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打不死的小强:那些复辟六国的贵族们

在关于六国旧贵族的反秦斗争问题上,历史学家的观点一直都没有统一。许多人都在解决,六国贵族的复国斗争到底算不算的做秦末农民大起义的一个部分?

实际上,许多问题的讨论都在围绕一个问题展开,那就是六国贵族反秦斗争的根本性质,由此分成了大概两个派系。


有些学者认为,一部分的六国贵族大肆鼓吹要恢复到战国时期那种分裂割据的状态,这虽然是观点的落后,但是他们秦斗争的决心是坚定的,他们属于农民大起义的一部分。所以,如果按照这种观点来看的话,六国贵族与秦政权仅仅是政治观点上的不同而引发的政权的分歧,在1985年第四期的《求是学刊》中,有学者十分赞成此种看法,而且评论这种看法是比较符合历史实际的。


另一些学者认为,六国的旧贵族鼓吹要诛灭暴秦,宣扬要回到战国时期那种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其实在本质上就是为了恢复他们原本的政权,也就是"复国"。为了复国,他们开始宣扬自己的口号,网罗旧贵族,以诛暴秦,顺天意的名义而发动叛乱,征集势力,准备复国。


打不死的小强:那些复辟六国的贵族们

秦灭六国


六国实际上复国了吗?客观而言确实是。但其复国后的结局也叫人唏嘘不已。按照秦灭六国的顺序"韩、赵、魏、楚、燕、齐"来看六国的复国史,并非是先灭国者先复国,最终也不是先复国者又亡国。六国贵族想要恢复的他们政权的目的也并未达成。


下面我们具体讲述一下被秦所灭之后的六国:


韩国


公元前230年为秦所灭。在《史记》中,对覆灭之后的韩国有以下几处记载:

《史记·项羽本纪》:"韩王成因故都,都阳翟。";

《史记·留候世家》里又记载着"良乃说项梁曰:'君已立楚后,而韩诸公子横阳君成贤,可立为王,益树党。'项梁使良求韩成,立以为韩王。"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韩国复国在与项羽的分封。而这份"封赏"也是韩国贵族张良请求的。张良眼看韩国无国君,以增加反秦同盟的力量为理由而劝说项梁立一个韩王。根据《史记·项羽本纪》的记载,项羽为控制韩地,以韩王无军功且张良助汉为借口,废韩王为侯后又将之杀害。自此,韩国彻底覆灭。


赵国


赵国的复国之路也因为项羽的分封。但是在对待赵国的问题上,有一点值得说明:"徙赵王歇为代王。赵相张耳为常山王。"(《汉书·卷一上·高帝纪第一上》)项羽将原来的赵地北部分给了赵国的丞相张耳,称之为常山王,而原来的赵王歇被册封为代王。因此,赵国虽在但实际上已经被分割。后来张耳跟随刘邦伐楚,汉将军韩信在井陉以"背水一战"二十万的赵军,并在在襄国追杀赵王歇的部队,在汉军南北夹击的攻势之下,襄国破而赵王歇被杀,张耳被封为赵王。

而张耳的曾祖是张仪,秦国丞相,著名的纵横家。


打不死的小强:那些复辟六国的贵族们

陈余和张耳


魏国


而魏国的复国则比较早。

《史记·魏豹彭越列传》里说"陈胜之起王也,咎往从之。陈王使魏人周市徇魏地,魏地已下,欲相与立周市为魏王……市辞不受,迎魏咎於陈。五反,陈王乃遣立咎为魏王。"

魏国在陈胜吴广起义时便已复国。项羽分封时将魏王豹改迁至河东,后来魏王豹在跟随刘邦罚楚时摇摆不定,背叛刘邦,"於是汉王遣韩信击虏豹於河东,传诣荥阳,以豹国为郡",在韩信的攻打下魏国覆灭,将魏地并为汉郡。


楚国


《史记·陈涉世家》里说"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陈胜吴广起义时,楚国就可以被看做是复国了。而陈胜吴广举的是"张楚大旗",故而陈胜吴广的政权被称为"张楚政权",《史记》里关于他的解释是"欲张大楚国,故称张楚也"。在陈胜吴广起义之后,楚国名将项燕之子项梁和项梁侄子项羽也起兵响应了起义。项梁立了原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新的楚怀王,并以怀王名义开始进行大规模起义。在刘邦入关推翻秦政权后,"项王自立为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复国后的楚国势力达到顶峰。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似乎已经成为了新的天下共主,可是楚国的荣光持续时间也不过短短四年,汉王刘邦击败了项羽,重新统一天下,新的中央集权的王朝建立,楚国彻底覆灭。原来的楚国封地则被赐给了汉将韩信。


打不死的小强:那些复辟六国的贵族们

电视剧《楚汉传奇》中的刘邦项羽


燕国


"徙燕王韩广为辽东王。燕将臧荼从楚救赵,因从入关,故立荼为燕王,都蓟。"


陈胜吴广起义时派遣部将武臣处理赵地的事情,武臣又派遣了韩广安抚燕地,韩广到达燕地很受当地欢迎,于是被当地贵族立为燕王。项羽分封时将韩广封为辽东王,韩广部将臧荼被封为燕王。而同年韩广却被臧荼杀害,两国封地皆成为臧荼的囊中之物。在其后的楚汉之争时,韩信攻破赵国后臧荼投降。在西汉政权建立后臧荼兵变谋反,再之后经历一系列事件,汉政权改燕国为广阳郡。


齐国


作为秦灭六国过程中最后一个覆灭者齐,他的复国也源于项羽推翻秦政权后对各路诸侯分封。


《史记》里记载"齐将田都从共救赵,因从入关,故立都为齐王,都临菑。"


齐国王族田儋原为齐王,秦二世二年章邯杀齐王田儋,于是又田建的弟弟田假为王,田儋的堂弟田荣起兵,将田假轰走,改立田儋之子田巿为齐王并要求楚国交出之前逃亡楚的田假,由于楚国的不理,田荣并没有随项羽入关。而田都则背叛田荣,随项羽入关。后来项羽分封诸侯时并没有册封田荣为王,于是在公元前206年7月,田荣自立为齐王,起兵反抗项羽。公元前205年正月,田荣兵败,溃退至平原县,被平原县民所杀。后来又历经田假、田广和田横三位国王。在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时,田横不肯称臣于汉,率五百门客逃往海岛,刘邦派人招抚,田横不从而自杀,齐国彻底覆灭。




从六国的复国史中我们不难看出,六国贵族在这里贡献了多大的力量。原先六国王室的真正子弟却没有贵族们一样热衷于复国事业。这些旧贵族们起初都是因为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而发展,他们一开始确实是为了秦事业而进行斗争,但是后来随着他们的权力的增大,便逐渐地催生了他们渴求恢复政权的行为。因此,到了后期六国的旧贵族的主要目的便不是反对秦国的统治了,他们的根本性质也发生了变化。


打不死的小强:那些复辟六国的贵族们


而六国旧贵族的这种行为,给反秦斗争的农民大起义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首先,旧贵族的分裂复辟,大大的分散了反秦军队的力量,减缓了反秦军队攻击的速度,给了秦政权以喘息的机会,让他们可以集结军队,调兵遣将,加固城防,从而加大了攻秦的难度,影响的反秦斗争的成败;


其次,反秦斗争中出现了主要目的变化,大部分的士兵反秦的愿望有所消减,降低了军队的士气,涣散了反秦的斗志,削弱了起义的力量;


最后,由于全国又回到了那种诸侯割据的时代,对人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破坏了正常的农业生产,使经济水平不断倒退,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关注我,了解花样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