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3 張發明教授:不要讓病人按照教科書合情合理死亡

張發明教授:不要讓病人按照教科書合情合理死亡

作者|小生

來源|醫學界消化肝病頻道

當前中國接受過糞菌移植治療的患者有近4000例,其中約2/3都是由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腸病中心主任張發明教授的團隊完成。

张发明教授:不要让病人按照教科书合情合理死亡

一些疾病,在傳統治療手段束手無策的時候,能夠想到糞菌移植,對病人來說是一個非常珍貴的機會,如果沒能想到,就等於讓病人按照教科書合情合理的死亡。

5月11日~5月13日,2018中國腸道大會在北京舉行。會議前夕,身為大會執行主席,張發明教授接受了《醫學界》採訪。他說:“因為中國教科書裡還沒有寫入糞菌移植,但作為近些年突破性的醫學進展,在國外已經被寫入了指南”。

糞菌移植指的是將健康人糞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腸道內,從而重建新的腸道菌群,實現腸道及腸道外疾病的治療,如今已經被用於難辨梭狀芽孢桿菌感染等多種菌群相關性疾病治療和探索性研究。

難辨梭狀芽孢桿菌感染是糞菌移植治療應用的經典案例。張發明教授表示,最近幾年難辨梭狀芽孢桿菌感染人群越來越多,當傳統抗生素無法解決這種病菌感染的時候,臨床發現通過糞菌移植竟然可實現90%的患者一次性治癒,如今已經成為世界公認的治療方案,如此強大的治療效果帶來的反思和啟發很大。

國外過去對難辨梭狀芽孢桿菌感染治療的指南推薦為患者第三次復發時使用糞菌移植治療,但今年最新指南已經進行了更新,病人在第二次復發時就可使用。具體到中國,張發明教授說:“中國就不能按照這個指南推薦去做了,因為中國絕大部分地區還沒有實現對難辨梭狀芽孢桿菌的檢測,所以也就無從判斷是第幾次復發,因此我們推薦意見是隻要臨床判斷是這種感染,常規治療遇到困難,就可以考慮糞菌移植治療。”

張發明教授是率先在中國開展現代標準化糞菌移植的醫生,從菌群的分離到移植到患者體內,他的團隊率先實現了標準化操作。如今,他的團隊除了臨床應用治療外,還主要進行著糞菌移植多種疾病適應症的探索,研究到底哪些疾病類型適合這種治療方式,為未來臨床應用提供更多證據。

與糞菌移植的不解情緣

“可以肯定的是,一定不僅僅是難辨梭狀芽孢桿菌感染,有些疾病被寫入新的指南只是時間問題。”張發明教授說,“身為醫生應該為未來指南更新提供更多新的證據,而不是等待其它國家指南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去做。

張發明教授涉入糞菌移植領域始自於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院,本來他去那裡是為了學習內鏡微創治療技術。在一次與同事們一起小組午餐會中,他第一次瞭解這個話題,並且深受震動,從此萌生了濃厚興趣,並定下“小目標”——要將糞菌移植標準化。

身為醫生,張發明教授在臨床上見到過太多當前醫學無能為力的病例,感受過太多的無力和無奈,因此當他聽到有一種新技術能夠做到力挽狂瀾,對他來說這種技術一定值得投入時間和精力,甚至投入一輩子。因此他當時就做了一個決定,把自己的研究方向轉到了糞菌移植上。

當時張發明投入糞菌移植研究的消息在國內受到了很多人的不理解和嘲笑,他也承受著很大內心壓力:“甚至有人罵我,說我胡搞,但我覺得這個領域大有可為,只能自己扛著,在最初的一段時間,我幾乎不參加公眾活動,因為沒法和同行交流這個事情,現在不但沒人批評了,糞菌移植還成了一個熱門領域,我們的會議規模也從幾百人發展到了今年的兩千多人。”

张发明教授:不要让病人按照教科书合情合理死亡

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張發明教授在現場

糞菌移植的首要目的是救命

還在美國學習的時候,張發明教授就考慮著如何把糞菌移植應用於臨床,為患者帶來新的機會。當時他在國內有一位克羅恩病患者,此前他用盡了辦法也無法幫助病人控制住腹痛,因此他建議患者嘗試一下糞菌移植,飽受疾病折磨的患者很爽快的同意了。

2012年10月25日,回國後的張發明教授為患者實施了治療,治療後3個小時,患者的腹痛就大幅度緩解,6個小時後,患者反映腹痛已經非常輕微了。這個活生生的病例讓本就對糞菌移植懷有巨大期待的張發明教授獲得了巨大信心,也讓他看到了這個領域的前途和機會。

張發明教授對糞菌移植臨床應用的定位首先是救命,不用糞菌移植患者可能就會失去最後的生存機會,此外是疾病正在朝著致命的方向發展,而應用糞菌移植可以扭轉這個趨勢,比如某些難治性、危重炎症性腸病,應用糞菌移植治療的價值就很大。而至於糞菌移植可能帶來的養生功能,並不屬於張發明教授推薦的應用範圍。

未來展望:不要恐於細菌、羞於糞便

在南京,張發明教授有兩個生物安全級別很高的實驗室專門進行加工用於臨床的糞菌製品,並且牽頭髮起建立了中華糞菌庫緊急救援計劃,全國大中小型醫院的患者只要滿足包括難辨梭狀芽孢桿菌感染、因檢驗條件限制無法明確病原菌的偽膜性腸炎、多重耐藥菌感染等嚴重腸道感染,且經常規治療無法控制感染並不宜轉診的住院患者,均可通過網站提出救援需求,通過審核後,一次治療劑量的凍存糞菌經冷鏈運輸至需求醫院,主診醫生根據糞菌庫提供的操作說明書為患者進行治療即可。

目前中國至少有50家醫院已經嘗試用糞菌移植治療多種疾病,已經註冊糞菌移植的臨床試驗超過20項,但與中國龐大的患者群體相比,這還遠遠不夠,張發明教授的實驗室生產的糞菌製品目前也供大於求。

對此,張發明教授表示,雖然技術成熟了,但大家的知識結構還沒準備好,相信未來幾年,會有越來越多人認識到糞菌移植的臨床價值。“不要恐於細菌、羞於糞便,而錯失救治機會,而且這是一種很經濟的療法,應該讓更多病人得到救治,讓其價值發揮最大化,這是我比較關心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