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想要种出颗粒饱满的花椒?这样培育的幼苗,才好养活

花椒是大众喜爱的,也是必备的调味料之一。而栽培花椒的土壤条件比较特别,适合在中性和酸性土壤中种植,尤其是通过石灰岩钙质土壤栽培,花椒的生长会更加好,因为适应能力比较强,十分适合在山地区域种植。但是花椒的种子外壳十分坚硬,而且具有一层厚厚的油脂蜡质,吸收能力比较弱,所以经常会出现发芽困难的问题。今天就带大家分享一些花椒种植的相关知识。


想要种出颗粒饱满的花椒?这样培育的幼苗,才好养活

一、采种以及种子处理

一般来说,种植花椒的朋友可以通过筛选母树来进行采种。作为母树,必须具备生长旺盛、未发生病虫害以及壮龄等特点。采摘成熟的花椒,然后将果实摊晒阴干,等待果实裂口。一段时间后种子会从果皮脱出,然后清除杂志净重。种子一定要避免被曝晒,因为可能会让种子内的挥发性油流失,对发芽不利。

选出种子之后,就要对种子进行处理,一般采取“灰拌种”和“沙藏”。灰拌种需要先通过清水浸泡筛选出空种,然后将剩下的种子与纯净、细密的草木灰混合(占据种子重量1/3),然后放在室内通风处一段时间,即可播种。

沙藏的话,则是将种子和湿沙混合均匀,然后选择排水良好、而且避风的地方挖沟埋好,深度大概是60-80cm。挖坑时,先在坑底放10cm厚的湿沙,然后把混好的种子放进去,然后再埋一层10-20cm厚的湿沙,然后在表面培一个土堆。等到3-4月份,1/3的种子尖端露白厚,就可以播种。

想要种出颗粒饱满的花椒?这样培育的幼苗,才好养活

二、整地做畦、适期播种

育苗地最好选择一些具备灌溉条件的沙壤区域,有利于花椒的生长发育,也方便管理,要注意的是种植地要轮作2-3年。播种前要对种植地进行处理:先进行耕地,深度大概是30-40cm,然后施基肥,每亩地大概施土杂肥或者是腐熟农家肥6000-8000kg。然后需要起畦,宽度1-1.2m,然后进行灌水,保持土壤湿度,就可以开始播种了。

早播的花椒一般是在3-4月,等到土壤解冻后再进行。地表10cm以下温度达到8-10℃即可波播种,此时播种的种子只能用沙藏方法进行处理,才能保证种子出苗早、出苗齐。

播种前要充分灌水。首先在畦内开沟,深度2-3cm即可,然后均匀撒种,覆土整平,再用地膜覆盖畦面,用土压实地膜周围,增加低温。等到幼苗长出两片芽叶时,一般气候已经回暖,此时要记得将地膜破出小口炼苗,帮助花椒幼苗适应放苗后的环境条件。

想要种出颗粒饱满的花椒?这样培育的幼苗,才好养活

三、田间管理

1、 防止日灼。

花椒育苗期需要注意遇到高温曝晒的天气,要及时建小拱棚。以免幼苗刚出土,就被晒焦嫩芽。此时需要监控小拱棚内的温度变化,并且保持棚内温度不超过30℃,湿度保持80%。而且当大部分幼苗出土时,为了通风炼苗,应该逐渐撤掉地膜。

2、 间苗移植、中耕除草

当花椒幼苗长到5-10cm的高度时,要根据情况间苗定苗。幼苗株距要保持5cm以上,所以可以将种植密集的地方,移植到缺苗的地方。花椒幼苗移植阶段,以长出3―5片真叶的状态比较适宜,阴天移植可以提高幼苗的成活率。此外,记得在移栽前2-3天灌水,方便移植和保护幼苗的根。

在幼苗生长期,需要中耕2-3次,结合除草进行。因为中耕可以疏松土壤,防止板结,提高通透性,有利于花椒幼苗生长发育。

3、 肥水管理

春播的花椒幼苗,在5-6月进入生长发育盛期,也是肥水需求量最大的时期,所以此时要结合灌溉水追肥1-2次。追肥主要是速效肥,促进幼苗生长。此外,幼苗在出土前不能大水漫灌,会造成土壤板结,导致幼苗出土困难。如果发现土壤太干,可以考虑喷水。如果降雨比较多的地区,一定要做好排水防涝的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