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7 历史上英年早逝的两大雄主,最有可能完成统一的不是柴荣

中国历史上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错失天下的枭雄不少,比如鸿门宴时项羽如果听了范增的话杀了刘邦,天下肯定是项羽的;苻坚如果不急于南下的话,先处理好内部羌氐鲜卑等势力再图东晋估计天下也是他的;再比如刘裕北伐南燕和后秦夺取洛阳长安两京,占据了关中之后不是匆忙南返而是用心经营,当时北魏刚兴起北方还没有强敌的情况下,统一天下也是有相当可能的。

历史上英年早逝的两大雄主,最有可能完成统一的不是柴荣

除了这些因素之外,还有些雄主本来形势一片大好却因为身体患病而英年早逝,从而错失了一统天下的机会,这是最令人惋惜的,历史上符合英年早逝错失天下的雄主最有名的是两个人,一个是北周武帝宇文邕,另外一个是后周周世宗柴荣。至于刘裕他去世的时候已经五十九岁了,远算不上英年早逝,而且当时天下的形势和他占据洛阳长安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当时北魏在位的是文治武功不输于他的拓跋焘,即使刘裕北伐也未必能取得成功,所以刘裕就不算在内了。

历史上英年早逝的两大雄主,最有可能完成统一的不是柴荣

世人说起英年早逝痛失天下的雄主往往第一个想到的是后周周世宗柴荣,其实不是,英年早逝最有可能统一天下的一代雄主首先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然后才是后周周世宗柴荣,这和当时两人所处的天下形势有很大关系。

历史上英年早逝的两大雄主,最有可能完成统一的不是柴荣

北方的霸主北魏一分为二后,权臣宇文泰控制了西魏,另外一个权臣高欢控制了东魏,两人连番大战宇文泰还稍微占了上风,其后两人各自埋头发展,公元557年宇文泰儿子宇文觉废西魏恭帝建立北周,但是大权却在宇文泰侄子宇文护之手。宇文护是历史上有名的权臣,也是个凶悍的人物,他为了独掌北周大权连续毒杀两任皇帝也就是宇文泰的两个儿子宇文觉和宇文毓之后,公元560年选中了宇文泰第四子宇文邕为北周的第三任皇帝。

历史上英年早逝的两大雄主,最有可能完成统一的不是柴荣

宇文邕韬光养晦了13年,终于于公元572年抓住机会一击而中杀了宇文护尽诛其党羽并大赦天下掌握了北周的大权,其后他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比如灭佛使得财政充裕,经济实力有了较大发展;招募均田户农民充当府兵,兵源得到保证使得军事实力上升很快;外交上和突厥和亲以及交好南陈。当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公元575年宇文邕发动了攻灭北齐之战,与北周政治清明相比,此时的北齐政局动荡不安,在位的北齐后主高纬荒淫无道,且连续诛杀了北齐名将斛律光和兰陵王高长恭等人,本来实力还略胜北周一筹的北齐已经是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宇文邕用时三年,连续取得河阴之战,平阳之战和邺城之战的胜利,终于于公元577年攻入邺城灭亡了劲敌北齐从而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壮举。

历史上英年早逝的两大雄主,最有可能完成统一的不是柴荣

攻灭北齐后没多久,公元578年宇文邕发起了五路大军北伐突厥的战争,可惜的是在北伐途中宇文邕身患重病只能放弃北伐回师洛阳,同年病逝于洛阳时年年仅36岁。北方的统一使得北周一家独大,其实已经奠定了统一天下的基础,偏安江南的南陈远不是北周的对手(这从日后杨坚灭南陈没费多大力气可以看出来),统一南北是指日可待。当时北周只有两个对手:一个是南陈,一个是北方的突厥,南陈不在话下,且不论宇文邕五路北伐突厥是否能取得胜利,但是相对于日后柴荣要面对的契丹来说,宇文邕所处的形势比柴荣要好很多,至少幽云十六州当时应该绝大部分在北周手中,而且当时的突厥也没有日后隋末唐初时那么强大。

历史上英年早逝的两大雄主,最有可能完成统一的不是柴荣

后周周世宗柴荣面对的形势比宇文邕要复杂很多,南唐虽然被他打得没脾气,但是除了南唐南方还有其他割据政权也要费一番周折,北方除了北汉还有刚刚兴起的强大的契丹,而且幽云十六州在契丹之手,虽然柴荣北伐短时间内连收三关三州十七县,但是这是在还没有直接面对契丹主力的情况下,从日后赵匡胤不得不筹钱准备赎回幽云十六州以及赵光义在高粱河之战中大败于辽国(契丹)来看,一个刚刚兴起的契丹实力不容小觑。不是说柴荣的后周不如契丹,而只是说柴荣面对的处境远比宇文邕复杂,如果要选一个英年早逝最有可能完成统一的一代雄主,宇文邕当然比柴荣更有资格。

历史上英年早逝的两大雄主,最有可能完成统一的不是柴荣

宇文邕英年早逝,大好江山白白便宜了杨坚,宇文邕死后才三年,公元581年杨坚就废了宇文邕的孙子同时也是杨坚自己的外孙北周静帝宇文阐建立了隋朝,公元589年隋灭南陈完成了统一,而这一切的丰功伟绩本应该是属于宇文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