生出來的一炁既有元神之性,又有元氣之命。性是人體的道,命是人體的德。生出來久久蓄養,氣勢日漸充盈,從微陽的冬季走到茂盛的夏季,就是德畜之。我們的肉身不過在形、勢的層面,人體的後天層面。要維護好人體,後天的養生只是表面的,越忙乎越早死。必須在人體的先天做文章,在道、德的層面努力,在人體的根部動手。

《道德經》第五十一章:本來屬性是道生德養——人類的根本屬性

人的根在天上,根長在土裡。人的土在人體的上部:兩個耳朵、兩個鼻孔、兩個眼睛,一個坤卦。人的天在人體的下部:一張嘴,一個肛門,一個生殖器口,一個乾卦。坤在上乾在下,人體本來是完美的泰卦,天地交通,陰陽交感。是因為不自然人體交通菜堵塞,不自然的罪魁就是後天意識心,有為的那些動作。呂洞賓祖師說:“一日清閒一日仙,六神和合自安然。丹田有寶休尋道,對鏡無心莫問禪。”妄想執著的心一放鬆,內天地、外天地就自動交合、融合;一有人心 就破壞了人體自然之道。弱化人心並不是不做事,而是對鏡無心地做事,不僅沒耗元氣,還增長了元氣。元氣才是真命。

《道德經》第五十一章:本來屬性是道生德養——人類的根本屬性

莫之命而常自然。命者,動也,靜極而成道,自有命存。道常出於自然,不是人為的動。自然之中,道自然火發而生之,若有以畜之。我以自然之氣,內和太和而長之,畜清虛而育之,體靜而成之,無為而熟之,不動而養之,以氣還元而覆之,故生而莫知其有,為而莫之可恃,長而不見其形,叫不宰。虛無之道、太和之德,杳杳冥冥,若有而不見其有;空空洞洞,若存而不見其存,叫玄德。一炁自生、自運,完全出於自然。即使是人為的輔助,也是順氣機之自然,叫為而不恃。元神自然告訴你該做什麼。無神無形無相無聲無語,這個無為之主人以自然無為在主宰著,有主而無主,無宰而有宰。如此修道,道日生,德日育,道日深,德日盈,叫玄德。虛無之道生出德一之炁,從無到了有,有了依然無為自然來畜養,叫養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