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山雨欲来,晋国老臣一眼洞穿,这个没娘的孩子太子之位危在旦夕

山雨欲来,晋国老臣一眼洞穿,这个没娘的孩子太子之位危在旦夕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要搬倒太子申子这座大山,国之栋梁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何况除了太子申生以外,郦姬的儿子奚齐还有两位潜在而强硬的竟争对手,就是晋献公除了太子申生以外的另位两个儿子,夷吾和重耳。

亲而离之。这娘们懂兵法。

有这三个儿子在献公身旁就显不出她儿子来,她得把他们从老爷子身旁支开才好下手。

这办法就是欲擒故纵。

山雨欲来,晋国老臣一眼洞穿,这个没娘的孩子太子之位危在旦夕她掏出私房钱又搭上色相,买通了献公的两个大夫梁五和东关嬖五,让他们对献公说,您的三个儿子都长大了,该为您出把力了,也可以借机历练历练。曲沃是您的老根据,祖宗陵寝所在,不派一个威行素著的儿子去怕撑不起场面。另外,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夷狄虽被我们击败,但仍是贼心不死,蠢蠢欲动,屡屡犯边,不可不防。

我们的意见是,不如派太子申生镇守曲沃,派公子重耳,夷吾镇守边境军事重镇蒲地和屈地,国有栋梁屏藩,君上方可高枕无忧。"

献公一听觉得在理,就采纳了他们的意见,把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夷吾和其他儿子都打发到外地,京城里只留下骊姬两姐妹的儿子。

日亲益亲,日疏益疏,亲情友情都是如此。

申生他们离开了献公,献公遂把全部的注意力和父爱都倾注在这两个小儿子犹其是奚齐身上。

爱乌及乌,由于骊姬独得献公恩宠,她的儿子奚齐也被献公格外看重。

山雨欲来,晋国老臣一眼洞穿,这个没娘的孩子太子之位危在旦夕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草木易为春。在骊姬的笼络殷勤和魅惑下,加之梁五或东关嬖五等一帮弄臣的鼓惑,一来二去,天长地久,太子申生和重耳,夷吾等其他儿子在他心里渐渐的失去了份量,他不知不觉的萌生了易储(换太子)的念头。

骊姬阻断淡化父子亲情的第一步目的达到了。

骊姬易储的阴谋还是没逃过一些明白人的眼晴。

山雨欲来,晋国老臣一眼洞穿,这个没娘的孩子太子之位危在旦夕 早在 公元前660年(晋献公十七年),晋献公一举剪灭了霍国,魏国,耿国等地,疆域得到了极大的扩展,他赐给了有功之臣一些土地,不知出于什么心理,他把太子也算在内,把曲沃赐给了太子。

储君也是君,怎能与臣子同列?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那个曾经给献公出主意屠灭宗室的大夫士蔿看出了端倪。

他是太子党。他对太子说:"你的太子之位怕是坐不稳了。"

一语即出,把沉浸在刚得到封地的喜悦中的太子惊出了一身冷汗,忙问道:"大夫何意?申生愚钝,望有以教我"。

士蔦挖筋剔骨的分析道:"你爹死后,以后整个晋国都是你的,现在急巴巴的赐块地给你,这是什么意思?再者说,你是储君,怎能享受臣子的待遇和赏赐?据老夫看来,只有一个原因,你爹变心了,你的太子之位即将不保!"

申生不蠢,他品得出来士爲这样一番合情合理的分析决不是空穴来风,危言耸听,他的心顿时哇凉哇凉的。

呆怔了半晌,不谙世事,缺乏权变的他喃喃自语,又象是问士爲又象是问自已:"这该如何是好?"

士爲是看着申生长大的,太子现在这神态他是又着急又心疼。

他是从血雨腥风中滚过来的老臣,政治的阴险和残酷(其中很多他是设计者,参与者,亲历者)远非年轻的太子申生稚嫩的肩膀所能承担所能想象,以他丰富的从政经验和阅历看来,他敢断死,如今宠妃在宫,弄臣在朝,少弟长成,父子相疑,储位危悬,这对太子是极为不利的,如恋位不去,别说继位无望,很可能性命难保!

毒蛇啮腕,壮士断臂!他准备放个大招!

山雨欲来,晋国老臣一眼洞穿,这个没娘的孩子太子之位危在旦夕 想到这里,他果断的对申生提出了如下建议:"为今之计,你只能退出储君之位,效法吴太伯(又称吴泰伯,是周部落(后来的周朝)首领古公亶父的长子,由于父亲看好三弟季历之子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而有意把王位传给季历以便再传给姬昌,他遂和二弟仲雍主动让贤,避居江东,成为后来吴国的始祖,从而保全了父子兄弟之情,避免了一场父子相残,同室操戈的惨剧,自已也赢得了谦让的美名,流传千古。),远走他方,避祸于外,只有这样,你才有可能得以保全。”

人生如股市,要学会适时止损。

申生不是不懂而是不舍。

他不甘心万里江山,一国之君换来的是亡命天涯,一无所有,这个巨大的落差他根本接受不了。

他也不相信,自已的父王会如此绝情如此狠心。

抱着对自已前途和对父王渺茫的期望,他谢绝了士爲的建议。

士爲长叹一声,痛苦的闭上了眼睛,两行老泪潸然而下……。

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