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情書》:來自“天國”的信,寄往現實的生活,就變成愛情的模樣

摘要:

時間過得真快,上一次看巖井俊二的電影《情書》,還是五年前上大學的時候。前幾天再次回看《情書》,把我又重新帶回了青春期的初戀景象,愛情的甜蜜滋味還是那麼令人回味和懷念。

而書中兩位女主人公的書信,又打開了我通往羞澀青春的心門,這是《情書》所帶給我對於青春往事的回憶。


《情書》:來自“天國”的信,寄往現實的生活,就變成愛情的模樣

冬季北海道的漫天大雪是清新而莊重的,在這雪景之下渡邊博子心中的悲傷難以控制,悲傷的心情和這美妙的雪景形成鮮明的對比,而故事也才剛剛拉開序幕。

《情書》中沒有太多煽情的畫面,也沒有讓人看不懂的複雜情節,在人物的塑造中也很難找出矛盾點,在充滿悲傷的曲調中慢慢地將兩個藤井樹的青春故事,通過平鋪直入的手法,在這漫長的冬季依次呈現出來。

渡邊博子對於男藤井樹遇到山難始終無法釋懷,這也成為了她心中難以解開的心結。由於對男藤井樹太過於想念,渡邊博子從畢業相冊上找到了男藤井樹國中時代的家庭住址,她試著開始給遠在天國的男藤井樹寫信,沒想到卻很意外的收到了回信。

整個故事以這來回的書信為矛盾點開始展開敘述,慢慢的將青春裡的男女情感呈現在大眾面前。

《情書》:來自“天國”的信,寄往現實的生活,就變成愛情的模樣

1.電影以插敘的方式,闡述故事情節

整部電影全程用的都是插敘的敘事方式,開始從人物在國中時代青春動人的靚麗,再到離開人世後冬季蒼白的冷色調,在這兩種反差之下形成鮮明的對比。

從古樸的小鎮到流水的街頭,從人物長髮飄飄到精緻短髮,這種由遠及近的回憶和蒼傷感,讓我們瞬間感受到時光的厚重。

電影在場景視角上,拋開了以往的成人視角和審美的表現方式,而是融入到劇情本身,以學生的視角,還原青春時期青澀的場面。在整個插敘片段中,能夠很直觀地看到中學時代,學生們稚嫩羞澀的神情,青春時代的場景真實地被還原,把大眾一下就拉回到那段青春歲月中。

在一段特寫場景中,將隔壁班大井蠻橫霸道的鏡頭,拍攝的充滿了戲謔的眼光。導演最擅長的還是用遠景來刻畫人物的特點,在臨別送書和拿錯考卷,這些場景之下,導演將男女藤井樹個人的性格特徵表現得十分鮮明。

在近景的轉換之下,又將男生的羞澀和不善言辭的人物特點展現出來,女生懵懂的愛意又將青春可愛的一面呈現在大眾面前。

在男女之間暗戀場景的呈現形式上,通過回憶男女藤井樹隱藏愛意的對白,將這場慢慢逝去的愛情當中,能讓人相信男女藤井樹他們的愛情確實存在過。

為了更好地將故事中人物情感傳達出來,導演用平行蒙太奇的手法,將不連續的情感畫面拼接在一起,讓故事情節更加完整,同時增強電影故事的戲劇性,這種表現形式更能將大眾帶到故事中去。

《情書》:來自“天國”的信,寄往現實的生活,就變成愛情的模樣

2.導演用長鏡頭的呈現方式,拉近兩位女主人公的距離

電影中渡邊博子和女藤井樹在二者容貌相識的情況下,導演通過她們書信的寫作方式,讓觀眾看到兩者的性格差異,一個是靜態美,一個是動態美,兩者之間的性格特徵,展現了兩個人物的不同特點。

導演用長鏡頭將渡邊博子和女藤井樹擦肩而過的場景進行拼接。渡邊博子去小樽的時候,導演將鏡頭轉換到渡邊博子在女藤井樹家門口等候的場景,和女藤井樹外出 不在家的場景,很好的銜接在一起。這一次擦肩而過的場景,很好地完成了同時異地,到同時同地的畫面轉換。

電影在整個節奏的把握上張弛有度,整部電影的情感基調,讓人有種哀而不傷的心情,在女藤井樹的父親突然去世的場景,從這一點出發緩和了整個故事對死亡不再那麼恐懼的氣氛。

雖然故事一開始就將人帶到死亡名單的悲傷氛圍中,但是這種氛圍很快就消失,導演在對男藤井樹去世的敘述上,看似沉重的帶有悲情的描寫,其實是一種欲抑先揚的手法。男藤井樹的紀念儀式上,連男藤井樹的母親都要裝病提早地離開現場,這種場景彷彿早已經沖淡了男藤井樹已經去世的真實情況。

電影末尾一句:“你好嗎?我很好”,導演又巧妙地運用蒙太奇的拍攝手法,將不同的場景拼接在一起,引起大眾的情感共鳴。渡邊博子獨自站在雪地裡,望著千山,一種痛失摯愛的悲痛被喚醒;女藤井樹臥病在床,記憶之門被打開,失去初戀的苦楚瞬間被觸及到。兩位女主公對往事的回憶,帶有一絲絲傷感和遺憾。

渡邊博子在對逝去的男藤井樹緬懷了三年之後,在秋葉的鼓勵下最終選擇了放下,這也是渡邊博子對過去的釋懷,放下了這消失已久的愛情。女藤井樹在經歷了疾病的掙扎之後,在和死亡有過親密的碰撞之後,最終讓她釋然的是對男藤井樹這觸及不到的暗戀的緬懷。

《情書》:來自“天國”的信,寄往現實的生活,就變成愛情的模樣

3.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讓回憶永遠銘記在心

電影對於女藤井樹的敘述,更多的是集中在她的疾病上,從給渡邊博子第一封回信開始,疾病就一直伴隨著女藤井樹到電影的最後。

女藤井樹之所以患病,很大的可能是和她的父親相關,而對於女藤井樹的父親因病去世的詳情,導演敘述的並不多。電影輕描淡寫地提及到女藤井樹在生死攸關中的各種抉擇,最後擺在她面前的除了暗戀,就是死亡和放手。

女藤井樹的爺爺為了彌補對兒子的遺憾,格外的愛護女藤井樹,女藤井樹在和疾病的抗爭上,她的爺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這種溫情沖淡了對死亡的恐懼,也宣告向和過去和解,這也突出了電影故事的主題。

《情書》:來自“天國”的信,寄往現實的生活,就變成愛情的模樣

電影中反覆出現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把回憶和銘記的主題向大眾呈現出來。《追憶似水年華》作為男女藤井樹情感最初的載體,讓他們的感情能找到愛的痕跡。

當一群小學妹來女藤井樹家送書的情景進入尾聲時,女藤井樹打開書的那一刻,卻意外發現男藤井樹給自己的畫像,那種失去很久的情感又一次的被找回。

回憶一下來到女藤井樹和男藤井樹最後一次見面的場景,當時的畫面正對應著書中的一句話:“當一個人不能擁有的時候,他唯一能做的便是不要忘記”。

初戀的滋味,就像加過糖的咖啡,細細品味才發現苦過之後的甜蜜。其實在男藤井樹心裡一直藏著女藤井樹,他們之間在回憶中能找到情感的美好,當出現充滿愛意的場景時,在大眾的眼裡突然泛起感動的淚光,這或許是被這質樸的愛所感動。

《情書》:來自“天國”的信,寄往現實的生活,就變成愛情的模樣

總結:

關於暗戀的故事話題,在《情書》中用充滿回憶的方式來敘述,慢慢的將那些逝去的青春記憶,一點一點的找回來。

從孤獨中看到脆弱的堅持,再到死亡和放手,這種讓人難以平復內心情感的複雜場面,在影片中通過對人物的情感刻畫,表現的淋漓盡致。

那些逝去的人,只能最後慢慢釋懷,道一聲:“你好嗎,我很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