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1 2018年高考,留給我們的感動不只有“工地上的北大錄取通知書”

高考,對普通人來說是“一場重要的考試”,但對他們來說卻是“一次與命運的抗爭”。

他在父母給他人裝修的工地上,在攪拌沙石灰的時候收到了北京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他就是被稱為“工地男孩”的崔慶濤,崔慶濤的家庭經濟條件不是很好,家中兄妹共3人,而我們看到的他收到錄取通知書時幫家裡幹活的一幕,在他的生活中也只是很平常的事情。據報道:在崔慶濤還小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幫父母在種菜的大棚裡撒雞糞了。他希望更多山裡的人能夠知道努力的重要:““我從山裡出來不容易,希望更多的人,能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自己的將來。”

崔慶濤在裝修工地上收到北大“錄取通知書”的事情,之所以能夠廣為傳播並受到大家的讚揚,不只是因為他收到了北大的“錄取通知書”,更是因為收到北大“錄取通知書”的他正在做的是很多高考生不會去做的事情。

2018年高考,留給我們的感動不只有“工地上的北大錄取通知書”

崔慶濤的故事感動了所有看到他事蹟的人,但2018年高考,留給我們感動的不只有崔慶濤,也不只有一個即將踏入北大大門的“工地男孩”。

2018年高考,帶給我們感動的還有更多平凡的人。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徵是:在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時,他們正在用自己的努力去積攢自己的大學學費。

說出“不用給我捐錢,賣瓜攢學費是我的原則和尊嚴”的“西瓜男孩”李恩慧。“西瓜男孩”李恩慧的生世很可憐,他從小被生父母遺棄,一直撫養他長大的的養父用微薄的收入撫養他長大。知道養父不容易的李恩慧,從高一開始就依靠餐廳幫廚、洗碗工、外賣員……等兼職工作賺取自己的生活費了。而2018年高考後,他更是選擇了以賣西瓜的方式賺取自己的在浙江警官職業學院的費用。而湊齊大學所需的14000元費用,他需要賣出約7萬左右的西瓜。

2018年高考,留給我們的感動不只有“工地上的北大錄取通知書”

還有推著一輛單車在景區賣冰棍的趙龍。2018年高考,趙龍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河南理工大學,但家庭的困境讓這位優秀的準大學生不得不推起了單車,開始了“賣冰棍攢學費”的行程。按趙龍的估算,他要攢夠上大學的7000元學費,大概需要賣出7000根冰棍。

2018年高考,留給我們的感動不只有“工地上的北大錄取通知書”

在大橋上賣“蜂蜜冰棍”的18歲女孩王洪彤。經歷過從不敢開口到坦然面對,王紅彤在大橋上賣“蜂蜜冰棍”的事情得到了超800萬人的關注和點贊,她從賣“蜂蜜冰棍”的過程中學習到了:勤工儉學不丟人,靠勞動賺錢是本事。

2018年高考,留給我們的感動不只有“工地上的北大錄取通知書”

還有一位帶給我們感動的是“燒烤女孩”劉倩倩。父母雙亡的劉倩倩不只要賺出自己大學所需費用,還要照顧好妹妹,讓妹妹也能完成學業。20歲的劉倩倩在六年級時失去了母親,初二時又失去了父親,只留下了相依為命的姐妹二人。在大伯的幫助下,劉倩倩終於考入了大學,但她還有更多的事情需要去做:為自己賺取大學的費用,照顧好妹妹,所以她去了燒烤店打工。對於未來,劉倩倩說:“相信生活再難也能挺過去,也讓在天堂的爸媽安心,我和妹妹一定能夠順利完成學業,長大成人。”網友們得知她的經歷,感動又心疼的說:孩子,不哭!總有一天,你會知道,你今天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值得!

2018年高考,留給我們的感動不只有“工地上的北大錄取通知書”

他們的故事,帶給我們的不只是感動,也讓我們看到了:貧窮並不可怕,但你努力的樣子才是最美的!

看完2018年高考中這些感人的故事和他們處事的態度,你有什麼想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