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 阿爾茨海默病新葯研發“曙光初現”?後期臨床試驗中還有這些療法

▎藥明康德/報道

昨日,渤健(Biogen)公司治療阿爾茨海默病(AD)的在研療法aducanumab的“驚天逆轉”一夜之間將AD領域的新藥研發重新推到了聚光燈之下。在基於β澱粉樣蛋白(β-amyloid,Aβ)的多種治療方法屢屢受挫之後,改變AD進程的創新療法似乎遙遙無期。今年阿爾茨海默病藥物發現基金會(Alzheimer’s Drug Discovery Foundation)發佈的臨床試驗報告統計也顯示,處於臨床開發階段的102種在研AD療法中,74%靶向Aβ和Tau蛋白以外的創新靶點。


阿爾茨海默病新藥研發“曙光初現”?後期臨床試驗中還有這些療法


然而,aducanumab在3期臨床試驗中表現出的療效無疑讓人們重新審視其它基於靶向Aβ蛋白的在研療法。或許我們對它們治療AD前景的結論還下得過早。有的業界人士表示,aducanumab的消息對於相信“澱粉樣蛋白假說”潛力的科研人員和藥物研發人員來說,無疑是一劑“強心針”,讓他們更有信心去開發靶向Aβ的創新療法。基於靶向Aβ的創新療法大潮可能再度來臨!


今天藥明康德內容團隊將向讀者介紹一些目前處於3期臨床試驗中,旨在改變AD疾病進程的在研療法。這些療法都已經進入到臨床開發的後期階段,或許,未來的AD療法就在它們中間。

Gantanerumab

Gantenerumab是羅氏(Roche)公司開發的全人源化IgG1單克隆抗體。它傾向於與大腦中聚集的Aβ蛋白結合,通過募集小膠質細胞和激活的巨噬細胞,降解澱粉樣蛋白沉積。

阿爾茨海默病新藥研發“曙光初現”?後期臨床試驗中還有這些療法

在2010年,羅氏啟動2期臨床試驗檢驗gantenerumab的臨床療效,並且在2012年將這一臨床試驗擴展為2/3期臨床試驗。然而,在2014年,羅氏基於中期無效性檢驗(futility analysis)的結果,終止了這一名為Scarlet RoAD的臨床試驗。不過在2015年,後續的生物標誌物和療效信號分析表明,在疾病進展最快的患者中,高劑量的ganteneurumab表現出一定療效。


看到這裡讀者可能會覺得有點眼熟,ganteneurumab的“遭遇”是不是跟aducanumab有些類似?和aducanumab具有類似的機制,同樣在“無效性檢驗”中受挫,同樣在接受高劑量治療的患者亞群中表現出療效。難怪在昨天渤健的消息出來之後,有的讀者說羅氏應該回去再分析一下ganteneurumab的臨床試驗結果……
不過羅氏公司並沒有放棄對gantenerumab的開發,該公司在2017年啟動兩項3期臨床試驗,檢驗高劑量gantenerumab在治療早期AD患者時的療效。目前,gantenerumab仍然在兩項3期臨床試驗中接受檢驗。

阿爾茨海默病新藥研發“曙光初現”?後期臨床試驗中還有這些療法

▲羅氏gantenerumab的臨床試驗時間線(圖片來源:參考資料[3])

BAN2401

除了aducanumab以外,渤健還有一款處於3期臨床階段的Aβ抗體療法。這款抗體是將小鼠單克隆抗體mAb158人源化生成的IgG1人源化抗體。它能夠有選擇性地與可溶性Aβ原纖維(protofibrils)相結合。這些原纖維是由Aβ蛋白聚集形成的纖維狀複合體,是Aβ蛋白從可溶性單體聚集成為澱粉樣蛋白沉積的中間階段。


BAN2401的新藥開發過程中也不乏戲劇性的反轉:BAN2401在2期臨床試驗進行到12個月時並沒有表現出顯著的療效。然而,在18個月的節點上,數據分析表明,BAN2401不但能夠降低患者大腦中Aβ沉積,而且改善患者的認知能力下降。


衛材(Eisai)在今年3月啟動了3期臨床試驗,預計招募1566名早期AD患者,將接受劑量為10 mg/kg的BAN2401治療。

阿爾茨海默病新藥研發“曙光初現”?後期臨床試驗中還有這些療法

ALZT-OP1 (cromolyn sodium/ibuprofen)

AZTherapies公司開發的ALZT-OP1是一種組合療法,它由cromolyn和ibuprofen兩種有效成分構成。在AD患者大腦中,除了澱粉樣蛋白沉積以外,大腦的炎症反應也被認為是促進疾病進展的重要原因。而大腦的小膠質細胞(microglia)在炎症反應中起到關鍵性作用。小膠質細胞可以以兩種狀態存在,處於“神經保護”狀態的小膠質細胞能夠幫助清除大腦中的“垃圾”,降解澱粉樣蛋白沉積。然而處於“促炎症”狀態的小膠質細胞則會分泌促炎症細胞因子,導致大腦中神經細胞的死亡。


ALZT-OP1試圖在抑制Aβ蛋白聚集的同時,將AD患者大腦中小膠質細胞的狀態轉變為“神經保護”狀態,從而降低大腦的神經炎症。目前AZTherapies公司已經啟動一項3期臨床試驗(臨床試驗編號:NCT02547818)。

阿爾茨海默病新藥研發“曙光初現”?後期臨床試驗中還有這些療法

▲ALZT-OP1部分作用機制(圖片來源:AZTherapies官網)


在接受藥明康德的專訪時,該公司的首席執行官David Elmaleh博士表示,治療AD的一大挑戰是如何招募到具有同質性的患者群體。因為患者群體的年齡、性別、疾病狀態、發病病因可能大不相同,為在試驗中獲得有意義的數據帶來挑戰。

AgeneBio公司開發的AGB101是一種低劑量,口服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緩釋配方。它能夠與神經突觸中的突觸囊泡糖蛋白SV2A相結合,並且可以抑制突觸前鈣離子通道的活性,從而降低神經遞質的釋放。Levetiracetam已經獲得批准用於治療癲癇患者的疾病發作。AgeneBio公司的研究人員發現,在AD患者出現失智症狀之前,大腦中與記憶相關的特定迴路(海馬)中會出現一種稱為神經過度活躍(neural overactivity)的症狀。而且基礎科學研究表明,升高的神經活動會驅動AD的特定病理生理學,包括澱粉樣蛋白和tau蛋白沉積的增加,和tau蛋白的擴散。而tau蛋白的擴散與AD症狀的進展和大腦的神經退行性病變相關。

阿爾茨海默病新藥研發“曙光初現”?後期臨床試驗中還有這些療法

▲AD早期患者出現MCI時,海馬體神經活動過度活躍(圖片來源:AgeneBio官網


AgeneBio公司開發的AGB101能夠讓大腦的神經活動恢復正常。目前,名為HOPE4MCI(臨床試驗編號:NCT03486938)已經啟動,計劃招募830名早期AD患者。

COR388

病原體感染導致AD是近年來開始受到關注的一種AD發病理論。而Cortexyme公司是基於這一理論,開發AD創新療法的先驅公司。該公司開發的COR388是一款“first-in-class”創新療法,是一種針對牙齦卟啉單胞菌的特異性細菌蛋白酶抑制劑。該公司創始人Stephen Dominy博士發現,在已故阿茲海默病患者的腦切片中確實存在牙齦卟啉單胞菌,同時還在患者的脊髓液中也檢測到了牙齦卟啉單胞菌DNA的存在。有超過90%阿茲海默病患者的大腦切片樣本都被發現存在gingipains酶的痕跡,這種酶由牙齦卟啉單胞菌分泌,具有毒性。Gingipains酶越多,大腦切片中與阿爾茨海默病相關的Tau蛋白水平就越高。


在今年的阿爾茨海默病協會國際會議(AAIC 2019)上,Cortexyme公司宣佈啟動名為GAIN的2/3期臨床試驗(臨床試驗編號:NCT03823404),檢驗COR388延緩AD疾病進展的療效。同時在大會上發佈的1b期臨床試驗結果表明,COR388能夠在治療28天后,將患者的炎症指標降低30%(p<0.01)。


ANAVEX2-73

Anavex Life Sciences公司開發的Anavex2-73是一種sigma-1受體激動劑。Sigma-1受體在神經細胞和不同膠質細胞中表達,已有研究認為它可以從多方面影響神經退行性病變過程。在AD患者中,sigma-1受體水平下降,因此sigma-1受體激動劑被認為可能改善患者的症狀。

阿爾茨海默病新藥研發“曙光初現”?後期臨床試驗中還有這些療法

▲Sigma-1受體(SIGMAR1)活性多方面調節神經退行性病變過程(圖片來源:參考資料[5])


Anavex2-73在臨床試驗中已經表現出改善AD患者注意力和日常生活活動的效果,目前它在一項2b/3期臨床試驗中接受檢驗,治療早期AD患者(臨床試驗編號:NCT03790709)。

結語

自渤健昨日公佈aducanumab新聞以來,關於這款療法獲批前景的推測和爭論不斷。然而,我們不應該忘記,即便aducanumab獲批,也只是延緩AD患者認知能力衰退速度的一款療法。為了改善上千萬AD患者的生活,我們需要的遠遠不只一款療法。歷史表明,開發治療AD的創新療法是一條尤為漫長而且艱辛的道路,我們向仍然在這條道路上砥礪前行的研發人員們致敬,並且祝願他們早日獲得成功。

[1] Long and Holtzman, (2019). Alzheimer Disease: An Update on Pathobiology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 Cell,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19.09.001

[2] Biogen’s good news on aducanumab could ‘open the floodgates’ for Alzheimer’s drugs. Retrieved October 23, 2019, from https://www.statnews.com/2019/10/23/aducanumab-news-open-floodgates-alzheimers-drugs/

[3] Gantenerumab. Retrieved October 23, 2019, from https://www.alzforum.org/therapeutics/gantenerumab

[4] BAN2401. Retrieved October 23, 2019, from https://www.alzforum.org/therapeutics/ban2401

[5] Anavex Corporate Presentation. Retrieved October 23, 2019, from https://www.anavex.com/wp-content/uploads/2019/10/Anavex-Presentation-October-2019.pdf

[6] 2018 Alzheimer’s Clinical Trials Report. Retrieved July 10, 2019, fr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