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別以愛的名義約束孩子,好父母應該給孩子適度的愛

彤彤已經四歲了,可是現在她身邊連一個較好的小夥伴兒都沒有,其中的原因要歸結到媽媽身上。媽媽快40歲才有了彤彤, 對她自然是呵護備至,除了包辦他日常生活中的所有事情外,還限定了他的交際範圍。媽媽要求彤彤週末老實在家待著,不允許她出去玩,怕她有危險。彤彤想自己洗衣服,媽媽怕她累著;彤彤想自己端飯,媽媽怕他燙著……但是彤彤卻沒有因此變得開心,她覺得自己完全受媽媽的擺佈,沒有自由。

別以愛的名義約束孩子,好父母應該給孩子適度的愛

案例分析

現在的孩子多是獨生子女,生活條件優越。而很多父母也都像彤彤的媽媽一樣,有這樣的心理:愛孩子就要為孩子做好所有的事情。於是,溺愛孩子也就成了一個普遍現象。

父母認為,不能讓孩子受苦,於是竭盡全力地從各個方面滿足孩子的需求,甚至包括無理的要求,代替孩子完成孩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們認為,這樣就能保證孩子幸福健康的成長。

但是孩子並不會因此對父母心懷感激,反而會為此和父母產生隔閡和矛盾。因為孩子會認為父母束縛了自己的自由,阻礙了自己施展潛能,因此很難和父母保持良好的關係。好父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充分尊重和理解孩子想法,不要過多約束孩子,要還給孩子屬於他自己的空間。

適當的約束,可以讓孩子學會遵守生活和社會規範,掌握基本的禮貌和人際交往常識,促使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父母對孩子過度的愛,尤其是以愛的名義對孩子進行限制和束縛,會剝奪孩子的自由,不利於孩子自主性和實踐能力的提高。

因此,好父母不要以愛的名義約束孩子,而要讓孩子在愛中既得到情感的滿足,又能有更多的機會去探索外面的世界,嘗試做各種事情。

別以愛的名義約束孩子,好父母應該給孩子適度的愛

父母愛孩子是人之常情,但是在愛孩子的過程中,要講究原則,把握分寸,合理控制對孩子的愛,把握好愛孩子的“度”。

在很多人眼裡,念念比同齡孩子顯得更懂事,當別的媽媽在為孩子不能自己穿衣服犯愁時,念念已經會洗衣服了,這和念念媽媽從小就大膽的對他放手、讓她嘗試做事情有關。

從2歲時,念念就有了自己獨立的房間,媽媽堅持讓他自己睡覺、起床、穿衣服。媽媽很愛女兒,可更希望女兒早日獨立。懂事的念念知道這是媽媽愛她的表現,就非常認真的按照媽媽的要求去做。

好父母應該給孩子適度的愛,讓孩子在父母的愛中,豐富自己的情感世界,進而昇華為進步的動力,而不是讓過度的愛成為約束孩子成長的障礙。

1.用愛幫助孩子成長

父母的愛能夠幫助孩子成長。父母的愛應該是孩子成長道路上的不竭動力,而不能成為孩子前進的阻礙。

父母不要約束孩子,要以促進孩子的成長為目的對孩子進行管教。當孩子犯錯誤時,父母要用愛安慰孩子,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問題,努力的改正;當孩子取得成績時,父母要用愛表達對孩子的讚賞;當孩子迷茫時,父母要用愛為孩子指明前進的方向。這樣,孩子才會在父母的愛中取得進步。

2.在尊重的基礎上愛孩子

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天性,重視孩子的自主權。讓孩子自己做決定,自己解決遇到的難題。父母不應該以愛的名義,強迫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事,而要尊重孩子的意願,不過多幹涉孩子的生活,讓孩子在尊重中成長。

有智慧的父母會將自己置於和孩子一樣的位置,以平等的態度和孩子進行交流和溝通,不給孩子太多的束縛,讓孩子儘早學會自理、自立、自主。

別以愛的名義約束孩子,好父母應該給孩子適度的愛

3.給孩子自由的時間

很多時候,父母為了讓孩子更加優秀,總是把孩子時間安排的滿滿的,除了孩子正常的學習外,還會為孩子安排很多特長培訓班。父母用這種方式表達對孩子的愛,但實際上,這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不利的。

父母應該解除對孩子的束縛,不要讓愛扼殺了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給孩子自由的時間,讓孩子自由的成長。孩子自己能做的,不要試圖去幫助孩子,讓孩子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4.給孩子適度的空間

很多父母出於對孩子的愛,將孩子束縛在自己的身邊,限定在自己的視線範圍之內。即使孩子不在身邊,也會隨時關注孩子的一舉一動,以為這就是對孩子的愛。

其實不然,這樣會阻礙對孩子獨立性的培養。孩子在父母規定的範圍內活動,缺乏了自主性,養成了依賴性,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做事,這也會使孩子不滿,造成親子關係的不和諧。

別以愛的名義約束孩子,好父母應該給孩子適度的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