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2 如何確診糖尿病,你真的知道嗎?

便攜式血糖監測

如何確診糖尿病,你真的知道嗎?

不能將便攜式血糖儀的監測結果作為糖尿病的診斷依據,因為便攜式血糖儀(即家用血糖儀)測的是指尖毛細血管全血的血糖,而糖尿病診斷標準是根據靜脈血漿血糖值制定的。因此,便攜式血糖儀只可用於日常血糖自我監測,其數值不能作為診斷糖尿病的依據。

糖尿病診斷依據

糖尿病的診斷包括三方面:第一,判斷是否有糖尿病。第二,確定是哪種類型的糖尿病。第三,排除有無糖尿病併發症。

如何判斷是否有糖尿病?一般情況下,當出現明顯的“三多一少”糖尿病典型症狀時,就要考慮患有糖尿病的可能。但單憑口渴、喝水多、尿多等症狀是不能診斷糖尿病的,確診糖尿病必須以血糖值為依據。

隨著對糖尿病的深入研究,糖尿病診斷標準也在不斷更新。1999年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糖尿病診斷新標準,我國於當年正式採納執行。

如何確診糖尿病,你真的知道嗎?

糖尿病診斷標準

有“三多一少”(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輕)糖尿病典型症狀,並且符合以下三條中的任何一條,就可診斷為糖尿病:

1.空腹血漿血糖(醫院靜脈抽血化驗)≥7.0mmol/L。

2.隨機血糖(一天中任意時間化驗)≥11.1mmol/L。

3. 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口服葡萄糖後2小時血漿血糖)≥11.1mmol/L。

如果沒有明顯症狀,但只要有兩次血糖化驗結果達到以上三條中的任何一條,也可診斷為糖尿病。也就是說,對於沒有糖尿病症狀的人,一次血糖化驗不正常還不能輕易下結論,需要再次複查。

如果空腹血糖在6.1~6.9 mmol/L,則稱為空腹血糖受損(IFG)。

如果空腹血糖正常,餐後2小時血糖在7.8~11.1 mmol/L,稱為糖耐量受損(IGT)

上述兩種情況或者兩種情況均有(IFG+IGT)統稱為糖尿病前期,也稱為糖調節受損(IGR)。

這部分人介於健康人和糖尿病人之間,將來很容易發展為糖尿病,我們把這部分人稱為糖尿病後備軍應當引起高度重視,及早採取干預措施。

糖尿病診斷注意事項

不能根據自覺症狀來診斷糖尿病,提起糖尿病,人們自然聯想到“多飲、多食、多尿和體重減輕”,即常說的“三多一少”症狀。事實上,具有典型“三多一少”症狀者,病程多已不是早期,早期糖尿病患者(尤其2型)除了血糖高以外,往往沒有任何不適症狀。

不能以尿糖作為糖尿病診斷標準,健康人尿糖通常為陰性,只有當血糖≥10mmol/L,尿糖才會陽性,因此,對於血糖在7~10mmol/L之間的糖尿病患者,僅查尿糖往往反映不出來;另外,妊娠期期婦女或有腎小管病變的患者儘管血糖正常,尿糖也可以呈陽性。因此尿糖陰性不能排除糖尿病,尿糖陽性也不能肯定是糖尿病,也就是說不能憑尿糖來診斷糖尿病。

重視餐後血糖的監測:在糖尿病早期,主要表現為餐後血糖高,而空腹血糖往往正常。如果僅查空腹血糖,不利於糖尿病的早期診斷。臨床證據充分表明,常規監測餐後血糖,可使糖尿病的診斷平均提前3年。

不能將便攜式血糖儀的監測結果作為糖尿病的診斷依據,因為便攜式血糖儀(即家用血糖儀)測的是指尖毛細血管全血的血糖,而糖尿病診斷標準是根據靜脈血漿血糖值制定的。因此,便攜式血糖儀只可用於日常血糖自我監測,其數值不能作為診斷糖尿病的依據。

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血糖升高:診斷糖尿病時,還要排除應激狀態(如急性感染、卒中急性期、手術、外傷等)的血糖升高。

隨著對糖尿病認識的不斷深入,國際及國內糖尿病權威機構對於糖尿病的診斷標準還講不斷修訂及完善。

如何確診糖尿病,你真的知道嗎?

糖化血紅蛋白作為糖尿病診斷標準的優點:

1. 與某一時點的血糖水平相比,糖化血紅蛋白不受血糖水平波動變化的影響,是反映長期血糖水平的穩定指標,更符合糖尿病的定義。

2.糖化血紅蛋白能更好地反映長期血糖水平和慢性併發症風險。

3.用糖化血紅蛋白診斷糖尿病,可使糖尿病診斷和控制目標的評價方法一致。

4.與血糖監測相比,標準化的糖化血紅蛋白測定減少了試驗室間的差異,穩定性和精度更高。

5.糖化血紅蛋白濃度在取血後保持相對穩定,而靜脈血的血糖濃度在取血後,隨血樣留置時間的延長而逐漸下降。

6.不需要採集空腹血標本或特定時間取血,更加方便糖友。

糖化血紅蛋白作為糖尿病診斷標準的侷限性

糖化血紅蛋白以往主要用於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監測,用它來診斷糖尿病將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但就目前而言,用糖化血紅蛋白作為糖尿病的診斷標準還存在一定問題及侷限性:1.某些干擾因素(如血紅蛋白病、紅細胞新陳代謝率)可以影響糖化血紅蛋白測定的準確性。2.糖化血紅蛋白測定方法的標準化問題尚未完全解決。3.許多偏僻落後地區的醫療機構還未開展糖化血紅蛋白監測。4.與監測空腹血糖的費用相比,監測糖化血紅蛋白的費用高。

如何確診糖尿病,你真的知道嗎?

用糖化血紅蛋白診斷糖尿病的注意事項:

1.患者本身有特殊情況(如血紅蛋白病或紅細胞更新異常),不能準確監測糖化血紅蛋白或不具備監測糖化血紅蛋白條件時,需要用血糖標準對糖尿病進行診斷。

2.避免同時用新、舊兩種診斷方法。

3.若患者存在糖尿病典型症狀,且隨機血糖>11.1mmol/L,不必再測糖化血紅蛋白來證實診斷。

4.用糖化血紅蛋白診斷糖尿病,並不意味著要廢除血糖測定,因為糖化血紅蛋白代替不了血糖測定的其他功能。例如,空腹血糖能夠反映自身胰島素分泌水平;檢測餐後2小時血糖能及時反映餐後血糖高血糖狀況;血糖檢測反映即時血糖水平,可及時發現低血糖,多點血糖監測還可以反映血糖波動的變化;降糖藥物及胰島素的調整不以糖化血紅蛋白而應以血糖作為依據。此外,對一些臨床少見的情況,糖化血紅蛋白可能無法“趕上”急性血糖變化的速度,應根據典型症狀及隨機血糖來診斷糖尿病。

大糖醫是一個知名的糖尿病管理平臺,目前已聚集了25000+公立醫院專業內分泌醫生,幫助廣大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遠離併發症。關注大糖醫微信公眾號,或在蘋果商店/安卓商店搜索下載“大糖醫”,瞭解更多糖尿病資訊,獲得醫生專業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