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隋唐第三條好漢裴元慶有個親弟弟 他寫的兵書咋被武則天偷走了?

《舊唐書·列傳第三十四》和《新唐書·列傳第三十三》記載了一位牛人猛人,兩唐書為這位牛人猛人打破修史慣例,沒有把他跟父兄合為一傳,以至於正史中罕見地出現了父子不同傳。這位牛人猛人名字叫裴行儉,大家一定會看著很眼熟,似乎隋唐英雄裡裡的第三條好漢、銀錘裴元慶的原型就叫裴行儼。您沒有看錯,這位裴行儉就是裴仁基的兒子、裴行儼的弟弟,他寫的兵書後來還被武則天派侄子武承嗣偷走藏起來了。

隋唐第三條好漢裴元慶有個親弟弟 他寫的兵書咋被武則天偷走了?

在演義小說裡,裴元慶是程咬金的小舅子,而事實上老程沒當兵之前家裡很有錢,自己拉起一支民團性質的隊伍跟大隋建節尉秦瓊帶領的正規軍配合作戰——可能兩人成為一生不離不棄的朋友,就是從他們一起打農民軍開始的。不差錢兒的程咬金沒賣過私鹽,先後兩任夫人也都大有來頭:首任妻子是當地縣令的千金,估計那時候的程咬金是一個很能打的高富帥,縣令千金嫁給保安司令,也算門當戶對。程咬金的第二任夫人更了不起,是隋朝齊州別駕崔信之長女,清河崔氏可了不得——春秋時期就在齊國當公卿,三國那個很有名的崔琰,也是崔家名人,唐初修《氏族志》,史官把崔氏列為第一氏族,李世民利用職權把自己的李氏列為第一、皇后家長孫氏列為第二,崔姓被擠到了第三,但是這並不影響崔氏在唐朝出了二十三位宰相。

雖然程咬金的夫人並不姓裴,但是他跟裴行儼的關係那是真的很鐵,為了救中箭落馬的裴行儼,老程被王世充手下用長槊捅了個對穿,但是他撅斷身上的槊杆,反手幹掉了追兵。後來程咬金和秦瓊在兩軍陣前從容不迫大搖大擺地離開王世充陣營跑到唐軍一邊,再也沒人敢追。而裴行儼和父親裴仁基留在王世充軍營(當時名義上還是隋軍),準備伺機幹掉王世充重整大隋江山,但是事機不密,裴行儼與裴仁基同時被殺,而裴家老二,也就是裴行儉當時剛剛出生,所以逃過了一劫(裴仁基619年被害,裴行儉也是那一年出生的),輾轉來到唐營後,自然是受到了父兄老戰友的良好照顧——須知瓦崗軍出來的李勣、秦瓊、程咬金等人都是位高權重,家財億萬,照顧老朋友的遺孤,自然是捨得花錢的。於是裴行儉被培養成了一個博學多才的少年:“幼以門蔭補弘文生。貞觀中,舉明經,拜左屯衛倉曹參軍。”

隋唐第三條好漢裴元慶有個親弟弟 他寫的兵書咋被武則天偷走了?

裴行儉一入行,就結識了大將軍蘇定方。其實這也沒啥稀奇的,蘇定方曾先後給李勣和程咬金打過下手當過先鋒。這二位老上級有囑託,再加上裴行儉很聰明,所以蘇定方就收裴行儉當了徒弟:“時蘇定方為大將軍,謂曰:吾用兵,世無可教者,今子也賢。”“甚奇之,盡以用兵奇術授行儉”。盡得蘇定方真傳的裴行儉學得文武雙全,甚至還有點神機妙算的本事:“行儉通陰陽、歷術,每戰,豫(預先)道勝日。”

學成文武藝,售與帝王家。裴行儉開始了東征西討的戰鬥生涯,而且他一直在打異族,成了繼李靖李勣蘇定方之後,又一位揚威異域的大唐名將。兩唐書記載戰爭場景的文筆都很簡練,但是關於裴行儉的戰鬥記載,卻是不吝筆墨。唐高宗李治儀鳳二年,也就是公元677年,波斯國王死了,而死國王的兒子還在大唐當官呢(其實是當人質),於是波斯人請求把這個兒子放回去接班,裴行儉就成了“護送大使”:“命行儉冊送波斯王,仍為安撫大食使。”

在“護送”波斯王子的路上,裴行儉露了一手“算卦”本事:當時大家在莫賀延磧(羅布泊和玉門關之間的哈順戈壁)迷路了(風沙晦暝,導者益迷),就在大家驚慌失措以為要困死在戈壁的時候,裴行儼煞有介事地念叨一番,然後告訴大家:“前面就有泉水!”果然走了幾百步就到了水草豐美之處,把個波斯王子驚的舌頭吐出來收不回去——將軍真天人也!

隋唐第三條好漢裴元慶有個親弟弟 他寫的兵書咋被武則天偷走了?

在波斯王子沒回家之前,他的老家已經有權臣在執政了,這個權臣名字叫都支,他還有個同夥叫遮匐,他們都不希望波斯王子回國繼位。但是他們的伎倆在裴行儼的眼裡,不過是小孩子過家家。裴行儼連用“欲擒故縱”“暗度陳倉”“假途滅虢”之計,先表示天太熱我們要慢慢走,又“閒著沒事”去打獵,但是卻藉著打獵的機會把臨時招募來的散兵遊勇訓練速成了精銳部隊,然後倍道而行,直接堵在了都支部落大門口:“你們的日子過得還好嗎?”嚇麻爪兒的都支帶著五百人出來拜見,裴行儼老實不客氣:“一個都別放走,全給我抓起來!”抓了主犯都支,從犯遮匐只好束手就擒,波斯王子順利上位,裴行儉回到大唐,當天就被封為拜禮部尚書兼檢校右衛大將軍。

其後的戰鬥還是簡單一點說吧,要不然這文章就太長了:唐高宗李治調露元年(679年),突厥阿史德溫傅帶領二十四個州一起造反,定襄道行軍大總管裴行儉帶領空前絕後的三十萬大軍出征(唐世出師之盛,未之有也)“行儉頻戰皆捷,前後殺虜不可勝數。偽可汗泥熟匐為其下所殺,以其首來降,又擒其大首領奉職而還……盡平突厥餘黨。”

裴行儉一直跟武則天不對付,當初李治立武則天為皇后,裴行儉就很反對(行儉以為國家憂患必從此始),為此還被武則天攛掇李治降了裴行儉官職,“左授西州都督府長史”。所謂左授就是左遷,讀過白居易《琵琶行》的都知道左遷就是降職的意思。但是武則天雖然報仇不隔夜,但是對裴行儉卻很看重,尤其是對他的軍事才能很是欣賞。

隋唐第三條好漢裴元慶有個親弟弟 他寫的兵書咋被武則天偷走了?

不知道為什麼,裴行儉一生戎馬倥傯身強力壯,孩子卻出生得很晚,以至於他以六十四歲高齡壽終正寢的時候,家裡居然一個成年男丁都沒有,兒子裴光庭只有五歲。於是武則天下令派一個六品官去當裴家的臨時監護人:“特詔令皇太子差六品京官一人檢校家事,五六年間,待兒孫稍成長日停。”小光庭的母親厙(shè)狄氏也被武則天請進皇宮做了女官,“母厙狄氏,有婦德,武后召入宮,為御正,甚見親寵。”裴光庭後來還娶了武三思的女兒,只可惜武三思的女兒跟他爹一樣不正緊,武三思跟李顯的韋皇后上官婉兒等人胡鬧,他的女兒也跟李林甫瞎搞。

武則天照顧裴行儉的妻兒,本來是可以傳為美談的,但是這位雌霸天下的女皇帝,也幹了一件不太地道的事情:她“監守自盜”偷了裴行儉家的東西,而這件東西就是裴行儉所寫的兵書。武則天指使,武承嗣下手,這姑侄倆聯手行竊,被兩唐書分別記載了下來:“撰《選譜》十卷,安置軍營、行陣部統、克料勝負、甄別器能等四十六訣,則天令秘書監武承嗣詣宅,並密收入內。(《舊唐書》)”“又為營陣、部伍、料勝負、別器能等四十六訣,武后詔武承嗣就第取去,不復傳。(《新唐書》)”

武則天叔侄偷了裴行儉的兵書,卻沒拿給自己的子侄學習,反而束之高閣成了不傳之秘,而可以稱為《蘇裴兵法》的軍事著作,就此失傳,真搞不懂武則天為什麼要這麼做。細看史料才知道,裴行儉682年病逝,684年李勣的孫子徐敬業起兵反武,估計武則天是被名將的子孫嚇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