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6 二战时东西方差距有多大?德国人眼中的“累赘”坦克就狂虐日军!

二战时东西方差距有多大?德国人眼中的“累赘”坦克就狂虐日军!

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这场人类历史上最残酷战争的导火索究竟是什么?希特勒又为何会对犹太人如此仇恨?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战争中的启示与实录......


▼▼▼

二战时东西方差距有多大?德国人眼中的“累赘”坦克就狂虐日军!

巴巴罗萨行动开始后,德军在短短6个月的时间内就将战线推进到了莫斯科城下。而根据一份苏联人自己统计的装甲车辆损失数据显示,就在这半年时间里苏军因为机械故障,被击毁等缘故丢弃的坦克就达到了2万辆之多!除去战术指挥原因损失之外,苏军大量的T-26/BT系列轻型坦克都成了当时德军闪电战的牺牲品。

二战时东西方差距有多大?德国人眼中的“累赘”坦克就狂虐日军!

▲尽管苏军在战前西部国境线周边部署了总共大约2万多辆坦克,但这其中绝大部分还是装甲仅15毫米的T-26和BT快速坦克。让德军十分头痛的T-34和KV并没有多少,在加上苏军时长猛打猛冲完全不顾战术,造成的伤亡和损失往往高的出奇。

而在这2万多辆战车的损失当中,有大约500多辆T-28多炮塔坦克的身影。在德国人眼中,这些有着多个机枪塔的“庞然大物”即行动不便又十分消耗燃料,很不适合其闪电战思维。且正面装甲也并不强,仅30毫米。甚至德军的“水管炮”——37毫米反坦克炮都能轻松击穿。而对于这款多炮塔坦克的使用,德军也仅仅局限于技术试验和部分扫荡游击队等辅助任务罢了。在他们眼里,这玩意根本就不能上战场!

二战时东西方差距有多大?德国人眼中的“累赘”坦克就狂虐日军!

二战时东西方差距有多大?德国人眼中的“累赘”坦克就狂虐日军!

▲作为一款1931年就开始设计,1933年进入苏联红军装备的中型坦克,T-28无疑是跟了30年代欧美各国“多炮塔潮流”的风。不仅装备有5挺DT机枪用于自卫,其使用的76毫米KT-28型坦克炮在30年代初期性能也并不算差。但是到了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这款全重28吨的坦克明显已经跟不上时代了

不过,这款在德军眼中完全是个累赘的大家伙到了日本人那里,可就是个不折不扣的杀手。就拿1939年的诺门坎战役中,日军当时仍然在使用95式轻战车和89式中战车(按照欧美的吨位划分来看89式完全就是轻型坦克基本)。这两款坦克的炮弹威力不如苏军所装备T-26,BT-5的同时,防护也差得可怜。就拿89式中战车来说,其最厚的地方也不过才13毫米!而苏军的T-28中型坦克虽然正面只有30毫米,但是对付东北关东军所用的89式来说根本就是小菜一碟(89式中战车在中国战场很少配发有穿甲弹,主要是用榴弹来攻击敌方。威力小的可怜)

二战时东西方差距有多大?德国人眼中的“累赘”坦克就狂虐日军!

▲苏军在诺门坎战役中并没有动用这个大家伙。不然,拥有5座机枪,一门76毫米坦克炮的T-28足矣将当时日军所列装的主力坦克暴打一顿。

二战时东西方差距有多大?德国人眼中的“累赘”坦克就狂虐日军!

▲日军在诺门坎战役中浩浩荡荡出动的89式中战车群。这些打着中型坦克旗号的事实上大部分都没有穿甲弹!完全是想依靠其装配的57毫米榴弹炮震死苏联坦克兵。而苏军在诺门坎战役中总共损失了100多辆坦克和各型装甲车辆,但只有非常少的一部分才是被日军坦克击毁的!

到了1945年的“八月风暴”时,苏军仅用一周的时间就将关东军的“满洲防御计划”锤了个稀巴烂。当日军的37毫米小炮面对汹涌而来的T-34/85时,绝望的日本兵甚至只能抱着炸药包去和来袭的苏军坦克同归于尽。倘若1939年的诺门坎战场上T-28也能出现的话,恐怕日军也得这样做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