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一個“不靠譜的人”,為什麼很“吃香”

一個“不靠譜的人”,為什麼很“吃香”


一度時間以來,薛貴勝是個“不靠譜的人”廣為流傳。薛貴勝總是笑呵呵地說:“生正不怕影子,我所做的一切,有歷史來檢驗,有人民來評判”。

說薛貴勝是個“不靠譜”的人,有這樣幾種情況,一是不瞭解而且隨大流的人,別人怎麼說他也跟著起鬨;二是嫉妒他的人(因為,薛貴勝不要上班簽到);三是羨慕稱讚他的人。我在幾十年認真研究觀察中發現,國人中總有一些缺點百出,不僅不改正而且自我放大。缺點之一“紅眼病”的人,看誰都不服,看誰都不順眼,看誰都不不如意;其二是“窩裡鬥”的人,就是一單位或者集體裡面,人與人之間相互爭鬥,你掐我我掐你,相互掐,掐到最後,都被困死在“籠子裡”,誰也沒有得利。要知道,這兩種缺點都是一個人的“內傷”,一旦形成,很難恢復元氣。薛貴勝說:“身正不怕影子斜。”是的,他所作的一切,都會用事實來說話,用人民來評判。


一個“不靠譜的人”,為什麼很“吃香”


“有困難找薛貴勝”這不僅成了本地養殖戶的口頭禪,而且也成為合肥、淮南、蚌埠、蕪湖、馬鞍山等外地養殖戶的口頭禪,每當遇到養殖方面的難題,一個個養殖戶就好像如同久治不愈的病人四處尋找扁鵲一樣,紛至沓來,薛貴勝是來者不拒,熱情接待,然後登門診斷,義務為養殖戶排憂解難,讓每個尋求良方的養殖戶交口稱讚,這就是定遠縣農村農業局漁業漁政股股長薛貴勝的一貫做法。他常說:“送人玫瑰,手留餘香。”能為別人解決難題,自己也感到開心快樂,何樂而不為呢?

卯足種養技術的“充電器”

薛貴勝,四川省水產學校淡水漁業專業的高材生,雖然基礎知識牢、理論水平高、技術能力強,但是為了掌握更多、更深、更難的稻蝦種養技術,服務好養殖戶。他長期堅持做好三件事。首先,參加各類培訓班。薛貴勝同志先後到湖北潛江、華中農大、江蘇淡水所以及安徽省內各種小龍蝦養殖技術培訓班,認真聽課,仔細紀錄,不放過任何細枝末節,變別人知識為自己的技術。

其次,深入田間地頭反覆實驗。薛貴勝上班不在辦公室,令許多人費解。你只要深入瞭解一下就能得知,農民的蝦稻田就是他的辦公場所。沒有落後的群眾,只有落後的幹部。薛貴勝是股長,不但自己身先士卒,而且帶領他的團隊集體公關,紮根田間地頭少則三五天,多則十天半個月,為了實驗一項技術有時長達三四年,薛貴勝毫無怨言,因為他喜歡種養殖,他更喜歡為養殖戶奉獻自己的知識。再次,經常向一線養殖戶學習。薛貴勝同志為人謙遜而又低調、待人熱情而又周到、服務及時而又到位。他經常與養殖戶促膝談心、交流技術、互通有無,在談心交流中取長補短,相互提高。

通過多年的潛心鑽研,薛貴勝同志真正掌握稻蝦綜合種養技術中關鍵環節,克服薄弱環節,形成自己一套獨特種養殖技術,攻克小龍蝦秋繁苗時間節點控制、小龍蝦秋冬季管理措施、蝦苗投放成活率及注意事項、小龍蝦苗種繁育水位控制等一系列長期困擾養殖戶的疑難問題,薛貴勝同志是全省乃至全國難得的種養殖人才之一。

打開農民致富的“啟動器”

哪裡養殖戶有困難,薛貴勝就會出現在哪裡。他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付諸實際行動。為了把自己掌握的技術及時傳授給養殖戶,解決養殖戶的燃眉之急,薛貴勝同志通過多種渠道、以不同形式、採取全方位傳授技術。翻開他的筆記本,一樁樁、一件件、一條條歷歷在目。首先,每年舉辦3-5次專題培訓。為了不耽誤養殖戶正常生產經營,這些培訓班全部錯開農忙時間,根據季節適時安排,既保證了質量,又有針對性。與此同時,緊密結合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提高養殖戶技術水平,有針對性選定教材。僅2018年全縣就有90%養殖戶受益,比周邊縣市超出大約在30個百分點。在薛貴勝同志的指導、幫助、引領下,養殖戶初步嚐到了甜頭,全縣稻蝦養殖出現了大繁榮、大發展的喜人局面。其次,跑田頭、面對面、手把手言傳身教。在定遠大家都知道,遇到難題找“教授”。薛貴勝同志在定遠為人好、能人、強人,不僅技術過硬,而且沒有架子,不問誰找到他,二話不說,隨叫隨到,就因為技術高、脾氣好、服務優,所以人們統稱“薛教授”。他每到一處大家都會奔走相告,“教授來了,再大的問題也不用怕了。”不多時養殖田頭養殖戶紛紛圍攏在薛貴勝身邊,東一句西一句反映情況,說明問題,尋求解答方案。此時的薛教授顧不上喝口水、也顧不上吃口飯,立即投入到工作中,他一邊回答問題,一邊講解眼前的注意事項,直至所有問題解決了,才拖著疲倦的身子緩緩離開。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讓許多人稱讚為“養殖戶的貼心人”。由一斑而窺全豹。2018年9月的一天凌晨,定遠縣拂曉鄉謝集水庫因頭天傍晚下了一場暴雨,高壓線路故障停電,導致水庫嚴重缺氧,凌晨三點左右,老闆巡塘時發現水庫裡的魚已全部浮頭,情況萬分危急,如不及時處理,有可能全軍覆沒,一年的辛苦不說,可能血本無歸,甚至永無翻身,從此一貧如洗。在萬般無賴至極,電話打給薛貴勝,他一邊告訴養殖戶採取應激措施,一邊毫不猶豫地準備增氧藥物準備送去。由於措施得力,增氧及時,避免了一場因嚴重缺氧導致返貧的悲劇。

再次,服務到位是薛教授一個成功的經驗。2018年以來,定遠縣稻蝦綜合種養髮展迅猛,大部分養殖戶都是新手,只是聽說養龍蝦能賺錢,對技術是一竅不通,完全是盲從。薛貴勝“急農戶所急,想農戶所想”,除常常舉辦培訓班給大家上課外,田間地頭也成了他重要的課堂,尤其是識字少的人,對許多概念搞不懂、龍不明白,薛貴勝就把課堂設在田頭,現場教學。有時為了讓教學更直觀,他就下到田裡演示,直到養殖戶懂得每一個細節為止。

通過這種教學,薛貴勝所指導的養殖戶都獲得很大的收益,因此,他也成了很多養殖戶的座上客、知心人、信得過的人。知識需要不斷更新,更需要不斷積累。薛貴勝同志常常組織大戶、新型職業農民交流經驗,吸取教訓,總結提高,使許多泥鰍、河蟹、稻蝦、稻鱉、稻鰍養殖戶取得顯著收益,這種創新做法受到省市各級領導以及社會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評。


一個“不靠譜的人”,為什麼很“吃香”


推廣稻蝦種養的“調節器”

帶著養殖戶幹,做給養殖戶看。稻蝦種養是一田雙收,一水兩用,完全是一種生態綠色種養模式,是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最佳模式之一,也是產業脫貧的有力抓手。首先,為了推廣稻蝦綜合種養,薛貴勝同志親自上陣,既當指揮員又當戰鬥員,他先後組團到全椒、巢湖、廬江等地考察學習,讓養殖戶大開眼界,也大大激發了他們養殖主動性和積極性。言傳身教是薛貴勝的拿手好戲,定遠縣的老鄰居淮南市蔡城塘漁場可謂是淮南市周邊養魚“示範”基地,有一次養殖的斑點叉尾鮰普遍發生魚病,一個月多時間裡,先後邀請了許多“專家”都前來來治療,結果都以失敗而告終。薛貴勝在接到養殖戶王老闆的邀請立即趕到現場,經過了解發病史、治療情況後,決定對水質進行檢測,開展對病魚檢查、解剖後,制定解決方案。起初許多人半信半疑,少數養殖戶開始試喂,三天後魚病達到控制,5天后恢復正常。隨後養殖戶安此方案餵養,結果90%以上養殖戶治癒,一下子在那裡名聲大震,薛貴勝成為遠近聞名的“治魚神醫”。

其次,為了發揮基地的示範帶動作用,先後建立9個“千畝示範片”,370多個“百畝示範點”,帶動全縣7000多農戶參與稻蝦共作。為加大強宣傳,提高影響力,他又組織養殖大戶、家庭農場、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參加中國稻蝦綜合種養模式創新大賽,全國蝦稻米評選,稻蝦綜合種養高峰論壇,中國漁業博覽會等,並在各類媒體發表文章宣傳定遠稻蝦養殖的成功經驗和做法,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再次,努力創品牌,提升競爭力。2016年以來,在薛貴勝同志的幫助下,永明家庭農場等7家註冊“臨濠”牌等蝦稻米商標、成海生態農場“初心”等4家蝦稻米綠色食品認證、定遠龍蝦和定遠稻蝦米集體地理標誌,創造了定遠養殖業歷史記錄。

增加農民收入的“助推器”

稻蝦養殖樂萬家,萬家期盼養稻蝦。定遠稻蝦產業是農業增收、農村脫貧、農民致富的有力抓手。薛貴勝同志不惜犧牲節假日,加班加點制定計劃、拿方案、出計謀,積極當好領導的策劃者、組織者、實施者,為了讓計劃早日落地、讓方案早日實施、讓計謀出臺政策,勇於擔當,不厭其煩,多次彙報,積極爭取鞏固和擴大稻蝦種養成果。經多方努力,憑著一腔熱血、不懈的精神、頑強的品質、超人的智慧以及為民服務的決心,終於在2018年10月份爭取定遠縣出臺了《大力發展稻蝦共作實施方案》,擬定打造10個萬畝以上稻蝦共作鄉鎮,培育5個500畝以上小龍蝦苗種繁育基地,打造古城小龍蝦餐飲一條街,建立5個龍蝦交易市場,2個小龍蝦加工廠,註冊5個稻蝦品牌,打造稻蝦米和小龍蝦2個地理標誌。這樣一來,全縣將迎來了前所未有種養殖翻天覆地大格局、大變化、打發展,大打一場種養殖業豐收翻身仗箭在弦上,刻不容緩。

有付出就有回報。薛貴勝的心血沒有白付、汗水沒有白流、精力沒有白花,僅2019年定遠縣全縣稻蝦共作面積達到22萬畝,發展可謂突怒地猛進。目前全縣在全省排名第3,滁州市排名第2。2019年全縣小龍蝦產量達2.3萬噸,實現產值6億多元,平均每畝增收3000元左右,成為定遠農業生產又一新亮點,為全縣農民增收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一個“不靠譜的人”,為什麼很“吃香”


作為皖東農業大縣定遠縣,近年來掀起種養殖熱潮,種養殖業成為農村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四年實現了“四級跳”:2016年為以稻為主套養小龍蝦生產“蝦稻連作”階段,生產面積18000餘畝,小龍蝦產量達到850噸;2017年為“蝦稻共作”試驗示範階段,既注重小龍蝦標準化養殖,也注重水稻優質化生產,分別在範崗、西卅店、永康、三和等“蝦稻共作(連作)”生產面積37000萬餘畝,小龍蝦產量4000噸;2018年為全面推廣階段,在全縣範圍內推廣“蝦稻共作”模式,已發展到70000多畝,小龍蝦產量約9000噸。已初步建成了5個千畝示範片,73個百畝示範點。今年全縣稻蝦綜合種養達22萬畝,產量2.3萬噸,產值近7億,取得這些成績,薛貴勝同志功不可沒。

有付出就有回報,薛貴勝同志先後被評為“滁州市優秀科技特派員、農技推廣先進個人;定遠縣科技先進個人、十佳科技人物、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他是名副其實的優秀科技人才,應當受到表彰和獎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