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中考語文輔導好資料,文學文化常識歸納

中考語文輔導好資料,文學文化常識歸納


中考語文輔導好資料,文學文化常識歸納



中考語文輔導:文學文化常識歸納


1、《鼎湖山聽泉》作者是謝大光,當代散文家。

2、《林中小溪》選自《林中水滴》,作者普里什文,蘇聯作家。

3、《飛江滴翠記黃山》是一篇解說詞,是為電視旅遊風光片《話說長江》中黃山部分而寫的。作者柯藍,當代散文家、小說家。

4、《畫山繡水》作者楊朔,現代散文家,原名楊毓晉,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集《北黑線》和中篇小說《三千里江山》等。

5、《山泉水暖》是一篇敘事散文,作者是碧野,當代作家。

6、《看雲識天氣》體裁是說明文,作者朱泳焱,著名語文特級教師。

7、《大自然的語言》是一篇說明文。

8、《塞下六首(其一)》(五月天山雪)作者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詩人,因其詩風輕靈、飄逸,被後人稱為“詩仙”。

9、《涼州詞》作者是王之渙,唐代詩人,字季淩。其詩善寫邊塞風光,意境雄渾。“涼州詞”是唐代樂府《涼州歌》的歌詞,屬樂府歌,多以邊塞生活為題材。

10、盧綸,唐代詩人,字允言,“大曆十才子”之一,詩風雄壯,多為送別酬酢、軍旅生活。《塞下曲》(月黑雁飛高)是他代表作品。

11、《惠崇二首》(其一)作者是蘇軾。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宋代著名文學家,“唐宋文學八大家之一”。

12、《故鄉》體裁是短篇小說,選自《吶喊》,作者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現代著名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

13、《我的叔叔于勒》是短篇小說,作者莫泊桑,法國作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羊脂球》、《項鍊》,長篇小說《俊友》等。

14、《在烈日和暴雨下》節選自長篇小說《駱駝祥子》,作者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現代作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駱駝祥子》、《四世同堂》等,中篇小說《月牙兒》、《我這一輩子》等,劇本《茶館》、《龍鬚溝》等。

15、《多收了三五斗》是一篇短篇小說,作者葉聖陶,現代著名作家,兒童文學作家、教育家。原名葉紹鈞。主要作品有童話集《稻草人》,短篇小說集《隔膜》,散文集《腳步集》,長篇小說《潘先生在難中》,短篇小說《多收了三五斗》等。

16、《關雎》、《蒹葭》都選自《詩經》,《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錄了西周初年到春秋時期五百多年間產生的詩歌作品305篇,又稱“詩三百”。《詩經》按體制分為風、雅、頌三類,表現手法是“賦、比、興”。

17、《成功》選自《流行哲理小品?中國卷》,作者季羨林,北京大學教授、中科院士、著名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作家。

18、《創造學思想錄》作者是羅吉爾?馮?奧赫,美國思維科學學者。

19、《學問和智慧》選自《理趣小品》,作者羅家倫,現代學者、教育家、思想家。

20、《論美》選自《培根論人生》,作者弗蘭西斯?培根,英國哲學家,英國唯物主義和現代實驗科學的始祖。

2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選自《孟子·公孫丑下》。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一書是孟子以其弟子萬章等著,是儒家經典之一。

22、散文《白鷺》,作者郭沫若,原名郭開貞,號尚武,是我國現代著名的作家、文學有、詩人、劇作家、考古學家、思想家等。主要作品有詩集《女神》、話劇《屈原》等。

23、茅盾,原名沈德鴻,字雁冰,現代著名作家,《簡單的故事,精緻的情節》是他為當代女作家茹誌鵑的短篇小說《百合花》所作的文學評論。

24、《寧靜而深沉的意境》是當代詩人曾卓為魯藜的現代詩《一個深夜的記憶》所作的詩歌評論。魯藜,現代詩人。

25、《鄉愁》選自《白玉苦瓜》,作者是臺灣著名教授詩人余光中。

26、《陳涉世家》選自《史記?陳涉世家》,司馬遷,字子長,西漢夏陽人,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書,全書共130篇,記載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和茂密3000年間的歷史。

27、《桃花源記》,作者陶淵明,一名潛,字元亮,世稱靖節先生,東晉大詩人。

28、《與朱元思書》是一篇駢文,選自《六朝文絜譯註》作者吳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學家。駢文,是一種文體,起源於漢魏,形成於南北朝,全篇以雙句為主,講究對仗、聲律、藻飾。

29、《捕蛇者說》是柳宗元被貶到永州時寫的,柳宗元,字子厚,河東解人,世稱柳河東。唐代著名文學家,“唐宋文學八大家”之一,著有《柳河東集》。

30、《岳陽樓記》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諡號文正,北宋初期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著有《范文正公集》。

31、《醉翁亭記》作者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諡號文忠,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唐宋文學八大家”之一。

32、《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是李煜降宋後囚居汴京時作。李煜,五代時南唐國主,字重光,世稱李後主。相見歡,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又名“鳥夜啼”。

33、《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作者為晏殊,字同叔,北宋詞人,著有《珠玉詞》。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