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2 “月薪5000還天天打車的人是不是有病?”


“月薪5000還天天打車的人是不是有病?”



“月薪5000還天天打車的人是不是有病?”


大家好,我是喵小姐。

在自媒體圈待久了,朋友圈跟微商刷屏沒啥區別,今天誰檔期又訂滿了,明天誰月入幾十萬給爸媽買車了,後天誰又帶公司巴厘島團建去了,早已司空見慣。

前兩天看一KOL分享自己的成功經驗,洋洋灑灑幾百字成了朋友圈一股清流,不排除裝逼成分,但看完確實獲得了一些新思路,給大家簡單講講。

1 月入5000的時候她用3000租了個離公司近的房子,剩下的2000塊一半用來打車一半用來吃飯。

2 再窮也不自己收拾屋子,叫保潔的次數取決於當月花錢情況,實在不行一月一次還負擔得起。

3 儘管當時體面的衣服就那麼兩身,自己的名氣也不大,但能去的活動哪怕主動舔著也要去,有活動就有社交,有社交就有路子。

除此之外還分享了一些別的,當然我都不記得了,畢竟看完這些也很難記得。

“月薪5000還天天打車的人是不是有病?”

回想我月入5000的時候幹嘛呢?

每天中午11點打開外賣軟件,用將近1小時的時間衡量滿減和配送費,為此曾創下連續一週吃麻辣燙的記錄,因為只有楊國福買25減10包配送費,現在聞見麻辣燙味都想吐。

回家不捨得坐地鐵,非要騎2小時的摩拜跨越半個北京城回家,跟好多騎車上下班的人一樣:美名其曰健身,其實就是窮。到家已經9點了,吃過晚飯往床上一躺再一睜眼天亮了,結果一月暴增10斤。

哦對,那會兒還有一同事月薪也是5000,為了省錢在順義租房,房租2000出頭給她美壞了,結果喝完酒從哪打車回家都得100多,週末想搞點娛樂項目得先“進城”,月末一算,嚯這傢伙,打車用了3000,吃喝還得管花唄借錢。

“月薪5000還天天打車的人是不是有病?”

說白了,時間成本算不算錢?生活品質算不算錢?

很多人會毫不猶豫地在“花錢買便利”和“省錢換麻煩”之中選擇後者,殊不知你費盡心思省錢的樣子,其實跟你奶奶坐40分鐘車就為了買10塊錢便宜菜沒什麼區別。

當然這也是一種生活方式,只是後者大部分會永遠被疲乏的生活所困。

一旦有了這種“花錢買自由”的覺悟,才發現時間成本比什麼都貴,就算不是為了工作,省下的自由時間乾點自己喜歡的事兒也會讓壓力驟減。

尤其是年初的時候一狠心給家裡購買了洗碗機和掃地機器人,吃完飯休閒時光就提前開啟,髒活累活全交給科技,這種小家電完全是買完後悔一時,不買後悔一輩子的玩意,簡直太解放人類了。

友情提示是生活品質這玩意只能升不能降,否則會比單純地窮還讓人難受。

我的想法是不要讓自己陷進“想要伸手觸碰更高階級”的貪念就好,想過好日子未必是件壞事,會花錢的人才會更好地掙錢,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讓自己輕鬆一點真的沒什麼壞處。

話都說到這了,我想知道你花的最值的一筆錢是幹嘛去了?

- END -

“月薪5000還天天打車的人是不是有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