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你怎么看待“以前教孩子是老师的事,现在教孩子怎么变成是家长的事了”这句话?

育儿这件事


我觉得这句话中,关于“以前”和“现在”的两种说法,都有问题。教孩子从来都不只是老师的事,也不会仅仅变成家长的事。

当然,看他提问的语境,似乎是抱怨幼儿园里手工作业多,不过想想现在陪小学生做作业家长气得心梗住院的段子能引来同感一片,再加上学区房、择校、乃至最后高考填报志愿,学校里活动也比我们小时候要多得多,家长们对孩子教育的卷入程度,的确比我这个七零后上学时要深入得多。

我想这和几十年来中国经济的巨大发展和社会变化相关。父母对孩子教育的期待,不再只是我们小时候认字不做文盲或学一门手艺将来可以养活自己就好,期望教育成为跨越阶层的通道,不仅要考试成绩好、大学要上985、211、top2、常青藤,还不能是书呆子,滑雪钢琴演讲戏剧样样拿得出手……能不累么?义务教育和公办教育提供不了的,可不就只能自己加餐。

其实,孩子的成长固然与家庭环境密切相连,同样也与学校老师和同龄伙伴、乃至社会环境都息息相关。教知识、教做人,老师的为人师表、父母的以身作则,以及周围的亚文化圈都是不可能截然分开的,与其纠结与抱怨“应该是谁的事”,不如好好承担起相应责任,做父母的好好与孩子建立起亲密信任的关系,做老师的不仅教书也要育人,每个人都做好社会中的自己。


克韩


教孩子是老师的事,这句话肯定是错的。

如果这是以前的做法,那只能说我们以前错得离谱。

作为家长,自己的孩子应该自己负主要的教育责任。从孩子生下来开始起,就要逐渐给孩子养成好的作息、卫生和行为习惯,然后是给孩子阅读,陪孩子做手工,鼓励孩子参加体育活动,帮助孩子培养和其他孩子合作(哪怕是玩)的能力。孩子上学后,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学习的内容,对孩子各学科掌握的程度心里有数,帮助孩子应对有些困难的科目,对做得好的方面还要鼓励孩子超越自我奔向新高度,对孩子交往的学生和老师要有侧面了解等等,这些都是一个负责任的家长应该做的事情。

对一部分中国父母,我真的觉得更需要受教育,因为他们觉得把孩子交给学校就是学校的责任了,居然可以认为“每个学期开一下家长会,看一下孩子的成绩单即可”。还有一些家庭是母亲通管孩子学习,父亲在孩子的教育中基本缺失,让人很担心这样孩子性格的养成。还有一些人,把13、14岁的孩子往美国一送就放心交给寄宿家庭了,还美其名曰为孩子未来打基础,实际上是很不负责任的一种做法,因为美国的寄宿家庭只管提供生活,一般不会协助学习,老师也不会强迫学生去学习,顶多通报家长或寄宿家庭学习情况,对成绩不好的留学生压力不小,没人管的情况下成绩很可能更会一泻千里。

但是要说“现在教孩子怎么变成是家长的事了”,也有点过。回家要做的幼儿园手工,虽然孩子小,但也应该让孩子自己试试先,实在有困难家长再帮忙,当然,这样的手工每天都有的话就是老师的问题了,幼儿园小孩子的作业实在不应该经常有,更不应该太多,但因此说老师在学校根本就没有什么作为也有点过了,国内的幼儿园每天还是教不少东西的,多到挤压了孩子的玩耍时间,当然这是另一种很畸形的趋势。


心路独舞


应该这样说,教孩子本来就是家长的事!

我对那些能把孩子完全放心交给外人来教的家长太佩服了!

一直以来,老师都背了很大的锅!

孩子不听话!孩子成绩不好!孩子打架!孩子说脏话!全成了老师看管不严,没有教好的锅!

我谈及的不仅是幼儿园教育,还包括小初高的学生。

一般公办学校的老师工资都是两三千,有些偏远地区甚至更低。能理解大家都想用最低的代价,来得到最大的收获,但是,有一句话叫做,一分钱一分货!

公办学校的学生多,老师工资低,教育一个孩子所花费的精力,各位家长自身也能知道,所以在学校,老师能做的除了教授自己的课程,能够上课多点几个同学起来回答问题就已经算很好了!甚至很多老师批改作业都是带回家批改,这样的情况下怎么多带孩子?

尤其越小的孩子,模仿力越强,大人教什么,小孩子就学什么。这样的情况下,小到一个细节,都有可能给孩子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

比如大人的不耐烦,孩子是会察觉的,并且孩子不会表达,但有可能会认为是自己的错误,会认为自己不受大人喜欢,甚至会成为孩子安全感丧失的由头。

这种情况,家长们,还敢让老师事无巨细地教孩子吗?

自己的孩子当然是自家最疼,自己教最放心。

所以千万别完全放心让老师来教自家的孩子,父母对孩子的引导才是最重要的!


高考数学呆哥


作为一个最最普通的小学生家长。我觉得这句话太让我有共鸣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对比我的小时候。

我是一个八零后,独生子女。上小学的时候条件可以说是不错了。从小学一年级我就自己背书包去上学了,放学也没人接我,回到家就自己写作业,写完了才和小伙伴在胡同里玩耍。爸爸妈妈有时候给我检查背诵作业,然后签字。

现在我的孩子上小学了。接送是必须的,因为现在特别乱,车又多。回家来写作业我得在边上看着,遇到不会的字得教一下,原因是老师让尽量少写拼音。

从一年级考试就开始有作文,打了个措不及防,因为老师没教过。我真是一点点的教给他怎么开头怎么结尾,怎么用形容词之类的……不客气的说,看图写话我觉得基本上是我教的。

每天作业都要检查签字,有错了还得赖我。我觉得我上过小学这么多年了。很多东西都不一样了,我只会按照我会的教啊,我也不懂现在教学的内容~

经常有课外作业,超出孩子们的能力。都需要家长帮忙完成,画画带作文,确实提升孩子的能力,但孩子有时候真不知道怎么做。需要我们手把手去教去帮他做。

学校有事经常需要家长们大力配合,低年级值日,板报,美化校园基本都是家长们帮忙做的,有活动也是很多家长们帮忙完成~


我感觉我又上了一次小学一样,但是时代在变,学校和家庭的关系也在变啊,我们也没有办法,只能尽量帮助孩子,配合教学,谁不希望自己孩子好啊?这就是父母心啊!


more的亲子时光手帐


说实话,我既是老师,也是家长。我太明白这是什么感受了!

上个周末,我刚帮家里的小孩完成了一份手抄报。

不知道手抄报的朋友,看下面的图片(来自网络),这就是手抄报:

孩子还小,根本不可能独立完成手抄报。

我又是写,又是画,终于完成了这份作业。

第二天,老师就在家长群里公布了没有完成手抄报、手抄报完成不好的学生名单,并要求家长把孩子领回家,完成了再回来。

不仅仅是完成作业需要家长教;考不好,老师也是把名单公布在家长微信群。

我想起了小时候,我的父母哪里管过我的学习。他们只是念叨让我好好学习,然后,把我往学校一扔,压根就没管过教我知识。

当然了,他们那辈人文化也不高,想教也教不了。

到了今天,一般城市里的父母基本上都有些文化,教孩子文化知识并没有问题。

教育孩子,确实是家长的责任最大。

但是,教孩子知识,却是老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老师当然知道教学生知识是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他们为什么还要把教孩子知识的责任都甩给家长呢?

老师这么做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个原因,就是班里的学生太多了,老师顾不过来。

大家知道的公立学校难进。尤其是好的公立学校。

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多三四线城市没有解决大班额的问题。

一个班里七八十个学生。老师肯定顾不过来。

这个时候,有些老师就把教授知识的责任转给了家长。

第二个原因,近几年招收的大部分年轻老师缺乏教育、教学经验。

现在很多城市的学校为了解决大班额问题,都在整合资源。

有的学校合并,有的学校扩建,新招了很多年轻老师。

这些年轻老师有工作热情,却缺乏教学经验。

有些知识他们懂,却不会教,或者教不好。

为了保证教学成绩,这些年轻老师就会要求家长来教孩子知识。

正是因为上面的这两个原因,家长就有了不好的感觉,觉得老师不负责,教孩子都变成了家长的事。

我们家长再生气,这种现状一时也改变不了。

所以,家长们消消气。

靠山,山倒;靠水,水干。

教孩子这件事,老师能指望上就指望,真指望不上,那我们就想其他办法。

家长不满意,可以向学校反应。

如果反应没有效果,那么,我们就自己教。

如果自己教不了,那就只有上辅导班了。

毕竟孩子是自己亲生的。他将来不学好,还是我们吃亏。

不能因为跟老师斗气,耽误了自己的孩子。


欢迎转发。您的每次转发,都是在帮助别人。

欢迎关注。更多的教育、心理、职场热点知识推送给您。


柳柳老师


以前对这句话没有太深刻的理解,自从我家大宝上小学后,我才发现这教孩子真的是父母的事情,每天晚上孩子做完作业,家长要检查、签字,对孩子错误的题目还要给予讲解,想想我小时候,老爸老妈去学校开家长会的次数都没超过3次。

孩子在学校犯了错误,老师会找家长谈话,叮嘱家长在家里好好管教孩子,我家大宝上课爱说话,为此没少挨老师的“特殊关照”,我也没少操心,天天和大宝讲道理,谆谆教诲啊!

昨晚还和朋友聊到现在的教育问题,朋友说了这样一句话:“家长是孩子永久的老师,老师是上课时用的”,且不论这句话对不对,我只能说现在的教育不能与我们小时候同日而语,但不管怎样,孩子是自己的,若我们自己都不上心,就别指望着老师能教好了。

因为很多时候老师与家长是互动的,你对孩子上学,课下辅导孩子功课,老师都能觉察得到,如果你对孩子的学习不关心,那么,老师对你的孩子也会少了一些关注。

总之,现在的家长比之前的家长难当做了,一个字累!


沛泽妈读心理


以前我也经常吐槽这句话,等我去了少儿培训机构上班,经常跟学校的老师打交道后,才发现这个锅,不应该由老师背。

看一组最简单的数据:

20年前:一个年级两三班最多,一班约20~30个学生。

现在:一个年级最起码五六班,每班均超过50人。(广州大名鼎鼎的天府路小学据说一个年级有17个班)


老师再怎么增加,也不可能一节课同时有几个授课老师。

老师再怎么增加,一节课也只有40分钟,而且为了“减负”,课时还越来越少了。


每节课,除了教授课本内容外,最重要的答疑辅导环节。

学生多,课时少,

教授课本内容的比重越来越大,答疑辅导环节自然就被压缩再压缩。


再加上现在教育为了“公平”,把不同水平的孩子强行编在同一个班。

学生越多,水平差异越大。

老师根本没有办法依据孩子的水平来制定授课计划。

反正总有学生是被牺牲的。

种种策略之下,肯定是牺牲基础较弱的孩子。


孩子在学校没听懂,老师也知道孩子没听懂。

那只好提醒家长,让家长在家帮孩子补习。

有些功利一点的老师,就干脆开培训班,收钱帮助孩子补习了。


据我的经验,一个老师,在给6~10个学生授课时,效果较佳。

在给4~6个学生授课时,效果最佳。

(这也是大部分培训、补习机构选择的开班人数)

我觉得公立学校根本不可能做到的……


让你知道我是爱你的


怎么看待以前教孩子是老师的事,现在教孩子变成家长的事了这句话。

觉得这句话要从两个角度去看。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看。以前社会上对老师是非常尊重的。尤其是学生对老师是存有敬畏心的。我记得原先做学生的时候,每次要进老师办公室的时候,心里是非常忐忑的。那个时候见到老师我是害怕的。犯了错误,老师不但批评你,而且有的时候还用戒尺打你的手掌。那时作为学生的我可不敢不完成作业。我记得如果不完成作业,让老师挨了揍。回家里是不敢跟爸爸妈妈说的。如果跟爸爸妈妈说了!爸爸妈妈是不会去找老师的。更不会去责怪老师!

我记得有一次,我不认真听讲。老师用戒尺打了我一下。回家我就没敢跟爸爸妈妈说。我的同学嘴快,见到我的爸爸妈妈,告诉了他们我让老师挨揍了,结果妈妈狠狠的批评了我,还找的老师对老师表示感谢。让老师更加严格的要求我。你说作为学生的我,在老师面前怎敢造次!

现在不同了,可能那个时候孩子多,也可能家长忙无暇顾及孩子。现在孩子少啦!孩子都跟宝儿似的供着!老师可不敢批评学生!不要说像原先一样用戒尺打学生的手掌,就是说两句,学生不愿意顶撞老师那是常有的事!现在的学生根本就拿老师不当回事儿。记得我教了一个高姓的学生,竟然给老师起外号,他不完成作业。还无理的谩骂攻击老师。不愿意坐着,就在地上躺着。有时候在地上叫喊起来,故意打扰老师上课。教师有什么方法管理他?老师是打不得也骂不得也无计可施。


只能求助于家长长去教他的孩子,有的家长不但不批评的孩子,反而去抱怨老师。这老师就更没有办法了。只能能听之任之!学生老师是真不敢管,因为你不知道说错了哪句话?传到家长耳朵里,家长就会投诉到教育局。自己吃不了兜着走!

记得有个学生犯了错误,教师怎么说他都不听。每次都说你再这样胡闹,我就告诉你家长了。 学生才会安静下来!教师没有别的办法,只是靠一张嘴。家长们教育有很多的方法。这到底是教师的悲哀呢?还是学生的悲哀呢?还是我们整个民族的悲哀呢?


第二,从家长角度来看。家长们总是反应老师给学生留作业总是要家长去帮忙判阅!家长对教师非常不满意!他们这样说:我们给孩子判阅作业,让你老师干什么呢?你不就是教育我的孩子的吗?

其实的老师的意思是让家长帮助检查作业。继而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家长认为教育孩子都是学校的事,跟自己毫无关系。有的家长因为耽误他自己打麻将,自己玩手机,就不住地抱怨老师。于是提出这样的问题:教育孩子是老师的事,怎么现在变成家长的事了呢?

他应该只有知道家长和学校密切配合,对孩子还讲才是最好的教育!


我是松高寻鹤,你身边的教育专家。愿意为您在教育上的问题排忧解难,期待您的关注!也欢迎您的转发和评论!


景行说教育


这个确实深有同感。随着时代的变迁及社会的发展,现在孩子在幼儿园都开始学习些基本的文化课及手工操作和科学探索课程了。本来呢,开设这些课程确实没有任何问题。关键是老师还留回家作业。如学做模型手工啊,自制小科学实验啊等等。可以说是明目繁多。而且每次假期都要发好几本假期作业。包括阅读绘本,手工模型及绘画等。

特别像手工,我们那时候小时候上小学才开始学习,老师一般在课堂上都有指导,如怎么剪啊、怎么折叠啊、怎么去连接粘住等等。对于这些,我们都比较感兴趣,个个都争抢着做,因为这种动手能力的培养确实对于后续的性格习惯等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而现在老师基本上也不讲,只是要孩子带回家完成。但是具体应该怎样完成、流程是什么、完成标准是什么,却一概都没有。只规定这个作业,明天老师要检查。纯粹一甩手掌柜。于是家长在家还得耐心的给孩子讲解,好的孩子经过家长的指导可以自己的做,不听话的,爱玩的,听都不听,再加上不是每个家长都那么有空愿意给孩子去讲解,因为他们会觉得自己工作了一天,回家还要做这些,实在是太辛苦,干脆对孩子作业不闻不问。



老师在留作业给孩子完成时,至少应该先讲解下把,不然孩子怎么知道呢?而且,老师平常在时常备课时,确实应该在课堂上要带孩子们做一个现成的作品出来,都孩子有了感觉,再发放作业回家做,孩子才会知道或有兴趣去完成。毕竟,留作业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巩固所学的内容吗?拿一个从未讲过的作业给孩子去完成,不就是给家长留的作业吗?到底是锻炼孩子还是锻炼家长?本末倒置!这样的作业即使交上去打了个优秀又有什么含义呢?


我不否认老师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可能很多,但是哪些是重要的,我想老师自己应该很清楚把。家长把孩子交给老师,当然是希望老师能在学校交给孩子相关技能及给孩子做好相应的心理辅导,实现孩子各方面的全面发展。那么在教孩子时,希望老师能多在学习方面给予相应的指导,留作业时做好相应的的说明,这样于孩子和家长都是有好处的。



家长在家也要配合老师做好相应的辅导,但前提是在老师已经交代好相应的作业的要求同时孩子已经知道怎么做的基础上。这样孩子和家长一起完成这个作业,如手工,那这就是亲子时光了,那感觉就不一样了。不然全盘家长去完成则感觉就不一样了。


其实,只需要做一点点改变,则效果就会不同。


教育新时论


我不同意这句话。

父母本来就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教师。


以前父母不管,是因为没有意识,也没有机会,甚至不懂方式方法。

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时代不断地进步,物质水平也越来越高,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也特别重视。

“教孩子是老师的事”这样的观点,完全是在推卸责任。一位好老师对孩子三五年的成长是有益的,而好爸爸好妈妈对孩子的影响却是终生的。

当今社会,每位父母都应该把“教育孩子”视为己任,而且任重道远。我们不仅要对孩子的当下负责,更应该是对孩子的未来负责。

家园共育,家校共育,家在前,已经很好的诠释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至于老师布置的亲子作业,不过是想让爸爸妈妈也参与到孩子的活动当中,而且爸爸妈妈跟孩子一起动手,孩子很享受。亲子时光总是乐在其中,又可以建立安全感,培养自信心。至于监督写作业,更是不可推卸的。归根结底,如果孩子从小培养了做作业的好习惯,家长也不用时刻监督。

总而言之,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还是得回归家庭教育。学校和老师,也就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