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什麼感覺鄭國、宋國、魯國這幾個春秋初期版圖相對較大、地位也很高的國家到春秋後期乃至戰國卻成了弱國?

張鐔月


西周的分封制從周文王時開始,在王畿之內通過分封擴展周人佔有的土地以及擴張勢力。周武王克商以後在殷商王畿內分封邶、鄘、衛即設置了三監 ,同時分封同姓親屬以及身居要職的重臣,都在王畿之內。周成王時周公又大規模擴展分封,分封宗親擴展周朝的疆土和統治勢力。成康時期西周大量封建親戚以為蕃屏。


分封有同姓諸侯,也有異性諸侯,有王畿之內的,也有千里之外的。比如宋國、魯國、鄭國這三個諸侯國,都是分封的諸侯,但三種情況完全不同。

宋國是殷紂王庶兄微子啟的後裔。三監之亂平定後,周公以微子啟為殷後以奉先祀,封於商丘立宋國。宋國是公爵國,地位很高,可以用天子禮樂奉殷商宗祀,與周為客。宋國疆域包括今天的河南東部,江蘇西北,山東西南。作為中原大國的宋國不僅疆域大,而且盡是膏腴之地。宋國是“三恪”之一,雖是異姓諸侯,但在周的地位很高。


魯國是個姬姓國,與周王室同宗,但它並不在王畿之內,遠在東夷的舊地。《尚書》記載,“周公攝政,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候衛,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作樂,七年致政成王。”這其中提到的“奄”在《墨子》和《韓非子》裡稱為“商奄”,奄的位置在現在的山東曲阜。奄國是商的與國,就是盟國、友邦,是嬴姓國,成王封周公於奄,改稱魯,周公之子伯禽就國成為始封的魯侯。此外魯國的特殊之處還在於,因為周公的輔佐之功,成王特許魯國世代以天子禮樂祭祀周公。

鄭國也是姬姓國,但鄭國的情況又與魯國不同。鄭國獲封於西周末年,本來是畿內小國。鄭國的始封君名字叫姬友,據《史記*鄭世家》記載姬友是“周厲王少子而宣王庶弟也。”姬友獲封於鄭地,鄭地在陝西華縣以東。周幽王時,作為西周司徒的鄭伯姬友看到王朝已經行將毀滅,考慮到鄭國的生存之道,決定遷徙鄭國,他看中的地理位置在《史記*鄭世家》裡說是“洛之東土,河濟之南”,也就是現在河南新鄭一帶。鄭桓公姬友與周幽王一起被犬戎殺於驪山之下。鄭桓公死後,其子掘突被鄭人立為國君,掘突奪取虢、鄶、鄔、蔽、補、丹、依、(黑柔)十邑之地作為鄭國建國的基礎,這才有了春秋時期的鄭國。

在春秋時期,與周為客的宋國只是表面上有高等爵位,而實際上只是個微弱小國。魯國的地理位置偏於東夷,向西有陳、蔡、鄭、曹等等許多的中原小國以及周王室的王城洛邑,並沒有什麼太好的發展空間。鄭國更是深陷在中原小國中間,四方皆無出路。真正在春秋時期壯大起來的諸侯國都是遠來居於偏遠和地位並不高的諸侯國,比如秦國和楚國,正因為地處蠻荒,所以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沅汰



縱觀整個春秋時期,第一強國無疑是晉國。稱霸長達140年,春秋第二強國楚國稱霸只有三年,春秋第三強國齊國稱霸約30年。這三個國家屬於第一梯隊的一等強國。

第二梯隊的準一等強國有吳、越、秦。

二等強國有四個:鄭國、宋國、魯國、衛國。

三等小國有陳、蔡、曹、許等。

四等不入流弱國有滑、六、英國。

在春秋時期,是二等強國中,最令人惋惜的是鄭國。在鄭莊公時期,本來有希望進入一等強國之列。但鄭莊公沒有戰略眼光,不知道尊王攘夷之重要。與周天子結怨,一箭射中周天子的肩膀。這一箭射終結鄭國的崛起之路。使鄭國永遠淪為二等強國。

鄭、宋、魯等二等強國的特點是,不具備爭霸實力。若國君非要去爭霸,則是自不量力,自取其辱(如宋襄公)。


二等強國雖然不具備爭霸的實力,卻有較大的發言權。雖不能爭霸。卻可以與爭霸的強國討價還價,甚至能在一些中、小規模戰役中,戰勝一等強國。

例如:齊國成為霸主前,齊宋聯合攻打魯國。魯莊公當時有才幹。三次戰勝齊宋聯軍。

後來鄭國也在兩次中等規模戰役中,兩次戰勝楚國。

當然,在大規模戰役中。二等強國根本無力與一等強國較量。

春秋前期的關鍵二等強國是魯國。宋國發生饑荒,魯莊公救濟宋國。宋國國君痛哭流涕,悔恨不該跟隨齊國與魯國為敵。在宋國的調停下,齊魯結盟。齊魯結盟,是齊國稱霸的一個里程碑。

從春秋中期開始,鄭國成為二等強國中最關鍵的。

由於晉國的崛起,楚國若想與晉國爭霸,除了陳蔡兩個三等小國外,必須有鄭國的支持,才能挑戰晉國的霸權,且只有兩成勝算。

在大規模爭霸戰中,楚國唯一一次勝仗泌之役戰勝晉國後。不等於楚國成為霸主。只有征服宋國,才算真正勝利。

楚國繼續攻打宋國,宋國堅守數月。晉國忙著消滅境內的赤狄。沒有派兵救援。宋國投降,與楚國結盟。楚國成為霸主。大會諸侯於蜀。

之後晉國國力越來越強。晉國先是鞌之戰中,打敗齊國,瓦解了齊楚同盟。又在麻遂之戰中打敗秦國,瓦解了秦楚同盟。【這兩次戰役都屬於晉楚爭霸戰,而非齊晉、秦晉爭霸戰】

晉厲公時,鄭國已經投靠晉國。鄭國還伐楚國,取新石。楚國為挑戰晉國霸權。把汝陰之地割讓給鄭國,請求與鄭國結盟。

楚鄭聯軍在鄢陵之戰中慘敗給晉國。從晉厲公開始,晉國成為超級霸主。晉悼公時,八年之內,九合諸侯。晉國國力、威望達到鼎盛。鄭國與晉國成為鐵桿同盟。

失去了鄭國的支持,楚國完全失去了挑戰晉國霸權的能力。

其實,宋、鄭、魯國原本就屬於二等強國。在春秋末期,國力沒有增強,實屬正常。

吳越二國在春秋之時,國力遠在鄭、魯之上,卻早早被滅國。吳國在春秋後期被越國所滅。越國是春秋時期最後一個霸主,還是戰國初期四大強國之一,卻被楚懷王所滅。這才令人嘆息!



楊朱學派


一句話總結:“都是後人不爭氣造成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周平王東遷以後,最先崛起的是鄭國,可以說鄭莊公在位的時候鄭國最牛逼,由於鄭莊公在周朝做卿士,但是鄭莊公佔著位置有不履行職責,常常不在周朝。周桓王就想把他的職位撤銷,另立他人,這導致鄭莊公非常不滿。於是,兩國交惡,周桓王召集陳、蔡、衛、虢四國討伐鄭國。結果鄭莊公的部下祝聃在繻葛交戰時差點把周桓王給射死,好在只射中了周桓王的肩膀,要是一箭射死,不知道鄭莊公如何收場。

鄭莊公在當時不僅僅挑戰周天子的權威像宋國、衛國、魯國在當時都被鄭莊公打敗過。只是,他死後國家一下變亂了,但是這種亂又不像齊國變亂以後在春秋還有一些話語權。但是,鄭國變亂以後,就成了大國爭奪的魚肉。主要是地理位置不好,夾在大國之間。尤其是後來晉國稱霸以後,鄭國被晉國和楚國來回的爭奪,反正不至於亡國,也無法崛起,在戰國時期最終亡於韓國。

宋國之所以在春秋地位很高,當時的宋國是商紂王的兄長微子啟的封國,且宋國建立之初就被封為公爵。所以,宋國的地位相當的高,向後來的齊國、晉國都是侯爵,而宋國最開始就是公爵。宋國在春秋歷史上登山歷史舞臺,是宋襄公在位的時候。齊國霸主齊桓公晚年,為了不讓齊國變亂,於是把世子昭委託給宋襄公。齊桓公死後,齊國眾公子爭奪君位,世子昭逃到宋國。宋襄公受命護送齊國太子回國繼位,此後宋襄公仗著自己護送齊國國君有功,想代替齊桓公稱霸,於是發起了一次會盟。

在會盟的時候被楚國羞辱了一番,還被捉住,好在楚國將他放了。但是,宋襄公認為楚國不講信用,於是討伐楚國。宋襄公號稱是仁義之師,與楚國交戰的時候,本來楚軍在渡河的時候宋國可以趁機攻打,宋襄公覺得那樣不仁不義,等楚軍過河後在交戰。最後,兩軍在泓水交戰,宋襄公被楚軍射中了大腿,最後宋國打敗而歸,宋襄公回國養傷,第二年由於傷勢過重不治而亡。其實,宋襄公死後,就是楚國和晉國的天下,這兩個國家一直打到三家分晉才罷休。所以,宋國自然無法崛起,主要是宋國的君主,沒有什麼宏圖大志,和鄭國一樣,一直是大國爭奪的對象。到戰國的時候,宋國最終亡於齊國,不過齊國吞併宋國以後,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最終被五國討伐,差點亡國。

我們再來看魯國,其實魯國的地位非常高。主要是魯國曾是周公的封地,且魯國一直被視作禮儀之邦,天子繼位,或者諸侯結婚什麼的,基本會邀請魯國的國君主婚。在西周滅亡以後,西周的文化典籍遭到毀滅性的打擊,但是魯國的禮儀文化保存相當的完整。所以,周天子東遷以後,魯國便成為了當時的禮儀文化中心。孔子能成為大儒,主要得益於魯國保存的經典著作很多,孔子在博覽群書以後,晚年修訂了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如果,不是魯國的文化保存完整,孔子估計也編撰不出所謂的“六經”。此外秦朝統一六國以後,六國的書籍遭到了毀滅,但是魯國的國史《春秋》卻保存下來了。魯國在歷史上並不強大,但曾經也多次打敗齊國,讓齊國刮目相看。不過,魯國一直是小國,他一直與強大的齊國為鄰,之所以沒有被吞併。就是魯國擁有不可代替的文化,且魯國是周天子最親的兄弟國家,兩國一直保持著親密的聯繫,所以很多國家對魯國非常的尊重。不過,在戰國後期,諸侯進入瘋狂的兼併時期,魯國也沒有逃脫滅亡的命運。公元前256年,魯國最後亡於南方的楚國。


謀士說


春秋初期有四個中等強國,分別是鄭國、宋國、魯國和衛國,鄭莊公時期的鄭國一度成為春秋初期的第一大國;宋襄公曾和楚國爭奪霸主地位;魯國的地位一直很特殊,魯僖公時期的魯國實力不容小覷;衛武公勤王有功隱隱成為諸侯首領,而衛國更是在平王東遷後晉升為公爵國。可以說,春秋初期的四國是相當有分量的,但是這四個諸侯國幾乎是肩並著肩緊挨在一塊的,彼此實力相當,疆域相當,誰也吞不了誰,誰也兼併不了誰,想要尋求對外的發展幾乎是不可能的,一來四國不佔地緣優勢,處在四戰之地;二來本身四國國內的發展就比較僵化,不僅沒有新東西注入,反而內亂比較嚴重,這在春秋初期似乎還算不得什麼,但等到晉國、楚國、齊國、秦國強勢發展的時候,這四國的劣勢就真的拉來了國與國之間的差距,四國不僅沒有實力爭霸,即便是自保都要拼盡全力,後期更是直接淪為弱國。

在這四個諸侯國中,宋國和鄭國都是比較特殊的。宋國是四國中唯一的初封公爵國,初封的時候疆域是方百里,諸侯建國有“方不過百里”的規定,其中公爵國和侯爵國都是方百里,當時的宋國、魯國和衛國疆域上來說都是相同的,只是宋國是殷商遺民建立的諸侯國,因此分封的時候就是公爵國,天然地位是最高的,當然實際地位來說“以屏藩周”的魯國和衛國的地位更高一些,他們是真正護衛周王室的存在。

與宋國、衛國和魯國有專屬封地不同,鄭國一開始只是一個畿內國,鄭國被分封的時候已經是西周晚期,也並沒有獨立建國,而是在京畿之內有采邑,鄭國與周王室共命運,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鄭國的發展。

不過好在鄭國自建國開始連續出現了三位很有作為的國君,即鄭氏三公:鄭桓公、鄭武公和鄭莊公。正是這三位國君的不懈努力,鄭國終於從畿內國中脫離出來,向東遷移,有了自己的地盤,而又因為鄭桓公的犧牲以及鄭武公的勤王之功,鄭武公和鄭莊公都做了周王室的卿士,他們利用這樣的身份不斷為鄭國謀私利,先後吞併了不少的小諸侯國,使得鄭國迅速在春秋初期崛起,成為春秋初期的第一強國,即便是齊國都不能與之爭鋒。

同樣在平王東遷過程中收益的就是衛國,當時正好是衛武公當政,衛武公施行衛康叔政令,衛國國富民強,然後周幽王被殺後,衛武公領衛國兵士勤王,與晉國、秦國、鄭國等趕走了犬戎,衛武公儼然成為諸侯之長,衛國從侯爵國升為公爵國。這是衛國最強盛的時候,但無論是衛武公還是鄭莊公,都沒有帶領自己的諸侯國走向真正的霸主地位,反倒是齊國脫穎而出,齊桓公九合諸侯成為真正的霸主。

齊桓公去世後,宋襄公看到了機會,當時晉國還處在內亂中,齊國更因為齊桓公的去世而陷入內亂,宋襄公就帶領幾個諸侯平定了齊國的內亂,他籍此想成為齊桓公之後的霸主,只是宋襄公秉持禮儀,遇到的對手卻是自稱蠻夷的楚國,宋襄公最終還是敗了。實際上宋襄公空有大抱負,但是宋國的綜合實力撐不起宋襄公的野心,不過楚國也沒有得逞,反而是晉文公成為新一任的霸主。

齊桓公在爭霸之前,實際上魯國還曾是齊國稱霸的一個強大的對手,魯國是周公旦的封地,一開始實力不弱,但在與齊國的較量中並沒有佔得上風,不過因為魯國有最完備的周禮,所以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力是很強大的,魯僖公時期的魯國實力很強,雖然沒有稱霸成功,但也曾和當時的爭霸國晉國和楚國正面交鋒過。

因此,我們看著四個諸侯國在春秋初期實力都是不弱的,疆域也不算小,算是中等強國,但是這也僅僅是在春秋初期,當時的兼併戰爭還不多,國與國之間的競爭還不夠激烈,爭雄稱霸還沒有成為主旋律,因此這些國家還是挺強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情形就發生了改變,他們一步步淪為弱國,不僅在爭雄稱霸中陪跑,甚至只能在夾縫中求生存,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這幾個諸侯國沒有地緣優勢,後來更是淪為四戰之地。在最開始,這幾個諸侯國的地理位置是很好的,地處中原的中心,有先進的文化支撐,所以發展的很快,但是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沒辦法再發展了,因為地就那麼大,你擴張也得有數,吞併點小的諸侯國沒事,一旦想吞併大的,就會引來更大的戰爭,最後得不償失。中原之地就那麼大,人人都在搶,地處中心的諸侯國反而被動,無法對外擴張,北有晉國,南有楚國,西有函谷關以及秦國,東有齊國,所以想要對外擴張難上加難,反而自身因為處在四戰之地,經常接受戰火的洗禮,疲憊不堪,像鄭國,夾在晉楚之間沒少捱打。

其二,這幾個諸侯國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就開始內亂,內亂消耗國力也是驚人的。鄭國自鄭氏三公之後,即鄭莊公之後就開始內亂,國力迅速衰落,衛國更是如此,衛國似乎一直處在內亂中。魯國的內亂主要起自魯國三桓,等魯國國君終於將魯國三桓打趴下後,外面的世界早就變了樣,魯國已然落後。這幾個國家因為地處中原中心,有先進文化支撐,這本來是好事,但是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國家和制度就會僵化,國內就會不思進取,反而容易出現動亂,對國家就是一種大的耗損。

其三,戰鬥力不強。四國雖然地處四戰之地,經常有戰事,但是戰鬥力不強,至少和晉國、齊國、楚國、秦國是沒法比的,後面四個諸侯國常年和剽悍的夷狄開戰、爭奪地盤,戰鬥力自然很強悍。而中原之地的宋國、魯國、衛國和鄭國等則繼續秉持禮儀之戰,戰鬥力並不強,無法和晉國等強國爭奪地盤。

第四,沒有變法改革做為支撐。春秋時期諸侯國不斷兼併擴張,最終剩下了十幾個諸侯國,為了更進一步爭霸稱雄,諸侯國們紛紛進行改革變法,比如魏國的李俚變法,秦國的商鞅變法,楚國的吳起變法,齊國的鄒忌變法等,舊有的制度被新的制度取代,本身晉國分裂為韓趙魏三國,呂氏齊國被田氏齊國取代,這過程中就是舊有的制度被打破,再加上後期的改革變法,自然發展更迅猛,而秦國更是進行了徹底的改革。反觀宋國、衛國等,則沒有順應時代的發展在國內進行改革變法,還在堅持原有的東西,自然無法在戰國七雄並立的年代立足。


尚宮女史


一個強大的國家難道只是因為它的國土面積比較廣?難道只是因為它的人口比較多?

我們舉一個例子,比如說清政府在清政府晚期的時候,那個時候英國人還沒有敲開清政府的大門,此時的清政府擁有全世界1/4的GDP再加上4億左右的人口,可以說是全天下最強大的帝國,但是這個強大得打引號,為什麼英國人一支遠征軍就把清政府搞得團團轉?並且且逼迫清政府簽訂了《南京條約》,這是什麼道理?能夠請某些人出來分析一下吧,尤其是那些一說到太平洋戰爭藝說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場,就說打不過肯定打不過綜合國力就擺在那裡,怎麼可能打的過這種人?請站出來好好的解釋一下。

解釋的理由有很多,但是事在人為這件事情這些人永遠都想不出來,他們做事情更多的只是考慮一個客觀因素而放棄了。人在每件事情裡面所起到的主觀因素客觀因素很重要,但主觀因素也需要去注意,尤其是當事人的選擇,這才是真正需要值得關注的地方,不怕神一般的對手,就怕豬一般的對,打遊戲的時候,生活之中或者在戰爭裡面這條至理名言簡直就是黃金定律。

當然今天說的主題並不是這個,不用去說一下人在國家發展之中所起到的作用。

當今世界之上有一個國家的崛起讓人感覺十分奇怪,哪一個國家以色列這個國家坐落於沙漠之中國家,(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土地評級而且國土面積少人口也少,並且四周強敵環飼,可就是這樣一個奇怪的國家,竟然能夠從眾多的中東國家裡面崛起邁入到發達國家的行列。

這裡面究竟什麼起到主導因素?相信很多人都已經能說了,以色列的猶太人是世界上最聰明的民族,這個聰明從哪裡得來的?又是誰給他的這個稱號?

這個稱號不是人給的,是她自己靠努力靠自己的事蹟所拼搏出來的一個名號,我們可以去看一下戰國時期這些早期的老牌強大的諸侯國,你這個時候強大,只代表您手裡面握有更多的資本和更多的容錯率,一旦你不力精圖治不進則退的話,那你的國家在接下來浩浩蕩蕩的諸侯國的大便之中,將會落後於時代,被其他國家的綜合國力反超。

周王朝的800載江山事實上是中國歷史上面一個獨特的轉折時期,從這個時期開始由奴隸制轉向封建制度,這個時候代表著生產力的不斷進步,畢竟奴隸制度要落後於封建制度,而封建制度的生產力相較於奴隸制度更加強大,所以誰能夠更能下得了決心,改革改制誰就能夠在街上。歷史大潮之中佔據主導地位,無論是率先開始變法的魏國,還是在這之後勵精圖治徹底變法的秦國,都是嚐到了改革變法所帶來的巨大好處。

或許資質上面比其他的國家稍微欠缺一點兒,實力上面也比其他國家做,但是人是一個努力的動物,通過努力就可以獲得很多很多的東西,這些崛起於邊陲的幾個國家,比如說秦國,楚國這兩個國家原先就是兩個小國,可是最後靠著自己的刀劍靠著自己的勵志一步一步地殺出來一條血路,尤其是秦國最後一統六國。

你能否認人在每個事情裡面所起到的主觀因素嗎?有些人現在不成功,不成功了以後就怨天怨地說我肯定比不過他們啊,他們都是富二代官二代可往上數三代,哪個人起家的時候不是手裡面窮的叮噹響的,中國沒有絕對的貴族,這套理論是國外帶過來帶偏了中國的發展,然後經某些人刻意的宣揚所宣揚出來的,可是時尚富不過三代,這個道理每個中國人都知道!


漩渦鳴人yy


01

“克段於鄢”是鄭莊公走向霸業的起點。此時的他已經解除了鄭國分裂的最大隱患。往後鄭國的主要精力將轉向對外擴張了。那接下來莊公將會怎麼做呢?《左傳》載:

鄭共叔之亂,公孫滑出奔衛。衛人為之伐鄭,取廩延。鄭人以王師、虢師伐衛南鄙。

——《左傳·隱公元年》

叔段出逃,他的兒子公孫滑前往衛國求援。因為自鄭桓公、鄭武公以來,衛、鄭兩國世代交戰,故而衛國出兵支持叔段,為他站臺。

也就是在這兒,《左傳》記錄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事件:鄭莊公拉起了一支三國聯軍向衛國發動報復,聯軍的組成包括周天子的王師以及畿內諸侯西虢國的軍隊。

這件事昭示了此後多年鄭國建立霸權的一貫手段,那就是,

鄭莊公利用了祖、父以及他本人連續三輩出任周朝卿士的政治資歷,將周天子牢牢捆綁在自己的戰車上,不但以天子的名義征伐四方,甚至直接調動王師及其他畿內諸侯的軍隊參戰

公元前722年與衛國交兵只是聯軍行動的開始,根據《左傳》的記載,此後鄭莊公還組織過多次類似的軍事行動:

公元前718年,鄭莊公統率東周王師與邾國軍隊一起攻打宋國,報復宋國此前對鄭國發動的東門之役;

四年之後的公元前714年,鄭莊公宣稱宋殤公未能按照禮制朝覲周天子,必須受到制裁,於是假託王命,以周朝左卿士的身份邀請齊、魯兩國與鄭國會兵伐宋;

又過了兩年,至公元前712年,鄭莊公如法炮製,將同樣的罪名強加於許莊公的身上,再度邀請齊、魯合擊許國;

同年,鄭莊公還以周朝卿士的身份指揮虢國軍隊進攻宋國,並且重創宋軍……

在鄭莊公積極用兵的那些年裡,晉國正為曲沃與翼城兩系的內戰所苦,無暇外顧;

秦國忙於驅逐戎狄,鞏固自己在關中的根據地;

齊國遠在東海之濱,進軍中原的腳步遭到同樣地處山東半島且勢均力敵的魯國的阻滯;

至於楚國,它的強國之路才剛剛起步,北伐中原還只是一個尚未進入實施階段的遠景目標。

環顧宇內,此時的鄭國,雖然只夠得上一個中等國家的體量,但當鄭莊公將鄭國與東周整合為一個緊密的政治軍事同盟之後,中原大地上還真沒有哪一路諸侯能夠獨立與之抗衡。

02

鄭、周軍事同盟是鄭國霸權的基石,可維持這個軍事同盟關係的穩定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畢竟,鄭莊公是以王朝卿士的身份挾天子以令諸侯,於禮法有悖;而周天子呢,權威雖然衰落,卻又心有不甘。他就像一隻乳虎,雖然也可能暫時屈服於鄭國的鐵鏈,卻絕不會被馴化為一條溫順的看門狗。

從這個角度看去,鄭、周軍事同盟的結構性矛盾是難以調和的,鄭莊公對東周的政治、軍事資源透支得越狠,雙方的衝突也就會爆發得越快。

事實上,鄭國與東周的蜜月關係的確也沒有維持多長的時間。雖然在周平王東遷洛邑的過程中,鄭國給予了他莫大的幫助,但是到了周平王的晚年,他與鄭莊公的矛盾便已趨於尖銳化了。《左傳》曰:

鄭武公、莊公為平王卿士。王貳於虢。鄭伯怨王。王曰:“無之。”故周、鄭交質。王子狐為質於鄭,鄭公子忽為質於周。

——《左傳·隱公元年》

為了制衡鄭莊公,打破他獨秉周政的局面,周平王曾經一度嘗試提拔西虢國的君主虢公忌父與鄭莊公共治朝局。這個局面一旦成形,便會對鄭莊公造成雙重的損失:

一方面虢公協理朝政,東周的大小事務就不再是鄭莊公一張嘴說了能算的;另一方面,虢公都坐到與鄭莊公平起平坐的份兒上了,以後他虢國的軍隊,鄭莊公還能以卿士之名隨意調用嗎?

因此,提攜虢公的風聲剛一放出來,鄭莊公馬上表示了強烈反對,迫使周平王收回成命,並且以周、鄭雙方交換人質的方式達成新的同盟協議,以彌縫業已出現裂痕的邦交關係。

可惜天意弄人,被周平王指為人質送往鄭國的王子狐沒能再回到成周,不久便客死鄭國。公元前720年周平王駕崩,王子狐的兒子姬林即天子位,是為周桓王

年輕的新天子血氣方剛,他免不了將父親的死與鄭莊公的專橫跋扈聯繫在一起,剛一上臺就宣佈要繼續執行祖父周平王的遺策,命虢公忌父協理朝政。

《左傳》記載:

王崩,周人將畀虢公政。四月,鄭祭足帥師取溫之麥。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鄭交惡。

——《左傳·隱公三年》

新一輪的周鄭衝突有了明顯的升級趨勢。

公元前720年三月周平王去世,當月周桓王便宣佈了對虢公忌父的任命,而鄭莊公方面也迅速做出了響應,次月便命祭足為帥,率軍割取了畿內諸侯溫國尚未成熟的麥子。

向東周的畿內小邦出手,而沒有直接針對成周採取行動,說明鄭莊公對周桓王的警告還留有餘地,但周桓王顯然不領這個情,仍然固執己見,不肯妥協。

於是到了秋天,鄭莊公只得再度施壓,派軍割取了成周的稻穀——把鐮刀插到了王室的田畝上,鄭國與東周的矛盾算是公開化了。

對周桓王來說,他此時面臨的形勢非常嚴峻。東周不僅在國防安全上倚仗鄭國,在經濟上同樣受到鄭國的制約。就在鄭莊公連續兩次搶奪穀物之後,《左傳》記載:

武氏子來求賻,王未葬也。

——《左傳·隱公三年》

鄭國把錢袋子一勒緊,周桓王連給祖父周平王辦喪禮的費用都擠不出來,還得派專使腆著臉去魯國化緣。經濟制裁的手段運用到這個地步,鄭國頗有點兒趕狗入窮巷的味道了。

不過從鄭莊公一生的執政特點來看,他雖然強勢跋扈,卻又謹慎節制,懂得適可而止。

就像俄羅斯現任總統普京那樣——一面在新聞發佈會上與美國人吵得劍拔弩張,一面又專程在小布什總統過生日的時候送去玫瑰花。

03

眼看著經濟制裁的槓桿已經推到底了,再往前跨一步,周、鄭雙方就只能兵戎相見,鄭莊公不失時機地踩了一腳剎車,在自己佔據優勢的情況下親往成周朝覲桓王,意圖緩和關係,開啟周、鄭雙方間的“破冰之旅”。

但讓他失望的是,周桓王這個乳臭未乾的黃毛小子不但“不解風情”,而且還將鄭莊公的善意錯當作軟弱可欺。就在兩年之後的公元前715年,周桓王又頒佈了兩道旨意:

其一是正式任命虢公林父為周朝右卿士,與左卿士鄭莊公分享權力;

其二是以“置換”的名義,索取鄭國的鄔、劉、蘇、邘四邑,將本不屬於周天子直轄的蘇忿生12邑“交換”給鄭國。

從地圖上看,周桓公攫取的鄭國四邑(標註為紅圈者)中,鄔邑、劉邑和葛邑都在黃河南岸

奪取前兩座城池意味著把住了鄭國通往成周的東大門,奪取後一座城池則解除了鄭國對成周以北的黃河渡口孟津的威脅。

反觀“置換”給鄭國的12座城池(標註為黃圈者),全部位於黃河北岸,太行山與中條山的南麓——也就是河內之地

本來鄭國的版圖經營就偏重於黃河南岸,除了公元前720年赴溫割麥之外,鄭國絕少向黃河北岸用兵,因此鄭國在河內素無根基。

再考慮到此時的黃河渡口棘津為衛國所據,東周又控扼孟津,鄭國對河內的力量投送就更顯困難。

漫說此時這12座城池的管轄權還屬於蘇國,不在周天子手中,根本不可能向鄭國交割,就算真能向鄭國交割,鄭國也不一定能長期據守。

所以這是一次標準的空手套白狼的買賣。

周桓王祭出這麼陰損的招數,似乎表明他已經下定了壯士斷腕的決心,要重整成周的防務,從地緣戰略上與鄭國做切割。

而鄭莊公似乎也不再對周桓王抱有希望了,就在桓王易地的次年,鄭莊公做出了這樣的回應:

莊公怒周弗禮,與魯易祊、許田。

——《史記·鄭世家》

祊是鄭國助祭泰山的封地,是周宣王賜予鄭國始祖鄭桓公的祖產。而許田則是魯國朝覲京師的湯沐邑。

根據西周禮制,天子分封的土地,諸侯不能私下交易。鄭莊公明知故犯,向魯國提出以祊換許的建議,為的就是要給周桓王一個難堪:

東周現在已經衰落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能守住巴掌大的王畿就不錯了,巡狩四方、旅於泰山就豈是你個沒落天子所能奢望的?

天子既來不了泰山,那我還留著祊田給誰助祭呢?我既然不用去助祭,那魯國也就沒必要定期來朝覲你了。

交易祊田所傳遞出的政治信號極其敏感,這等於明告天下,鄭、魯兩國不再承認周桓王作為共主的權威了!

04

一眨眼的功夫,王朝倚重的兩個姬姓雄藩同時宣佈脫離中央的控制,聽到這個消息,桓王憤怒至極,

於公元前707年宣佈削奪鄭莊公王朝左卿士的職位,並與當年秋天率領周、陳、蔡、衛四國聯軍對鄭國發動攻擊,結果在繻葛遭到了鄭莊公的迎頭痛擊,甚至連周桓王本人都負了箭傷。

在繻葛告捷後的短時間內,鄭莊公的威望因此大增,甚至連此前多年的宿敵衛國也懾於兵威,歸附到了鄭國旗下。

但是從長遠來看,我認為,鄭國霸權的衰落也正是從繻葛之戰以後開始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不妨想一想後世與鄭莊公同樣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吧。

公元前219年,孫權上書曹操,稱說天命,勸曹操即天子位。可曹操看到這封書信之後,卻冷笑著對身邊的幕僚們說:“瞧瞧,兔崽子想把我架到火上去烤!”

曹操一眼就看穿了,孫權的這封信表面上是恭維,私下裡卻想要給他下套。

如果漢獻帝還在,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那曹、孫之間的關係就永遠是中央與地方的上下級關係。

假如曹操代漢自立,廢掉了漢獻帝這張王牌,那孫權如法炮製,黃衣稱朕,曹、孫之間就會變成平等的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孫權不但得了實惠,還把“篡漢”的屎盆子扣到了曹操的頭上,精明如曹操,能吃這個虧嗎?

和曹操相比,鄭莊公可就不那麼精明瞭。原本,鄭莊公的優勢正如《左傳》所說的那樣“以王命討不庭,不貪其土,以勞王爵,正之體也。”(《左傳·隱公十年》)。

可是一易許田,再戰繻葛,鄭莊公雖然通過這雷霆手段迫使周桓王服了軟兒,但周天子殘存的威信也因此掃地殆盡。從此之後,“禮樂征伐自天子出”成了一個只存在於歷史記載中的遺蹟。

天子的權威既然崩潰了,那鄭莊公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優勢也就自然而然地不復存在。此時東周已殘,鄭國孤立無援,僅憑一己之力,鄭國能抵擋齊、楚、秦、晉四大國的強勢崛起嗎?

繻葛之戰後的第二年,北戎南下侵略齊國,鄭莊公命令太子忽率軍救齊,大敗戎師。感念鄭國的援手,齊僖公提出要與太子忽結一門親事,以固齊、鄭之好,但太子忽卻委婉地表示了拒絕,理由是:“齊大非偶”。

實話實說,多年前我第一次知道“齊大非偶”這個詞並不是因為《左傳》或者《史記》,而是因為張恨水的小說《金粉世家》。小家碧玉冷清秋與豪門少爺金燕西的婚姻在張恨水的理解中便是“齊大非偶”。

張恨水對這個典故的理解可能得自司馬遷,因為《史記》對“齊大非偶”的解釋是:

“我小國,非齊敵也。”

——《史記·鄭世家》

此時的鄭國當真體量那麼小,不是齊國的敵手嗎?當然不是!

別的不說,單從軍隊規模上講,鄭國在公元前718年伐衛的時候就已經建立三軍,而齊國要遲至公元前685年管仲改革之後才逐步建立起與鄭國相仿的軍隊規模。至於後來的春秋霸主晉國,到公元前661年也不過擴編到上、下兩軍而已。

太子忽所說的“齊大非偶”,並不是說齊大鄭小,自慚形穢,而是擔心自己一旦擅自與齊國聯姻,父親鄭莊公會猜忌他外結強援,圖謀不軌。

太子忽是一個嚴守政治規矩的好兒子,但鄭莊公卻算不得是個善於治家的好父親。就在太子忽拒婚的當時,鄭國大夫祭仲勸他道:

君多內寵。太子無大援,將不立,三公子皆君也。”

——《史記·鄭世家》

鄭莊公寵幸女人太多了,哪個都不是省油的燈,都巴望著讓自己的兒子取代太子。公元前701年,一代強人鄭莊公走到了生命的盡頭,他的身後事不幸被祭仲言中了。

莊公屍骨未寒,幾個兒子便因奪嫡鬧得不可開交,鄭國從此陷入了長達20餘年的內亂紛爭。當這輪動盪終於過去的時候,齊桓公已像巨人一般在東方強勢崛起,齊大鄭小,終成事實。鄭國三公所創立的光輝時代也就此永遠地埋入了歷史的塵埃之中。


晉公子


歐陸3春秋mod可以去體驗一下,鄭宋魯衛,地處中原四戰之地,周邊又是些中原體系內的小國,春秋早期,周天子的體系還是有約束力的,不像後期和戰國禮樂崩壞,你要吞掉中原體系內的小國,惡名很高,很容易遭到其他國家圍攻,所以擴展很難,基本吞一國的消停好多年來消惡名,而晉齊楚秦則地利位置比較好,有蠻夷,打蠻夷吞地惡名就低了,中原眾國基本都支持,晉國可以北上打狄人,齊國可以打東方的夷人和北方的狄人,秦國可以打西方的戎人,楚國本就是南蠻,可以不在乎中原國家的看法,中原國家誰邊打,而且這四個國家基本處在中原核心地帶的邊緣,惡名高了,中原國家還要爬山涉水過來,就春秋那交通條件中原君主想想都牙疼,等到了春秋中期,這四國都通過打周邊蠻夷發展壯大了,中原小國已完全不是對手,於是最強大的晉楚相繼對中原諸侯下手,小國直接吞併,大國聽話就當小弟,不聽話就拉著一幫小弟削你,如此到中期鄭宋魯基本就沒啥壯大的機會了


legolass


中國有句老話,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中國自古講求盛極必衰四個字,所以中國古代的歷史進程也一直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狀態,尤其是在春秋戰國時候,局面瞬息百變,很多朋友發現了一個現象,那就是在春秋初期的時候,鄭國、宋國和魯國都屬於版圖比較大,國力也很強大的國家,但是到了春秋末年卻變成了弱國。

孟子說過春秋無義戰,在春秋時期諸侯國之間的互相吞併其實已經成為了一種常態,並且不需要任何的仁義道德,只是為了擴張自己的野心,當時楚國就曾經說過自己是蠻夷,在春秋之前一直是由周統治,周主要實行的是分封制和宗法制度,所以周對於各諸侯和功臣以及帝王后裔採取的都是封土建國的政策,這個制度讓周王室和這些諸侯國和平相處了許多年,當時的周王室地位還是非常高的,這些諸侯國雖然沒有必要為了周朝肝腦塗地,但是一些面子工程還是要做的,就比如要為周王室開疆拓土或者是定期述職以及繳納稅供一類的。

時間一長,周的這種制度就顯得非常落後,也無法滿足各諸侯國的野心,於是在百年之後,到了春秋初期各個諸侯國,開始逐漸膨脹自己的勢力,這個時候的周王室逐漸走向了衰微,而諸侯國們紛紛揭竿而起逐鹿中原,要說鄭國宋國和魯國的衰落,其實無非都是因為地緣、集權和傳統等方面的原因。

鄭國相比較其他兩個國家其實比較特殊的,鄭國姓姬,在春秋時期鄭國的崛起也屬於比較早的,但是鄭國有一個致命的問題,導致鄭國最終越來越孱弱,就是因為鄭國對於周王室的過分依賴,為什麼要這麼說呢?就比如周平王東遷,鄭國在其中的功勞是最大的,但是也正是因為如此讓鄭國面臨了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那就是沒有發展空間,當時鄭國與東周王室一樣,面臨著一個國土面積太小的問題,當時東周與鄭國相鄰,鄭國如果想要擴張土地,總不能鎖定了東周王室的土地吧,再加上他周圍也沒有什麼合適開拓的疆土,所以在別人都瘋狂成長的時期,鄭國卻在原地徘徊,這對於當時的春秋時期來說,其實是一個非常致命的缺點,等到春秋後期以後,鄭國的國力就越來越衰弱了,最後甚至還被韓國給滅亡了,要知道韓國可算是戰國時期一個相當弱小的國家。

魯國也是一個和周王室關係非常密切的國家,地位要比鄭國還要崇高,但是魯國最後的下場也十分悽慘,被楚國直接給滅國了,治國之道有如治家之道,如果一個人長期生活在一個舒適區的時候,他就會不思進取,就像這些國家都屬於和周天子關係很好的藩屬國,所以當年周王是分給他們的土地,也算是好的,就是中原地區。

中原地區發展相對平穩,也沒有什麼戰略縱深,都是擁有當地的原生百姓也就是所謂被開發過的土地,其實這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未必就是一個好消息,相比起那些生活在邊疆的蠻夷之國,缺乏了一種致命的競爭力,所以就導致這三個國家越來越弱小,關於宋國的滅亡,還有一個非常好笑的笑料,當時宋國就屬於古代帝王后裔,公侯伯子男中,宋國就是公爵,當時宋國非常迂腐,講求什麼君子之風,對方過河擺完陣以後,才開始進攻,在那個“蠻夷”春秋,宋國自然沒什麼競爭力!


吳老師談歷史


從地緣政治角度來說,鄭國、宋國和魯國都沒有地緣優勢。

雖然說“得中原者,得天下”,但是,這說的是一個國家雄霸中原的情況。

如果幾個國家,都擠在中原發展,則是另外一番景象。

試想,這幾個國家都擁擠在中原地區,彼此的文明程度、人口和國力水平都差不多。誰要想吞併另一家,必然受到其他國家的攻擊,往往很難成長起來。

因為在四戰之地,你要面臨的對手有很多。往往就在你快要成功的時候,背後就有諸侯國出手捅刀子了!

反倒是在當時看來偏遠的晉國、齊國、秦國和燕國,擁有地緣政治優勢。

一方面,這些國家可以享受中原文明的優越性。創造出比周邊野蠻部族更高的生產力。比如晉國,可以充分憑藉華夏的先進農耕技術,利用臨汾谷地和太原盆地的優越自然條件,發展它的農業,同時還可以利用當時先進的冶金技術,打造自己的先進軍事裝備,從而征服周邊的落後部落,幹掉赤狄和中山國,擴大自己的版圖。

圍棋裡面講“金邊銀角草肚皮”。可以說,秦國、晉國、齊國等是真正意義上的“金邊”。背靠中原,可以藉助中原文明的優勢,穩步向外擴張,當力量集聚過後,反過來又可以向中原擴張自己的勢力,並逐步滅掉中原的這些小國家。

而鄭國、宋國和魯國,則是處在“草肚皮”裡面。他們彼此混戰,互相放血,難以向外擴張。

長此以往,“草肚皮”國家和“金邊”國家此消彼長,佔據“金邊”地緣優勢的秦國、晉國等國都逐漸成為了強國,而中原的這幾個“草肚皮”小國,都在彼此的爭戰中,互相消耗,削弱了自己。

等到“草肚皮”國某一天醒來,發現自己當年看不起的邊遠小國成長為強國,而自己則變成了弱國。最終,“草肚皮”小國們被各個大國所吞併。

所以說,要想成為強國,光靠自身的努力還不夠,必須佔據擁有地緣優勢的戰略位置,才能謀求持續的發展。


一丹流青


處於四戰之地,沒有絕對的國力跟戰鬥力根本不行。後來剩下的七雄,大都是處於邊上的國家,秦國,楚國,齊國,燕國。晉國強大,別人打不過他,後來三家分晉,趙,魏,韓。韓國不行,魏國雄起一段時間,後來也歇菜了,處於邊緣的戰國跟秦國戰到了最後。 雖然說變法啦,改革啦非常重要,但是剩下來都是靠邊緣的國家,這是巧合嗎?肯定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