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捷信”三度被“执行”,狂催收、冻医美现金流吃紧?或将裁员?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线上数字经济将逐渐成为主流。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场景迅速地向线上化、移动端转移。金融行业也是如此,通过线上可以更好的服务于客户。

“捷信”三度被“执行”,狂催收、冻医美现金流吃紧?或将裁员?

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作为一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1997年成立于荷兰,在全球9国家共拥有43万个贷款服务点。

在2010年底于天津市注册成立,主营个人消费贷款等业务。截止2019年7月,公司覆盖中国312个城市,有超过26万个贷款服务点,主要为与数码产品等实体店合作推荐贷款为主。

不过捷信一直饱受高利贷的质疑,今年三度被“执行”。

“捷信”三度被“执行”,狂催收、冻医美现金流吃紧?或将裁员?

据天眼查信息显示,在今年1月13、1月14日、2月26日,捷信消费金融分别遭到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法院、绍兴市越城区人民法院、莱州市人民法院的强制执行,执行标的分别为20600元、115342元、24217元。三次合计执行标的为160159元。

作为中国首家外商独资的消费金融公司,不足两个月的时间,捷信消费金融已被三家法院列为被执行人。

“捷信”三度被“执行”,狂催收、冻医美现金流吃紧?或将裁员?

事实上,除了被法院强制执行,捷信金融消费公司还有数万起投诉的“高利贷”争议。

捷信一直饱受高利贷的质疑,主投诉内容要涉及高利贷、套路贷、砍头息、暴力催收等问题。截至3月3日,在第三方投诉平台上,有关捷信的投诉量高达21823条。

退上市、狂催收、冻医美或现金流吃紧?

去年,捷信中途取消赴港上市之时,捷信内部人士回应,“公司资本充足,目前不需要通过上市来保持在各国市场的业务增长。”

不过最近媒体报道,捷信医美分期业务于2月24日开始全线冻结,待疫情结束后解冻。有消息称,捷信具体暂停了医美、生活美容、家装分期等领域的放款。

“捷信”三度被“执行”,狂催收、冻医美现金流吃紧?或将裁员?

捷信一直还被质疑的问题催收,2月份,五部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受疫情影响,部分借款人由于复工延时等因素出现还款问题,多名用户投诉捷信涉嫌暴力催收。

1月7日,捷信2020年第一期个人消费贷款ABS产品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规模为25亿元。分析人士认为,捷信此举,或为缓解现金流吃紧。大幅裁员的消息,也不胫而走。

捷信或将大规模裁员?

重担之下,或有裁员。近日,流出的捷信CEO内部信,信中除提及公司的转型以外,还提到“有些同事将无法继续与捷信并肩前行”。另外,捷信实名员工在职场招聘平台透露“捷信离职率持续上升。”似乎都暗示着裁员涌动。

“捷信”三度被“执行”,狂催收、冻医美现金流吃紧?或将裁员?

“即将离开捷信的同事”、“记住曾经一起的美好时光”、“没人会满足于留在现有岗位上做着价值越来越小的事情”……捷信CEO的这封内部信中,用二分之一篇幅对即将离开捷信同事进行”告别”,字里行间似乎在暗示着,捷信将有相当多的同事离开,一场大规模裁员或许正悄然开启。

疫情增加了捷信裁员可能性,捷信此前也一直在努力布局“线上化转型”,2019年一季度捷信通过实体店铺放款24.45亿元,在总贷款金额中占比达49%;而线上放款则为25.45亿元,在总贷款金额中占比达51%。

“捷信”三度被“执行”,狂催收、冻医美现金流吃紧?或将裁员?

退上市,三度被执行,狂催收,冻医美,ABS发行,大裁员,捷信种种,更加引人联想。巨头尚且如此,消费金融整场亦可见一斑。

你对““捷信”三度被“执行”,狂催收、冻医美现金流吃紧?或将裁员?”怎么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