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銀行這種產品收益大漲55%!值得買嗎?

銀行這種產品收益大漲55%!值得買嗎?

如果有錢,辦理存款不如辦理大額存單

| 真話財經(ID:zhenhuacaijing)原創

央行最近公佈的一個數據,揭開了商業銀行“缺錢”的真相,為了獲取資金,銀行已經使出渾身解數。

“缺錢”對銀行來說不是好事,但對普通老百姓來說就是賺錢的機會。“缺錢”說明錢貴了,錢貴了利息就會上升。

之前,為了吸收更多的錢,銀行會上浮存款利息,有些銀行可以上浮40%。不過,和“大額存單”相比,傳統的存款就弱多了。

01

“大額存單”到底是什麼鬼?從字面意思理解其實就知道了,通俗說就是金額比較大的存款,本質上也是一種存款,也可以保本保息。

不過,大額存單和普通存款還是有一些區別的。

1、額度大。這是大額存單區別於普通存款的最顯著特徵之一。

我們在銀行辦理存款,起點是非常低的,幾塊錢到幾千萬都能存,但大額存單就不一樣了,個人辦理起點金額為30萬元,不過最近有銀行為了吸收存款,也有20萬可以辦理的。

公司(非金融)辦理的起點是1000萬元,比如,之前餘額寶的一部分資金辦理的就是大額存單業務。

2、收益高。這主要是和普通存款相比,如果和貨幣基金、P2P(比如真融寶)相比,優勢其實並不明顯。

大額存單收益為什麼高於普通存款,最重要的原因還是額度比較大。你想,銀行通過一單,就能吸收很多資金,自然給的利息高一些。

大額存單的計息方式一共分為兩種,固定的利率和浮動的利率,目前已經發售的利率普遍上浮了40%(聽說有55%的),高於銀行定期存款。

3、風險低。上面也說了,大額存單本質上是一種大額的銀行存款,既然是存款,那麼本金和利息還是有保障的,這種業務也被納入存款保險範圍之內。

不過,在這裡要強調一下,按照存款保險制度,最高賠付是50萬,所以,如果你非常信不過一家銀行,可以在多家銀行辦理大額存單業務,把雞蛋放到不同籃子裡。

4、提前取出,利息收益更划算。普通定期存款如果提前支取,提前支取的部分全部要按照活期利率計息。

打個比方,你存了5年,利率為4%,到第4年的時候有突發情況需要提前支取,那麼只能按照0.3%的活期利率計息,吃大虧了。

但是大額存單不一樣,是按照“靠檔計息”的方式計算利息的,比如你存了3年期大額存單,利率是3.99%,滿2年的時候提前支取,可以按照2年期大額存單的利率3.05%計息。

除了提前支取,大額存單還可以轉讓,只要你找到願意接手的客戶,談好利息,一起去銀行櫃檯就可以辦理,這樣可以少損失利息收入。

從上面四點可以看出,如果有錢,和在銀行直接辦理存款相比,還是辦理大額存單更划算,你需要做的就是先湊夠二三十萬。

02

今天為什麼要給大家介紹大額存單,最重要的是大額存單的利息又漲了。前兩週看的時候,很多銀行還是上浮40%左右,現在已經可以上浮55%了。

有媒體今天(5月24日)報道,近期各銀行紛紛上調大額存單利率,幅度普遍較基準利率上浮40%至50%,部分城商行100萬元起存的大額存單漲幅甚至達到55%。

之前,率先開始利率上浮的是大型銀行。4月14日,建設銀行推出一年期利率2.175%的大額存單,較基準利率上浮45%。隨後,農業銀行和中國銀行也推出較基準利率上浮45%的一年期大額存單。

進入5月份,多個銀行加入“漲價潮”,截至目前,工商銀行、交通銀行以及招商銀行、華夏銀行、興業銀行等股份制銀行,上海銀行、青島銀行等城商行均已調高大額存單利率。

“上浮55%”意味著什麼?目前一年期定存基準利率是1.5%,上浮55%後是2.325%,其實並不高,但是期限長一點收益就很明顯了。

比如,浦發銀行的三年期大額存單,起存金額20萬元、30萬元、50萬元、100萬元,對應利率分別為3.75%、3.85%、3.9%、3.99%。

招商銀行三年期大額存單,起存金額20萬、30萬、50萬、100萬,對應利率分別為3.85%、4%、4.07%、4.13%。

如果單看利率的話,4.13%的利率已經快趕上餘額寶了。而且流動性也不差,錢放在銀行也可以更放心。

所以,如果放在“存款”這個範疇,大額存單的收益已經非常可觀了。但是如果放眼整個理財市場,比如貨幣基金、P2P,這個收益確實沒有什麼競爭力。

同樣是一年期,真融寶的收益是8.5%,而且投資門檻也沒有那麼高,所以追求更高收益的投資者可以考慮此類產品。

另外,還有收益更高的,如果能拿出100萬辦理大額存單,可以去正在“搶人”的城市購買房產,未來的收益也不會低。

03

大額存單業務在銀行一直有,為什麼現在就成為網紅產品了呢?

其實,商業銀行集體上浮大額存單利率與監管層釋放的政策信號有直接關係,央行行長易綱之前就說過,我國正在進行利率市場化改革,目前中國仍存在一些利率“雙軌制”。

打破雙軌制就是讓存貸款基準利率和貨幣市場利率逐漸統一。隨後,全國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召開會議,提出根據不同類銀行按不同幅度放寬大額存單利率上限。

最重要的是,就像上文中提到的,銀行真的缺錢了,普通存款利息那麼低,吸引力非常有限,大額存單利率上調也與銀行攬儲壓力增加有關。

最近一年多,M2增速持續放緩,商業銀行吸收負債(存款)困難。過去銀行吸收負債困難時,可以通過發NCD、貨幣市場拆借來解決,但是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監管部門不斷加強在此方面的監管,要求金融機構降低同業負債的比例等,使得現在一般性存款,普通居民儲蓄存款和企業存款顯得更加寶貴。

央行最近發佈的數據顯示,4月居民存款大降了1.32萬億元,存款流失越來越嚴重了。

據《新京報》願意城商行人士的話稱,目前的存款大漲“不是激烈,而是慘烈!”

在金融市場化程度較高的地方,金融服務網點早已飽和,加上互金等機構的滲透,存款增量越來越少。

為了吸引存款,有銀行會給客戶許諾,除了利息,還會額外再給客戶兩萬元,而這個兩萬元的費用來自網點的“營銷費用”。

另外,還有銀行拉存款已經“像賣保險”了,銀行甚至把存款業務人員拉到一個地方進行集訓,在季度或者月度初的開門紅戰役中進行營銷,甚至主動上門營銷。

可見,銀行為了吸引資金已經想了很多辦法,而大額存單作為一種既正軌又有效(一次吸收的額度大)的方式,自然會被銀行重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