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4 古代张榜通缉,把犯人画的四不像,能抓住人吗?

影视作品中,官府要抓罪犯的时候,请画师给罪犯画像,再将画像张贴到城门口,布告百姓,声明抓到罪犯者赏银百两云云。问题是,这种画像经常画的四不像,百姓按图索骥,能够识别混迹人群中的罪犯吗?

古代张榜通缉,把犯人画的四不像,能抓住人吗?

答案是不能。画像受到画师的绘画水平和想象力影响,能有百分之五十的相像已经很难得了。而且画像是死的,人是活的,即便是21世纪的现在,画像和本人相似度百分之百,没有受过训练的普通人,要从人群中甄别罪犯也很困难。

古代张榜通缉,把犯人画的四不像,能抓住人吗?

古代张榜通缉,把犯人画的四不像,能抓住人吗?

没有人会傻到像李逵一样,杀了人还保持老模样,大摇大摆上街招摇。鲁智深和武松打死人,一个化身和尚,一个化身头陀,即使他站在布告前,又有谁能认得出来?

所以真实的历史,和影视剧中演的一样,很少听说有哪个罪犯,是百姓按海捕文书所画,将罪犯举报或扭送官府的。

古代张榜通缉,把犯人画的四不像,能抓住人吗?

事实上官府也不傻,没有期望贴几张涂鸦,就将罪犯捉拿归案。他们这么做,另有深意。

其一是广而告之,说张三李四犯罪了,告诉平日里认识罪犯的乡里乡亲,包庇罪犯会被连坐,而举报罪犯有赏。这样一来,张三李四就名誉扫地,再也无法在原有的环境中生存了。

古代张榜通缉,把犯人画的四不像,能抓住人吗?

古代张榜通缉,把犯人画的四不像,能抓住人吗?

其二是杀鸡给猴看,说张三李四这样做犯了朝廷的法令,谁敢仿效,将与之同罪。一个榜样,好过一百句普法教育。这样威慑百姓的机会,官府当然不会放过。

其三是应付上司和受害者家属,说抓捕张三李四我们很努力,一直在进行。从古到今,走过场都是官府的日常事务之一,有许多公务几十年如一日,都是正在进行时。

古代张榜通缉,把犯人画的四不像,能抓住人吗?

在古代,真正让罪犯在人群中无所遁形的,是另外一件法宝-----查户口。古代人员流动没有现在这么频繁,而且很早就产生了保甲制度,一人犯罪邻里连坐,只要这个村来了外人,马上就会被甲长和保长上报,各级小吏会上门核实身份,甄别这个外人到底是良民还是罪犯。专业人士出马,罪犯要隐藏身份就没那么容易了。

古代张榜通缉,把犯人画的四不像,能抓住人吗?

再后来,商鞅发明了“照身贴”,也就是身份证的雏形,将常住人口的基本资料和详细特征都记录在案,登记造册。已经被判罪的人,为了防止其越狱,脸上会像林冲一样被刻字,一旦逃跑,很容易便会被认出来举报。

有了保甲制和照身贴,罪犯要在古代逃匿,可以说是困难重重。也难怪梁山好汉犯罪以后,只有啸聚山林,落草为寇一条道走到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