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为什么感觉郑国、宋国、鲁国这几个春秋初期版图相对较大、地位也很高的国家到春秋后期乃至战国却成了弱国?

张镡月


西周的分封制从周文王时开始,在王畿之内通过分封扩展周人占有的土地以及扩张势力。周武王克商以后在殷商王畿内分封邶、鄘、卫即设置了三监 ,同时分封同姓亲属以及身居要职的重臣,都在王畿之内。周成王时周公又大规模扩展分封,分封宗亲扩展周朝的疆土和统治势力。成康时期西周大量封建亲戚以为蕃屏。


分封有同姓诸侯,也有异性诸侯,有王畿之内的,也有千里之外的。比如宋国、鲁国、郑国这三个诸侯国,都是分封的诸侯,但三种情况完全不同。

宋国是殷纣王庶兄微子启的后裔。三监之乱平定后,周公以微子启为殷后以奉先祀,封于商丘立宋国。宋国是公爵国,地位很高,可以用天子礼乐奉殷商宗祀,与周为客。宋国疆域包括今天的河南东部,江苏西北,山东西南。作为中原大国的宋国不仅疆域大,而且尽是膏腴之地。宋国是“三恪”之一,虽是异姓诸侯,但在周的地位很高。


鲁国是个姬姓国,与周王室同宗,但它并不在王畿之内,远在东夷的旧地。《尚书》记载,“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候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这其中提到的“奄”在《墨子》和《韩非子》里称为“商奄”,奄的位置在现在的山东曲阜。奄国是商的与国,就是盟国、友邦,是嬴姓国,成王封周公于奄,改称鲁,周公之子伯禽就国成为始封的鲁侯。此外鲁国的特殊之处还在于,因为周公的辅佐之功,成王特许鲁国世代以天子礼乐祭祀周公。

郑国也是姬姓国,但郑国的情况又与鲁国不同。郑国获封于西周末年,本来是畿内小国。郑国的始封君名字叫姬友,据《史记*郑世家》记载姬友是“周厉王少子而宣王庶弟也。”姬友获封于郑地,郑地在陕西华县以东。周幽王时,作为西周司徒的郑伯姬友看到王朝已经行将毁灭,考虑到郑国的生存之道,决定迁徙郑国,他看中的地理位置在《史记*郑世家》里说是“洛之东土,河济之南”,也就是现在河南新郑一带。郑桓公姬友与周幽王一起被犬戎杀于骊山之下。郑桓公死后,其子掘突被郑人立为国君,掘突夺取虢、郐、邬、蔽、补、丹、依、(黑柔)十邑之地作为郑国建国的基础,这才有了春秋时期的郑国。

在春秋时期,与周为客的宋国只是表面上有高等爵位,而实际上只是个微弱小国。鲁国的地理位置偏于东夷,向西有陈、蔡、郑、曹等等许多的中原小国以及周王室的王城洛邑,并没有什么太好的发展空间。郑国更是深陷在中原小国中间,四方皆无出路。真正在春秋时期壮大起来的诸侯国都是远来居于偏远和地位并不高的诸侯国,比如秦国和楚国,正因为地处蛮荒,所以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沅汰



纵观整个春秋时期,第一强国无疑是晋国。称霸长达140年,春秋第二强国楚国称霸只有三年,春秋第三强国齐国称霸约30年。这三个国家属于第一梯队的一等强国。

第二梯队的准一等强国有吴、越、秦。

二等强国有四个:郑国、宋国、鲁国、卫国。

三等小国有陈、蔡、曹、许等。

四等不入流弱国有滑、六、英国。

在春秋时期,是二等强国中,最令人惋惜的是郑国。在郑庄公时期,本来有希望进入一等强国之列。但郑庄公没有战略眼光,不知道尊王攘夷之重要。与周天子结怨,一箭射中周天子的肩膀。这一箭射终结郑国的崛起之路。使郑国永远沦为二等强国。

郑、宋、鲁等二等强国的特点是,不具备争霸实力。若国君非要去争霸,则是自不量力,自取其辱(如宋襄公)。


二等强国虽然不具备争霸的实力,却有较大的发言权。虽不能争霸。却可以与争霸的强国讨价还价,甚至能在一些中、小规模战役中,战胜一等强国。

例如:齐国成为霸主前,齐宋联合攻打鲁国。鲁庄公当时有才干。三次战胜齐宋联军。

后来郑国也在两次中等规模战役中,两次战胜楚国。

当然,在大规模战役中。二等强国根本无力与一等强国较量。

春秋前期的关键二等强国是鲁国。宋国发生饥荒,鲁庄公救济宋国。宋国国君痛哭流涕,悔恨不该跟随齐国与鲁国为敌。在宋国的调停下,齐鲁结盟。齐鲁结盟,是齐国称霸的一个里程碑。

从春秋中期开始,郑国成为二等强国中最关键的。

由于晋国的崛起,楚国若想与晋国争霸,除了陈蔡两个三等小国外,必须有郑国的支持,才能挑战晋国的霸权,且只有两成胜算。

在大规模争霸战中,楚国唯一一次胜仗泌之役战胜晋国后。不等于楚国成为霸主。只有征服宋国,才算真正胜利。

楚国继续攻打宋国,宋国坚守数月。晋国忙着消灭境内的赤狄。没有派兵救援。宋国投降,与楚国结盟。楚国成为霸主。大会诸侯于蜀。

之后晋国国力越来越强。晋国先是鞌之战中,打败齐国,瓦解了齐楚同盟。又在麻遂之战中打败秦国,瓦解了秦楚同盟。【这两次战役都属于晋楚争霸战,而非齐晋、秦晋争霸战】

晋厉公时,郑国已经投靠晋国。郑国还伐楚国,取新石。楚国为挑战晋国霸权。把汝阴之地割让给郑国,请求与郑国结盟。

楚郑联军在鄢陵之战中惨败给晋国。从晋厉公开始,晋国成为超级霸主。晋悼公时,八年之内,九合诸侯。晋国国力、威望达到鼎盛。郑国与晋国成为铁杆同盟。

失去了郑国的支持,楚国完全失去了挑战晋国霸权的能力。

其实,宋、郑、鲁国原本就属于二等强国。在春秋末期,国力没有增强,实属正常。

吴越二国在春秋之时,国力远在郑、鲁之上,却早早被灭国。吴国在春秋后期被越国所灭。越国是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还是战国初期四大强国之一,却被楚怀王所灭。这才令人叹息!



杨朱学派


一句话总结:“都是后人不争气造成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周平王东迁以后,最先崛起的是郑国,可以说郑庄公在位的时候郑国最牛逼,由于郑庄公在周朝做卿士,但是郑庄公占着位置有不履行职责,常常不在周朝。周桓王就想把他的职位撤销,另立他人,这导致郑庄公非常不满。于是,两国交恶,周桓王召集陈、蔡、卫、虢四国讨伐郑国。结果郑庄公的部下祝聃在繻葛交战时差点把周桓王给射死,好在只射中了周桓王的肩膀,要是一箭射死,不知道郑庄公如何收场。

郑庄公在当时不仅仅挑战周天子的权威像宋国、卫国、鲁国在当时都被郑庄公打败过。只是,他死后国家一下变乱了,但是这种乱又不像齐国变乱以后在春秋还有一些话语权。但是,郑国变乱以后,就成了大国争夺的鱼肉。主要是地理位置不好,夹在大国之间。尤其是后来晋国称霸以后,郑国被晋国和楚国来回的争夺,反正不至于亡国,也无法崛起,在战国时期最终亡于韩国。

宋国之所以在春秋地位很高,当时的宋国是商纣王的兄长微子启的封国,且宋国建立之初就被封为公爵。所以,宋国的地位相当的高,向后来的齐国、晋国都是侯爵,而宋国最开始就是公爵。宋国在春秋历史上登山历史舞台,是宋襄公在位的时候。齐国霸主齐桓公晚年,为了不让齐国变乱,于是把世子昭委托给宋襄公。齐桓公死后,齐国众公子争夺君位,世子昭逃到宋国。宋襄公受命护送齐国太子回国继位,此后宋襄公仗着自己护送齐国国君有功,想代替齐桓公称霸,于是发起了一次会盟。

在会盟的时候被楚国羞辱了一番,还被捉住,好在楚国将他放了。但是,宋襄公认为楚国不讲信用,于是讨伐楚国。宋襄公号称是仁义之师,与楚国交战的时候,本来楚军在渡河的时候宋国可以趁机攻打,宋襄公觉得那样不仁不义,等楚军过河后在交战。最后,两军在泓水交战,宋襄公被楚军射中了大腿,最后宋国打败而归,宋襄公回国养伤,第二年由于伤势过重不治而亡。其实,宋襄公死后,就是楚国和晋国的天下,这两个国家一直打到三家分晋才罢休。所以,宋国自然无法崛起,主要是宋国的君主,没有什么宏图大志,和郑国一样,一直是大国争夺的对象。到战国的时候,宋国最终亡于齐国,不过齐国吞并宋国以后,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最终被五国讨伐,差点亡国。

我们再来看鲁国,其实鲁国的地位非常高。主要是鲁国曾是周公的封地,且鲁国一直被视作礼仪之邦,天子继位,或者诸侯结婚什么的,基本会邀请鲁国的国君主婚。在西周灭亡以后,西周的文化典籍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但是鲁国的礼仪文化保存相当的完整。所以,周天子东迁以后,鲁国便成为了当时的礼仪文化中心。孔子能成为大儒,主要得益于鲁国保存的经典著作很多,孔子在博览群书以后,晚年修订了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如果,不是鲁国的文化保存完整,孔子估计也编撰不出所谓的“六经”。此外秦朝统一六国以后,六国的书籍遭到了毁灭,但是鲁国的国史《春秋》却保存下来了。鲁国在历史上并不强大,但曾经也多次打败齐国,让齐国刮目相看。不过,鲁国一直是小国,他一直与强大的齐国为邻,之所以没有被吞并。就是鲁国拥有不可代替的文化,且鲁国是周天子最亲的兄弟国家,两国一直保持着亲密的联系,所以很多国家对鲁国非常的尊重。不过,在战国后期,诸侯进入疯狂的兼并时期,鲁国也没有逃脱灭亡的命运。公元前256年,鲁国最后亡于南方的楚国。


谋士说


春秋初期有四个中等强国,分别是郑国、宋国、鲁国和卫国,郑庄公时期的郑国一度成为春秋初期的第一大国;宋襄公曾和楚国争夺霸主地位;鲁国的地位一直很特殊,鲁僖公时期的鲁国实力不容小觑;卫武公勤王有功隐隐成为诸侯首领,而卫国更是在平王东迁后晋升为公爵国。可以说,春秋初期的四国是相当有分量的,但是这四个诸侯国几乎是肩并着肩紧挨在一块的,彼此实力相当,疆域相当,谁也吞不了谁,谁也兼并不了谁,想要寻求对外的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一来四国不占地缘优势,处在四战之地;二来本身四国国内的发展就比较僵化,不仅没有新东西注入,反而内乱比较严重,这在春秋初期似乎还算不得什么,但等到晋国、楚国、齐国、秦国强势发展的时候,这四国的劣势就真的拉来了国与国之间的差距,四国不仅没有实力争霸,即便是自保都要拼尽全力,后期更是直接沦为弱国。

在这四个诸侯国中,宋国和郑国都是比较特殊的。宋国是四国中唯一的初封公爵国,初封的时候疆域是方百里,诸侯建国有“方不过百里”的规定,其中公爵国和侯爵国都是方百里,当时的宋国、鲁国和卫国疆域上来说都是相同的,只是宋国是殷商遗民建立的诸侯国,因此分封的时候就是公爵国,天然地位是最高的,当然实际地位来说“以屏藩周”的鲁国和卫国的地位更高一些,他们是真正护卫周王室的存在。

与宋国、卫国和鲁国有专属封地不同,郑国一开始只是一个畿内国,郑国被分封的时候已经是西周晚期,也并没有独立建国,而是在京畿之内有采邑,郑国与周王室共命运,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郑国的发展。

不过好在郑国自建国开始连续出现了三位很有作为的国君,即郑氏三公:郑桓公、郑武公和郑庄公。正是这三位国君的不懈努力,郑国终于从畿内国中脱离出来,向东迁移,有了自己的地盘,而又因为郑桓公的牺牲以及郑武公的勤王之功,郑武公和郑庄公都做了周王室的卿士,他们利用这样的身份不断为郑国谋私利,先后吞并了不少的小诸侯国,使得郑国迅速在春秋初期崛起,成为春秋初期的第一强国,即便是齐国都不能与之争锋。

同样在平王东迁过程中收益的就是卫国,当时正好是卫武公当政,卫武公施行卫康叔政令,卫国国富民强,然后周幽王被杀后,卫武公领卫国兵士勤王,与晋国、秦国、郑国等赶走了犬戎,卫武公俨然成为诸侯之长,卫国从侯爵国升为公爵国。这是卫国最强盛的时候,但无论是卫武公还是郑庄公,都没有带领自己的诸侯国走向真正的霸主地位,反倒是齐国脱颖而出,齐桓公九合诸侯成为真正的霸主。

齐桓公去世后,宋襄公看到了机会,当时晋国还处在内乱中,齐国更因为齐桓公的去世而陷入内乱,宋襄公就带领几个诸侯平定了齐国的内乱,他籍此想成为齐桓公之后的霸主,只是宋襄公秉持礼仪,遇到的对手却是自称蛮夷的楚国,宋襄公最终还是败了。实际上宋襄公空有大抱负,但是宋国的综合实力撑不起宋襄公的野心,不过楚国也没有得逞,反而是晋文公成为新一任的霸主。

齐桓公在争霸之前,实际上鲁国还曾是齐国称霸的一个强大的对手,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地,一开始实力不弱,但在与齐国的较量中并没有占得上风,不过因为鲁国有最完备的周礼,所以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力是很强大的,鲁僖公时期的鲁国实力很强,虽然没有称霸成功,但也曾和当时的争霸国晋国和楚国正面交锋过。

因此,我们看着四个诸侯国在春秋初期实力都是不弱的,疆域也不算小,算是中等强国,但是这也仅仅是在春秋初期,当时的兼并战争还不多,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还不够激烈,争雄称霸还没有成为主旋律,因此这些国家还是挺强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形就发生了改变,他们一步步沦为弱国,不仅在争雄称霸中陪跑,甚至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这几个诸侯国没有地缘优势,后来更是沦为四战之地。在最开始,这几个诸侯国的地理位置是很好的,地处中原的中心,有先进的文化支撑,所以发展的很快,但是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没办法再发展了,因为地就那么大,你扩张也得有数,吞并点小的诸侯国没事,一旦想吞并大的,就会引来更大的战争,最后得不偿失。中原之地就那么大,人人都在抢,地处中心的诸侯国反而被动,无法对外扩张,北有晋国,南有楚国,西有函谷关以及秦国,东有齐国,所以想要对外扩张难上加难,反而自身因为处在四战之地,经常接受战火的洗礼,疲惫不堪,像郑国,夹在晋楚之间没少挨打。

其二,这几个诸侯国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开始内乱,内乱消耗国力也是惊人的。郑国自郑氏三公之后,即郑庄公之后就开始内乱,国力迅速衰落,卫国更是如此,卫国似乎一直处在内乱中。鲁国的内乱主要起自鲁国三桓,等鲁国国君终于将鲁国三桓打趴下后,外面的世界早就变了样,鲁国已然落后。这几个国家因为地处中原中心,有先进文化支撑,这本来是好事,但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国家和制度就会僵化,国内就会不思进取,反而容易出现动乱,对国家就是一种大的耗损。

其三,战斗力不强。四国虽然地处四战之地,经常有战事,但是战斗力不强,至少和晋国、齐国、楚国、秦国是没法比的,后面四个诸侯国常年和剽悍的夷狄开战、争夺地盘,战斗力自然很强悍。而中原之地的宋国、鲁国、卫国和郑国等则继续秉持礼仪之战,战斗力并不强,无法和晋国等强国争夺地盘。

第四,没有变法改革做为支撑。春秋时期诸侯国不断兼并扩张,最终剩下了十几个诸侯国,为了更进一步争霸称雄,诸侯国们纷纷进行改革变法,比如魏国的李俚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齐国的邹忌变法等,旧有的制度被新的制度取代,本身晋国分裂为韩赵魏三国,吕氏齐国被田氏齐国取代,这过程中就是旧有的制度被打破,再加上后期的改革变法,自然发展更迅猛,而秦国更是进行了彻底的改革。反观宋国、卫国等,则没有顺应时代的发展在国内进行改革变法,还在坚持原有的东西,自然无法在战国七雄并立的年代立足。


尚宫女史


一个强大的国家难道只是因为它的国土面积比较广?难道只是因为它的人口比较多?

我们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清政府在清政府晚期的时候,那个时候英国人还没有敲开清政府的大门,此时的清政府拥有全世界1/4的GDP再加上4亿左右的人口,可以说是全天下最强大的帝国,但是这个强大得打引号,为什么英国人一支远征军就把清政府搞得团团转?并且且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这是什么道理?能够请某些人出来分析一下吧,尤其是那些一说到太平洋战争艺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就说打不过肯定打不过综合国力就摆在那里,怎么可能打的过这种人?请站出来好好的解释一下。

解释的理由有很多,但是事在人为这件事情这些人永远都想不出来,他们做事情更多的只是考虑一个客观因素而放弃了。人在每件事情里面所起到的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很重要,但主观因素也需要去注意,尤其是当事人的选择,这才是真正需要值得关注的地方,不怕神一般的对手,就怕猪一般的对,打游戏的时候,生活之中或者在战争里面这条至理名言简直就是黄金定律。

当然今天说的主题并不是这个,不用去说一下人在国家发展之中所起到的作用。

当今世界之上有一个国家的崛起让人感觉十分奇怪,哪一个国家以色列这个国家坐落于沙漠之中国家,(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土地评级而且国土面积少人口也少,并且四周强敌环饲,可就是这样一个奇怪的国家,竟然能够从众多的中东国家里面崛起迈入到发达国家的行列。

这里面究竟什么起到主导因素?相信很多人都已经能说了,以色列的犹太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这个聪明从哪里得来的?又是谁给他的这个称号?

这个称号不是人给的,是她自己靠努力靠自己的事迹所拼搏出来的一个名号,我们可以去看一下战国时期这些早期的老牌强大的诸侯国,你这个时候强大,只代表您手里面握有更多的资本和更多的容错率,一旦你不力精图治不进则退的话,那你的国家在接下来浩浩荡荡的诸侯国的大便之中,将会落后于时代,被其他国家的综合国力反超。

周王朝的800载江山事实上是中国历史上面一个独特的转折时期,从这个时期开始由奴隶制转向封建制度,这个时候代表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毕竟奴隶制度要落后于封建制度,而封建制度的生产力相较于奴隶制度更加强大,所以谁能够更能下得了决心,改革改制谁就能够在街上。历史大潮之中占据主导地位,无论是率先开始变法的魏国,还是在这之后励精图治彻底变法的秦国,都是尝到了改革变法所带来的巨大好处。

或许资质上面比其他的国家稍微欠缺一点儿,实力上面也比其他国家做,但是人是一个努力的动物,通过努力就可以获得很多很多的东西,这些崛起于边陲的几个国家,比如说秦国,楚国这两个国家原先就是两个小国,可是最后靠着自己的刀剑靠着自己的励志一步一步地杀出来一条血路,尤其是秦国最后一统六国。

你能否认人在每个事情里面所起到的主观因素吗?有些人现在不成功,不成功了以后就怨天怨地说我肯定比不过他们啊,他们都是富二代官二代可往上数三代,哪个人起家的时候不是手里面穷的叮当响的,中国没有绝对的贵族,这套理论是国外带过来带偏了中国的发展,然后经某些人刻意的宣扬所宣扬出来的,可是时尚富不过三代,这个道理每个中国人都知道!


漩涡鸣人yy


01

“克段于鄢”是郑庄公走向霸业的起点。此时的他已经解除了郑国分裂的最大隐患。往后郑国的主要精力将转向对外扩张了。那接下来庄公将会怎么做呢?《左传》载:

郑共叔之乱,公孙滑出奔卫。卫人为之伐郑,取廪延。郑人以王师、虢师伐卫南鄙。

——《左传·隐公元年》

叔段出逃,他的儿子公孙滑前往卫国求援。因为自郑桓公、郑武公以来,卫、郑两国世代交战,故而卫国出兵支持叔段,为他站台。

也就是在这儿,《左传》记录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件:郑庄公拉起了一支三国联军向卫国发动报复,联军的组成包括周天子的王师以及畿内诸侯西虢国的军队。

这件事昭示了此后多年郑国建立霸权的一贯手段,那就是,

郑庄公利用了祖、父以及他本人连续三辈出任周朝卿士的政治资历,将周天子牢牢捆绑在自己的战车上,不但以天子的名义征伐四方,甚至直接调动王师及其他畿内诸侯的军队参战

公元前722年与卫国交兵只是联军行动的开始,根据《左传》的记载,此后郑庄公还组织过多次类似的军事行动:

公元前718年,郑庄公统率东周王师与邾国军队一起攻打宋国,报复宋国此前对郑国发动的东门之役;

四年之后的公元前714年,郑庄公宣称宋殇公未能按照礼制朝觐周天子,必须受到制裁,于是假托王命,以周朝左卿士的身份邀请齐、鲁两国与郑国会兵伐宋;

又过了两年,至公元前712年,郑庄公如法炮制,将同样的罪名强加于许庄公的身上,再度邀请齐、鲁合击许国;

同年,郑庄公还以周朝卿士的身份指挥虢国军队进攻宋国,并且重创宋军……

在郑庄公积极用兵的那些年里,晋国正为曲沃与翼城两系的内战所苦,无暇外顾;

秦国忙于驱逐戎狄,巩固自己在关中的根据地;

齐国远在东海之滨,进军中原的脚步遭到同样地处山东半岛且势均力敌的鲁国的阻滞;

至于楚国,它的强国之路才刚刚起步,北伐中原还只是一个尚未进入实施阶段的远景目标。

环顾宇内,此时的郑国,虽然只够得上一个中等国家的体量,但当郑庄公将郑国与东周整合为一个紧密的政治军事同盟之后,中原大地上还真没有哪一路诸侯能够独立与之抗衡。

02

郑、周军事同盟是郑国霸权的基石,可维持这个军事同盟关系的稳定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毕竟,郑庄公是以王朝卿士的身份挟天子以令诸侯,于礼法有悖;而周天子呢,权威虽然衰落,却又心有不甘。他就像一只乳虎,虽然也可能暂时屈服于郑国的铁链,却绝不会被驯化为一条温顺的看门狗。

从这个角度看去,郑、周军事同盟的结构性矛盾是难以调和的,郑庄公对东周的政治、军事资源透支得越狠,双方的冲突也就会爆发得越快。

事实上,郑国与东周的蜜月关系的确也没有维持多长的时间。虽然在周平王东迁洛邑的过程中,郑国给予了他莫大的帮助,但是到了周平王的晚年,他与郑庄公的矛盾便已趋于尖锐化了。《左传》曰: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

——《左传·隐公元年》

为了制衡郑庄公,打破他独秉周政的局面,周平王曾经一度尝试提拔西虢国的君主虢公忌父与郑庄公共治朝局。这个局面一旦成形,便会对郑庄公造成双重的损失:

一方面虢公协理朝政,东周的大小事务就不再是郑庄公一张嘴说了能算的;另一方面,虢公都坐到与郑庄公平起平坐的份儿上了,以后他虢国的军队,郑庄公还能以卿士之名随意调用吗?

因此,提携虢公的风声刚一放出来,郑庄公马上表示了强烈反对,迫使周平王收回成命,并且以周、郑双方交换人质的方式达成新的同盟协议,以弥缝业已出现裂痕的邦交关系。

可惜天意弄人,被周平王指为人质送往郑国的王子狐没能再回到成周,不久便客死郑国。公元前720年周平王驾崩,王子狐的儿子姬林即天子位,是为周桓王

年轻的新天子血气方刚,他免不了将父亲的死与郑庄公的专横跋扈联系在一起,刚一上台就宣布要继续执行祖父周平王的遗策,命虢公忌父协理朝政。

《左传》记载:

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

——《左传·隐公三年》

新一轮的周郑冲突有了明显的升级趋势。

公元前720年三月周平王去世,当月周桓王便宣布了对虢公忌父的任命,而郑庄公方面也迅速做出了响应,次月便命祭足为帅,率军割取了畿内诸侯温国尚未成熟的麦子。

向东周的畿内小邦出手,而没有直接针对成周采取行动,说明郑庄公对周桓王的警告还留有余地,但周桓王显然不领这个情,仍然固执己见,不肯妥协。

于是到了秋天,郑庄公只得再度施压,派军割取了成周的稻谷——把镰刀插到了王室的田亩上,郑国与东周的矛盾算是公开化了。

对周桓王来说,他此时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东周不仅在国防安全上倚仗郑国,在经济上同样受到郑国的制约。就在郑庄公连续两次抢夺谷物之后,《左传》记载:

武氏子来求赙,王未葬也。

——《左传·隐公三年》

郑国把钱袋子一勒紧,周桓王连给祖父周平王办丧礼的费用都挤不出来,还得派专使腆着脸去鲁国化缘。经济制裁的手段运用到这个地步,郑国颇有点儿赶狗入穷巷的味道了。

不过从郑庄公一生的执政特点来看,他虽然强势跋扈,却又谨慎节制,懂得适可而止。

就像俄罗斯现任总统普京那样——一面在新闻发布会上与美国人吵得剑拔弩张,一面又专程在小布什总统过生日的时候送去玫瑰花。

03

眼看着经济制裁的杠杆已经推到底了,再往前跨一步,周、郑双方就只能兵戎相见,郑庄公不失时机地踩了一脚剎车,在自己占据优势的情况下亲往成周朝觐桓王,意图缓和关系,开启周、郑双方间的“破冰之旅”。

但让他失望的是,周桓王这个乳臭未干的黄毛小子不但“不解风情”,而且还将郑庄公的善意错当作软弱可欺。就在两年之后的公元前715年,周桓王又颁布了两道旨意:

其一是正式任命虢公林父为周朝右卿士,与左卿士郑庄公分享权力;

其二是以“置换”的名义,索取郑国的邬、刘、苏、邘四邑,将本不属于周天子直辖的苏忿生12邑“交换”给郑国。

从地图上看,周桓公攫取的郑国四邑(标注为红圈者)中,邬邑、刘邑和葛邑都在黄河南岸

夺取前两座城池意味着把住了郑国通往成周的东大门,夺取后一座城池则解除了郑国对成周以北的黄河渡口孟津的威胁。

反观“置换”给郑国的12座城池(标注为黄圈者),全部位于黄河北岸,太行山与中条山的南麓——也就是河内之地

本来郑国的版图经营就偏重于黄河南岸,除了公元前720年赴温割麦之外,郑国绝少向黄河北岸用兵,因此郑国在河内素无根基。

再考虑到此时的黄河渡口棘津为卫国所据,东周又控扼孟津,郑国对河内的力量投送就更显困难。

漫说此时这12座城池的管辖权还属于苏国,不在周天子手中,根本不可能向郑国交割,就算真能向郑国交割,郑国也不一定能长期据守。

所以这是一次标准的空手套白狼的买卖。

周桓王祭出这么阴损的招数,似乎表明他已经下定了壮士断腕的决心,要重整成周的防务,从地缘战略上与郑国做切割。

而郑庄公似乎也不再对周桓王抱有希望了,就在桓王易地的次年,郑庄公做出了这样的回应:

庄公怒周弗礼,与鲁易祊、许田。

——《史记·郑世家》

祊是郑国助祭泰山的封地,是周宣王赐予郑国始祖郑桓公的祖产。而许田则是鲁国朝觐京师的汤沐邑。

根据西周礼制,天子分封的土地,诸侯不能私下交易。郑庄公明知故犯,向鲁国提出以祊换许的建议,为的就是要给周桓王一个难堪:

东周现在已经衰落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能守住巴掌大的王畿就不错了,巡狩四方、旅于泰山就岂是你个没落天子所能奢望的?

天子既来不了泰山,那我还留着祊田给谁助祭呢?我既然不用去助祭,那鲁国也就没必要定期来朝觐你了。

交易祊田所传递出的政治信号极其敏感,这等于明告天下,郑、鲁两国不再承认周桓王作为共主的权威了!

04

一眨眼的功夫,王朝倚重的两个姬姓雄藩同时宣布脱离中央的控制,听到这个消息,桓王愤怒至极,

于公元前707年宣布削夺郑庄公王朝左卿士的职位,并与当年秋天率领周、陈、蔡、卫四国联军对郑国发动攻击,结果在繻葛遭到了郑庄公的迎头痛击,甚至连周桓王本人都负了箭伤。

在繻葛告捷后的短时间内,郑庄公的威望因此大增,甚至连此前多年的宿敌卫国也慑于兵威,归附到了郑国旗下。

但是从长远来看,我认为,郑国霸权的衰落也正是从繻葛之战以后开始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不妨想一想后世与郑庄公同样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吧。

公元前219年,孙权上书曹操,称说天命,劝曹操即天子位。可曹操看到这封书信之后,却冷笑着对身边的幕僚们说:“瞧瞧,兔崽子想把我架到火上去烤!”

曹操一眼就看穿了,孙权的这封信表面上是恭维,私下里却想要给他下套。

如果汉献帝还在,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那曹、孙之间的关系就永远是中央与地方的上下级关系。

假如曹操代汉自立,废掉了汉献帝这张王牌,那孙权如法炮制,黄衣称朕,曹、孙之间就会变成平等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孙权不但得了实惠,还把“篡汉”的屎盆子扣到了曹操的头上,精明如曹操,能吃这个亏吗?

和曹操相比,郑庄公可就不那么精明了。原本,郑庄公的优势正如《左传》所说的那样“以王命讨不庭,不贪其土,以劳王爵,正之体也。”(《左传·隐公十年》)。

可是一易许田,再战繻葛,郑庄公虽然通过这雷霆手段迫使周桓王服了软儿,但周天子残存的威信也因此扫地殆尽。从此之后,“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成了一个只存在于历史记载中的遗迹。

天子的权威既然崩溃了,那郑庄公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也就自然而然地不复存在。此时东周已残,郑国孤立无援,仅凭一己之力,郑国能抵挡齐、楚、秦、晋四大国的强势崛起吗?

繻葛之战后的第二年,北戎南下侵略齐国,郑庄公命令太子忽率军救齐,大败戎师。感念郑国的援手,齐僖公提出要与太子忽结一门亲事,以固齐、郑之好,但太子忽却委婉地表示了拒绝,理由是:“齐大非偶”。

实话实说,多年前我第一次知道“齐大非偶”这个词并不是因为《左传》或者《史记》,而是因为张恨水的小说《金粉世家》。小家碧玉冷清秋与豪门少爷金燕西的婚姻在张恨水的理解中便是“齐大非偶”。

张恨水对这个典故的理解可能得自司马迁,因为《史记》对“齐大非偶”的解释是:

“我小国,非齐敌也。”

——《史记·郑世家》

此时的郑国当真体量那么小,不是齐国的敌手吗?当然不是!

别的不说,单从军队规模上讲,郑国在公元前718年伐卫的时候就已经建立三军,而齐国要迟至公元前685年管仲改革之后才逐步建立起与郑国相仿的军队规模。至于后来的春秋霸主晋国,到公元前661年也不过扩编到上、下两军而已。

太子忽所说的“齐大非偶”,并不是说齐大郑小,自惭形秽,而是担心自己一旦擅自与齐国联姻,父亲郑庄公会猜忌他外结强援,图谋不轨。

太子忽是一个严守政治规矩的好儿子,但郑庄公却算不得是个善于治家的好父亲。就在太子忽拒婚的当时,郑国大夫祭仲劝他道:

君多内宠。太子无大援,将不立,三公子皆君也。”

——《史记·郑世家》

郑庄公宠幸女人太多了,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都巴望着让自己的儿子取代太子。公元前701年,一代强人郑庄公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的身后事不幸被祭仲言中了。

庄公尸骨未寒,几个儿子便因夺嫡闹得不可开交,郑国从此陷入了长达20余年的内乱纷争。当这轮动荡终于过去的时候,齐桓公已像巨人一般在东方强势崛起,齐大郑小,终成事实。郑国三公所创立的光辉时代也就此永远地埋入了历史的尘埃之中。


晋公子


欧陆3春秋mod可以去体验一下,郑宋鲁卫,地处中原四战之地,周边又是些中原体系内的小国,春秋早期,周天子的体系还是有约束力的,不像后期和战国礼乐崩坏,你要吞掉中原体系内的小国,恶名很高,很容易遭到其他国家围攻,所以扩展很难,基本吞一国的消停好多年来消恶名,而晋齐楚秦则地利位置比较好,有蛮夷,打蛮夷吞地恶名就低了,中原众国基本都支持,晋国可以北上打狄人,齐国可以打东方的夷人和北方的狄人,秦国可以打西方的戎人,楚国本就是南蛮,可以不在乎中原国家的看法,中原国家谁边打,而且这四个国家基本处在中原核心地带的边缘,恶名高了,中原国家还要爬山涉水过来,就春秋那交通条件中原君主想想都牙疼,等到了春秋中期,这四国都通过打周边蛮夷发展壮大了,中原小国已完全不是对手,于是最强大的晋楚相继对中原诸侯下手,小国直接吞并,大国听话就当小弟,不听话就拉着一帮小弟削你,如此到中期郑宋鲁基本就没啥壮大的机会了


legolass


中国有句老话,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中国自古讲求盛极必衰四个字,所以中国古代的历史进程也一直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状态,尤其是在春秋战国时候,局面瞬息百变,很多朋友发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在春秋初期的时候,郑国、宋国和鲁国都属于版图比较大,国力也很强大的国家,但是到了春秋末年却变成了弱国。

孟子说过春秋无义战,在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互相吞并其实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并且不需要任何的仁义道德,只是为了扩张自己的野心,当时楚国就曾经说过自己是蛮夷,在春秋之前一直是由周统治,周主要实行的是分封制和宗法制度,所以周对于各诸侯和功臣以及帝王后裔采取的都是封土建国的政策,这个制度让周王室和这些诸侯国和平相处了许多年,当时的周王室地位还是非常高的,这些诸侯国虽然没有必要为了周朝肝脑涂地,但是一些面子工程还是要做的,就比如要为周王室开疆拓土或者是定期述职以及缴纳税供一类的。

时间一长,周的这种制度就显得非常落后,也无法满足各诸侯国的野心,于是在百年之后,到了春秋初期各个诸侯国,开始逐渐膨胀自己的势力,这个时候的周王室逐渐走向了衰微,而诸侯国们纷纷揭竿而起逐鹿中原,要说郑国宋国和鲁国的衰落,其实无非都是因为地缘、集权和传统等方面的原因。

郑国相比较其他两个国家其实比较特殊的,郑国姓姬,在春秋时期郑国的崛起也属于比较早的,但是郑国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导致郑国最终越来越孱弱,就是因为郑国对于周王室的过分依赖,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就比如周平王东迁,郑国在其中的功劳是最大的,但是也正是因为如此让郑国面临了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那就是没有发展空间,当时郑国与东周王室一样,面临着一个国土面积太小的问题,当时东周与郑国相邻,郑国如果想要扩张土地,总不能锁定了东周王室的土地吧,再加上他周围也没有什么合适开拓的疆土,所以在别人都疯狂成长的时期,郑国却在原地徘徊,这对于当时的春秋时期来说,其实是一个非常致命的缺点,等到春秋后期以后,郑国的国力就越来越衰弱了,最后甚至还被韩国给灭亡了,要知道韩国可算是战国时期一个相当弱小的国家。

鲁国也是一个和周王室关系非常密切的国家,地位要比郑国还要崇高,但是鲁国最后的下场也十分凄惨,被楚国直接给灭国了,治国之道有如治家之道,如果一个人长期生活在一个舒适区的时候,他就会不思进取,就像这些国家都属于和周天子关系很好的藩属国,所以当年周王是分给他们的土地,也算是好的,就是中原地区。

中原地区发展相对平稳,也没有什么战略纵深,都是拥有当地的原生百姓也就是所谓被开发过的土地,其实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未必就是一个好消息,相比起那些生活在边疆的蛮夷之国,缺乏了一种致命的竞争力,所以就导致这三个国家越来越弱小,关于宋国的灭亡,还有一个非常好笑的笑料,当时宋国就属于古代帝王后裔,公侯伯子男中,宋国就是公爵,当时宋国非常迂腐,讲求什么君子之风,对方过河摆完阵以后,才开始进攻,在那个“蛮夷”春秋,宋国自然没什么竞争力!


吴老师谈历史


从地缘政治角度来说,郑国、宋国和鲁国都没有地缘优势。

虽然说“得中原者,得天下”,但是,这说的是一个国家雄霸中原的情况。

如果几个国家,都挤在中原发展,则是另外一番景象。

试想,这几个国家都拥挤在中原地区,彼此的文明程度、人口和国力水平都差不多。谁要想吞并另一家,必然受到其他国家的攻击,往往很难成长起来。

因为在四战之地,你要面临的对手有很多。往往就在你快要成功的时候,背后就有诸侯国出手捅刀子了!

反倒是在当时看来偏远的晋国、齐国、秦国和燕国,拥有地缘政治优势。

一方面,这些国家可以享受中原文明的优越性。创造出比周边野蛮部族更高的生产力。比如晋国,可以充分凭借华夏的先进农耕技术,利用临汾谷地和太原盆地的优越自然条件,发展它的农业,同时还可以利用当时先进的冶金技术,打造自己的先进军事装备,从而征服周边的落后部落,干掉赤狄和中山国,扩大自己的版图。

围棋里面讲“金边银角草肚皮”。可以说,秦国、晋国、齐国等是真正意义上的“金边”。背靠中原,可以借助中原文明的优势,稳步向外扩张,当力量集聚过后,反过来又可以向中原扩张自己的势力,并逐步灭掉中原的这些小国家。

而郑国、宋国和鲁国,则是处在“草肚皮”里面。他们彼此混战,互相放血,难以向外扩张。

长此以往,“草肚皮”国家和“金边”国家此消彼长,占据“金边”地缘优势的秦国、晋国等国都逐渐成为了强国,而中原的这几个“草肚皮”小国,都在彼此的争战中,互相消耗,削弱了自己。

等到“草肚皮”国某一天醒来,发现自己当年看不起的边远小国成长为强国,而自己则变成了弱国。最终,“草肚皮”小国们被各个大国所吞并。

所以说,要想成为强国,光靠自身的努力还不够,必须占据拥有地缘优势的战略位置,才能谋求持续的发展。


一丹流青


处于四战之地,没有绝对的国力跟战斗力根本不行。后来剩下的七雄,大都是处于边上的国家,秦国,楚国,齐国,燕国。晋国强大,别人打不过他,后来三家分晋,赵,魏,韩。韩国不行,魏国雄起一段时间,后来也歇菜了,处于边缘的战国跟秦国战到了最后。 虽然说变法啦,改革啦非常重要,但是剩下来都是靠边缘的国家,这是巧合吗?肯定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