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7 值得关注!这条地下“生命线”撑起了雄安的面子,快看看是啥样

千年之前,

雄安这片土地下就别有洞天

——

北宋在此修筑了被称为“地下长城”的边关古地道

构建起保卫大宋江山的

一道地下“生命线”。

值得关注!这条地下“生命线”撑起了雄安的面子,快看看是啥样

千年之后,

雄安大地之下,

又在开拓另一道“生命线”

——

雄安地下综合管廊。

为什么把地下综合管廊誉为

城市“生命线”呢?

因为它筑起了城市的“里子”,

撑起了城市的“面子”!

以雄安市民服务中心为例,

地下综合管廊在雄安的

“今天”和“明天”

优先布局基础设施。在城市干路、高强度开发和管线密集地区,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建设干线、支线和缆线管廊等多级网络衔接的市政综合管廊系统。

——《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

雄安新区综合管廊的“今天“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的地下综合管廊总长大约3.3千米,分干线、支线和缆线三级耦合,将综合给水、电力、通信等7类管道纳入其中。管廊内设置了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视频监控及安防系统等16种附属系统,保障安全高效运行。可以用三个词来形容新区地下综合管廊的特点:美观、实用、智慧。

值得关注!这条地下“生命线”撑起了雄安的面子,快看看是啥样

美观

走在市民服务中心,

你会惊讶于地面与天空的“干净”,

路上没有一个井盖,

空中没有一根电线,

杜绝“拉链式马路”,

避免路面“开膛破肚”,

后期可直接对管线进行抢修、扩容改造,

缩减抢修时间,促进城市集约高效发展。

值得关注!这条地下“生命线”撑起了雄安的面子,快看看是啥样

实用

结合“海绵城市”设计理念,

市民服务中心综合管廊采用“管涵+管廊”模式,

可调蓄近8000立方米雨水,

旱季可绿化景观,

变雨水为资源,

降低园区运营成本。

值得关注!这条地下“生命线”撑起了雄安的面子,快看看是啥样

智慧

中控室作为“大脑中枢”

能对地下管廊进行智慧化运维管理,

任何异常都逃不过它的”火眼金睛“。

巡检机器人负责实时监控,

配备六关节机械臂,

搭载高清摄像机及红外热成像仪的影像盒,

通过温度、湿度、气体等传感器,

对管廊内各部位环境信息实时监测,

巡航定位误差不超过2厘米。

雄安新区综合管廊的“明天”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地下综合管廊在设计建造过程中依托BIM技术,建立管廊系统全数字模型,实现工程数字模拟、快速精确算量、减少施工变更、有效控制成本。平均每千米管廊建造成本节约近一半,工程速度提高近三倍。成功地打造了技术可复制、经验可推广的“雄安模式”。

值得关注!这条地下“生命线”撑起了雄安的面子,快看看是啥样

值得关注!这条地下“生命线”撑起了雄安的面子,快看看是啥样

综合管廊不仅仅是一座城市的“生命线”,它好比城市的“五脏六腑”,只有建设好、管理好城市的内在“器官”,城市才能健康、长久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