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这次疫情对房地产的影响已经出现,你怎么看房价在接下来的走向?

依蒙小诗


对于现代疫情情况来说,房价,上半年估计不是太理想啊!但是我感觉就算它不太理想,降价的幅度也不会太大,最多搞一点促销之类的,但是未来的话,这个房价是必然会下浮的,现在还不是下浮的时候,现在是中国经济稳定增长最快的时候,房子对于90后,00后这些生活当中,不可少的一部分,没有房子就没有组建家庭的,基础。不知道大家对住房的重要性,是不是跟我一样的观点呢?






草根创业小胡


你好。我是老刘杂谈2020 从事地产行业六年的从业者。

这次疫情对房地产的短期影响比较大。我的看法如下:

第一:2020年房企日子很难过。第一季度无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基本上都是销售惨淡。我的看法是2020年房地产企业会降低价格来换销量。活下来是房企的第一要务。

第二:购房者不多,民众对于房产地的热衷度没有之前高涨了。特别是一线城市像北京、上海,房价已经非常高了。普通职员很难依靠工资去购买房子,即便凑够了首付,高额的月供也让人喘不过气来。民众对于房产更加理智了,仅有刚需购房者,炒房客已经离场了。

第三:限购政策对于房产地的各种限制,金融对于房产地贷款的利率也不算低。房子未来要回归居住的属性,利国利民。

第四:疫情的原因,大家都在家办公了。有些行业已经升级,随后很多行业就不需要去见面沟通即可完成。对于员工的住所更没有限制的,也会对房地产有所影响。

我是老刘杂谈2020。谢谢😊



老刘杂谈2020


疫情对房地产短期的影响

疫情期间,大家都在家待着,果然是鼠年,过年本来是各种产业取得收益的峰点,但是疫情却导致几乎是零看房,在此冲击下,已经几十家小中型房地产企业破产。房地产行业疲软。

疫情过后的房地产行业发展

很多人引用了03年非典过后,房地产行业迎来了一个发展的高潮。

但是我觉得这种观点有失偏颇。

现在国情早已不是03年的国情,03年我们国家正处于一个向上发展的通道,各个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虽然现在我们国家发展的更好了,但是之前的各种发展潜力现在也遇到了瓶颈。国家肯定不可能袖手旁观!虽然为了应对疫情,央行释放了流动性,但是国家也可能会采取措施预防这些再次流入房地产市场!所以我认为疫情过后,房地产行业回暖的可能性不大!

总结

疫情过后,房地产行业回暖可能性不大。

2020年是中国经济决胜攻坚的一年,黑天鹅不可能只有这一只,因此,房地产这只近在眼前的灰犀牛,不可能不躲一下!


经济观点


这次疫情对房地产的影响已经出现,房价在接下来的走向要考虑很多因素,要有博弈思维,至少要考虑以下几点:

1、疫情影响企业开工,外出减少,租房减少,房租会下跌;

2、疫情影响房企卖房,房价会下跌;

3、疫情影响全年经济形势,政府会推出宽松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钱多了,房价会上涨;

4、政府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所以政府不许资金进入房地产,否则实体经济就麻烦了;

5、疫情会对各城市的影响不同,租价会出现分化;

6、人口对房价影响,人口增加的城市房价涨,反之会下跌。

基于以上判断,不同城市的房价上涨或下跌取决于很多因素,不能一概而论,必须要通盘考虑,要有博弈思维。买房也不是一笔小钱,必须慎重。

想系统学习《博弈论与博弈智慧》的朋友,记得帮忙点赞、转发和加粉哦!

#博弈智慧# #博弈思维# #博弈#

#2020职场进阶# #职场进化论#


郑加成主讲博弈智慧


近日来,粉丝问得最多的就是这次疫情对房地产会造成什么影响,住宅,商铺,写字楼,公寓等产品哪一类的影响会最大?另外还有粉丝好奇,这样的疫情发展下去,房地产市场有没有抄底的机会,机会会出现在什么时候。

应该说,我们这个民族真的很强大,每当遇到突发的重大公共事件,全国人民总是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企业也纷纷伸出救援之手,慷慨解囊相助,表现出了极大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截止目前,诸多互联网企业表率,积极捐钱捐物,如阿里巴巴捐赠10亿人民币,腾讯3亿元,字节跳动2亿人民币,快手1亿等等,甚至还有快手网红辛巴,个人捐款就达到1.5个亿。

除此之外,房地产行业也纷纷伸出了援手,恒大集团捐赠2亿元人民币,融创捐助1.1亿元人民币,碧桂园捐赠1亿元人民币,万科捐赠1亿元人民币,龙湖捐赠共计3500万元人民币,旭辉捐赠2000万人民币等等。

万达集团则在捐赠1000万元的基础上,前几天公布,从1月25至2月29日,万达旗下全国323个已开业万达广场,租金物业费全免,这是一笔可观的收入,仅此一项预计代价30-40亿人民币。想想万达这几年也不太如意,在这关口上,这种做法有很强的示范作用。据悉,目前一些商业地产企业、商场纷纷跟进,已经有数以百计的企业加入了免租的队伍。

众多企业献爱心的举动,我们透过这种现象,是否可以更加深刻的了解到房地产行业的一些规律呢?通常情况下,商业地产会被看作是一个比较抗周期性的产品,而住宅房地产则不具备这方面的优势。

目前的疫情,如果要说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那么最大的可能,就是对住宅房地产会造成最直接的冲击,住宅销售首当其冲,而对于商业地产来说,所受到的影响会比住宅要小得多。这主要是分成三个方面来看的。

首先,从房地产开发总量来看。目前住宅市场大概占到房地产总量的4/5,而写字楼、商业用房等楼盘的开发与销售大概占五分之一。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9年统计数据来看,2019年房地产销售总面积约17亿平米,其中住宅就占据了15亿平米,写字楼大约3000多平米,商业房占据1.3亿多平米。由此可见,住宅房地产占着绝对的市场份额,受到的影响也自然最大。

其次,从这次疫情的特点来看,对零售终端的影响最大,它主要是针对于C端老百姓的市场,在所有人都足不出户,大多数房地产公司的销售部、售楼部全部关停的时候,住宅楼盘就基本上销售不动了。住宅楼盘的销售对象主要针对个体进行,在这样的情况下销售就会受到巨大的影响。

最后一个问题,也是最主要的问题,这里涉及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链问题。资金链,这是摆在每个房地产企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现在房地产企业大部分负债率都很高,平均超过80%以上,这就意味着,房地产企业必须不停的运作,利用高周转、快速消化以期达到资金快速运作的目的,并以此产生利润来填补前期高昂的资金利息。只有不停运作,才能够保持企业的良性运作。通常情况下,每年开春都是房企销售状况较好的时期,一年之计在于春,这是完成一年销售任务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如果全面停止销售,会对住宅房地产企业产生致命性的打击,将会导致一些抗风险能力较差的企业迅速进入资本指标恶化。

反观商业房地产,为什么说它是一个抗周期的产品呢?这主要也是有几个原因决定的。

商业地产主要是由房地产、商业和投资三种属性组成的,它除了房地产的特性以外,还有商业经营的属性,以及投资属性。通常情况下,商业地产不完全依赖于市场个体的消化,这与住宅楼盘完全依赖个体购买有着本质区别。商业地产通常都具有较长的投资计划周期,且大部分商业地产开发商、运营商都已自持经营作为主要目的,所以,短期内几个月时间对他们形成了影响,没有住宅房地产影响来得那么强烈。

其次,商业地产具有转嫁的功能,也就是说,商业地产持有者下面有承租人,能够把风险分散到更多承租人身上,所以,就算是整个终端市场受到疫情影响的情况下,自己的收益并不会受到多大影响,该收的租金租户还得交纳。像万达这种免租金的情况,主要考虑的还是对社会回馈,同时,应该也考虑到与所有租户共渡难关,共同进退的一种策略。如果租户蒙受损失无力承压而倒闭,对整个商场也会形成不利影响。但总体来讲,最终"免租"只是道义层面上的,商业地产之所以抗风险的比住宅开发强,风险转化与分散能力这也是他的主要特点之一。

最后,商业地产具有较长期的盈利能力,它不像住宅房地产那样,必须依靠实现消费者的购买后,才能转化成价值,回笼资金完成造血,如果一旦卖不出去的话,只有烂在手里成了一堆钢筋、水泥和砖头,毫无价值。商业地产除了房地产属性外,还具有商业经营属性的,能够源源不断的创造新的收入来源,就算在短期内,经营收入因为各种市场波动受到影响,但是从长期来看,商业地产创造出的更长收入线,能够比较好地对冲市场变动带来的短期损失。

昨天,西贝莜面村消息说,全国400多家门店,单单员工月工资就要付出1亿六七千万元,现在春节期间停止营业,每个月收入少了七八亿元,这边则店租、员工工资、店员吃住以及各种开始等,如果这样3个月恐怕支撑不过去。尽管消息发布后受到一片吐槽,但是对于企业来说,其实就是如此,如果没有了收入源,而各种开支去照常不误,任何企业都支撑不下去。

当前的房地产市场,住宅板块本身就在满负荷运转,这些年住宅楼盘一直处在高歌猛进中,激进的脚步是不允许有丝毫的懈怠的,此番疫情导致的市场低迷,将会让近年来潜在的风险因素放大。而反观写字楼,商业用房等产品,因为整个收益远不如住宅,近年来开发增量以及土地储备、销售等指标都有所下降,影响会比住宅小一些。但不管如何,全民抗击疫情的局面,会给2020年的经济带来全面影响,我们只希望,天佑中华,让这场瘟疫赶紧过去吧。


沐熙清风


这次疫情对房地产的影响应该是短期的,2020年上半年恐怕是比较惨淡的,这场疫情过去,怎么也得到立夏前后,上半年疫情管控相对比较严格。下半年的房产交易会逐渐活跃起。

房地产会出台一些促销促购措施,线上购房消费模式,可能让年轻的消费群体考虑考虑应用。不光房产消费,其它市场有可能在结构方面要进行新的调整。

经过这场疫情人们的房产消费理念应该更加理智,买房大都是为了居住,炒房的越来越少了,国家对房贷管控的更加严格,避免炒房,无论新房,二手房交易量都不会看好,人们在家隔离,不可能去买房,在这场疫情的过程中,人们的收入肯定是减少的,本来买房子的可能因为首付或还贷的资金压力也要再往后拖一拖!

疫情过后,疫情管制带来的房产的刚性需求积压,交易会上升,国家会出台一系列的政策,让房地产平稳,不能让房地产公司崩盘倒闭,是国家的基本政策。

从总体趋势,房产价格是上升的,但上升会更加平稳,房价下跌应该是不大可能,但房产公司可能出台一些隐性的优惠政策,相对看来房价可能往下走一点。但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杏林孤一朱士高


这次新冦肺炎对市场的影响是三家欢乐七家愁,催肥了各大电商平台,唤醒了民众的保健意识,改变了一大批中老年人的消费习惯,同时也警醒了大部准备利用经济扛杆买房的人,原来在银业催贷的情况下,一个月不进帐,人就变成了蚂蚁般渺小,而且是烫锅上的蚂蚁。

纷纷想起身居深山,一辈子没离开过家,且目不识丁老太太的教导:孩子,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啊,这样日子会很塌实。

但转念一想那不行啊,孩子七岁了,不在施教区买房在哪读书呢?再苦再累也不能影响孩子。

有很多丈母娘很现实,不买房休想结婚。就一句话能撑起房地产半边天。所以需求还是有的。

房地产行业一路高歌20年,总产能过剩是不争的事实,但经济靠前的一、二线城市保值有望,三、四线的小城市会艰难的多,有价无市会成新常态。

放弃当下的悠闲生活,把希望寄托在房货还完以后,用几代人的血汗钱换钢筋、水泥构件,等20年或25年后再积累财富、再享受生活。

我们要感谢这群大无畏的群体,她们撑起了地方财政收入,也盘活了房产相关的上下游产业。


艾到吉至


这次疫情对各行各业都有较大的冲击,而对于当地产的冲击主要看疫情持续时间的长短,对国内国外经济影响有多大。

第一、就国内而言,短期内恢复正常生产生活估计是可以预期的。半年内控制疫情,对我们国家内部经济的冲击就较小,内需就会慢慢恢复,楼市自然也会回暖。

第二、从国外形势来看,我觉得倒更让人担心。一天比一天严峻的疫情发展,有一种大爆发的趋势。外部环境不好将严重影响我们国家对外贸易,又还要防止疫情倒流。牵一发而动全身,外部虽然不是主要因素,但外部经济全面收缩的话,也会传导致国家整个经济层面的不景气,最终由所有老百姓的钱包买单。老百姓的钱包没有钱了,拿什么来买房呢?

所以,现在国内的形势虽然向好,但外部形势严峻,大家的就业收入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楼市形势不容乐观!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你!





教育农夫


疫情过去,一切恢复如常。人们很快忘记疫情带给我们的创伤,继续追逐物质利益。这是一种心理惯性,和生病一样,好了伤疤忘了痛。房价不会跌,小幅回落的概率大,很快会反弹上来。1.医疗卫生条件好的大城市的房价会大幅上涨,差的会下滑。2.三四线城市房价变动不大。3.人们购房会远离菜场,医院等有可能是传染源的地方。所以这些地方房价不会太高。




王博士说健康


中国真正的底蕴,是我们众多创造了极大物质财富的工厂,而不是黄浦江边让富人炫耀奢靡生活的汤臣一品豪宅!

武汉新冠病毒疫情之后,最重要的就是控制房价,绝对不能让企业家看到房价暴涨的赚钱效应,而放弃恢复千疮百孔的实体工厂和企业运作,去炒房。

为什么?这是疫情后,国家最需要防备的呢?看下文分析。

因为武汉疫情 ,人流和物流的大规模隔离,全国万千实体企业,遭遇了业务暂停,收入暂停的暴击,面临诸多困难。

而在此最需要输血实体企业的时候,一种在疫情之后,放开房地产调控,刺激房地产发展的无耻谰言甚嚣尘上!

似乎,中国经济必须靠房地产才能得救,才能摆脱武汉疫情的影响,事实是这样吗?

恰恰相反,如今疫情后最需要警惕的,就是经济刺激资金被房地产的血盆大口鲸吞,而众多实体企业,却得不到资金救助的局面!

这个世界上,都是平衡的,流入房地产的资金多了,那流入实体企业的资金必然少!

国家经济刺激政策,大放水的初衷是好的,但无论国家放水1万亿,10万亿,100万亿,这些钱,流入实体企业之前,都被房地产大部节流了,那真正能流入实体企业的资金又有多少?

就像很多树苗需要水分,于是用整个长江的水来浇灌,结果,在流入树苗的田地之前,一个叫房地产的窃贼在长江干道挖了一个巨大的流水沟,把长江的水截流了,最后的结果,亿万树苗得不到一分的水,还不是渴死?

主人奇怪了,我用整个长江的水来浇灌我的树苗,为什么树苗还是枯黄呢?

同样的道理,财政政策放水出了1万亿,10万亿的资金,要来救助生产活动被极大干扰的万千实体企业,结果,房地产这个怪物却把资金都虹吸走了,结果万千实体企业,还是嗷嗷待哺!

这时,就有可能有,有关部门说,我市场上放水放了那么多万亿的资金,为什么实体企业还是半死不活呢?

所以,武汉疫情之后,恢复经济的关键时候,最重要的是如何防止积极财政政策的资金,流入房地产,防止房地产这个怪物争夺亿万中小企业的奶水!

如何防止房地产,鲸吞实体企业的资金呢?就是要釜底抽薪!

如何釜底抽薪呢?

房地产为什么会吸引资金呢?还不是因为房地产太赚钱,房价暴涨,不劳而获的炒房客用巨大的财富,打脸刺激那些辛辛苦苦赚钱的实体企业!

所以,说一千,道一万,最重要的,就是打破“房地产的赚钱效应”!

而打破房地产赚钱效应,就是不让房价涨,大家一看房价不涨了,就都老老实实去做实业,如此,乃是国家之幸,民族之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