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大江奔流|浙江舟山:破解江海運輸“換船”痛點 長江黃金水道迎海上“來客”

央廣網舟山8月15日消息(記者王曉蕾)今年4月,一艘滿載著2萬噸鐵礦砂的“江海直達1”號從舟山鼠浪湖礦石中轉碼頭啟程首航,由海進江航行約360海里直抵馬鞍山港。“這是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這一國家戰略落地實施以來取得的一項非常重要的成果。”說到幾個月前的“江海直達1”號首航,舟山市港航管理局局長徐全昌還是難掩興奮。

浙江舟山港,位於長江入海口附近,處於中國海岸線黃金中點位置,依靠自身通江達海的地理位置優勢,成為了長江沿線省市所需鐵礦砂、原油等大宗商品的重要中轉節點,並在2017年成為全球首個年貨物吞吐量超10億噸的大港。

“舟山既擁有通江達海的區位優勢,又承載著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以江海聯運服務中心的批覆為契機,正努力開拓海事服務業發展新局面,區域投資環境不斷向好。”徐全昌表示。

“宜江適海”:江海直達船破解“換船”瓶頸

在浙江舟山,有很多島嶼分佈在長江入海口外延。以往貨物從海入江、從江出海往往沒有統一的船舶,“換船”是當時唯一的方法。“以前要把2萬噸鐵礦石從舟山運到安徽馬鞍山,要先乘海船再轉江船,至少要等3天半時間。”徐全昌介紹,因為長江江面上很多跨江大橋有通行高度限制加上中上游航道的現實情況,一些噸位過重或輪船高度過高的船舶不能駛入長江中上游。

大江奔流|浙江舟山:破解江海运输“换船”痛点 长江黄金水道迎海上“来客”

“江海直達1”號模型(央廣網記者 王曉蕾 攝)

但隨著既能通江又可入海的江海直達船的投入使用,江海船舶轉換的問題得到了有效緩解。“現在貨物只要30多個小時就能直達馬鞍山。”徐全昌表示,“江海直達1”號安全性遠超普通的進江海船,抗風浪等級也明顯強於內河船舶,而且全程無需卸載轉駁,使海進江船舶造價降低約10%,載重量增加約13%,能效提高約12%。

江海直達是一種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運輸方式,推進江海直達運輸發展,是交通運輸供給側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江海直達船是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建設的重要載體,是解決江海聯運瓶頸、提升長江黃金水道運輸效率的關鍵工具。”徐全昌表示。

“四通八達”:公共信息平臺促江海物流無縫對接

如果說打造江海直達船,是讓江海聯運暢達一路的工具,那麼舟山江海聯運公共信息平臺則促進了江海物流信息無縫對接。點開公共信息平臺可以看到,港航企業、“江出海”“海進江”貨物信息等各類數據在進行著實時更新。“這個平臺的建設滿足了各類用戶對於信息資源獲取和一站式服務的需求。”徐全昌說。

“我們會對所有的船舶進行實時監控,出現問題及時通報。”記者來到舟山市港航管理局航運管理處副處長鬍青雲的工位前,她正在利用舟山江海聯運公共信息平臺對船舶進行監控,屏幕上密密麻麻的黃色三角符號代表著在附近海域行駛的貨輪,“這兩天有颱風,我們需要全天候的對船舶進行監控,確定他們的位置、保障他們的安全。”

大江奔流|浙江舟山:破解江海运输“换船”痛点 长江黄金水道迎海上“来客”

胡青雲正在對船舶進行實時監控(央廣網記者 王曉蕾 攝)

胡青雲從事這份工作已經有十幾年,對船舶管理信息化、智能化的趨勢有著深刻感受。“沒有信息平臺之前,我們對船舶的監管主要靠打電話。每天船舶需要彙報他們的位置和行程,我們進行登記以便管理和監控。但通過‘電話線’,很多時候我們並不能核實他們所提供信息的真偽。”

自2015年舟山江海聯運公共信息平臺投入使用後,胡青雲所說的這種情況得到了有效解決。平臺圍繞打造公共服務、行業監管、數據交換、航運交易四大功能,開通了港航資源、船期跟蹤、船員服務、船貨交易等50餘項信息服務。“效率提高、管理規範、信息準確”,現在胡青雲每天坐在電腦前就可以實時監控、調取每條船的位置和貨物信息。

為了真正發揮平臺功能,避免信息孤島,舟山江海聯運公共信息平臺還深入實施信息互聯共享戰略,先後與長江航運物流公共信息平臺、馬鞍山、寧波舟山港集團等實現港口碼頭、港航企業、“江出海”“海進江”貨物信息等10大類數據互聯互通。

目前,江海聯運公共信息平臺在服務大物流中的作用日益增強,已成為國家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臺江海聯運信息中心和全國首批骨幹物流信息平臺試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