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今年最猛的戰鬥基

年底了,對「可轉債」這個大眾普適的投資品今年的表現做個總結,也幫大家最後再梳理一遍相關知識點。

國金證券對「債券型基金」今年的回報做了個統計,結果是這樣的:

今年最猛的战斗基

按照「收益中位數」來統計:

純短債—2.73%

純中長債—3.37%

混合一級債—4.91%

混合二級債—5.57%

可轉債—17.44%

其中收益在20%以上的可轉債基金有13支,10%以上的有26支。

為啥可轉債如此牛逼?

核心原因還是行情好,是的,哪怕今年行情,對可轉債來說也是好行情。

截至這個月,已經上市的90多支可轉債只有9支破發,勝率超過90%。上市首日漲幅中位數是8.77%。

我的觀點不變:這種高勝率+高頻次的投資機會,無異於彎腰撿鋼鏰,是大A股的制度福利,也是小白最佳的上手路徑。

如果可轉債這種虧損概率和幅度都能讓你抓耳撓腮的,撤吧!股票暫時還不適合你。

評價可轉債的指標很多——轉股價值、純債價值、期權價值、回收觸發價、強贖觸發價、到期稅收收益率...不熟悉的人很容易被搞蒙。

可轉債到底是什麼?

把它拆開,我們能得到四部分:

· 債券(會按約定的票面值+利息兌付)

· 看漲期權(股票會漲)

· 看跌期權(下調轉股價條款)

· 潛在保底(回售條款)

舉個例子:

比如我想打新,主要是衝著看漲期權,買入可轉債相當於低風險地買了正股。正股漲了,可轉債就跟著漲。

又比如我想買一個90元的可轉債。它的正股價格遠遠小於轉股價格,溢價率超過100%。轉債比正股還貴,明顯不划算!為啥還買?

其實我是衝著債券+看跌期權才買的。

債券的意思是,我以90元買入,到期後上市公司要以100元+利息還給我,到期稅後收益率可能接近5%,也不賴。

看跌期權的意思是,正股價格和轉股價格差距實在太大了,轉股沒希望。上市公司還不想還錢,於是下調轉股價。於是可轉債價格一下子從90元漲到97元,我還是賺錢。

比如今年就有18家公司下調過轉股價:

今年最猛的战斗基

基本上只要下調轉股價,平均立馬漲9%。

這部分比較難理解,你只需要記住:

買大於100元的可轉債(票面值附近即可,也別高太多),或者買入小於100元的可轉債,都能賺錢,只是兩種不同的邏輯。

最後再給一些可轉債的定性結論和建議

1

影響可轉債價格最最重要的因素非「正股」莫屬,所以股市行情好,可轉債一定好。

另一個因素是可轉債的估值,是的,可轉債也有估值,體現在「轉股溢價率」這個指標上。

這兩大因素正好先後影響了今年的兩波可轉債市場:

今年最猛的战斗基

第一波是一季度2500點—3300點的股票行情;

第二波是今年下半年,雖然股市一直在3000點徘徊,但因為資產荒等原因,可轉債的性價比優勢明顯,於是估值提升,又走出一波行情。

2

買入可轉債的姿勢:

堅持打新,堅持多證多戶打新,彎腰撿鋼鏰,偶爾撿紅包。

也別太糾結首日破發這事兒,中了也就1~3籤,破發補點兒不就完了。還是那句話,可轉債的波動都接受不了,暫時不適合A股。

精選已經上市的可轉債,買入後堅持持有,等待價格觸發130元以上。

什麼叫精選呢?有幾個思路:

比如銀行類轉債,只要價格不太貴,都很安全,漲到130元以上的確定性也非常大。

或者大幅低於票面值、且公司沒有大坑(比如商譽佔比過高、大股東質押比例過高)。

參考可轉債基金的前十大持倉買,或者乾脆買可轉債基金,興全、長信、匯添富都有老牌知名可轉債基金,規模也足夠大。

具體哪些可轉債最穩妥、哪些攻守兼備,哪些適合進攻博收益,今天的「人生要選對」知識星球更新裡有分享。

祝讀者大大們節日快樂,北京下雪了,挺應景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