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 土地從集體變國有需要花多少錢?

集體的土地轉變為國有土地需要的費用是沒有具體規定的,需要雙方協商之後才能夠確定下來,同時土地集體變國有時也是要經過一系列的審批步驟才能夠完成,通常來說花費金錢也不一定能夠辦成,對於國有土地法律中也做出了很多規定。

土地從集體變國有需要花多少錢?


一、集體土地轉為國有土地的價格?

1、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也被稱為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它的簡稱是土地出讓金,內容就是政府通過出讓土地的方式,再搭配使用權利獲得的全部土地價格,其中包括有受讓人支付的徵地補償款項和土地開發費用,出讓收益等等。

2、根據土地的性質以及地類,轉變後的土地類型,獲得方式不同等等,根據不同的要素確立不同的價格範圍,集體工業用土地可以讓當地的土地評估公司進行調查評估之後辦理手續,集體團體用地也應當經過評估後辦理手續,各地的具體實施辦法不同,遇到這樣的情況還是要諮詢土管部門。

3、集體土地大致分為兩種,即建設用地和農用土地,農用變成國有需要轉證,其中的轉強調的是建設用地,而徵則是徵收為國有土地的方式,通過這兩項步驟,就可以把集體建設用地轉變為國有土地。

對此各地的政策不一樣,一些地方的集體用地只經過了一項程序後直接就視為國有土地進行轉讓,出讓金額包括再拍賣所得中。

土地從集體變國有需要花多少錢?


二、集體土地轉成國有土地繳費怎樣定?


要知道的是土地的出讓金並不是指地的價格,對於那些住宅項目,一般都採取了招標以及拍賣的方式,結合市場的價格確定地價。但是對於經濟適用房,廉租房,配套房,開發園區等等這些帶有工業性質的項目,光靠市場調節的辦法是遠遠不夠的,土地出讓金其中就包括了一部分稅費的含義,指的是定價。

各級政府土管部門把土地的使用權利轉交給土地使用者,根據相關規定收取土地出讓價,如果土地的試用期滿的話,土地的使用者就要在當地的土管部門進行續期,或原通過劃撥的方式獲得使用權,將這一權利轉讓,出租,抵押這些操作都是批准的。

土地從集體變國有需要花多少錢?


按照相應規定後期繳納的土地價款出讓金的計算方式大致分為地面價以及樓面價兩種,地面價指的是每平方米的土地價格,出讓總價格除以土地面積就能得到。樓面價則指的是每平方米上面建築面積的地價,出讓金總額除以規劃的面積就能得到。

通常實際中都利用樓面價格來計算所得的收益,原因就在於地面價不能表現出土地的成本情況,只有把地價分攤到每平方面積上計算才更加可靠,同時這樣也能夠很好的估算成本和效益。很多人都知道高層就可以攤屬地價,其實不是這樣,土地的出讓金是根據建築的面積進行收取的。

結合上面說到得到這些可以發現,集體的土地轉為國有土地時必須要繳納出讓金,金額的標準要結合具體情況確定,重要的時必須要得到有關部門的許可後才能辦理,因此不同的情況處理方式就很不一樣了。




我們有更多幹貨更多政策知識等你來看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